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九卿第141章 斷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問九卿 >>問九卿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1章 斷尾

第141章 斷尾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11日  作者:姒錦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姒錦 | 問九卿 


平樂輕輕擊掌,兩名西茲商人被帶上殿來。

他們微微躬身,腳步略顯局促,神色很是緊張。

“恭請大梁皇帝陛下萬安!”

平樂急切地道:“父皇,這兩名西茲商人能證明,畫上女子便是當年偷盜兵部神臂弩機圖的西茲細作。”

崇昭帝眼睛微瞇,銳利異常。

“你們是西茲商人?”

“回陛下,正是。”

“這畫上女子,你們可認識?”

兩位西茲行腳商,正是阿力木和他的隨從哈森。

二人對視一眼。

阿力木咽了咽口水,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囁嚅著開口。

“陛下,小民……小民并不認識畫中女子。”

平樂臉色一變,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你們不認識她,那你們手上的神臂弩機圖,又是從何處而來?不是你們言之鑿鑿,說從舊陵沼購得此圖?”

“平樂殿下……不是您派來一位姓顧的郎君,說要與小民做香料生意,卻給了小民一角古怪的圖紙么?”

阿力木嗓音沙啞,帶著西茲特有的腔調,聽上去老實極了。

“你交代小民說圖紙是從舊陵沼流出的,與端王府的平安夫人有關,小民仔細想過了……小民是圣山的子民,是虔誠的信徒,不能說謊的……”

平樂怒目圓睜,“你——胡說八道!”

阿力木自懷中掏出玄鐵令。

“對不住殿下,小民與舊陵沼雖有舊怨,但小民敬畏神靈,不可違背良心。”

眾臣大為吃驚。

周仲平更是接過令牌,變了臉色。

那令牌是平樂的私鑄憑證,為她私人所有。

平樂咬牙切齒,目眥欲裂。

顧介明明告訴她,已經和西茲商人說好,許以重金,讓他們按計劃行事。

而她也從私庫里撥出了三千兩白銀,交給顧介。

顧介信誓旦旦,保證周全,為何西茲人會當場反悔?

還有,顧介為何會把令牌交到他們手上?

顧介這個蠢貨!

辦事不牢,漏洞百出!

平樂強壓氣憤,一字一句仿佛淬著毒。

“你們是不是收受了薛六和太子的錢財,替他們圓謊!”

阿力木再次嘆氣,低頭彎腰對崇昭帝說道:“陛下明鑒,十年前小民來上京走商,沿經并水古道,被舊陵沼劫殺,小民弟弟還斷去一指……”

他指向木木呆呆的哈森,看他殘缺的手指。

“小民是痛恨舊陵沼,但寧死也不會作偽證!何況,小民行商之人,守大梁朝廷的律法,本本分分營生,買這等機密圖紙作甚?這不是禍害部族嗎?”

阿力木手撫胸膛,對崇昭帝誠懇地道:

“陛下不信,派人去天水客棧一查便知……”

崇昭帝冷眼看過來。

平樂一見不妙,大聲喊道:“父皇,兒臣還有證據!當年兵部曾嚴刑審訊那西茲細作,在她后腰留下了烙印。只要把薛六喚到殿前,一查便知。”

李肇冷笑一聲,“皇姐之意,是要將皇兄后宅有冊封的夫人,押到大殿上來,脫光衣物,以此佐證你的荒唐言行?”

李桓聞聲,眼中閃過一絲不悅。

平樂已是氣得口不擇言:“不能當場驗證,大可找來宮中嬤嬤,在偏殿隱秘處查驗……”

“平樂!”李桓眉頭緊皺,雙目炯炯,“不得再胡言亂語。”

若是薛綏不是薛綏,那原本與此事無關的李桓,也將牽扯不清。

而這本就是薛綏執意去端王府的原因之一。

李桓不想把局勢推向更糟糕的境地。

平樂卻氣恨上頭,只顧發泄心中的怨氣……

“皇兄,你怎如此糊涂,輕易為美色所惑,不辨是非了嗎?”

李肇瞥見李桓鐵青如霜的臉色,不由輕謾一笑。

“父皇,皇姐失心瘋了,神志不甚清明,再多生事端,只怕對皇姐的病,百害而無一利。”

李桓也上前一步,拱手進言。

“父皇,平樂向來率性而為,言行欠缺思量,萬萬不可讓她繼續在此胡言亂語,擾亂朝堂秩序。”

“皇兄!”平樂不可思議地看著李桓,“你為何幫著外人說話?你糊涂昏庸,為私情蒙蔽雙眼,你會后悔的!”

外人,李肇如何是外人?

李桓擺手示意侍衛:“公主病了,拉下去!”

