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芳華第210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慶芳華 >>慶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0章

第210章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06日  作者:葉不渝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葉不渝 | 慶芳華 
孫瀅回到鎮北侯府,沈氏身邊的婆子已經在藕香院的正堂里等候多時了。

“夫人交待了,看大姑奶奶有沒有時間,若有時間就回去一趟,若沒有,就三天后回去,咱們五娘要后天出嫁,九月初十,姑奶奶千萬別記岔了。”

那婆子再三交待道。

“三位主母聽說大姑奶奶需要銀子,就托老奴帶了一些過來,這是沈家老祖宗臨走的時候給夫人的。”那婆子說著打開緊緊抱在懷里的包裹,笑道:“姑奶奶點一下,夫人讓老奴帶了十五萬兩銀子過來。若是不夠,夫人再想辦法。”

孫瀅一個頭大,忙笑道:“你回去告訴夫人,有銀子了,讓她不用操心,有了阿娘給的這些,就一點都不差了。”

說著孫瀅拉住了婆子的手,鄭重其事的道:“以后你一定要規勸母親,不可再拿這么多銀子出門,不安全。”

那婆子忽然朝孫瀅古怪一笑,反手扣住了孫瀅的手腕,“姑奶奶看看老奴這招,出門帶銀子可否妥當?”

話還未說完,孫瀅的小鹿皮靴子已經朝她的下盤掃去,卻被那婆子靈巧的躲開了。

“姑奶奶手下留情,老奴就是想證實一下自己雖然打不過您,但自保尚不成問題。”婆子一邊躲避一邊哀求道。

孫瀅收起了攻勢。

“馬馬虎虎,你到底是誰的人?”母親和沈家都不可能尋到這種好手。

“老奴的孫子是悟真師父給醫治好的,老奴答應在沈夫人身邊為奴五年。”

原來如此,是師父的手筆,那她就放心了。

“敢問嬤嬤嬤如何稱呼?”孫瀅問道。

那婆子笑道:“我本姓姓湯,夫人叫我湯婆子就好。”.

這一聽就是假名字,還湯婆子!不過大家都是久走江湖之人,看破不說破而己,若她真用了真名號不知又要招惹多少是非,多一事不如少事。

不過第二日孫瀅還老實的稟告了顧老太太要回娘家一趟,顧老太太嘆道:“這個尷尬了,昨天你渏妹妹那里送了一面西洋鏡,今天你清妹妹若要出門,可就沒有寶貝送了。”

孫瀅笑著安撫老太太道:“母親,我還有些鋪面,我若去了明州三年再回來也不知是個什么情形,我想給五娘和六娘一人三間鋪子,五娘和六娘的生母原是我母親的丫鬟,在救我母親時出了大力,我那時已經發過誓,要待她們如親姐妹,我馬上就要離開京都了,都交待掌柜交待妥了,等她們一成親鋪子就過戶到她們名下。”

顧老太太笑道:“你這丫頭就是太善良,前兒不還在說資金周轉不過來?我讓鋪子里的掌柜將陸氏用不著的銀子也抽出來了,大約有二十萬兩,你看不夠,若是不夠我讓你三個哥哥再想想辦法。”

孫瀅想了想,終是話嘴邊又咽了下去,笑道:“謝謝母親,有了母親這二十萬肯定就周轉開了。您放心,等到我周轉開了,就將這銀子還上。”

顧老太太笑道:“也不用這么著急,這都是我給你三哥和你侄兒侄女存起來成親用的。你中記得在他們成親前將銀子還上就行了。”

孫瀅忙做了保證:“母親放心,到時候會本金帶利息一并還上。其他各家也是一樣,每月照市面上借錢的利息算。”

老太太只坐在那里喝茶,也不搭話。

孫瀅訕訕地住了嘴,臉騰地下紅得發燙。

她是不是太市儈了?

老太太實在忍不住,笑出了聲,“你這丫頭,說你愛財吧,你對親人又非常的大方,說你不愛財吧,你又在那算計來算計去。”

孫瀅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大方必須有個條件,那就是我自己的很多銀子,沒有銀子,想大方也無從大方,可能是因為我比旁從都幸運,有沈家和老太太為我撐腰。”

“你這丫頭,凈說大實話,沒銀子誰也大方不起來。像你現在還是要存一部分銀子,免得哪天落勢了,沒銀子用。”顧老太太說道。

“嗯。我記住了。”別人都在阿諛奉承她,唯有老太太提醒她,要未雨綢繆,多存銀子。

這是肺腑之言,她要銘記在心。

老太太笑道:“不是要去你生母那里,早些去。”

孫瀅想了想直接叫了她鋪子上的大管事吩咐他各送三間鋪子給五娘和六娘。

坐在馬車上,孫瀅向妙律道:“老太太言之有理,咱們也要存些銀子以備不時之需。這次去明州,你將床頭柜里的五十萬兩白銀,全部兌成金磚,外面做成普通磚的樣式,在離京近的州買一套不起眼的宅子,將這些磚存在宅子里,再找兩個老成一點的下人過去看著宅子。這件事不急著現在去做,你先選好地址,每個月從咱們的在京的鋪子里抽出十萬兩以金磚鑄之,存好。記住,咱們離京開始,就可以做這件事了。”

馬車很快就到了百草堂,孫瀅下了馬車。

里面的巷子有些窄,車夫將馬車弄進巷子里反倒有些不方便。

沈氏見了孫瀅心疼得不得了,摸著她的臉頰嘆道:“你這丫頭,好容易臉頰上有點肉,這下一操心又全是骨頭了。任他天大的事,都要好好吃飯。”天天晚上陸虞鬧騰她半宿,吃不好,睡不好,能長胖才怪!

