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芳華第209章 打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慶芳華 >>慶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9章 打算

第209章 打算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06日  作者:葉不渝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葉不渝 | 慶芳華 
“有點印像。”孫瀅說道。

“是不是顴骨有點高,眼睛狹長,鼻梁很高,很瘦,身才修長?”

二太太道:“和史家姑老爺一起來家里過幾次,如今正托了史家姑老爺像你妹妹提親,說是二十四歲,我尋思著像報小了年紀,但又吃不準。一般人考到胡子花白的也有,說起來不怕你笑話,以前也有人跟你妹妹說過親,都是些不成器的,有些中了秀才的,稍一打聽,都四五十了,比你二叔年紀還大!那時候你父親還在任上,是四品將軍。別人為了巴結就無其不用,現在你嫁了陸大人,我就怕……”

雖然二太太沒有再往下說下去,但孫瀅明白,二太太是怕有人為了攀富貴,將孫源渏的前程搭進去。另外二夫人想聽聽孫瀅對這樁婚事的看法。

孫瀅抓起桌上盤子里的炒花生剝去了皮,輕輕放入口中,一點一點的嚼開,又喝了口茶,方道:“如果只是懷疑馬恨之的年齡,你可以派兩個人去打聽一下。二嬸可是有些不敢相信二叔和妹妹的運道一下子變好了?”

二太太點頭道:“對,對,我就是有些不敢相信,怎么一下子就順了呢?之前明明倒霉事居多……”

孫瀅了然地點頭道:“我祖父堂堂正正的輔國將軍,官居二品,可惜家中人口凋零,既無兄弟幫襯,也無姐妹照應。我之前也想過很多,后來借著我母親嫁妝之事將家里掘地三尺,在趙氏的院子里柿子樹下面,挖出來一個陶罐,里面有個匣子,匣子里裝了轉運符。”

二太太猶如聽天書一般,唬得一愣一愣的。

孫瀅只好換了一個方式,咱們孫家被別人借過運,不過我已經將那符紙燒了,借運的人也早死了,以后就是一片坦途了。”

姜嬤嬤過來給孫瀅繼了一杯茶,就在面前“撲通”一聲跪了下去,“大姑奶奶,主子說話,老奴本不該插嘴,但老太太真是時時刻刻放您在心上的,家時過得這般艱難,老太太也沒舍得將那金磚拿出來,一直等到您有需要這才……”

孫瀅喝了一口茶,幽幽說道:“任何事都有因果,祖母如果當初不帶那趙氏進門,姑姑根本不會得那臟病早夭,如果我們府上不被趙氏借運,那孫珍能成為鎮北侯府的小妾?孫玨能成為太子的良娣?不過她們的成就也就僅限于此了,有因才有果,雖然趙氏這個始俑者死了,但必須有人承擔結果,想必老太太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不信她就等著瞧吧,我二叔一家人的福氣在后頭。至于三叔,就別想了,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

說罷孫瀅又盯著二太太的肚子看了幾眼,“這一胎二嬸要好生保養,廚房里的人該請還是要請,這個千萬不能有閃失,我這位弟弟的前程可都在您的一念之間了。”

二太太有片刻的呆滯,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孫瀅在說什么,她激動地抓起了孫瀅的手,“你是說我又懷上了,是個男丁?”

孫瀅哭笑不得地道:“二太太自己的事情,自己不清楚嗎?”

二太太老臉一紅,“我這個月月事比平時晚了一周,只有一點點,就沒了,就是覺得很困,胃口不好,特別想吃腌酸菜”這些癥狀可不就是懷孕早期的癥狀嗎?

