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尤特爾教授帶他穿過層層防護門扉時,周圍的環境讓羅恩感受到了強烈的異樣感。
整個區域的墻壁,都由一種深邃如夜空的黑色石材構成。
“虛無石。”
尤特爾注意到了羅恩的目光:
“這是從深淵第八層開采的特殊礦物,具有極強的魔力吸收和釋放能力。
一般的訓練室墻壁,在面對黯日級巫師級別的力量沖擊時都可能被粉碎。
但這種材質,卻能夠承受接近大巫師級的魔力釋放而無損。”
走廊兩側鑲嵌著一排排監測水晶,每一顆都在實時記錄著周圍的能量波動。
當羅恩經過時,這些水晶開始閃爍出不同顏色的光芒。
有些顯示出穩定的藍光,有些則呈現不規律的紅色脈動。
“你身上的能量特征比我預期的更加復雜。”
尤特爾來到控制臺前,開始輸入復雜的認證信息:
“迥異的力量體系在你體內共存,這種現象在實際操作中……會面臨許多意料之外的問題。”
“我們先從最基礎的開始。”
尤特爾教授站在控制臺前,虛骸散發著雖然衰弱但還算穩定的光芒:
“釋放一個標準的‘光輝之環’,不要添加任何變化,就按照你學徒時期的標準來。”
這個要求聽起來簡單得近乎侮辱性。
光輝之環,那是自己中等學徒時期就掌握的基礎攻擊法術,羅恩早就能夠閉著眼睛釋放。
但他很快就意識到,尤特爾教授提出這個要求的深意。
“明白,教授。”
羅恩深吸一口氣,開始調動體內的魔力。
按照記憶中的流程,他構建著最基礎的光系法術回路……
然而,就在魔力開始流動的瞬間,問題立刻顯現了。
首先是雷火暴君血脈的自動激活。當感知到光系元素的波動時,龍首血脈本能地認為這是一個“攻擊指令”。
于是,原本純凈的光芒中開始摻雜金紅色的火焰紋路,周圍的空氣也開始因為雷電的涌入而發出輕微嘯鳴聲。
“這不對……”
羅恩試圖壓制血脈的干涉,但混沌羊首血脈也在此時產生了反應。
混沌的本質是“可能性”,它感受到了法術構建過程中的“確定性”,本能地想要引入一些“變數”。
光輝之環的軌跡開始出現微妙的扭曲,不再是完美的圓形,而是一個充滿著不規則波動的橢圓。
最要命的是魔力輸出的問題。
二倍壓縮的魔力密度太高,就像是用消防栓的水壓去填充一個普通水杯。
當這些高密度魔力涌入光輝之環的法術框架時,脆弱的能量結構瞬間承受不住巨大壓力。
“轟!”
一聲爆響,光輝之環在空中炸裂。
金紅色的火花如煙花般四處飛濺,其中還夾雜著紫黑色的混沌氣息。
整個訓練室的虛無石墻壁亮起,將這些失控的能量完全吸收。
羅恩站在原地,表情有些尷尬。
一個最基礎的法術,竟然失控成了這樣。
如果換在戰斗中,這種失誤足以讓他喪命。
“果然,問題比我想象的還要嚴重。”
尤特爾教授記錄著監測設備上的數據。
但語調中沒有責備,反而帶著某種預料之中的平靜:
“不過這也是預料之中的情況。
你現在的體內環境,就像是一支完全沒排練過的交響樂團。
每種樂器的演奏都很美妙,但如果互相干擾的話,就會變成完全的噪音。”
老教授走到一面巨大的分析屏幕前,上面顯示著羅恩剛才施法時的詳細數據。
“先來看這里。”他指向一組波形圖:
“你的能量輸出曲線呈現明顯的‘三重震蕩’模式。
雷火血脈追求純粹的破壞力,混沌血脈渴望變化和可能性,而你的理性意識則試圖維持原有的控制模式。三股力量在爭奪同一個法術的主導權。”
“其次是魔力過載問題。”
尤特爾切換到另一組數據:
“你的壓縮魔力就像濃縮飲料——單位體積內的‘刺激性’太強了。
基礎法術的能量框架根本無法承受這種密度,強行注入只會導致結構崩潰。”
“最后是切換遲滯。”
老教授的分析越來越深入:
“當你意識到問題并試圖進行調整時,存在明顯的‘空白期’。
在這個空白期內,你既無法有效控制新的力量,也無法完全切斷舊的力量。
這種狀態,在實戰中是致命的。”
聽到這些專業而詳細的分析,羅恩心中涌起一陣挫敗感。
