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芳華第208章 掛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慶芳華 >>慶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8章 掛念

第208章 掛念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06日  作者:葉不渝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葉不渝 | 慶芳華 
和馮家的婚事很快就敲定了下來。

馮家請了謝夫人做媒人,陸家請了趙夫人做媒人,這倆位夫人在一起,一個高冷見誰都板著臉,一個和善,見誰都笑吟吟。

謝夫人和趙夫人商量,“咱們需盡快促成此事,一則男女雙方年紀都不小了,二則孫夫人馬上就要離京了,四娘平素最倚仗她四嫂,如果能在孫夫人離京前玉成此事,也是一樁美談。”

趙夫人深以為然。

并且對謝夫人的話馬上謹覺起來。

謝夫人不是平時誰都不搭理,最注重禮儀,整個京都的這些夫人中間就謝夫人隨堂格格不入,人嫌狗不愛的,她清高得很,想當年她可是最愛揭鎮北侯府李大夫人的短,幾乎不把李大夫人放在眼里,做為李大夫人的‘假’閨蜜,她可沒有少被謝夫人夾槍帶棒地諷刺過。

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不僅主動放下身段和自己商量,而且還一副很溫和的模樣。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后宅之事往往關乎朝堂,尤其是安國公府這樣的名門貴胄。

趙夫人想不通,安國公回來的時候特意說了此事。

安國公嘆道:“皇上很看重孫氏,不僅允許她去明州建碼頭,而且還答應半年撥款六百萬,就這孫夫人還嫌棄,皇上又免了明州三年的賦稅;這還不算,皇上還讓太子跟著孫氏一起去明州!”

皇上這是想做什么?

趙氏想了一宿也想不明白,但有一點可能肯定,就是皇上很看重孫氏。

早上趙氏起了個大早,還在用早膳的時候楚嬤嬤就帶回了孫瀅要將金玉記盤出去的消息。

“看看我的陪嫁還有多少銀子可以動用。趙夫人吩咐道。

楚嬤嬤欣慰地開口道:“您的陪嫁這幾年一直沒動過,快兩萬銀子了。”

兩萬兩銀子雖說不少,但要想盤下金玉記還差遠。好在這只是楚嬤嬤的想法,趙夫人根本沒這樣想,她吩咐楚嬤嬤道:“你把這些銀票讓五娘給孫夫人送過去,讓她先拿著用。如果不夠我再想辦法。”

其實,像趙夫人這樣雪中送炭的人還真不少,除了趙夫人,還有謝夫人,謝夫人送來了一萬兩銀票。

“孫妹妹,這是我的私房錢,雖然不多,但我現在也用不著,你拿著吧先救急吧。”

孫瀅只好將自己的打算能說的挑一部分說了出來,“我的銀子都交給了表哥,做生意去了。現在需要用銀子抽不出來,多謝明姐姐。我和表哥商量了,每個月的利潤拿出來一些,設立一個善坊,我不在京都,這件事就拜托明姐姐先替我管著。”

謝夫人道:“那你這善坊是想做什么事?”

孫瀅想了一下道:“之前的天災,不少人到現在還沒緩過來,我想專門設立一個善坊,并且專門收留這些人,不管善坊資助了他什么,他永遠是自由的,想讀書的人可送孫氏學堂里讀書,但必須打一個欠條,以后有能力要歸還這一部分銀子,讀書的費用按一年四兩銀子付費,提供衣食住行。也可以做工支取銀兩,具體的工價您可以跟康管事商量,康管事夫婦會一直在陸府。不瞞姐姐說,太平鎮的余慶坊就是我弄的。我小的時候是師父在管事,我成家了她老人家就做起了甩手掌柜。”

謝夫人大為驚訝,“余慶堂居然是你師傅開起來的?那里是京城往北的人入京時的必經之地,想當年謝侯在北邊和韃子打仗為追一個逃犯路過太平鎮的時候重傷在身,又累又餓,暈倒了,就是余慶堂的醫館求助的,所以之后每年我們都會給醫館捐三千兩銀子,雖然不多,但也算一份心意。”

謝夫人這么一說,孫瀅掩嘴笑了起來,“姐姐,我看過捐贈的帳冊,有個叫陳寶珠的人每年臘八節會送去三千兩銀子,一直送了十一年,是不是您讓府上送的?”