姜嬤嬤顯然比二太太有經驗多了,笑道:“有些是這樣,掛上了還會有出血的情況,要臥床養胎,千萬大意不得。”

孫瀅向妙律道:“拿一千兩銀子給二太太,好請個廚娘回來,好生養著,一家子的前程全在他身上了。”

妙律依言而行。

孫瀅向二太太笑道:“二嬸嬸,我雖說在盤酒樓,可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爛船也有三車釘,何況如今的鎮北侯府如日中天,沒銀子會讓他們陸家去典當東西去,哪里就需要委屈著咱們孫家人。”

二太太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就是想著湊夠一個整數,好看一些。那廚娘我讓她回老家了,明天就再將她請過來,哪里就需要一千兩銀子了。”

孫瀅執意要給,她沒辦法,只好接了。孫瀅又命妙律拿出一匣子首飾笑道:“這些是給渏妹妹的,二嬸幫我轉交,最近事情實在太多了,我就不等二妹妹了。”

孫渏臉皮江江薄,說起婚事,自然是躲著不肯見人,直到孫瀅走了,二太太嘆道:“你大姐姐事情多著呢,她這一走,就是三年,你著實應該出來見見她。”

孫渏聽了不免有些后悔,是,她是應該見見孫瀅。

姐姐,我應該見見你的。

“母親,你派人老成的地點的婆子去查一查馬恨之。我倒覺得他沒有撒謊。因為保定離這里很近,而且是姑丈保的媒,說明他們本就認識。”

二太太道:“還是小心為上,以前那些說親的,哪一個不是全憑媒人一張嘴,一去打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孫渏搖頭道:“母親,她們都說大姐姐會面相,張青云就是極好的例子,一飛沖天,京城里哪上不羨慕?還有被她批過命的無不仕途順利,位極人臣,連皇上都敬大姐姐幾分,她沒有不同意的意思,那就說明這門婚事未來可期。”二太太受到了女兒話的鼓舞,找到了姜嬤嬤,“嬤嬤,你去保定府走一趟吧,別人我不放心。”其實府里已經快沒有可用之人了。

姜嬤嬤心說自己是老太太旁邊的婆子,但二太太的吩咐她不敢不聽,二太太話不多,但說一句算一句,屬于心里極明白的那種人,把她給惹急了,老太太也別想落到好,平時二太太的話她向來是不敢不聽。

“太太有什么特別需要知道的嗎?”

“你就打聽一下這位馬進士家里幾口人,家中關系是否復雜,人品如何,別的都無關緊要。”

姜嬤嬤嬤坐了一天馬車,累得骨頭散了架一般,終于到了保定,找了間茶寮坐了下來,要了一壺茶,一斤炒花生一斤炒板栗,不緊不慢地吃上了。

“伙計,再要一個燒餅。”

趁著伙計送燒餅來的機會,姜嬤嬤開口了,“小兄弟,你們這城里,是不是有一家姓馬的,馬進士,今年秋闈……”

她話未說完,伙計就笑了起來,“這位老婆婆,可是馬進士的親戚?”

姜婆婆不好意思地笑笑,“有媒婆想給我閨女說親,我就想著自己打聽打聽,我家就這一個老閨女,想挑個可靠的。”

伙計笑道:“您找我可算找對人了,馬進士和小的一個村,您先付十文,小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包您滿意。”

姜嬤嬤立馬掏出錢袋子,數出十個銅板,痛快地遞了過去。

小伙計收了銀子笑瞇瞇地揣到懷里,拉了條長板凳在姜嬤嬤面前坐定,單手托腮道:“您老要問什么?”

姜嬤嬤慢吞吞地喝了口茶道:“他父母可否健在?有兄弟幾人?是否是單門獨戶?”

“馬進士二十有六,父母俱在,有兄弟四人,馬家在這一帶是大戶人家,人丁十分旺盛。”

“他為什么取這個怪名字?為什么叫'恨之'?他恨誰?”

伙計哈哈大笑起來,“他父親是學堂的教書先生,考進士一直考到六十有余一直沒中,所以長子一出生就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完成父輩的夢想。當初是為了激勵他考上才這般取名字。”

“這位小哥,你好像對這位馬進士挺熟的?”