“父皇——”平樂氣得臉頰通紅,聲音尖銳刺耳。

崇昭帝看她一眼,突然劇烈咳嗽起來。

平樂掙扎著,“父皇,兒臣沒病,兒臣也沒有說謊,兒臣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大梁江山……”

滿朝嘩然中,只見平樂突然眼神空洞,不顧一切地沖向那蟠龍大柱。

砰!鮮血濺在蟠龍柱上。

崇昭帝神色一凜,猛地起身。

“平樂——”

一聲低呼后,他看著平樂軟軟倒地,睜著眼睛看著自己,眼中滿是瘋狂與不甘,突然一嘆,坐了回去,“傳太醫!”

“傳太醫——”王承喜的尖嗓,劃破死寂。

然未等宮人上前抬人,殿外再起騷動。

“稟陛下,大長公主抬棺至太極門外,哭求覲見!”

崇昭帝深吸一口氣,看著神色各異的臣工。

“宣!”

半晌兒,滿頭珠翠的大長公主拄著鳳頭拐杖,在兩個侍女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進來。

在她身后,押著五花大綁的蕭正源。

大長公主今年七十有八,是蕭嵩的親娘,蕭貴妃的祖母,更是大梁皇室輩分最高的長輩——先帝在世,都要敬她三分,喚一聲姑母。

大梁朝所有的貴婦,都得以她為尊。

大長公主將拐杖重重杵地,發出沉悶聲響。

“老身教導子孫無方,今日抬棺領罪,只求一死!”

說罷,只見她重重欠身,就要顫巍巍地下跪。

“外曾祖母!”李桓低呼,連忙上前攙扶。

皇帝也從龍椅上起身,免了她的禮數,又讓人賜座。

大長公主卻不坐,渾濁的眼底,涕淚橫流。

“陛下!蕭家世代忠良,卻出了如此忤逆的子孫!老身今日來代蕭氏領罪,以正法典……”

宣政殿上眾人皆驚。

李肇唇角勾起譏誚的弧度。

這出戲并不新鮮,但也足夠精彩——大長公主以命相挾,崇昭帝定會從輕發落。

“大長公主此舉,實乃大義。可是,蕭家是蕭家,大長公主是大長公主,蕭家犯下如此滔天罪孽,豈能用這種手段脫罪?”

沒有人敢說的話,李肇這個不肖太子,說出了口。

大長公主老臉一沉,怒目睨他一眼。

突地,她抽出頭上尖削的金釵,當眾扎進蕭正源的肩胛。

“這一下,還洛河萬千冤魂的血債!”

血濺三尺,眾臣驚呼退散。

李肇冷眼瞧著那大長公主的作態,并不管她真心或假意,只知道蕭家這次把這尊老菩薩搬出來,已是黔驢技窮了。

“大長公主怎么不往心口扎?是舍不得蕭家鹽鐵賬冊里那數百萬兩雪花銀嗎?”

崇昭帝暴喝:“太子!”

“兒臣在。”

“不得對大長公主無禮!”

李肇應聲,跪得恭恭敬敬,一字字卻清冽似刃。

“蕭正源罪行累累,惡跡昭彰,可謂罄竹難書,平樂公主的飛瀑流泉下,也不知埋葬了多少無辜。這么多的冤魂在天上看著呢,父皇,兒臣身為儲君,若不能除奸除惡,有何顏面面對天下百姓?”

崇昭帝臉色鐵青。

“以太子之意,該當如何?”

李肇語氣果決,透著剛勁的鋒芒。

“私通外邦者,當誅九族。”

大長公主手中金釵當啷落地,身體微微顫抖,說得飽含悲憤,“蕭氏百年盤根,竟養出這等孽障,千錯萬錯都怪老身管教不嚴,懇請陛下,賜老身三尺白綾吧!”

“太子說得對,此事與大長公主無關。”

崇昭帝眉頭緊蹙,目光掃過階下眾臣。

“擬旨——”

內侍上前,低頭垂目。

崇昭帝冷聲道:“蕭正源罔顧國法,貪墨舞弊,戕害百姓,罪行滔天,著即革除官職,綁赴午門問斬。蕭璟身為朝廷命官,卻縱容子弟,為非作歹,難辭其咎,流放嶺南。平樂公主癔癥入腦,行事乖張無忌,屢屢犯禁,致使朝堂動蕩,皇家蒙羞,即日起禁足公主府嚴加看管,沒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府邸半步。”

“至若宰相蕭嵩……”

說罷他看著蕭嵩,閉目長嘆,“蕭相年邁昏聵,知情不舉,致家國不寧,罰俸一年,閉門思過。”

