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第960章 誰會是下一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清要完 >>大清要完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0章 誰會是下一個?

第960章 誰會是下一個?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6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大清要完 


1884年9月10日清晨,里爾郊外的麥田在晨霧中泛著金色的波浪。魯登道夫中尉的裝甲連在泥濘的鄉間小道上艱難前行,十輛2號坦克的履帶碾過潮濕的泥土,發出沉悶的碾壓聲。阿道夫少尉的07號坦克作為先鋒,炮塔上的機槍手警惕地掃視著四周——這片看似平靜的麥田安靜得令人不安。

“保持隊形!騎兵注意掩護!”魯登道夫通過車載傳聲筒(大喇叭)下達命令,他的聲音在發動機的轟鳴中顯得格外嚴厲。前方偵察騎兵發回的報告顯示,主公路上布滿了混凝土澆筑的“龍牙”反坦克障礙,這些呈金字塔狀排列的障礙物雖然沒有什么攻擊力,但非常礙事。

而且,坦克一旦在道路上停下,等待工兵清理龍牙,搞不好就會被敵人的炮火覆蓋!

阿道夫啐了一口唾沫,油膩的鋼盔下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死死盯著前方。“轉向麥田!”他對著駕駛員吼道,“從側面繞過去!”坦克連立即調整方向,鋼鐵巨獸一頭扎進齊腰高的麥浪中。已經成熟的小麥被履帶碾碎,金黃的麥粒混合著黑土黏附在裝甲上。

突然,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撕裂了清晨的寧靜。一輛跟在阿道夫的07號坦克側后的09號坦克猛地一顫,左履帶在火光中四分五裂,整個車身歪斜著陷入彈坑。“地雷!”阿道夫的驚呼聲還未落下,一陣嘹亮的沖鋒號聲驟然響起。

“為了祖國!為了工人階級!”數百名身穿藍色工裝的赤衛隊員從麥叢中躍起,他們手持燃燒瓶、反坦克手雷,像潮水般涌向坦克群。阿道夫猛地推開炮塔艙蓋,抄起架在炮塔頂上的馬克沁機槍,槍口噴吐出致命的火舌。子彈呼嘯著穿過麥稈,將沖在最前面的工人打得血肉橫飛,但更多的人踩著同伴的尸體繼續沖鋒。

德軍騎兵連的騎步槍同時開火,密集的彈雨在麥田中犁出一道道血路。然而赤衛隊的攻勢絲毫不減——一名滿臉煤灰的少年攀上05號坦克的引擎蓋,將燃燒瓶狠狠砸進觀察窗。熾熱的火焰瞬間吞噬了車艙,彈藥被引燃的二次爆炸將炮塔掀飛數米高。另一側,三名工人將捆扎著釘子的反坦克雷塞進03號坦克的履帶間隙,履帶崩斷的瞬間,他們撬開逃生艙蓋,一枚反坦克手雷直接丟了進去。

戰斗持續了整整三十分鐘。當最后一名赤衛隊員倒在機槍火力下時,麥田已變成一片焦土。兩輛坦克燒成了漆黑的鐵骷髏,57具工人遺體散布在履帶周圍。阿道夫擦掉濺在臉上的血跡,望著遠處朦朦朧朧的里爾城的鋼鐵廠,喃喃道:“這些瘋子.比1871年保衛巴黎的老兵還要瘋狂。”

傳令兵策馬奔來,馬蹄踏過泥濘的小路:“中尉!團部命令——立即放棄里爾,全速向加夫雷勒挺進!”

柏林大總參謀部的作戰廳內,凝重的氣氛幾乎凝固了空氣。威廉親王的拳頭不耐煩地敲擊著沙盤邊緣,“一周!整整一周!”他的聲音因憤怒而顫抖,“北線三座要塞,一座都沒拿下!敦刻爾克有英國戰艦,加萊不僅有英國戰艦,還有海防炮臺,里爾全是不要命的工人!”

軍需總監施里芬的手指在沙盤上游走,最終停在南部戰線:“殿下,最大的問題在這里。卡爾·摩爾防線南部的法軍主力不僅沒有潰退,反而在抽調兵力填補側翼缺口。”他拿起一枚紅色兵棋,重重插在貝尼特的位置,“現在必須讓第一裝甲集團軍轉向東南!只有包抄南線法軍后路,才能避免他們退守至貝尼特,與巴黎形成犄角之勢。”

毛奇元帥則沉默地站在窗前,雨水順著玻璃蜿蜒而下,模糊了柏林午后的街景。墻上的銅制掛鐘發出規律的滴答聲,仿佛在為他的“毛奇計劃”的39天期限倒數。不過他現在已經顧不得“39天兵臨巴黎”了,因為法軍的抵抗遠比想象中完全,而南線的僵局更是觸目驚心——法軍依托縱深防御工事死守,德軍每推進一公里都要付出上千人的傷亡。

這場戰爭不能再這樣打下去

“轉向貝尼特吧!”毛奇的聲音有些蒼老和沙啞,“強攻巴黎肯定是個錯誤.”他的手指移向那座精心制作的城市模型,上面密密麻麻地標注著街壘、地下坑道和“赤衛隊炮群”的紅色三角,“考慮到敦刻爾克、加萊、里爾的抵抗強度,我們會在巷戰中被耗干最后一滴血。”

威廉親王冷笑一聲:“所以你要對那些紅色賤民低頭?”

