坐在對面位置的于長樂面色淡定,他緩緩說:
“張總,元界智控的核心責任是確保產品的安全和可靠,就我們內部的模型數據顯示,機器人自己出意外的事故率極低,車禍這種更是小概率事件,賠不了多少的。”
“我公司要求的就是讓用戶真正放心,無后顧之憂。”
“免賠額、責任劃分不清、理賠拖延等等,這些傳統藝能我們不能接受。”
說到這里,于長樂看向對方又道:“我們不是在尋求一個傳統的保險供應商,而是在尋找一個理念一致的伙伴。”
雙方的談判僵住了,彼此的訴求完全不一致,難以達成共識。
寰泰團隊據理力爭,強調精算模型的必要性、風險分攤的公平性等。元界智控也是寸步不讓,將數據安全、用戶體驗置于最高優先級。
雙方之間的分歧實在太大,根本談不攏,這次面談以不歡而散告終。
保險公司的人一走,于長樂出了談判會議室就直奔董事長辦公室。
進入屋子,看到陸安和孟秋顏在休息區沙發坐著,于長樂旋即走了過去。
陸安見狀調侃道:“談崩了?”
于長樂點了點頭:“談不攏。”
順手把帶來的一份會談紀要內容遞給陸安,后者接過來打開迅速閱覽。
末了,看完順手給了旁邊的孟秋顏。
于長樂說道:“只能跟另外幾家保險公司談談了。”
陸安擺了擺手直接否決,當即拍板道:“不用談了,依我看,另外幾家估計也是談不攏,純純浪費時間。”
聞言,于長樂一愣,閱覽紀要內容的孟秋顏也抬眼看向陸安:“難道不給小元機器人上商業保險了嗎?”
陸安言簡意賅道:“沒說不上,而是我們自己干。”
此話一出,于長樂面露驚訝之色,不由得說道:“老大,你的意思是我們公司給小元機器人上保險?”
陸安點了點頭道:“我們自己成立一家商業保險公司,作為元界智控的全資控股子公司,定位就做財險業務,不尋求對外拓展業務,只做自家公司產品的投保業務。”
事實上,陸安是不想自己去做保險業務的,專心做高科技。
但奈何現實情況不允許,小元機器人都上市半年了,拖到現在商業保險配套都還沒有。
現在趕著上門來談合作,又談不攏,那只能自己起個爐灶了,陸安懶得跟他們耗。
看完紀要內容的孟秋顏說道:“成立一家自己全資控股的保險子公司,對接自家公司的產品投保,這個思路也蠻好的,也不用跟合作方扯嘴皮子。”
陸安慢條斯理地說:“不出三五年,小元機器人系列產品足以催生一個年產值千億級別的保險市場藍海,既然談不攏,那就咱們自己含淚賺這筆錢了。”
這個事情就這么被陸安光速拍板定下來。
片刻后,陸安看向于長樂吩咐道:“這幾天估計還會有保險公司上門談合作,你繼續跟他們談。”
于長樂詫異,疑惑道:“還要談?不是我們自己做了嗎?”
陸安說道:“就是我們自己做,所以要繼續談。”
旁邊的孟秋顏若有所思,她很快就明白了陸安的用意,旋即看向于長樂微笑著說道:“他的意思,接著談,然后談不攏,元界智控一怒之下索性就自己來做。”
聽到這話的于長樂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明白了。”
有了這一層鋪墊之后,誰也不能說是元界智控手伸得太長,好好的高科技公司跨界去做保險業務。
不是我想跨界,而是實屬無奈之舉,但凡能與那些保險業務公司談攏也不至于自己去搞。
而且,談不攏的原因是因為元界智控非常注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
消息傳出去了,消費者們那肯定是用腳投票支持元界智控。
陸安看向與產量說道:“哦對了,紀要里的連帶責任條款改一下。原條件是對于因小元機器人自身軟硬件故障在工作過程中導致的第三方人身傷害或重大財產損失,合作方需承擔50的賠償責任,改為100賠償,就拿這個條款跟他們談。”
于長樂點頭道:“明白!”
本來就沒打算要談成,就是要奔著談不攏去的,保險公司連50都不接受,那100就更不會接受。
這個100也不會對自己有影響,畢竟已經決定自己起爐灶了,產品還是自家的,因產品自身軟硬件故障導致的問題,責任本就在元界智控這個產品提供商,所以承擔100賠償責任也沒什么毛病。
過了片刻,這事敲定下來,于長樂也離去了,他是元界智控的CEO,忙的很。
辦公室里再次剩下兩人,孟秋顏詢問道:“保險子公司叫什么名字?”
