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亞歷山大三世:俄羅斯需要一場特別的軍事行動
第956章亞歷山大三世:俄羅斯需要一場特別的軍事行動
1884年8月3日,圣彼得堡冬宮。
水晶發出吊燈的白光將整個覲見大廳照得金碧輝煌,卻依舊無法驅散亞歷山大三世眉間的陰霾。他端坐在鑲金孔雀石御座上,活像一頭裹著禮服的正在生悶氣的北極熊。當近衛軍儀仗隊長高喊:“法蘭西公社共和國特使歐仁·鮑狄埃覲見!”時,這位全歐洲最反動的統治者的耳蝸深處驟然炸開一段旋律:“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這首從革命的巴黎城燎原至全歐的革命歌曲還是紅色法國的國歌!當紅色法國的大使館在圣彼得堡開張時,鮮艷的紅旗將在這首激勵了無數俄國革命者反對沙皇的歌曲聲中緩緩升起,迎風飄揚!
而此刻,它的作者步步逼近沙皇的寶座。
已經上了年紀的鮑狄埃拄著桃木手杖,灰西裝肘部磨得發亮,公文包邊角已經開裂——這大概是沙皇見到過的最寒酸的外國使臣。當然也是最危險的!就在不久之前,他的姓名還在第三廳的暗殺黑名單上,而現在他卻披著鮮紅的綬帶,成了冬宮的貴客。
這一切實在,實在是太荒唐了!
“陛下。”鮑狄埃的嗓音沙啞,語氣溫和,但一開口還是讓沙皇感到危險,“我謹代表法蘭西工人階級,向神圣俄羅斯帝國遞交盟約確認書。”羊皮卷軸在侍從手中展開,北大西洋同盟的鷹徽與鐮錘標志并列其上。
一旁的外交大臣尼古拉·吉爾斯躬身低語:“德國人在萊茵河一帶集結了一百四十七個師。”他的語氣帶著點幸災樂禍,又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
陸軍大臣彼得·伊萬諾夫斯基則低聲提醒:“華沙軍區截獲的情報顯示,目前有二十五個師在德國人的東線對著我們。如果法國頂不住”
一百四十七加二十五沙皇頭都要炸開了!德意志帝國哪里來的那么多的師?一個師按一萬多人計算,這就二百萬大軍了當年拿破侖皇帝帶著六十萬大軍就打得俄羅斯差點玩完。
現在德國佬有二百萬.
沙皇嘆了口氣,抬手止住他的兩個“失敗主義臣僚”,目光釘住鮑狄埃:“公使先生,德國人什么時候會進攻?主攻方向又在哪里?”
老詩人從公文包抽出一迭文件。其中擺在最上面的一張文件紙上赫然寫著“毛奇計劃”——毛奇啊!這個姓氏就嚇人啊!
“根據可靠情報,他們會在我們法蘭西人民收獲莊稼的時候發起進攻。”老詩人一臉憤怒地說,“具體時間是在9月初,主攻方向將是.”他頓了頓,又拿出一幅地圖,在兩個沙皇侍衛的幫助下,展開在了沙皇面前,然后指著上面一個紅色箭頭,“將會在比利時南部的阿登山區!”
“阿登山區?”沙皇問,“這消息可靠嗎?”
“可能性很大!”
沙皇頓了頓,又問:“你們可以抵擋多久?”
歐仁.鮑狄埃正色道:“紅色法蘭西永遠不會向德意志帝國主義屈服我們將戰斗到底,直到勝利!”
亞歷山大三世重重點頭:“好!告訴巴黎,明年夏天之前,俄羅斯刺刀將指向柏林。”——他咽下了后半句:“等法國人的血放干,德國人的刀也該卷刃了。到時候俄羅斯可就能大贏特贏了!”
當夜,冬宮地圖廳。
黑海艦隊司令安德烈·波波夫的手指劃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向站在身邊的“巨型沙皇”報告:“英國地中海艦隊正在東地中海演習,費舍爾少將的戰列艦遍地就在愛琴海游弋.目標應該是克里特島。”
“所以.”沙皇道,“我們需要一場非常特別的軍事行動既要足夠快,又要足夠猛,還要足夠輕柔!”
“陛下您真是太英明了!”沙皇的首席大臣尼古拉.本格用恭維的語氣說,“只要我們夠快,就能在德國佬滅亡紅色法蘭西之前拿到君士坦丁堡。只要我們夠猛,就能嚇住德國和英國,讓他們不敢覬覦陛下的第三羅馬。只要我們足夠輕柔.就能穩住柏林和倫敦!”
這個“既要”、“又要”、“還要”實在是太難了.沙皇扭頭看著自己最信任的陸軍大臣。
陸軍大臣彼得·伊萬諾夫斯基站起身,軍靴在地板上踏出沉悶的聲響:“陛下,我提議動用黑海艦隊主力,配合陸軍閃電戰。”他展開一張作戰地圖,紅藍箭頭交錯指向君士坦丁堡。
“黑海艦隊目前擁有12艘鐵甲艦,其中4艘是‘尼古拉皇帝’級戰列艦。”海軍大臣伊萬·舍斯塔科夫補充道,“這些戰艦專為黑海作戰設計,吃水淺、裝甲厚,適合突破海峽防御。”
“‘尼古拉皇帝’級?”沙皇瞇起眼睛,“聽說你們改變了它的設計?”