“不!”毛奇突然一拳砸在沙盤上,貝尼特的標識應聲而倒,“親王,戰爭不能想當然,更不能意氣用事!”

他轉向施里芬,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第一裝甲集團軍立即轉向東南!一個星期內必須切斷南錫巴黎的鐵路!”

威廉親王沒有再和德意志的老軍神毛奇辯論,而是沉默地看著作戰參謀們迅速行動起來。

施里芬湊近毛奇,壓低聲音道:“如果包抄成功,南線法軍就可能崩潰,之后巴黎就是一座孤城了。”他的目光掃過沙盤上代表英軍增援的藍色小旗,“不過必須搶在英國人反應過來之前”

毛奇沒有回答,而是死死盯著南錫——里昂的鐵路線,陷入了沉思。

9月16日的巴黎人民宮內,冒雨趕來的布朗基抖落軍大衣上的雨水,將一迭前線電報重重拍在長桌上:“最新消息!德國人的裝甲部隊轉向了貝尼特!”

剛剛從前線返回的東布羅夫斯基一躍而起,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道弧線:“太好了他們中了我們的圈套!南線三個集團軍已經開始按計劃向南錫撤退。”他的手指摳進地圖上貝尼特的標記,幾乎要將其戳穿,“毛奇以為在包抄我們?實際上是把幾十萬德軍送進絞肉機!”

摩爾緩緩吐出一縷雪茄煙,灰白的眉毛下,那雙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花費了法國人民十幾年時間一點點建成的卡爾.摩爾防線從來就不是一條“線”,而是一整個防御體系!

里爾、敦刻爾克、加萊、色當、南錫這些關鍵城市,都是卡爾.摩爾防線的組成部分!德國人只是突破防線并沒有什么用,因為那些堅固的要塞城市都有獨立堅持很長時間的物資和防御工事!特別是里爾和南錫,這兩座城市都可以容納幾十萬保衛者戰斗68個月!

其中南錫的防御能力尤其突出!因為南錫不僅有通往巴黎的鐵路,還有通往法國第二大城市里昂的鐵路!即便南錫——巴黎鐵路被切斷,南錫也不是一座孤城,它可以在里昂工人階級的支援下戰斗到底!

弗里德里希這時拍案而起:“真正的轉折點就快來快了!”他抓起紅鉛筆,在地圖上狠狠劃出一道裂痕,從柏林一直延伸到圣彼得堡,“當德國陷入法國泥潭,沙皇一定會在東線發起進攻,而德國的海軍雖然打不過英國皇家海軍,但卻有封鎖波羅的海的把握,同時得到了德國支持的土耳其帝國也不會輕易失去土耳其海峽的控制權!”說到這里,他的目光轉向了圣彼得堡,“到了那時,俄羅斯就會被德國封鎖!只剩下北方摩爾曼斯克這一個獲取外援的通道但那是不夠的!帝國主義的鎖鏈就會從最脆弱處斷裂!”

瓦爾蘭大步走向窗前,猛地推開沉重的橡木窗框。巴黎的夜風裹挾著秋雨的氣息涌入會議室,遠處街壘旁,工人們正在冒雨用鐵軌和沙袋加固工事。他轉過身時,眼眶微微發紅:“同志們,讓德國人在貝尼特和南錫流盡鮮血吧!每拖延一天,柏林和圣彼得堡的革命火山就離噴發更近一步!法國人民的犧牲是值得的!”

9月17日的加夫雷勒前線,暴雨如注。阿道夫的坦克連在泥濘中艱難跋涉,履帶卷起的泥漿幾乎淹沒了半個車身。傳令兵冒雨送來的團部的命令被魯登道夫緊緊攥在手中,上面寫著:“強渡馬恩河支流,為后續兵團開辟通道。”

與此同時,北海的浪濤中,皇家海軍的“君權”級戰列艦“印度女王”號上的英國本土艦隊司令官威廉.霍華德.德雷克爵士正用望遠鏡凝視著卡特加特海峽的濃霧。參謀長遞來剛剛譯出的電報:“德公海艦隊避戰,疑似利用基爾運河轉赴基爾港。”

德雷克爵士的眉頭輕輕皺起:“德國人要封鎖俄國.看來這場這場戰爭到了要比拼耐力的時候了!”

他轉身對信號兵吼道:“傳令——布雷艦立即出動,封鎖黑爾戈蘭灣!”

在巴黎人民宮的頂樓,摩爾站在窗前度過了整個不眠之夜。當東方的天際泛起魚肚白時,他回到書桌前,蘸著紅墨水在一篇即將發表的社論上寫下了醒目的標題:“讓帝國主義的血,澆灌世界革命的根!”

遠在貝尼特前線的戰壕里,一名法軍哨兵突然吹響了警報哨。雨后的晨霧中,德軍的鋼盔在晨曦中泛著寒光,如同一條鋼鐵洪流向防線涌來。哨兵拉響警報器時,想起了昨晚教導委員說的話:“同志們,記住——我們每堅守一小時,革命就離勝利更近一步!”

天京總理府的辦公室內,羅耀國放下手中的歐洲戰報,望向窗外秦淮河上初升的朝陽。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喃喃自語道:“下一個會是誰呢?德意志?俄羅斯?還是”


上一章  |  大清要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