原本他以為獲得新力量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卻沒想到會帶來如此多的控制問題。
“不過,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尤特爾的語調重新變得鼓勵:
“關鍵在于,你需要重新建立對這些力量的認知和控制模式。
你原本的控制力其實很強,這次只是因為突然增加了新的變量,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技巧本身沒有問題,但需要時間來適應新的配置。”
“接下來,我們使用‘分離控制’的訓練方法。”
尤特爾從儲物空間中,取出了幾枚散發著特殊光芒的符文石:
“這些是‘血脈抑制符文’,能夠暫時屏蔽特定血脈源的活動。我們先讓你學會單獨使用每種力量,然后再逐步整合。”
符文石被精確地放置在羅恩身體的特定位置。
當第一枚符文激活時,他立刻感受到了混沌羊首血脈活動的急劇下降。
體內那種充滿變數和可能性的能量波動逐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雷火暴君血脈的純粹霸道。
“現在嘗試釋放光輝之環,但這次要有意識地引導雷火元素的參與。”
尤特爾在一旁指導:
“不要抗拒血脈的特性,而是學會與它們協作。”
在純雷火模式下,羅恩開始重新構建法術。
這一次,他沒有試圖壓制龍首血脈的干涉,而是主動引導火焰和雷電的融入。
金紅色的光環在空中緩緩成形,環狀結構中流淌著如同巖漿般的熾熱能量。
更令人驚嘆的是,光環的邊緣還跳躍著細密的電弧,為整個法術增添了麻痹效果。
“很好,現在嘗試調節雷火的融合比例。”
第二天的訓練,羅恩像學徒時期一樣,從最基礎的元素配比開始練習。
當雷電元素占據主導地位時,光環變得更加銳利和迅猛,適合快速突擊;
當火焰占主導時,光環則變得厚重持久,適合攻堅戰。
第三天,訓練轉向混沌模式。
當雷火血脈被抑制,混沌羊首血脈重新活躍起來時,整個施法體驗完全不同了。
“混沌力量的關鍵,不在于控制,而在于引導。”
尤特爾的指導風格也發生了變化,變得更加抽象和哲學化:
“你不能強迫混沌按照你的意志行動,但你可以為它提供方向和目標。
想象自己是一個園藝師,你不能控制植物如何生長,但可以修剪枝葉、引導方向。”
在純混沌模式下,羅恩重新釋放光輝之環。
這一次,法術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特質。
光環的形狀不再規整,而是在不斷地流變著。
有時是圓形,有時是多邊形,有時甚至會分裂成多個小環然后重新聚合。
奇妙的是,這種看似混亂的變化,卻能夠適應不同的戰術需求。
面對移動目標時,光環會自動調整軌跡;
遇到防護時,它會尋找薄弱點進行滲透。
第四天的訓練重點則是“定向扭曲”。
讓混沌力量只影響指定的目標,不波及周圍的其他物體。
這種精確控制,對混沌力量來說是極大的挑戰。
經過無數次失敗后,羅恩終于找到了竅門:
“關鍵是建立‘邊界’,不是限制混沌的擴散,而是為它提供明確的‘變化選項’。
讓它知道什么是‘可以改變的’,什么是‘不應該改變的’。”
“今天的訓練就到這里。”
正當他逐漸漸入佳境時,到了深夜,尤特爾教授卻關閉了訓練室的各種監測設備:
“你需要休息一下,讓身體適應這種新的控制模式。”
但羅恩準備離開時,老教授卻沒有跟著走向門扉。
他靜靜地站在訓練室中央,銀色的眼眸凝視著某個遙遠的方向,仿佛在思考著什么重要的決定。
“羅恩。”
尤特爾的聲音在空曠的訓練室中回響:
“時間不多了,在你前往維納德那里之前,我還得再多告訴你一些事情。”
這種說法讓羅恩心中一動。
老教授的語調中有著一種告別的意味。
“關于什么,教授?”