“對,對,就是陳寶珠,我的貼身婆子。”謝夫人說著指了下身后立著的一個婆子。

那婆子朝孫瀅和善地笑著欠了一下身。

謝夫人順便說起陸四娘的親事,“雙方都老大不小了,不如早點把正事給辦了。”

“會不會太快了?”孫瀅訝然。

“我問過伯母,伯母說看四娘也同意,想看看你的意思。”

“我?”孫瀅指指自己的鼻子,小姑嫁人,她能有什么意見?

“四娘說了,你雖然是她的嫂嫂卻如長輩一般,既像姐姐又如閨蜜。她希望你看到她出嫁。”謝夫人笑嘆道。她著實有些羨慕孫瀅,把姑嫂關系處得這么好。她跟我說了好幾次,“她口吃的毛病是你常鼓勵她,才好的。”

孫瀅笑道:“我哪有她說的那么好?”

謝夫人道:“那就這般說定了,下個月初一出門。馮家那邊萬事俱備,就只差新娘子進門了。貴府我也問過,四個大老爺們就這一個妹子,嫁妝老太太從十年前就開始備下了,什么事都不用你這個管家娘子操心的。”

孫瀅笑道:“如此便好。”

謝夫人眼尖地看到門外有丫鬟時不時地探一下頭,猜想孫瀅可能還有其他的事情,就起身告辭了。原來,程子安的夫人也來了。

“聽說您在招待謝夫人,程夫人就先去拜訪老太太了。孫家二夫人和御史卜夫人也過來了,和程夫人一道去了老太太那里。”

孫瀅暗道:今天也不知是什么日子,怎么這么多人來?

芍藥道:“各位夫人問了您的情況,奴婢就照實說了您在招待謝夫人。”

孫瀅點頭,心中卻想想著:難道她們是覺得謝夫人不好相處?也許是自己想多了,來了陸家,不先拜訪老太太豈不是太失禮?

她起身去了松鶴堂。

幾位夫人正在陪著老太太說笑,看到孫瀅都笑來,程子安的夫人好奇地道:“還是孫夫人厲害,能說動謝夫人做陸家的媒人,全京都也就你能請得動這個媒人!”

孫瀅不過一笑,解釋道:“謝夫人和榮國公是表親,為了侄兒的終身大事操勞,我又何德何能?不過我覺得明姐姐并不像傳言那般不講情面,以后你們接觸多了就會知道的。”

程夫人道:“明姐姐是誰?”

孫瀅只好將她與謝夫人互認了姐妹一事告訴了大家。

程夫人笑道:“她居然成了你姐姐,我也要和你做姐妹,想當初,我程家可是送了你倆個可心的丫鬟。”

孫瀅已經知道妙律和梵音是陸虞借程家的名頭送的,不過是玩笑罷了,卻也不點破,而是口頭上誠懇地道了謝。程夫人就道:“聽說你最近周轉不開,都在傳你要賣陪嫁了,我帶了一萬銀票過來。”說著讓丫鬟奉上。

卜夫人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這兒也有一萬兩。”她說完又向孫二夫人道:“這位夫人有些面生,不會也是來給孫夫人送銀子的吧。”

孫瀅忙向兩位夫人介紹道:“這位是我娘家二嬸嬸。”

孫二太太笑道:“不瞞各位夫人,我今天來也是給我家姑奶奶送銀子的,我們家底薄,拿得有點少,也只得一萬兩。”

程夫人笑道:“我們是一般多。”

二太太不好意思地笑起來:“那不一樣,我們畢竟是這丫頭的娘家人。”

卜夫人笑道:“盡力了就行。”

孫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那等我周轉開了就還給各位。”

幾位夫人看著時間不早了,趁機站起來告辭。

二太太是最后面走的,顧老太太特意交待孫瀅,“你送送你二嬸母。”

孫瀅一直將二太太送到二門前的馬車上。

二太太拉著她的手道:“瀅丫頭,你要有時間,就回來一趟,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你渏妹妹的親事。”

孫瀅忙道:“好,明天上午就回去,我幫渏妹妹參詳一下。”說著,目送馬車出了二門。

孫瀅話雖這般說,心里卻著實感激,明眼誰都看得出來二太太的無論吃穿用度和衣裳首飾,皆不如其他兩位。一萬兩銀子可能就是二叔和二嬸能拿出來的所有家當。

孫瀅特意交待了妙律,“你記著,過個三五日,就把二太太的銀子拿過去,就給她說,我已經周轉開了,別忘了送幾匹好料子過去。”

