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第八百四十七章 返回洛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四十七章 返回洛陽

第八百四十七章 返回洛陽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5日  作者:高月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蕭夏結束了為期十五天的考察,他乘坐的船隊開始返回洛陽。

船艙內,蕭夏翻看著蕭瑀寫的報告,他沉思片刻,提筆在旁邊批注了一句,‘既然只冶煉,就不宜再為礦戶。’

蕭夏放下筆,負手走到窗前,久久望著窗外的黃河。

礦戶這個稱呼是今天才出現的,蕭夏以前很抵制戶籍分類,所以他要求廢除分類,一律視為平民。

但隨著治國不斷深入,蕭夏才漸漸意識到自己從前的目光還是比較狹隘,戶籍分類并不是哪個皇帝頭腦一熱,拍腦袋決定,它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而自己把它廢除,才是真正頭腦發熱,拍腦袋決定。

沒有戶籍分類,很多事情就沒有人干,就像采礦,戰俘三年期滿后,紛紛回家了,礦山一下子沒有人了。

沒人原意去采礦,苦累不說,還危險,錢掙得也不多。

好容易找了一批人,結果不到兩個月就跑光了,最后只能提高工錢來留人,可就算提高工錢,很多人也只打算干幾年就走,好容易培養出了技術骨干,轉身就走了。

去海外也是一樣,之前的龜龍島,攢了一千多戶人家,結果現在只剩下兩百戶不到,都跑回大陸了。

邊疆也是一樣,之前遷徙了兩萬戶去河湟,這才一年不到,已經跑掉三成了,都回來了。

所以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沖突,作為統治者,不考慮國家利益,只考慮個人的公平自由,那就是個不折不扣蠢貨,完全不合格的統治者。

所以叫慈不掌兵,義不經商,道理是一樣,要保證國家利益,都必須犧牲一部分人的個人利益。

就必須在戶籍下進行分類管理,邊疆戶不允許回中原,海外戶不允許回大陸,哪怕是后世也是一樣的政策。

礦戶就必須世代采礦,軍戶就必須世代當兵,匠戶就需要世代為工匠。

當然,蕭夏的戶籍分類是從國家利益出發,和歷朝歷代的戶籍分類又不一樣。

蕭夏取消了奴籍、樂籍、商籍、賤籍,這些和國家利益無關,到目前為止,蕭夏只批準了邊疆戶、海外戶、軍戶、匠戶和礦戶五類特殊戶籍,當然,以后可能還會增加別的特殊戶籍。

想到這,蕭夏回來又在蕭瑀的報告中又加了一句,‘三萬戶從事冶煉,可編為匠戶。’

五天后,船隊抵達了洛陽,蕭夏又回到皇宮。

休息兩天后,蕭夏重新回到了御書房,坐在御案前翻閱這段時間的報紙。

這時,蕭夏被一條頭版頭條新聞吸引住了,大隋錫蘭藩國大敗天竺船隊。

他看了看日期,是十天前的報紙。

蕭夏連忙拉了一下繩子,外面響起鈴聲,片刻,褚遂良走了進來。

蕭夏吩咐他道:“速去把劉相國請來!”

話音剛落,外面傳來侍從的稟報,“劉相國求見陛下!”

蕭夏笑著擺擺手,“請他進來!”

很快,劉文靜快步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參見陛下!”

“好久不見,劉相國請坐!”

劉文靜坐下,取出一封文書道:“今年科舉已經結束,這是按照陛下要求確定的前三名和后二十名,請陛下過目!”