聞言,陸安沒有立刻搭話,略作沉吟,隨后想到了一個名字,直接拍板道:“那就叫‘元盾智保’吧,以‘元’呼應母公司,以‘盾’象征終端保障。”
陸安補充道:“子公司的注冊成立事宜,你去處理,元盾智保的注冊資本金50億。”
孟秋顏旋即點點頭:“嗯。”
過了片刻,她說道:“小元機器人的保險費用怎么設計為好呢?沒有參考樣本,只能橫向對比汽車商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80萬元左右的車,一年的保險費用大約在1.5萬元至3萬元人民幣區間。”
陸安不假思索地道:“不用這么麻煩,別人對小元機器人沒信心,我還能不了解?出意外的概率是很低的,前些天那個被機動車撞擊的機器人,我看過具體情況了,那是小概率中的小概率事件,要不是前后剛剛有人擋著,機器人完全可以緊急避險成功。”
因為小元機器人在程序上被定死了,不能以任何形式傷害人類個體。
如果出現機器人保全自己,需要以傷害人類個體為代價,那么機器人必須選擇不保全自己。
小元機器人的定位不是武裝機器人,它的定位是民用產品,要是小元機器人出現主觀傷人事故,會在消費者間產生巨大的恐慌。
暗地里那些勢力也必定會抓住這類契機不遺余力大肆宣發,放大負面恐慌情緒。
所以這個問題得直接焊死,寧可讓機器人自己報廢大不了賠一個,也不能出現機器人主觀傷人事件的發生。
這時,孟秋顏看向陸安問道:“保費定在多少呢?”
陸安直接了當地說:“每年1萬塊錢就行,等過幾年機器人的價格降下來,保費也依次降低,最低降到5000塊錢每年。”
孟秋顏想了想,點點頭說道:“78.88萬的產品,保費1萬元/年,不便宜也不貴,但也稱得上實惠的價格,是比較合理的定價。”
陸安微笑著說道:“其實我是想直接一口氣就定價5000塊錢,本來也沒過在保險業務賺多大的利潤,但考慮到以后小元機器人產品新一代產品要降價擴大市場規模,保費要是不跟著一起降價,到時候指定又得帶節奏帶得滿天飛。”
雖然沒指望在保險業務這一塊賺錢,但是也不能虧錢倒貼,沒這個道理。
現在定價1萬保費,給未來預留降價空間。
不過話說回來,保險行業其實是很賺錢的一個行業,整體上屬于高利潤行業,行業前三大保險集團,年凈利潤分別達到了542億、346億和276億。
陸安決定自己起爐灶,元盾智保只給母公司的產品投保,自己玩自己的,不向外拓展業務。
即便是自給母公司的產品投保,未來依然有著巨大的營收預期。
小元機器人業務在當下已經是外界人士眼里超級賺錢了,但真正的爆發期不是現在,而是未來。
光是一個養老機構就有數百萬的缺口,以后再擴大到中端市場,也就是普通中產家庭,成為私家車一樣的家庭標配。
當小元機器人像私家車一樣成為家庭必買產品,那才是真正的大爆發。
換句話說,小元機器人的保有量可以直接對標普通私家車,陸安的預估是快則六七年后,慢則十年后,小元機器人的保有量就可以跟私家車不遑多讓。
以去年2015年的數據為參考,國內私家車的保有量達到了1.25億輛。
到2O26年后,小元機器人的保有量,保守的算它1億個,按照5000元一年的保險費計算。
十年后的元盾智保可以創出5000億人民幣的年營業收入預期。
去年國內第一保險龍頭的全年營收也不過是5000億的檔位,元盾智保十年后的營收預期還是只做小元機器人系列產品的投保業務。
靠著給母公司的機器人投保業務,十年后就可能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做成保險市場的行業第一龍頭公司。
這不但有可能,而且可能性極大。
因為長達十年的時間跨度,陸安不可能只做家政服務型機器人,還有各種工業型機器人呢,工業型機器人的產銷量以后只會比家政服務機器人的規模更大。
不夸張的說,如果元盾智保完全壟斷自家母公司以后推出的各品類商用機器人的保險,完全足以成就萬億營收體量的超級保險巨頭公司。