“關于這個世界真正的運轉方式。”
尤特爾重新走向控制臺。
但這次不是為了調節訓練設備,而是激活了房間深處一道隱蔽的門扉:
“關于巫師道路的真相,關于你即將踏入的那個更高層次的世界。”
門扉緩緩開啟,露出了一間羅恩從未見過的密室。
室內的陳設極其簡樸,只有兩把古樸的木椅和一張圓桌。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密室穹頂上那幅令人震撼的星圖。
不同于普通星圖,這幅星圖是活的。
無數顆星辰在虛空中緩緩旋轉,每一顆都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和能量波動。
羅恩能夠感受到,這不是簡單的裝飾,更像是真正連接著遙遠星域的神秘裝置。
“這里是觀測站的核心密室。”
尤特爾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坐下,動作中透著深深的疲憊:
“只有站長和副站長才有權限進入。
今天,我以即將離任的站長身份,邀請你進入這里。”
羅恩在另一把椅子上坐下,能夠感受到穹頂星圖傳來的龐大能量波動。
那些星辰的光芒在他身上投下復雜的光影,如同某種古老儀式的布置。
“首先,讓我們復習一下你已經掌握的知識。”
尤特爾的教學者本能,讓他選擇了從基礎開始:
“作為一名占星家,你應該了解星象學的基礎知識。”
他在一張舒適的椅子上坐下,示意羅恩也坐在對面:
“但我想問的是,你是否真正理解過,每個星象背后蘊含的深層意志?”
羅恩仔細思考了片刻:
“我了解一些基礎象征,比如隱者星代表孤獨和內省,學者星代表求知和探索……”
“不夠深入。”
尤特爾輕搖頭,伸手指向穹頂上的星圖:
“星象學不是簡單的符號系統,羅恩。
每一顆星,每一個星座,都是宇宙意志的具現化表達。
當我們觀察星象時,實際上是在與這些古老意志進行對話。”
老教授的虛骸開始散發微弱的銀光,與星空產生某種共鳴:
“讓我們從你已經建立連接的星辰開始。
'隱者星'——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孤獨,而是'逃避現實的意志'。
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當外界環境過于復雜或危險時,智慧生命會本能地選擇回歸內心。”
星空中的隱者星開始閃爍,仿佛在回應這種解讀。
“但逃避本身是中性的——既可能是懦弱的表現,也可能是戰略性的智慧。
關鍵在于逃避的目的:是為了永遠躲藏,還是為了積蓄力量后重新出發。”
羅恩點點頭,這也是他一直都有的理解。
套用前世的一句話:逃避可恥,但有用!
尤特爾繼續解釋著:
“'學者星'代表的是'探索真相的渴望'——這是一種更主動的意志。
它驅使智慧生命不斷突破已知的邊界,即使代價是痛苦和危險。
但這種渴望也有其危險性:過度的求知欲可能導致接觸不應該知道的知識。”
“而'觀測者星'則體現了'冷漠旁觀的態度'。”
老教授的語調變得更加深沉:
“這是一種超然的意志,既不參與,也不干預,只是靜靜地記錄和觀察。
這種態度能夠保持客觀性,但也可能錯失行動的最佳時機。”
他抬起頭,凝視著穹頂上緩緩旋轉的星圖:
“在你的固有知識體系中,或許會以為這些星辰只是象征?