“當然熟,咱保定府能有幾個中進士的?這次秋闈一共有三個進士,余下的兩位您還要打聽嗎?小的給您老算八折。”

“不用了,不用了。”姜嬤嬤將零嘴往懷里一塞,就站了起來。

伙計哈著腰笑了起來,“真沒騙您,這位馬進士是小人的堂兄,你去別的地方興許還多收兩文。您下次有需要還來找小的,小的給您算六折。”

姜嬤嬤似笑非笑地看了伙計一眼,“你這生財的法子挺不錯的。”

伙計繼續陪笑道:“這個時候不算多,剛剛放榜那會每天能收兩百文,那時候收費貴,比現在貴一倍,下次您來的時候,不管多少我都給您算六折。”

姜嬤嬤笑著走了出去。

現在她化身成馬家的親戚,來投奔。逢人就問馬進士家怎么走。

保定府的民風淳樸,被問到的人也十分高興地告訴了她,還說道:“老身就是她娘,你跟我一起去吧。”

姜嬤嬤尷尬地笑。

婦人傲然道:“無妨,自從恨之這孩子中了進士,有不少人打著各種各樣的名目來套近乎,我都看習慣了。”

姜嬤嬤笑著婦人通身又重新打量了一番,道:“原來是馬進士的母親,這通身的氣派,我說著,遠遠地看著您就覺得您不一般。”

婦人笑了起來,“也是這孩子爭氣,運氣好,咱也沒啥可夸的,就是守著幾畝薄田過日子,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是做媒您將小娘子折小像留下就成,等孩子回來,我親自拿給他看。別的我們倆老人可以做主,他爹說了,親事讓他自己挑。”

姜嬤嬤聽馬母這般一說,馬上往懷里一掏,笑道:“這小像我給弄掉好,等我找到了再過來。”

說著轉回身坐了馬車連夜回去了。

后半夜才到的孫府。

將打聽到的一一學給二太太聽。

二太太又學給二老爺,二老爺道:“照她這般說這門親事還可結,你和他姑丈商量一下,三年后成親,那個時候剛好她大姐姐也回來了,雙喜臨門。”

“好。”妾身去和史姑丈說道說道。

二太太雖然口中答應了去說,心里卻有些打鼓,訂親了三年不成親,這事馬家能同意嗎?

哪成想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跟史家瑞說了此事,史家瑞卻笑道:“可,渏娘子現在年齡不是很大,馬兄說了,多留她在家里幾年也沒問題。”

二太太心中的一顆石頭總算落了地。

兩家的親事很快就訂了來。

趙夫人卻悄悄地向安國公道:“五娘是瀅丫頭的結拜姐妹,如果卜家來求娶,咱們就答應吧。也好讓瀅丫頭看著五娘出嫁。”

安國公拈須道:“此事再議。等卜家來提親再說。”

趙夫人一想也是,哪有剛定親就上趕著成親的女方,這件事斷沒有王家先提出的道理。哪想卜夫人第二天上午就來了國公夫,和趙夫人商量道:“要我說,這些孩子們生生是被耽擱了,以前旱了好幾年,接著又蝗災,好空易風調雨順了,就讓孩子們成親算了,妾身聽說,五娘還是孫夫人結義金蘭,不瞞您說,我那長媳和長子都受過孫夫人的思惠,孫夫人還專程去我家接生過,是以我們家老爺一參孫夫人,我這心里就過意不去,總想著要彌補她,結果她馬上就要離開京都幾年都見不著了。不如咱們也學馮家將親事趁她現在還沒走,先辦一辦,彩禮我準備了三萬八,您覺得如何?若有不滿意的,盡管說出來。”

卜夫人一說彩禮準備了三萬八,就下意識看了下卜夫人半新不舊的衣裳,左都御史的夫人,錦衣衛副指揮使的親娘,卜夫人可真夠低調的。可惜了。父兄一個是左都御史,一個是錦衣衛指揮使,卜家的次子可能很難在官場上有所建樹了。

其實……這樣也好。這樣卜家姑爺就不會一心撲在官場上冷落五娘了。等到時候她再托人買幾間好的鋪面,五娘一輩子也就吃喝不愁了。

趙夫人內心實在滿意極了,嘴上卻道:“這事容我和我家老太爺老太太商量過后再給您答復。”

孫瀅知道五娘要成親,特意送了家點心鋪子。

這家點心鋪子生意雖然不是最好,但點心做的很好,實在沒想到,這居然也是孫瀅的產業。

“五娘是個有福氣的,到時候孩子生下來,寫信到明州讓孫夫人給他取名字。”趙夫人笑容滿面地說到。


上一章  |  慶芳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