時間來到5月份。
陸安在元界智控正常上班推進技術開發,同時也在獨自開發星流工具軟件,星界動力航天那邊,四大國家隊企業援助的人才也都陸陸續續與原單位交接工作并來到嘉寧市。
與此同時,于長樂在進入5月份后,持續接觸各大保險公司面談合作。
結果也是沒有意外,那些保險公司都不能接受。
孟秋顏則是在積極籌備元盾智保的成立事宜,不過還沒有去注冊公司,因為現在于長樂還在配合放煙霧彈,在跟那些保險公司不停地拉扯談一個注定達不成的共識。
值得一提的是,那個被機動車撞擊的小元機器人及其機主,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其熱度已經降下去了。
機主已經在跟肇事者打官司,決定起訴對方。
前段時間,網上的輿情有不少的網友希望元界智控給機主賠付一個新的機器人,也不知道這是誰帶起來的節奏。
賠付一個機器人對現在的元界智控來說當然是九牛中的一根毛都算不上,但這事肯定不能這么干,干了就是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
以后都跟著效仿,那賠還是不賠?賠了這個,那個不賠,新的節奏又來了。
雖然不是元界智控的責任,但現實中的事情也不是非黑即白就能理得清的,尤其是互聯網的輿情90都是伴隨著情緒化輸出。
這種互聯網環境下,雖然你元界智控無責,但你要是什么都不管,把自己高高掛起,立馬就是會被扣上冷血無情的帽子,沒有人情味,沒有格局。
元界智控處理這個事件,并沒有被輿情左右給受害者機主賠一個新的,但與此同時公司法務部,給這個機主提供了法律咨詢援助。
賠是不可能賠的,但是你要跟肇事者打官司,我可以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起碼律師費你能省下。
這件事情的熱度也就下去了,時間一長,大家也就忘記了,網友們去追逐新的熱點和新瓜去了。
5月14日。
寰泰保險公司總部,張巍強聽著手下匯報:“剛剛得到消息,元界智控又談崩了,這已經是與第8家保險公司面談。”
聞言,張巍強嘴角帶著一絲冷笑:“意料之中的事情,元界智控這種條件,不可能有同行會認。”
他已經接到消息,得知了元界智控跟其它保險公司談判時,提出的條件比寰泰保險還過分,連帶責任條款直接從50的賠償比例更改為100賠償比例。
那就更不可能會有同行會接受這樣的協議。
此刻,張總是頗為愜意,他篤定這事更著急的是元界智控,保險公司可以拖一年甚至更久都沒關系。
但是元界智控沒法拖那么長的時間,因為隨著時間推移,小元機器人的出貨量是在持續增加的,也就意味著事故概率會跟著增加。
甚至退一步講,要是后面沒什么事故,張總不介意私下安排人買通一些買主,故意制造小元機器人“撞大運”的事件發生。
然后把小元機器人保險空白的節奏給帶起來,影響到了銷量,元界智控自然就急了。
就在張巍強一臉愜意的時候,他的助手忽然說道:“張總,您說有沒有一種可能,元界智控小半個月下來已經跟這么多家保險公司談崩,陸安會不會一氣之下自己成立一個保險公司給自己產品投保?”
自己另外注冊成立一家保險公司作為承保主體,給元界智控的產品投保,這是可以且合法的。
嗯??
此話一出,張巍強愜意的表情瞬間凝固。
剎那間,一語點醒夢中人!
張總當場從老板椅上猛地站了起來,驟然拍案道:“壞了,中計了。”
他猛然意識到,真有這個可能。
再細品一番,元界智控莫名其妙的把連帶責任條款從50更改為100的動機也就解釋得通了。
這一刻,張總意識到元界智控這段時間看似跟多家保險機構談判,實則壓根就沒有打算能談成什么共識。
叮鈴鈴!!
辦公桌上的座機電話響起了鈴聲,張總當即接電話,片刻過后他驚愕道:“你說什么?你確定?”