不,羅恩。它們是真實存在的意志,是跨越無數光年的古老意識。”
這種說法讓羅恩心中一震。
“每一顆星辰,都是一個曾經達到超越層次的存在留下的'錨點'。”
尤特爾的聲音變得更加深沉:
“當某個生靈的意識強大到足以影響現實本身時,祂就能夠將自己的一部分意志投射到星辰之中,形成永恒的'意志燈塔'。
這樣的‘意志燈塔’,即使其所有者隕落,也不會影響其存續與映射。”
穹頂上的隱者星忽然閃爍了一下,仿佛在回應著這種討論。
“隱者星的真正主人,是第一紀元的'隱者'阿塞爾納。
他在面對無法解決的宇宙危機時,選擇了將自己的意識投射到星辰深處,成為后世所有迷茫者的指引。”
“每當有智慧生靈面臨困境,想要逃避現實時,都會本能地受到隱者星的影響,獲得'向內尋求答案'的啟發。”
這種解釋,讓羅恩對星象系統有了全新的認識。
原來這不是簡單的占卜工具,而是古代圣賢留下的智慧遺產。
“學者星的主人,是第二紀元的'求索之王'圣拉芬尼。
祂將自己對真理的渴望永遠錨定在那顆星辰中,成為所有探索者的精神導師。”
尤特爾繼續講述著:
“這就是為什么你能夠通過星象獲得準確預言的根本原因。”
“你不是在和冰冷的天體交流,而是在和古代圣賢的智慧直接對話。”
羅恩開始理解這種深層解讀的價值。
“那么更復雜的星座呢?比如'真理之眼'?”
“優秀的問題。”尤特爾贊許地點頭:
“'真理之眼'代表的是'洞察本質的沖動'。
它的主人是'全知者'梅塔特隆,第一個領悟到'知識即權力'真諦的存在。
'真理之眼'擁有不會滿足于表面現象,總是試圖透過迷霧看到事物的真實面目。
這種沖動是所有學者和預言師的驅動力,但也是最危險的沖動之一。”
“因為有些真相,是智慧生命無法承受的。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星空中的真理之眼星座開始發光。
“'命運之輪'則體現了'接受循環的智慧',它屬于'命運女士'阿娜克希,古代占星師的最高峰之一。”
老教授繼續著這場星象哲學課:
“它告訴我們,一切都在循環中運轉——興衰、生死、得失。
智者應該學會在高峰時保持謙遜,在低谷時保持希望。
這不是宿命論,而是對時間和變化的深刻理解。”
接下來的時間里,尤特爾又詳細解釋了更多星象的深層含義,以及其背后象征的意志主人:
“'混沌之門'代表'擁抱變化的勇氣'——面對未知時不是恐懼,而是興奮。”
“'平衡之門'象征'尋求和諧的意志'——在沖突中尋找平衡點,在極端中尋找中庸。”
“混沌之門和平衡之門,它們是一對永恒的對立統一,屬于一對雙生但互為死敵的巫王。”
尤特爾的語調變得更加嚴肅:
“混沌之門的主人是'機遇之王'圣卡俄斯,祂有永不枯竭的創造力,但也伴隨著無序和毀滅。”
“平衡之門的主人是'穩固之王'圣忒彌斯,祂追求絕對的穩定,但有時也會導致停滯和僵化。”
“這兩位偉大者永遠都在進行著博弈,推動著萬物在秩序與混沌之間不斷演化。”
當所有主要星象都被介紹完畢后,尤特爾重新看向羅恩:
“悖論之骰會主動選擇你,并能夠與這些星象產生共鳴,說明你至少在思想領域上已經達到了足夠高的層次。”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高位存在都會對你另眼相看的根本原因。”
尤特爾的眼中露出深深的思考:
“在祂們看來,你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在星空中留下意志的存在。”
這種可能性,讓羅恩感到既興奮又敬畏。
成為古代圣賢那樣的存在,將自己的智慧化為后世的指引明燈,這是何等崇高的成就。
但同時,他也意識到這意味著什么樣的責任和代價。
密室中的氣氛,因為這些秘密而變得厚重。
尤特爾看著羅恩的表情變化,知道第一部分的啟發已經達到了預期效果。
年輕人需要時間來消化這些信息,理解自己在宇宙圖景中的位置。
“那么,今天就到這里吧。”老教授緩緩站起身:
“你好好整理一下我今天和你講的東西,過幾天,我們再談論更現實的話題。
關于巫師道路的真正意義,以及你即將踏入的那個世界。”
當兩人走出密室時,穹頂上的星辰依然在緩緩旋轉。
它們見證著一代又一代的巫師成長,也等待著下一個能夠與它們并肩而立的存在。
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