“是的,那些設計的改動都是必要的!”舍斯塔科夫挺直腰板:“這級戰艦標準排水量11,500噸,裝備4門254毫米45倍徑速射炮,全部采用雙聯裝炮塔,全前置布局,火力足以壓制奧斯曼岸防炮。副炮包括8門152毫米速射炮和12門75毫米防空炮,主裝甲帶厚度203毫米,炮塔正面裝甲230毫米,足以抵御土耳其岸防炮的攻擊。”
“把305毫米的架退炮改成了254毫米的速射炮,”沙皇點點頭,“它的航速呢?”
“加快到了16節,在黑海平均3節海流下仍保有戰術機動性。”舍斯塔科夫自信地回答,“續航力4,000海里,足夠從塞瓦斯托波爾往返君士坦丁堡三次。”
“黑海特化設計呢?”
“淺吃水,7.2米,可以逼近博斯普魯斯海峽淺灘炮擊岸防工事;破冰艏和防雷突出部能撞擊土耳其木質巡邏艇,抵御50公斤TNT當量的魚雷;鍋爐進氣口加裝了可拆卸濾網,專門應對黑海的高鹽分腐蝕。”
沙皇滿意地點頭:“4艘齊射,能摧毀海峽要塞嗎?”
“6小時內,陛下。”舍斯塔科夫敲了敲沙盤上的君士坦丁堡模型,“足夠把奧斯曼人的岸防工事轟成廢墟。”
陸軍參謀長尼古拉·奧勃魯切夫掀開幕布,露出等比例君士坦丁堡城防沙盤:“關鍵在于快——德國進攻法國后的一個月內,我們必須把蘇丹的旗子插進金角灣淤泥里!”
“一個月具體計劃?”沙皇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
“分三個階段。”奧勃魯切夫的指揮棒點在多瑙河方向,“第一階段,第聶伯河軍團12萬人佯攻保加利亞,吸引奧斯曼主力北上;同時亞美尼亞第五縱隊3萬人煽動庫爾德部落襲擊土軍后勤。”
指揮棒滑向黑海東岸:“第二階段,近衛軍第1師5萬人從巴統港登船,直撲安卡拉;黑海艦隊陸戰隊1萬人在薩卡里亞河口建立灘頭陣地。”
最后,棒尖狠狠刺向君士坦丁堡:“第三階段,近衛軍第2師8萬人沿喬魯赫河谷西進,切斷安卡拉–君士坦丁堡鐵路;同時4艘‘尼古拉皇帝’級戰列艦封鎖海峽,掩護陸軍總攻。”
“時間表?”
“如果一切順利,12月24日前,陛下就能在圣索菲亞大教堂主持圣誕彌撒。”伊萬諾夫斯基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沙皇微微皺眉:“英國人的反應.”
外交大臣吉爾斯道:“只要西歐和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戰爭還在繼續,英國人會容忍我們吃掉一些奧斯曼帝國的土地的。”
亞歷山大三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窗外是涅瓦河上朦朧的晨霧,遠處彼得保羅大教堂的金頂在晨曦中若隱若現。
“諸位,”他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俄羅斯的勝利,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歷史的必然。”
他轉身面對他的大臣們,眼中閃爍著近乎狂熱的光芒:”自基輔羅斯時代起,斯拉夫人就渴望重返君士坦丁堡。那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是東正教的圣地!1453年,奧斯曼人玷污了圣索菲亞大教堂,將基督的殿堂變成了異教徒的清真寺。但上帝從未遺忘他的子民!”
他猛地握拳:”現在,歷史給了我們機會!德意志人與法國人將在西方互相廝殺,英國人被太平天國拖入了一場海上爭霸,奧斯曼帝國腐朽不堪——這是上帝賜予俄羅斯的時機!”
首席大臣本格微微頷首:“陛下,這是俄羅斯的‘天命’。”
“沒錯!”沙皇的聲音如雷霆般在廳內回蕩,“我們要的不是一場普通的戰爭,而是一場‘神圣的解放’。我們要讓巴爾干的斯拉夫人、希臘人、羅馬尼亞人看到,俄羅斯才是他們真正的保護者!我們要讓歐洲明白,君士坦丁堡的鑰匙,終將回到東正教的手中!我們.是真正的羅馬!”
他走回沙盤前,手指重重地點在君士坦丁堡的位置:“這不是征服,而是回歸!當俄羅斯的旗幟在圣索菲亞大教堂升起時,整個東正教世界都將為之震動!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羅馬尼亞人——他們會像迎接救世主一樣迎接我們的軍隊!”
陸軍大臣伊萬諾夫斯基挺直腰板:“陛下,近衛軍已經準備好了。他們將為圣索菲亞大教堂的穹頂而戰!”
海軍大臣舍斯塔科夫也上前一步:“黑海艦隊的水兵們,愿意為俄羅斯的榮耀流盡最后一滴血!”
沙皇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最終定格在墻上的巨幅油畫——《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畫中,奧斯曼士兵正在踐踏基督教的圣像。
“這一次,”他輕聲說道,“我們要把畫中的場景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