電話另一端傳來肯定答復:“千真萬確張總,元界智控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元盾智保,從事財險業務,為小元機器人投保。”
張總當場傻眼。
這會兒,不只是張總傻眼,其它保險公司同行也都懵了。
元界智控突然來這么一手把各大保險公司給整了個猝不及防,按理講元界智想自己干,應該早就干了才對,半年都沒有動作,再加上元界智控是科技公司,各大保險公司都沒往這個層面去想。
實際上,元界智控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要自己去做保險,所以半年都沒動作。
但是保險行業擱這一直拉扯,陸安已經失去了耐心,所以才決定單開一桌。
此刻,張巍強把電話放回去,眼皮直打搐。
“踏馬的,陸安這個混小子把我們都擺了一道,拿我們給他那所謂的元盾智保做墊腳石,原來他早就想好要單開一桌。”
張總當場有點破防直接大罵,他現在也回過味來了,也明白為什么元界智控一邊已經決定要成立元盾智保單開一桌,一邊還在繼續跟各大保險公司面談。
很明顯,這就是在拿同行來襯托元盾智保。
以此給消費者們營造一種是元界智控為消費者考慮,但各大保險公司不樂意,所以一直遲遲無果,最后元界智控無奈選擇自己入場單開一桌。
“好人好事兒都歸他陸安了,我們這些保險公司反而吃相難看了,會玩兒,真踏馬會玩兒,瑪德。”張總氣的罵罵咧咧,真是越想越氣。
這時,他的助手不由得說道:“陸安會這么做,真沒想到啊,見面的幾大保險公司可是有五家都是郭嘉隊企業,其中三家還是秧企。”
張總長嘆一聲,說道:“那又怎樣?那小子搞的星界動力還有四大秧企郭嘉隊參股呢,他現在已經氣候初成,還是上邊的寶貝,他不給你面子,你不爽又能拿他怎樣?”
說到這里,張總又是一陣無奈嘆息道:“這小子看似年輕,實則辦事老道,就這個事情你還真就挑不出他的理兒,他是先來跟你談了,沒談成他才單開一桌的。”
“而且單開一桌他還不拓展業務,就給自己的產品投保,就這,你還怎么挑他的理兒?這個啞巴虧只能自己吃了,不認都不行,不然你就成了挑刺兒的那個了,還可能被陸安那小子反過來將你一軍。”
張總氣的一筆,早知道當時就一口答應了。
雖然元界智控開出的條件非常苛刻,但如果能夠拿下獨家業務是不虧的,而且未來預期想象空間巨大。
但是現在后悔已經晚了。
人家公司都已經宣布成立,已然自己單開一桌。
與此同時,嘉寧市。
元盾智保成立的新聞發布會上,鄭侯文出席了發布會。
他是母公司元界智控的常務董事之一,陸安點了他的將,讓鄭侯文兼任元盾智保的CEO職務。
鄭侯文在發布會上公布了元盾智保為小元機器人提供量身制定、無縫銜接的保障服務。
“為踐行全方位保障‘小元機器人’系列產品用戶的權益與安心體驗,元盾智保的承諾,我用十六字概述。”鄭侯文面向記者鏡頭說道:“核心無憂、責任托底、極速理賠、用戶為本。”
元盾智保公布的保障服務,有四大核心內容。
其一:覆蓋所有核心部件因意外事故導致的損壞或損毀,且零免賠。
其二:承擔因產品自身故障導致的第三方責任首要賠償。
其三:依托元界智控服務網絡,責任清晰案件72小時極速賠付。
其四:保費定價公開透明,貼合用戶需求,杜絕不合理加價。
小元機器人的保費每年1萬元人民幣。
發布會的尾聲,只見鄭侯文從容淡定地說道:“最后我想借用陸董事長的原話。用戶把信任交給小元機器人,我們就必須把‘萬一’的代價扛在自己肩上。保險不是生意,是承諾的延伸,我們算的不是保費和賠款的賬,我們守的是用戶安心的底線。”
元盾智保的成立,在網上引起了熱議,被廣大消費者關注。
因為傳出消息,這家公司的成立是因為元界智控太注重消費者權益保護,結果保險公司不樂意,雙方進行多次磋商都談不攏。
元界智控索性就不談了,自己單開一桌,于是元盾智保公司就誕生了。
消費者們得知是這么一回事,果斷用腳投票支持。
在廣大消費者的眼里,元界智控是被迫自己干保險了,大家都信是這回事。
因為前些日子確實有媒體報道元界智控跟多家保險公司接觸。
而且大眾對于保險公司的印象普遍都不算好,還有網友戲稱保險公司其它的都賠,只有兩不賠,就是這也不賠、那也不賠。
有了同行的襯托,消費者們對于元盾智保鼎力支持,支持元界智控單開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