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第六百七十三章 奸雄奪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朝的棋局 >>隋朝的棋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三章 奸雄奪權

第六百七十三章 奸雄奪權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8日  作者:高月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高月 | 隋朝的棋局 


獨孤懷恩和李孝常一路疾奔,第二天早上也停下馬匹休息。

李孝常是李淵的侄子,代表李淵來南鄭,但他剛到,什么情況都不了解,發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他身微言卑,也不敢多問。

直到這時,他才忍不住問道:“懷恩將軍,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好好的,天子怎么會染上疫病?”

獨孤懷恩嘆口氣道:“天子和趙王都沒有染疫病,而是中毒了。”

“中毒?”

李孝常驚訝道:“怎么病情和疫病一樣?”

“是王隆搞來的一種奇毒,中毒后渾身發熱,內臟大出血,劇烈腹瀉,拉血不止,看起來很像瘟疫,實際上是中毒,所以這種毒又叫疫毒。”

李孝常若有所悟道:“所以瘟疫是用來掩蓋這種疫毒的?”

獨孤懷恩點點頭,“這其實是王隆策劃的方案,是他和宇文化及聯手實施,臨洮郡的洮陽縣羌人部落前年爆發了瘟疫,那里是王隆的部落,他一直在關注,去年定下方案后,他把一批染病的羌人送到武都郡,結果導致武都郡兩個縣疫病爆發。

等天子到來后,宇文化及把王隆從武都郡運來的十幾具染病尸體扔在南鄭縣內,導致南鄭縣疫病爆發,軍隊也有不少人染上疫病,這就給王隆下毒創造了機會。

醫正張愷和司宮魏氏都是王隆的人,所以趙王和天子先后中毒而死,大家都以為是染疫病而死,再把知情人全部殺死,王隆和宇文化及就逃過了弒君的罪名。”

李孝常不安道:“我們也參與了政變,會不會也背上弒君罪名?”

獨孤懷恩搖搖頭,“我們關隴貴族雖然是政變發起人,但政變有很多種,逼宮、談判、罷黜、囚禁、流放都是政變,我們沒想過要弒君,而且具體策劃我們都沒有參與,我的任務只是把王隆和宇文化及捏合在一起,具體怎么做是他們二人的事情,我們不會背上弒君罪名。”

李孝常還是覺得不安,他奉命來漢中是參與利益劃分,沒想到卷進了政變之中,讓他回去怎么向家主交代?

李孝長無計可施,只得悻悻然跟隨獨孤懷恩去河東了。

宇文化及任命裴矩為左相國,帶著百官一路南下。

他們繞過了南鄭縣,宇文化及又派人去打聽疫情情況。

南鄭縣百姓在刺史裴揚帶領下全力抗疫,他們掩埋了所有的水井,挖渠引漢水入城,城內有了活水,全城百姓嚴格遵行喝開水、勤洗手、不隨意大小便,發病及時隔離、喝湯藥預防等五大措施。

疫病便開始得到了有效控制,雖然還有疫情發生,但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都大大降低,確實很出人意料。

大軍沒有進城,繞過南鄭城一路南下,半路上遇到了陳棱,陳棱這才得知天子已病亡,悲痛之余又無可奈何,陳棱手中沒有了軍隊,也回不去了,只得接受宇文化及的任命,被宇文化及封為淮陽郡通守。

雖然被封為淮陽郡通守,宇文化及卻不讓陳棱離去,原因很簡單,現在宇文化及封鎖了天子駕崩的消息,借口是不能泄露機密,讓西隋有了防備,實際上是宇文化及還打算挾天子以令諸侯,他不想讓洛陽皇長孫楊倓得到消息后搶先登基。

宇文化及率領大軍抵達義成郡的綿谷縣,這里是隋軍的后勤重地,這次南下的糧食、物資最初運到南鄭,隨后又運到綿谷縣。

綿谷縣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從這里開始分成兩條路,一條路去巴西郡,一條路通往劍閣縣,所以綿谷縣成為了隋軍真正的后勤重地,目前由虎賁郎將左天成率兩萬軍鎮守。