前十名的水平都差不多,點誰為狀元、榜眼和探花,其實就是一種政治要求。

狀元王莒,這是太原王家子弟,去年河東世家只有一人考中第八名,所以這次狀元就給河東世家。

榜眼元修良,元敏的兒子,才華橫溢,這次榜眼給元家,也是對元家的一種褒獎。

隋軍奪取關中后,元家并沒有要求恢復莊園,還把剩下的七座莊園全部捐給朝廷,開始轉行造船、辦船校、進行海外貿易。

在元家的帶動下,關隴世家們也紛紛放棄土地,進軍工商,而且廢奴令,元家也是第一批全面廢奴的世家。

點元家子弟為榜眼,也是一種褒獎。

第三名探花叫馬周,博陵郡茌平縣人,出身寒門,這當然也是蕭夏的要求,前十名中必須有三名寒門子弟,只是沒想第三名探花居然是寒門子弟,不過是馬周就不足為奇了,馬周可是唐初相國。

“不錯,完全符合朕的要求。”

蕭夏當即在文書上批了一個準字,這次科舉才最終圓滿結局。

蕭夏見劉文靜還有幾分奏折,便搶先道:“朕剛才看報,居然報到了錫蘭國的事情,那邊有消息了嗎?”

劉文靜點點頭笑道:“李建成派使者回國,半個月前剛到,也是為了感謝陛下的支持。”

“錫蘭國情況如何?報上只說戰勝天竺,沒有說細節,你給朕說說!”

“當時形勢驚險!”

劉文靜笑道:“柴紹帶援軍一月初抵達錫蘭,正好遇到潘地亞王朝和朱羅王朝的聯合水軍入侵,幾百艘大船,近十萬大軍,結果我們的兩千水軍沒有上岸,直接用箭雷橫掃對方,除了兩艘大船逃走,其他幾百艘大船全部被擊沉,十萬敵軍全部葬身海底,創造兩千全殲十萬的輝煌戰績,很快,潘地亞王朝就派人來求和,并把錫蘭國的僧伽羅王全家送回來。”

“李建成可有信件?”

“有!就在陛下桌案上。”

蕭夏連忙翻找,還真找到了李建成的信,他看了看信,李建成除了效忠、感謝的話外,還懇請把箭雷的技術傳授給錫蘭國。

這個要求怎么可能呢?這可是大隋最頂級的軍事機密,莫說出海,就連出洛陽都不可能,最多再給他們兩千支箭雷。

這時蕭夏心中忽然一動,這個時候王玄策在哪里?

蕭夏提筆寫下王玄策三個字,問劉文靜道:“這個人相國聽說過嗎?”

劉文靜點點頭,“有這個人,應該是兩百四十幾名,洛陽人。”

劉文靜顯然誤會了,他以為天子問此人科舉如何?

蕭夏點點頭,“把此人安排在秘書監為秘書郎。”

“微臣明白了。”

劉文靜點頭答應,又道:“另外想和陛下商量一下,能否把科舉改為兩年一屆,一年一次時間太緊張,而且我們沒有那么多空缺職務,改為兩年一次,朝廷安排會更從容。”

蕭夏倒也不反對,改為兩年一次影響不大,中間一年考鄉試,倒有利于穩固鄉試。

“你們政事堂商量一下,如果大家都贊成,朕也沒有意見,可以改為兩年一次。”

劉文靜大喜,連忙欠身道:“多謝陛下體諒!”

“還有別的事情嗎?”

劉文靜連忙道:“昨天下午收到了李靖的消息,還沒有來得及向陛下稟報。”

一個羅士信的出征倭國,一個李靖的出征安西,都是蕭夏最關心之事,只是距離太遠,要一兩個月才能得到消息。

蕭夏大喜,連忙問道:“戰報如何?”

“回稟陛下,李尚書一路披靡,連戰連勝已經建立了伊吾郡、高昌郡和北庭郡,又奪取了伊麗河谷和碎葉,西突厥被迫遠遁,李尚書又建立了熱海郡,他推薦賈務本出任熱海郡刺史。”

蕭夏簡直喜出望外,居然奪取了碎葉和熱海,提前兩年完成了他的計劃,李靖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啊!

蕭夏忽然一怔,賈務本不是秦瓊的副將嗎?怎么也出現碎葉,難道秦瓊也去碎葉了?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