橢圓形的場地被透明的力場屏障圍繞,既能保護觀眾安全,又不會阻擋視線。
地面鋪設著特制金屬板,能夠承受法術轟擊,同時還能實時顯示魔力波動的可視化圖案。
“諸位學徒,今天的對練賽規則如下:
每場比賽限時十分鐘,允許自由使用零環法術,以及效果符文強化。”
主持人艾拉漂浮到競技場中央,聲音通過擴音符文傳遍全場:
“但我這里需要再三提醒大家的是,附魔學作為三相技藝中最為高深的學科。
你們目前掌握的,只是最基礎的效果符文。”
她舉起手中的一把練習劍,劍身上閃爍著淡藍色的符文光芒:
“這些符文只能提供短暫的臨時加成,通常維持時間不超過五分鐘。
若是戰斗拖延過久,符文效果必然會逐漸衰減直至失效。”
“因此,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合理分配魔力。
既要維持法術施展,又要確保符文加成,這正是對你們綜合能力的考驗。”
第一輪比賽開始
首先上場的是兩名高年級學徒。
左側的選手激活了手中長劍的“鋒銳符文”,劍刃立刻散發出切割空氣的銳嘯聲。
右側的選手則在盾牌上刻畫了“堅固符文”,盾面泛起金屬般的光澤。
——零環火箭術
持劍者率先發動攻擊,掌心噴出一道橘紅色火焰,如箭矢般射向對手。
盾牌手立刻舉盾格擋,火焰撞擊在盾面上爆散開來,但堅固符文的加成讓盾牌毫發無損。
——零環冰霜射線
盾牌手立即反擊,從指尖發出一道藍白色光束。
持劍手躲避后,貼身揮劍猛砍,把盾牌手嚇得只能來個懶驢打滾。
他的盾牌防御了一次火焰法術,要是再吃一擊附加了鋒銳符文的進攻,恐怕就有些撐不住了。
接下來的戰斗你來我回,好不熱鬧,但總體來說,還是選擇保守戰術的盾牌手更加狼狽。
可就在戰斗進行到第三分鐘時,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持劍者的鋒銳符文開始閃爍不定,符文線條變得暗淡,切割力明顯下降。
“果然,符文效果開始衰減了!”
觀眾席上有明白人指出:
“他的魔力分配不夠合理,前期因為只顧著猛攻對手,消耗過大!”
果然,當鋒銳符文完全失效后,持劍者失去了主要優勢,最終敗給了更加穩健的對手。
第一輪比賽結束后,羅恩總結著自己所觀察的每個學徒的表現。
除了個別比較冒進的人以外,大多數學徒都會選擇了保守的強化策略。
在武器上刻畫標準的鋒銳符文、堅固符文或者輕量化符文。
這些都是教科書中的經典應用,雖然缺乏創意,但勝在穩妥可靠。
這也是維納德基地這邊的整體風氣使然。
而對練賽采用的卻是淘汰賽制,每名參賽者需要連續對戰,直到敗北為止。
結束思緒,他的注意力回到自己學生的比賽上,首先上場的是莉拉。
莉拉作為二年級學徒,并且三眼族的天賦能力也不會為她帶來明顯的戰斗力加成,導致其以往的成績并不出色。
她通常在第一輪就會被淘汰,偶爾運氣好能進入第二輪,但從未超過這個成績。
這次莉拉的第一個對手,是一名擅長土系法術的三年級學徒。
比賽開始前,莉拉小心翼翼地在法杖上刻畫了“感知增幅符文”。
這個符文,能夠提升她預判的精確度。
三年級學徒則在自己的法杖上刻畫了“堅巖符文”,能夠增強土系法術的防御力。
“開始!”
三年級學徒立即施展石墻術,在自己面前豎起一道土石屏障,然后開始吟唱更強威力的法術。
但莉拉的第三只眼猛然睜開,銀光閃爍!
她清楚地“看到”了對手的施法軌跡和魔力流動方向。
提前預判到,三年級學徒準備使用土刺突襲。
——零環能量飛彈
莉拉舉起法杖,三顆紫色能量球呈品字形射出。
不是攻擊石墻,而是精準地轟擊石墻的薄弱連接點。
轟隆一聲,石墻崩塌,三年級學徒的法術也被迫中斷。
“這種精確打擊.”
觀眾席上有人驚嘆:
“她完全看透了土系法術的結構弱點!”