為什么能力平庸的宇文化及被關隴貴族看重,選為這次政變的領軍人物。

原因就在于這次南征的十二名虎賁郎將中,有六人是宇文化及父親宇文述的心腹,宇文述被刺殺后,他們紛紛得以重用。

包括宇文述手下的十三太保和四大金剛,尤其是四大金剛,都是赫赫有名的隋將,攻打劍門關的西路軍主將魏文通,后勤主將左天成,還有虎賁郎將尚師徒、虎賁郎將梁叔諧等等,加上現在的西路軍主將趙優也聽從宇文化及的指揮。

宇文化及坐鎮綿谷縣后,各路大軍紛紛返回,將領們紛紛向宇文化及表達效忠。

這也是天子楊廣重用宇文述的最終惡果,最后成全了宇文化及。

短短七天內,宇文化及便手握了十八萬大軍。

宇文化及的幕僚叫做王世奇,他原本是宇文化及父親宇文述的幕僚,擅長陰謀詭計,很符合宇文化及的口味,宇文述死后,王世奇又成了宇文化及的首席謀士。

他原本叫王奇,跟隨宇文化及后改名為王世奇,加了一個世字,表示追隨世子的意思。

王世奇心狠手辣,宇文化及殺死虞世基、樊子蓋、王隆、醫正張愷、司宮魏氏、以及所有的御醫、宦官、宮女,都是出自他的策劃,目的就是殺人滅口,同時也是殺人立威,尤其殺了王隆后,將來可以把所有屎盆子都扣在王隆身上。

結果效果不錯,把一群文官嚇得戰戰兢兢,不敢反抗。

大帳內,王世奇對宇文化及道:“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拿下劍門關,劍門關副都統王普是衛王楊集的人,但楊集是打算投降天子的,所以絕不能讓劍門關知道天子已駕崩,而且必須速戰速決!”

宇文化及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他連忙問道:“怎么才能讓劍門關的王普獻關投降?”

王世奇微微笑道:“辦法當然有,發一份詔書射進關城內,要求城內明天天亮前獻關,王普就知道我們是什么意思了,一定會在今天半夜獻關。”

宇文化及半信半疑,但他還是命令魏文通率領三萬大軍依計去奪取劍閣,魏文通也是一頭霧水,但到了劍門關下,他還是命令幾名弩手用大黃弩將一份天子詔書射上城頭,訂在城樓木柱上。

劍門關的守軍叫段文烈,是楊慶的心腹大將之一,統領兩萬大軍鎮守劍門關,決不讓東隋軍逾越關城一步。

段文烈剛剛拿到詔書,王普便詢問趕來了。

“將軍,聽說對方把東隋天子的詔書射上來了?”

段文烈點點頭,“還一本正經命令我們明天天亮前投降,真是可笑之極,在我們面前擺皇帝架子,真是莫名其妙!”

王普接過詔書看了看,他立刻明白了,這其實是給自己的詔書,之前獨孤開元從劍閣縣發了一份情報,就是發給對方皇帝,現在回應來了,要求自己天亮之前行動。

王普也干笑兩聲道:“確實可笑,不要理會他們就是了。”

段文烈沉吟一下道:“我估計他們準備明天上午開始攻打關城,所以先禮后兵!”

王普點點頭,“兄長說得對,這確實是對方皇帝的先禮后兵,不如今晚小弟來守城,兄長和弟兄們今晚好好休息,養精蓄銳,迎接明天上午對方的強攻。”

楊集暗中投降了東隋天子的機密誰也不知,雖然王普是衛王楊集的人,雙方各為其主,段文烈和王普相處很客氣,也不會翻臉,何況雙方一起共同御敵,相處更融洽。

段文烈做夢也想不到王普已經得到楊集的命令,獻關投降東隋,他還以為王普是真的希望主力軍隊今晚好好養精蓄銳,迎接明天的惡戰。

段文烈緩緩點頭,“今晚就煩勞賢弟了!”


上一章  |  隋朝的棋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