妙律忙記下不提。

孫瀅翌日一早給老太太請了安就說起了去孫家之事,只說二太太讓回去一趟,并沒提孫渏的親事。

因為她覺得孫渏將來和誰結親自有二叔二嬸做主,兩位的人品又可靠,斷不會出現什么不好的事,她這個堂姐就不能瞎摻和了。所以根本提都不用提她回去干什么。

顧老太太覺得兒媳能干,娘家有什么事都拿兒媳當主心骨,婆婆畢竟是隔了一層,不說也很正常,只要孫瀅將陸家兒媳的本份盡到,她這個婆婆也不能干涉太多。

老太太笑道:“我這里還有幾刀澄心紙,你帶一刀回去給二老爺。再將前兒他們送我的那面西洋鏡也帶上,送給渏丫頭。”

孫瀅不由失笑:“母親,那西洋鏡有銀子也沒處買。您自己留著。”

顧老太太就拉了孫瀅到內室,“你這丫頭,讓你拿著,就拿著,渏丫頭也不小了,該說親了,出嫁的時候沒兩件好東西怎么行?你四妹妹有一塊了,箏丫頭的我也留著了,這一塊是你那個下人張家小子送過來的。我已經吩咐老四了,這孩子也挺不容易,開口辦什么事,能辦你們就給他辦了。”

孫瀅啞然失笑:“母親,我那鋪子就開在奇珍坊,湯圓去過那里好幾回,現在人人都巴結張青云,哪有他辦不成的事?都說皇上最寵愛的就是他了。他下次再來,你要勸他不能收別人太多禮,免得鬧出什么事就不好了。“

顧老太太照著她的頭就是一下,“你這孩子,真是死腦筋,水至清則無魚,別人送上門的東西,你不收別人就會尷尬,后面的事就不好做了,依我說,內心要清明,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禮還是照樣要收,有時候別人求你辦事,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不違反律法不收別人也不能安心。青云這孩子,不錯。改天我找到機會就提醒他,不能貪污,尤其違返律法的事不能做,你就放心吧。”

說著讓人拿了鏡子和紙交給孫瀅,孫瀅便帶著去了去了老宅。府里的路面基本上都修好了,又種了許多冬青樹。看起來生機勃勃,比三房在的時候順眼多了。

孫瀅先去看了老太太。

老太太還是老樣子,癱瘓在床,吃飯要從喂,偶爾能蹦出幾個誰也聽不懂的字眼。

二太太正在給老太太擦身子,見到孫瀅來了,老太太啊啊地叫著指指屋內的大青石。

提了半天也沒人明白她的意思,她急得滿頭大汗。

最后還是姜嬤嬤猜出了她的意思,問道:“是不是把這地磚給敲開?”

老太主眨眨眼睛,不鬧騰了。

二太太忙使人撬開了地磚,下面居然有四塊像青磚那般的金磚!

眾人面面相覷,沒想到老太太居然留的還有后路。

老太太看著金磚,面露不舍地看了很久,又看了看孫瀅,最后望向了姜嬤嬤。

姜嬤嬤斟酌了一會兒,說道:“您可是聽到她們談話,說大姑奶奶沒銀子了?在變賣銀樓?您讓大姑奶奶將這些金磚帶走,拿去救急?”

孫瀅忙道:“我帶兩塊,另外的留在家里備用。”

老太太怒目圓睜,看著孫瀅。

姜嬤嬤道:“大姑奶奶老太太的意思是讓您全部帶走,一個不留。您不要忤逆老太太,不然老太太會很生氣。”

孫瀅點頭:“好,我全帶走。”大不了過段時間再送回來就成了。

老太太如釋重負般地閉上了眼睛。

姜嬤嬤不好意思地道:“大姑奶奶您請外間坐著喝茶,老太太要休息了。“

孫瀅跟著二太太出來了。

二太太給孫瀅沏了茶杯,不好意思地道:“家里廚房上的人被減掉了,也沒來得及做點心。姑奶奶勿怪。”

孫瀅笑道:“剛吃過早飯。”說著端起茶喝了一口。

二太太道:“你可知道跟著你姑丈一起讀書中進士的馬恨之馬進士?”


上一章  |  慶芳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