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第995章 這是最后的豪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清要完 >>大清要完最新章節列表 >> 第995章 這是最后的豪賭

第995章 這是最后的豪賭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6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大清要完 


1887年2月12日,北海,晨霧彌漫。

英國皇家海軍“尊嚴”號戰列艦的艦橋上,費舍爾上將的指節因緊握黃銅望遠鏡而發白。斯卡格拉克海峽的濃霧像一層浸透的棉被,將海天縫合在灰白色的混沌中,能見度驟降至不足1000碼。

“還是沒有德國艦隊的蹤跡?”他的聲音里帶著難以置信。

航海長威廉姆斯中校搖了搖頭:“巡邏驅逐艦‘閃電’號發回信號,海峽東側僅發現三艘德國輕型巡洋艦,遭遇我前鋒后立即轉向撤退。”

費舍爾的眉頭擰成了死結。這太反常了——德國人不可能不知道這支運輸艦隊對奄奄一息的俄國意味著什么。他轉身時,軍靴后跟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聲響,手指重重戳在威廉港的位置:“公海艦隊的主力動向?”

“最后一次可靠情報是72小時前,”情報官帕克上尉推了推金絲眼鏡,鏡片上倒映著搖晃的煤油燈光,“六艘‘拿騷’級全部停泊在威廉港,鍋爐處于冷狀態。”

艦橋突然陷入詭異的寂靜,只有蒸汽管道發出的嘶嘶聲和電報機斷續的滴答聲。費舍爾感覺后頸的汗毛根根豎起——這種反常的平靜比遭遇整支德國艦隊更令人不安。

“命令護航編隊保持12節航速,”他終于打破沉默,聲音像是從肺管子里擠出來的,“主力艦隊保持20海里距離,各艦炮位全員戒備。”

兩小時后,波羅的海入口處。

“煙柱!東北方向發現大量煙柱!”

瞭望哨杰克遜的尖叫聲刺破了“卻敵”號戰列巡洋艦艦橋的沉悶。塞巴斯蒂安·威廉姆斯中將一個箭步沖到右舷窗前,黃銅望遠鏡的調節環在他手中咔咔作響。在漸漸散去的霧氣中,遠處的海平面上浮現出一片模糊的黑影——至少二十道煙柱如同地獄之矛,刺破鉛灰色的天空,隱約可見高大的三角桅桿輪廓。

“上帝啊”炮術長安德森倒吸一口冷氣,手中的測距儀差點滑落,“是德國主力艦隊?”

塞巴斯蒂安·威廉姆斯沒有回答。他的視網膜上倒映著那些逐漸清晰的輪廓——俄國人特有的圓鈍艦艏,雜亂無章的煙囪布局,還有那些標志性的斜桅記憶突然閃回到幾年前在圣彼得堡海軍造船廠見過的模型。

“是俄國艦隊!”英國本土艦隊旗艦“尊嚴”號的通訊官突然大喊,電報機隨之瘋狂作響,“他們發來了識別信號!”

譯電員顫抖著念出電文:“‘彼得大帝’號致英國盟友:奉沙皇敕令前來接應。德國艦隊去向不明,請保持警惕。——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克拉多。”

費舍爾突然笑出了聲:“沙皇居然把最后的本錢都押上了?”他轉向副官,軍裝袖口的金線在煤油燈下閃閃發亮,“給護航編隊發信號,按原計劃進入波羅的海,目標,圣彼得堡。”

一個小時后,哥得蘭島西南海域。

當英國“臺風”號裝甲巡洋艦與俄國“留里克”號在波濤中并排行駛時,兩艦水兵隔著數十米的海面相視而笑。俄國水兵們穿著打滿補丁的粗呢制服,卻把柚木甲板擦得能照出人影;英國水手們則驚訝地發現,這些俄國戰艦的舷側裝甲上布滿了粗糙的修補痕跡,鋼板接縫處還殘留著沒清理干凈的火藥黑漬。

在“彼得大帝”號戰列艦的軍官餐廳里,克拉多上將正用顫抖的手給費舍爾倒伏特加。“我們三天前就埋伏在這里,”他布滿血絲的眼睛里閃著狂熱的光,斯拉夫口音濃重的英語在酒精作用下更加含糊,“沙皇陛下說了,就算拼光波羅的海艦隊,也要把物資運回圣彼得堡!”

費舍爾注意到餐廳角落里堆著的沙袋和急救箱,墻上還留著沒擦干凈的血跡——很顯然,這是一支正在接受戰火考驗的艦隊!

他抿了一口烈酒,突然問道:“德國人最近有什么異常?”