趁著對手失衡,莉拉連續施展束縛術和閃光術,成功拿下第一場勝利。
第二個對手是三年級的卡莉,一名速度型的風系法師。
卡莉的戰術很簡單——利用疾行術提升移動速度,用風刃術進行游擊攻擊。
以往面對這種快速移動的對手,莉拉的第三只眼往往會被大量移動軌跡信息淹沒,導致判斷失誤。
但這次不同了。
莉拉深吸一口氣,按照羅恩教授的方法,將感知深度調整到最適宜的程度。
她不再試圖追蹤對手的每一個動作,而是專注于預判卡莉的攻擊落點。
當卡莉如旋風般繞場奔跑時,莉拉靜靜站在中央,第三只眼緩緩轉動。
——零環風刃術
卡莉突然從側面發起攻擊,鋒利的風刃呼嘯而來。
但莉拉早有準備,身體優雅側移,恰好避開致命一擊。
——零環冰霜射線
反擊來得迅速而精準,藍白色光束射向卡莉的必經之路。
卡莉不得不中斷移動進行閃避,速度優勢瞬間消失。
經過三分鐘的纏斗,卡莉的疾行術符文效果開始衰減,移動速度明顯下降。
莉拉抓住機會,用冰霜射線限制對手行動,最終獲得勝利。
第三輪的戰斗,從一開始就進入了高強度對抗。
敵人沒有急于進攻,而是先用法師護甲構建防護,然后開始施展威力更大的法術。
莉拉的感知增幅符文已經在前面的戰斗中消耗殆盡,但她的第三只眼依然保持著穩定工作狀態。
這讓觀眾席上的導師們驚嘆不已。
“她已經學會了不依賴符文的精確控制!”
艾拉在觀眾席上有些自豪地說道。
戰斗進行得異常激烈。
莉拉雖然能夠預判攻擊軌跡,但體質和魔力的差距讓她越來越難以支撐。
第八分鐘時,莉拉的魔力已經接近枯竭,而對手依然游刃有余。
最終,莉拉因為無力再做出有效反擊,只能被迫認輸。
但全場觀眾都為她獻上了熱烈的掌聲。
“莉拉同學連勝兩場,進入第三輪,創造了個人最佳成績!”
裁判宣布結果時,聲音中都帶著贊嘆:
“第三只眼的運用從混亂變為精確,戰術意識大幅提升,表現堪稱完美!”
從只能在第一輪被淘汰,到連續擊敗兩名年級更高的對手,莉拉的進步有目共睹。
除此以外,她在整個過程中都保持著冷靜和專注,再也沒有出現以往那種被信息過載壓垮的情況。
西德對戰時展現了驚人的能量轉化技巧。
他不再局限于光能和熱能,而是在戰斗中成功轉化了對手冰霜射線的冷能,將其轉換為治療自己的生命能量。
“這種即時轉化能力,已經接近了高等學徒的水準!”
一名導師有些訝異的評論道。
阿爾弗雷德的火焰雖然溫度沒有顯著提升,但穩定性得到了質的飛躍。
他的火球術除了爆炸攻擊,還開始能夠精確控制燃燒時間和爆炸范圍。
在與對手的纏斗中,他使用了“延時引爆”的技巧,讓火球在特定時機才爆發威力,一舉奠定勝機。
輪到加雷恩上場時,他選擇了一把重型雙手劍。
這種武器,很適合發揮他金屬臂的力量優勢,但也對技巧要求很高。
“加雷恩,記住我們練習時說過的話。”
羅恩在他上場前進行最后的提醒:
“不要命令它,去傾聽它。”
加雷恩點點頭,走向競技場中央。
他的對手是一名高年級學生,實力在同齡人中名列前茅。
加雷恩并沒有立即在劍身上刻畫符文,只是靜靜地閉上了雙眼。
他將意識沉入金屬臂深處,按照羅恩教授的方法,嘗試與其中的“記憶”建立連接。
最初感受到的,依然是那些混亂的情緒波動。
憤怒、痛苦、不甘.這些是戰士最后時刻的心境寫照。
但這一次,加雷恩沒有抗拒這些情緒,而是試著理解它們背后的含義。
漸漸地,情緒的混亂開始褪去,更深層的東西浮現出來。
那是無數次揮劍的肌肉記憶,是在生死關頭淬煉出的戰斗本能。
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一種復雜而深沉的情感。
那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無言關愛。
加雷恩想起了羅恩在個人指導中反復強調的話:
“你的父親將最珍貴的東西留給了你,不僅是這條手臂,更是他作為戰士的全部智慧和經驗。
這種傳承,比任何血脈天賦都更珍貴。”
“他在你身上寄托著希望,希望你能成為比他更強大、更智慧的戰士。”
當加雷恩重新睜開眼睛時,他感覺到了金屬臂中傳來的溫和回應。
他舉起雙手劍,但沒有使用任何符文強化。
相反,他讓金屬臂的“記憶”引導著身體的動作。
當對手發起攻擊時,加雷恩完全摒棄了學院教授的標準劍技,卻展現出了一套完全不同的戰斗風格。
大開大合的攻擊軌跡,充滿了沙場廝殺的氣息。
每一次格擋都恰到好處,每一次反擊都勢大力沉。
這是經過無數生死考驗淬煉出的真正技藝。
不到兩分鐘,對手就被加雷恩擊倒在地。
整個過程中,加雷恩的表情始終很平靜,仿佛這種戰斗對他來說輕松自然。
但當戰斗徹底結束時,他卻一臉茫然地看著自己的雙手。
“這這不是我在戰斗。”
他困惑地向羅恩求助:
“我感覺自己的身體被另一個人引導著,但又確實是我自己的意識。”
觀眾席上爆發出熱烈的討論聲。
學徒們和導師們都被這種前所未見的現象震撼了。
“他沒有使用任何符文強化,但戰斗力卻有了質的飛躍。”
一名資深導師驚嘆道:
“這種技藝傳承的方式,完全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維納德的虛骸投影變得更加凝實,銀色眼眸緊緊鎖定在加雷恩身上。
“共鳴技術.”
