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深秋的倫敦,泰晤士河上彌漫著嗆人的濃霧。一輛鑲著羅斯柴爾德家族徽記的馬車碾過白金漢宮前的碎石路,車輪卷起的塵土尚未落下,格萊斯頓首相的馬車已緊隨其后沖進了宮門。然后是新任的陸軍大臣亨利.坎貝爾班納文,他兩天前才從法國前線返回,還帶回了讓人心驚肉跳的壞消息——巴黎保衛戰開始了!海軍大臣喬治.漢密爾頓勛爵緊接著趕到,他同樣帶來了讓人憂心的消息——太平海軍南太艦隊剛剛登陸了新喀里多尼亞,而在南太平洋上已經沒有成規模的皇家海軍艦隊了!印度事務大臣倫道夫·丘吉爾則帶領了《1886年印度稅收預測報告》,面色陰郁。
議事廳的大門被推開時,維多利亞女王正端坐在鍍金座椅上,不怎么愛看書的女王戴著老花眼鏡,膝頭擺放著一份不知道什么文件。更令人驚愕的是,女王嘴角竟噙著一絲笑意——自阿爾伯特親王去世后,這是大臣們第一次在她臉上看到這種表情。
“先生們,”女王的聲音比平日清亮,“羅斯柴爾德爵士昨天在‘圣方濟各’號上見了位有趣的客人。”
王室顧問納撒尼爾·羅斯柴爾德是第一個到達的,他從陰影中走出,將一迭文件分發給眾人,羊皮紙摩擦的沙沙聲里,財政大臣休.恰爾德斯突然倒吸一口冷氣。
“《白銀的復興》?”他念出標題時,臉上寫滿了驚訝的表情,“陛下,這是要動搖金本位制的根基!”
海軍大臣漢密爾頓勛爵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他正盯著文件上那行觸目驚心的數字:英格蘭銀行實際黃金儲備:330噸。這個數字還不到《泰晤士報》吹噓的十分之一。
“爵士是在暗示我們在欺詐?”帝國參謀長劍橋公爵喬治親王冷笑著。他剛在文件上看到更驚人的內容——英國實際流通貨幣已達黃金儲備的15倍。
羅斯柴爾德聳聳肩道:“1886年全球工業產值是1856年的3倍,但黃金存量只增長了50。諸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他掃視著眾人,“這意味著金本位貨幣不可持續!世界正被通貨緊縮勒死!”
會議廳突然死寂。
“這場世界大戰之所以會打起來……”羅斯柴爾德一字一頓地說,“不僅僅是因為羅耀國、洪天貴和威廉皇帝的野心,更因為太平天國和德國是過去30年工業生產增加最多的兩個國家,同時,它們又是黃金貨幣極度短缺的國家……它們的工業可以支撐起龐大的武力,同時它們又非常缺錢!”
“這套理論.”休.恰爾德斯嘀咕道,“聽著好像是卡爾.摩爾的.”
羅斯柴爾德一臉的無所謂:“理論是誰提出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可取之處!”
“實際上,我們英國也非常缺錢!”羅斯柴爾德一掌拍在印度地圖上,“三億印度人守著世界最肥沃的耕地,卻只能用物物交換——因為英格蘭銀行連給殖民地印鈔票的黃金儲備都沒有!而與此同時,印度卻擁有全世界約15的白銀!”
“但白銀在貶值!”印度事務大臣倫道夫.丘吉爾提醒道,“這個過程已經持續了很多很多年!”
羅斯柴爾德突然笑了。他打開鎏金雪茄盒,取出的不是哈瓦那雪茄,而是一枚太平天國鑄造的“圣庫銀元”。銀幣正面,蟠龍在浪花紋間騰躍。
“先生們,白銀的稀缺性是足夠的!”羅斯柴爾德道,“它之所以一直在跌,是因為過去很長時間內,為白銀背書的武力一直在衰退直到太平天國崛起!白銀很稀缺,黃金更是稀有,但僅僅是稀有并不足以支撐起它們在金融市場的地位,真正支撐它們的,是并不稀有和昂貴的鋼鐵!鋼鐵也許沒有黃金昂貴,但它可以戰勝黃金!而現在,太平天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鋼鐵它認為白銀值錢,那白銀就值錢!”
羅斯柴爾德又取出一份羅斯柴爾德銀行的統計報告:“實際上,白銀的復興對我們也非常有利,因為印度有15的全球白銀儲量,雖然和太平天國、美利堅帝國、印加天國、日本、朝鮮等國加在一起的80沒有辦法比。但是如果銀盧比可以升值50……”
“印度的經濟規模就有可能達到英國的120!”格萊斯頓首相突然打斷他,老邁的眼睛里迸出精光,“這等于我們一下子憑空擁有了50的英國經濟規模!”