“反常的安靜,”克拉多上將壓低聲音,噴出一口伏特加的酒氣,“自從上周‘波美拉尼亞’號離開但澤港后,整個德國艦隊就像被魔鬼吞了一樣。”

費舍爾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橡木桌面。太安靜了,安靜得可怕。

與此同時,3000米高空。

德國LZ7號飛艇靜靜懸浮在云層之上,鋁制骨架結滿了冰晶。觀測員馮·里希特霍芬少校正通過蔡司公司特制的高倍望遠鏡記錄英國艦隊的編隊情況。他的皮靴陷在結霜的鋁制地板上,呼出的白氣在目鏡上凝結成霜。

“確認:4艘‘無敵’級、4艘‘威嚴’級、4艘‘無畏’級、2艘‘獵戶座’級,”他對凍得發抖的發報員說道,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全部進入波羅的海。”

電報員戴著羊毛手套的手指在莫爾斯鍵上飛快按壓,電波穿越云層,傳向300公里外的威廉港。飛艇吊艙里的無線電設備是西門子公司最新產品,有效范圍達到驚人的350公里。

威廉港海軍司令部,同日傍晚。

提爾皮茨接過電報時,嘴角浮現出獵人收網時的獰笑。他轉身面向作戰室里的將軍們,橡木地板上投下他瘦長的陰影。“先生們,”聲音因亢奮而嘶啞,“英國人已經咬鉤了。”

墻上的巨幅海圖前,參謀們迅速調整著代表艦隊的模型。六艘“拿騷”級戰列艦、四艘“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和二十余艘輔助艦艇組成的龐大艦隊模型,正被移到挪威海岸線上。

“通知陸軍第17山地軍,”提爾皮茨戴上普魯士尖頂盔,金屬徽章在煤氣燈下閃閃發亮,“‘北方鐵錘’行動現在開始。七十二小時內,我要看到黑鷹旗插上特隆赫姆要塞的塔尖!”

波羅的海上,“尊嚴”號艦橋。

費舍爾望著逐漸遠去的俄國艦隊和英國運輸護航編隊,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心悸。他轉向航海長:“立即給海軍部發報,詢問北海方面有無異常。”

“已經發了三封電報.”通訊官臉色慘白,“將軍,有個情況!北海沿岸德國人所有無線電站都保持靜默這太反常了。”

費舍爾猛地推開艙門,波羅的海的海風裹挾著冰粒撲面而來。在東北方向的天際線上,最后一縷夕陽正被翻滾的烏云吞噬。他突然意識到——大英帝國很可能已經犯下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1887年2月14日,威廉港,凌晨3時。

港口的探照燈在濃霧中劃出慘白的光柱,照在“腓特烈大帝”號戰列艦的鋼鐵艦艏上。甲板上,水兵們沉默地忙碌著,蒸汽管道的嘶嘶聲和絞盤轉動的吱嘎聲在零下十五度的空氣中格外刺耳。

海軍參謀長提爾皮茨站在碼頭邊,呼出的白氣在精心修剪的胡須上凝結成細小的冰晶。他盯著手中的朗格懷表,這是皇帝去年親自賜予的禮物,秒針每跳動一下,他的心跳就加快一分。

“報告!所有艦艇完成出航準備!”副官壓低聲音說道,仿佛怕驚動三十海里外的英國間諜船。

提爾皮茨點點頭,目光掃過港內停泊的鋼鐵巨獸——六艘“拿騷”級戰列艦的主炮塔緩緩轉動,四艘“沙恩霍斯特”級裝甲巡洋艦的煙囪噴出特制低煙煤產生的淡青色煙霧,十六艘運兵船上,第17山地軍的士兵正在檢查毛瑟步槍。

“英國人那邊?”提爾皮茨問道,眼睛仍盯著懷表。

“無線電監聽顯示,”情報官翻開記錄本,“英國本土艦隊主力已深入波羅的海,距離哥得蘭島不足五十海里。”

提爾皮茨嘴角微微上揚,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開始!

凌晨4時整,隨著一聲刺耳的汽笛,“腓特烈大帝”號緩緩駛離碼頭。艦橋上,艦隊司令馮·克諾爾上將的皮手套在海圖上劃過,他的手指劃到了挪威海岸線上,最終停在特隆赫姆的位置。

“航向西北,航速14節,”他下令道,“全艦隊保持無線電靜默。”

整支艦隊像幽靈般滑入北海的濃霧中。所有艦船都關閉了航行燈,僅依靠陀螺羅盤和機械測深儀導航。水兵們被禁止大聲交談,違者將面臨軍事法庭審判。在“沙恩霍斯特”號的鍋爐艙里,司爐們正將特制的低煙煤鏟入爐膛,這種由魯爾區特制的這種燃料能減少80的煙霧排放。

在“沙恩霍斯特”號的軍官餐廳里,陸軍第17山地軍的指揮官馮·德·戈爾茨將軍正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勾畫。羊皮紙海圖上標注著特隆赫姆港的每一處岸防炮位——這是德國間諜耗時兩年測繪的成果。

“六門210毫米岸防炮,”艦長指著地圖上用紅圈標記的位置,“但我們的內應已經控制了電報站,挪威人不會收到任何預警。”

戈爾茨冷笑一聲,摸了摸修剪整齊的胡須:“就算他們知道又如何?挪威陸軍總共不到兩萬人,半數還在北極圈駐防,裝備的不過是1871年定型的毛瑟步槍。靠這點兵力,根本阻擋不了歐羅巴統一的大勢!”


上一章  |  大清要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