他在心中反復咀嚼著這個概念:
“原來如此,不僅僅是控制的提升,也是歷史記憶的喚醒。”
“拉爾夫這小子,確實給了我一個巨大的驚喜。”
艾拉同樣轉向羅恩,滿意的點點頭:
“您的理論,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深邃。
原來'共鳴'不只是與當下的事物建立連接,還能喚醒蘊藏在其中的歷史與記憶。”
但羅恩卻只是禮貌的回了一句謝謝,心情卻并不算特別愉快。
他當然為加雷恩的突破感到高興,但同時也意識到,這種現象背后隱藏著更深層的問題。
金屬臂中蘊含的不僅僅是技巧記憶,還有戰士的完整人格片段。
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身份認同的混亂,甚至是人格分裂。
“加雷恩需要更深入的指導,來學會與這種'傳承'和諧共處。”
他在心中默默計劃著接下來的教學重點:
“共鳴的力量確實強大,但同時也蘊含著風險。”
這場比賽的勝利,也徹底改變了其他學徒對羅恩教學方法的看法。
原本的疑慮和不滿,轉化為了熱切的期待。
所有人都想知道,這種神奇的“共鳴”技術,是否也能在他們身上產生類似的奇跡。
羅恩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他必須在保持教學效果的同時,確保每個學徒都能安全地掌握這種力量。
畢竟,喚醒歷史記憶是一把雙刃劍,使用不當就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比賽結束后的第二天傍晚,羅恩在學院的冥想花園中找到了莉拉。
這名三眼族混血少女正獨自坐在一株發光植物下,額頭的第三只眼緊緊閉合著。
“可以坐下聊聊嗎?”
羅恩在她身邊的石椅上坐下:
“你看起來有些心事。”
莉拉抬起頭,瞳孔中閃過明顯的警惕:
“導師,我.我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繼續學習下去。”
“為什么這么想?”
“雖然最近在您的指導下,我的提升還算明顯,但我還是覺得我的能力有些太危險了。”
她的聲音很輕,幾乎像是在自言自語:
“每次睜開第三只眼,我都能看到別人不想被看到的東西。
他們的恐懼、嫉妒、憤怒.這些情緒如潮水般涌來,讓我感覺自己像個入侵者。”
“而且,我無法控制自己會看到什么。有時候是美好的記憶,有時候卻是痛苦的秘密。”
莉拉的聲音開始顫抖:
“昨天第二輪比賽結束后,我意外看到了對手內心對我的怨恨。那種惡意如此強烈,讓我整夜都無法入睡。”
羅恩靜靜地聽著,沒有立即給出建議。
他能理解這種困擾。
對于一個敏感的少女來說,被動地接收他人的負面情緒,確實是巨大的心理負擔。
“莉拉,你有沒有想過,也許問題不在于你看到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看待看到的東西?”
“什么意思?“
“你剛才說,看到別人的怨恨讓你痛苦。
但你有沒有想過,那個對手為什么會產生怨恨?”
羅恩的語調很溫和:
“也許她也有自己的困擾,也許她也在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能力而苦惱。
那種怨恨,可能更多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不是對你個人的惡意。”
這個角度讓莉拉陷入了沉思。
“真正的理解,不要去評判看到的情緒是好是壞,也要去思考這些情緒背后的原因。”
羅恩繼續引導:
“當你學會以同理心去感受他人的處境,那些負面情緒就不再是痛苦的入侵,而是理解他人的珍貴機會。”
“但是導師.”
莉拉的聲音依然充滿不確定:
“我怎么知道自己的判斷是對的?萬一我誤解了別人的想法,或者無意中傷害了他們呢?”
這種擔憂,暴露了她內心深層的不安全感。
作為混血身份,莉拉從小就面臨著身份認同的困擾,這讓她對人際關系格外敏感和謹慎。
“害怕犯錯,本身就是一種智慧的表現。”羅恩的回答發人深省:
“只有蠢人才會認為自己永遠正確。
真正的智慧,在于承認自己可能犯錯,并愿意不斷學習和修正。”
“你的能力確實強大,也確實危險。但這不是逃避的理由,而是謹慎使用的動機。”
他看向莉拉緊閉的第三只眼:
“也許我們可以嘗試一種不同的練習方式。不去看活人的情緒,換成去感受歷史的回響。”
“歷史的回響?”
“每個地方都保留著曾經發生的情緒痕跡,就像回聲一樣。
這些歷史情緒相對溫和,不會對你造成直接沖擊,但同樣能夠鍛煉你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這個建議讓莉拉眼前一亮:
“您是說,我可以通過感知過去的情緒,來學會理解情緒的本質?”
“正是如此。”
羅恩點頭確認:
“而且,這種練習還有額外的價值——你能夠幫助其他人找回丟失的記憶,理解過去發生的事情。
這樣,你的能力就不再是負擔,而是幫助他人的珍貴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