李肇眸光驟然一冷。

皇帝終究忌憚蕭家根基,只斷其枝葉,未傷根本。

殿上傳來一片衣袂簌簌之聲。

數位大臣齊聲高呼:“陛下圣明,如此裁決,既彰顯國法威嚴,又顧全朝堂大局,實乃我大梁之幸。”

大長公主聲帶嗚咽、跪地謝恩。

崇昭帝看一眼李肇,在眾人始料未及的時候,突然開口。

“太子臨危不亂,營救有功,忠君有德,理應嘉獎。”

崇昭帝忽然重重咳嗽幾聲,緩了緩神。

“儲君之重,實系國本。今諭太子李肇——”

他略微停頓。

殿里一片安靜。

眾臣內心忐忑,屏息凝神,等龍椅上的皇帝發話。

半晌,端坐御案的崇昭帝才緩緩開口。

“著太子李肇,即日起協理戶部,總核天下賦稅漕運,清查崇昭五年至十一年度錢糧奏銷黃冊。”

殿角的銅漏忽地一響,驚破滿堂死寂。

文武官員交頭接耳,神色各異。

“兒臣領旨。”李肇撩起衣袍下擺,雙膝跪地,聲若金石擲地。

“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為大梁社稷,恪盡職守。”

李桓蟒袍無風而動,手指不由蜷縮,眼神冰冷。

戶部是大梁運轉之根基,這般權柄盡付東宮……

父皇的心意,只怕不是左右搖擺那么簡單了。

這次讓李肇出手,不知要拿多少頭顱祭旗。

西山行宮。

窗欞有斜陽斜照而入,案頭茶香騰騰。

文嘉握著犀角梳,在替母親篦頭。

婉昭儀花白的長發垂落,柔順地搭在肩膀上。

“阿嬤的發簪真亮!”妞妞是早上被奶娘送來的,她第一次見到外祖母,玩鬧得很是興奮,踮腳去夠妝奩里的簪子,腕間的銀鈴鐺叮咚作響。

孩子尚不懂冷宮是什么,只當從冷宮回來的外祖母是出了一趟遠門,不停的問東問西。

婉昭儀只是笑,眼中滿是慈愛,“妞妞乖,等外祖母身子好了,再好好和你說……”

妞妞很聽話,從凳子下滑下來,乖乖坐到一旁。

薛綏從果盤里捻一枚青棗,笑著遞給她。

妞妞搖頭,“妞妞想吃茯苓糕……”

薛綏示意小昭,“你帶妞妞去玩,順便讓廚房做一點。”

小昭應聲,把小妞妞帶了下去。

薛綏這才正了正神色,壓低聲音道:“方才宮中來人,送來一堆滋補調養的藥材。說是陛下交代,著婉昭儀好生將養。”

銅鏡里映出文嘉冷凝的臉。

“怎么突然對我阿娘這么好了?”

薛綏道:“蕭家的事,了結了。”

文嘉指尖微微一滯,目光里探出幾分憂慮。

“蕭家和平樂……仍是安然無恙吧?”

過去的那些年,她已然習慣了蕭家的權勢滔天,難以撼動,習慣了平樂次次都會化險為夷,從來不抱多大的希望。

薛綏笑了笑:“不算安然無恙。”

見婉昭儀也關切地看過來,她笑得更隱晦了一些。

“蕭貴妃降為昭儀,遷居碎玉殿。往后,婉昭儀見到她,不用再行禮參拜了。”

婉昭儀蒼老的手指撫過腮邊絨發,忽嘆一聲。

“蕭貴妃一向精于算計,不料也會有如此凄慘的下場……”

“舍車保帥罷了。大長公主抬棺上殿,用苦肉計逼迫皇帝,除了蕭正源問斬,蕭璟流放,其他人不過罰俸禁足。”

其實一開始薛綏就猜到了,無論是基于政治風險還是朝堂制衡,皇帝都不會貿然動手,鏟除蕭家。

這次能削其手足血脈,已是勝利。

文嘉卻聽得膽寒:“蕭正源也曾風光無限,為蕭家立下汗馬功勞,竟也被當作棄子,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他們對自家人也狠得下心。”

薛綏微微一笑。

烈陽透窗而過,將她的裙裾染上一片赤色。

“斷尾求生,也符合世家大族審時度勢的行事風格……”

文嘉輕輕苦笑,神色復雜。

“原來,世家大族撕開了華麗的錦袍,內里也盡是一些吸血的虱子。光鮮外表下,藏的全是腌臜。”

薛綏淡淡道:“這宮中朝堂,何事不是如此?”

文嘉問:“太子如何?”

薛綏嘴角微微上揚,“太子立功,被委以重任,用以制衡蕭氏……”

見文嘉似懂非懂,她輕輕呵聲,笑得意味深長。

“帝王心術,拿捏得恰到好處。這一局,陛下才是最大的贏家。”


上一章  |  問九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