財政大臣休.恰爾德斯皺眉問:“但你怎么說服加爾各答的英國商人接受盧比?他們連印度總督的支票都要兌成黃金!”
“說服?”羅斯柴爾德仿佛聽到了一個笑話,大笑了起來,“這還需要說服嗎?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240萬白人狼狽不堪地撤往印度,所有人都會知道白銀要復興了!而我們,不應該企圖阻止這個不可擋的趨勢,而是應該順勢而為,從中攫取最大的利益——就是用白銀復興的趨勢,釋放出印度的白銀資本和經濟增長潛力!只要我們運用好了這個趨勢,印度.就是下一個中國!一個屬于我們的中國!”
他接著又拿出一份《印度經濟潛力分析》,上面詳細計算了印度農業、紡織業和礦業的產值。
“印度的人口是英國的10倍,小麥產量是英國的5倍,棉花產量是英國的8倍,煤炭和鐵礦石儲量足夠支撐整個帝國的工業需求。但印度的經濟總量只有英國的80,為什么?是因為銀盧比被低估了!盧比被低估不僅使得印度的經濟總量被壓低,更壓低了印度的資本存量.資本是非常寶貴的,一個缺乏資本的國家是很難發展工業化的。”
外交大臣索爾茲伯里皺眉:“但印度人能一直接受我們的統治嗎?如果他們富起來.”
“他們會接受的。”羅斯柴爾德微笑,“只要他們的財富與英鎊掛鉤。”
他拿出一份《印度白銀復興計劃》,上面詳細列出了如何通過銀行信貸、稅收政策和貿易協定,讓銀盧比成為英鎊的附屬貨幣。
“第一步,英格蘭銀行以一個固定匯率收購所有流通的銀盧比——使用英鎊紙幣去收購;第二步,印度稅收改用銀盧比結算,同時盧比和英鎊掛鉤,實行固定匯率;第三步,和太平天國、美利堅帝國、印加天國簽訂《國際白銀復興協定》,共同提升金銀比價到10以內;第四步,設立印度銀行,用和英鎊掛鉤的盧比紙幣收購印度的白銀;第五步,將印度白銀運回英國,作為英鎊的儲備”
“我們要重回金銀本位制?”財政大臣恰爾德斯大吃一驚。
“實際上,我們根本無力維持金本位!”羅斯柴爾德提醒,“英格蘭銀行的金庫中沒有足夠的黃金!真正支撐英鎊的不是黃金,而是大英帝國的‘鋼鐵’.可是英國畢竟只是一個幾千萬人口的國家,英國的鋼鐵已經少于太平天國、德意志帝國和美利堅合眾國了現在,是英國更需要印度,而非印度更需要英國!印度的白銀.總比不存在的英國黃金更值錢吧?”
“先生們,”維多利亞站起身,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大英帝國的未來在于永久控制印度,而不是太平洋!”她轉向倫道夫·丘吉爾,“靠十幾萬人能統治3億人300年嗎?”
丘吉爾的胡須顫了顫:“存在一定困難,如果……”
“如果有300萬白人呢?”女王打斷他,“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240萬白人全部遷往印度——重建種姓制度,讓盎格魯撒克遜人成為高高在上的‘新婆羅門’!”
會議廳死寂。
所有人都明白女王剛剛做出了一個什么樣的決定——這是要放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了!700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就這樣放棄了!
這下全世界都會知道英國輸了!而且認了!
隨之而來的沖擊,將是難以想象的!
“陛下,”羅斯柴爾德打破了寂靜,“這是一個非常正確且偉大的決定!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經濟規模僅6500萬英鎊,而印度的經濟規模高達8億英鎊,如果白銀升值50,印度的經濟規模將高達12億英鎊.而過去,我們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擺了240萬人,卻只在印度擺了15萬人另外,我們在盛產黃金的南部非洲的投入也非常少!大英帝國的基礎上皇家海軍、南非的黃金和印度的人口及經濟規模,不是澳大利亞的綿羊!”
“可是遷移200多萬人.”劍橋公爵喬治親王皺著眉頭,“那需要大量的資金,我們有嗎?”
“不,不需要!”羅斯柴爾德搖搖頭道,“太平天國的陸軍和海軍,會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白人自己掏錢從那里離開我們只需要提供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的班輪,同時由印度總督府為他們在印度建造新的家園即可!”
印度事務大臣倫道夫.丘吉爾問:“可印度總督府哪兒來的錢?”
羅斯柴爾德道:“可以發行債券!12億英鎊經濟總量的印度.是不會缺這點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