但這些話盡管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孫瀅也無法宣之于口,唯有笑著不說話,只低了頭喝茶。

沈氏念叨了一陣,也不知孫瀅有沒有聽進去。便不好再往下說了。于是又說起孫清的婚事。

“盧探花原來是打算明年成親,但五娘說明年你就不在京都了,她就你這一個姐姐,出嫁一定要你看到才能安心。虧得盧姑爺是好脾氣的,也就由著她去了。你喬姨母沒什么積蓄,不過我這兒還有些銀子,清兒出嫁我準備出二兩五千兩銀子,你看合適嗎?”

孫瀅笑道:“母親想得很周到,安國公家嫁女,陪嫁是多少我忘了,估計和這個數不差上下,我覺得可以了。另外,等她們成親以后,我將自己名下的鋪子專撿那些胭脂水粉、嬰兒成衣、點心鋪子各給她們一家三個,也就不愁日后生計了。”

沈氏道:“說起來,你兩位姨母救了我的命,我就想著我再給他們一人三間鋪子,剛開始幾年由咱們的掌柜教她們經營,三年之后就要自力更生了,免得一輩子要操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也不是操心一輩子的命,自己的鋪子若不是你外祖家挑的掌柜給力只怕早經營不下去了。”

她這話說得垂頭喪氣,孫瀅心中一驚,“母親,你實話告訴我,難道云想裳虧損了?”

沈氏悶悶地點頭,“以前我無心插手,倒是盤活了好幾個鋪子,現在倒是不靈了。時時虧損,我將那鋪子交與你算了。”

孫瀅苦笑起來,“母親,你該不會是聽了我銀子不夠周轉的傳言想賣鋪子接濟我吧?”

果然,說了一個謊言就要用無數個謊言來圓謊。

沈氏笑道:“你周轉不靈也是我唯一的閨女,我怎么忍心看著?”

孫瀅笑道:“婆婆給我拿了二十萬,已經差不多了,還有二叔也給我銀子,還有其他的一些人,您還吩咐湯嬤嬤拿去那么多,自己又不去,早就用不完了。那鋪子是外祖留給您安身立命的根本。萬不可讓他們的心血白費了。”

沈氏道:“銀子沒了可以再掙,沈家的女兒哪有不會掙銀子?”

孫瀅不接沈氏的話,拉著她娘親自號了次脈,直到自己確認了沒事,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嗔道:“你好好的怎么不自己去陸府,我還以為你遇上了什么麻煩,一晚上都沒睡好。”

沈氏笑道:“我每天吃得好,睡得好,我是看到湯婆子很厲害,就放心地讓她去了,悟真師父交待過我了,只管放心去用,出了事她擔著呢,有悟真師父在我就不用操心了。對了道長還說了,馬場也建好了,問你要不去看看。”

孫瀅想了一下道:“我明天應該有空,天氣也涼爽下來了,倒是可以在馬場一聚。我回去就給妹妹們下貼子。”

孫瀅正在內室和沈氏說些私密話題,卻聽有人中堂里笑道:聽聞姐姐來了,我就馬不停蹄地趕過來了,是我來晚了嗎?姐姐可是走了?”

沈氏和孫瀅都站了起來,沈氏揚聲道:“沒走,在里面呢,清丫頭,快進來。”

等相見完畢,喬姨娘和董姨娘孫湘一起過來了,大家重又相見。

孫瀅卻想起一件事來,忙拉了孫清道:“妹妹,我有一件事要單獨交待于你。”說著將人拉到了偏堂。

孫清見孫瀅鄭重其事,忙收起了嬉笑之色,看向孫瀅道:“姐姐可是沒銀子用了,盧陽明昨天捎話過來說,你若缺銀子,就讓我先將那些聘金交于你周轉……”

孫瀅哭笑不得:“我就是缺銀子,算盤還能打到自家妹妹的親事上不成,那我成個什么人了?”

一句話將孫清急得眼睛都出來了,“姐姐,我真有點舍不得你,總覺得自己已經是皇上親封的郡主,應當能幫上你的忙,可還是幫不上忙,我們是親姐妹,若你有什么難處,我知道并且有能力相幫卻沒有伸手,那我成什么人了?”

孫瀅只得耐著性子又解釋了一遍:“我婆婆給了二十萬,親娘給了十五萬,還有一些親朋也借了一些,現在足夠周轉了。我要跟你說的事跟銀子無關。你一定要記住。”

孫清點頭道:“我一定記住,姐姐請講。

孫瀅說道:“我不在京都這些時日,你們可以蹴鞠,但且不可和人賭博,若有人找麻煩,直接將事情推在我身上就好了,惹不起就躲吧,躲不是懦弱,是保存實力。一定要記住了,少惹柔嘉郡主,她是皇上的親閨女,郡主丟了就丟了,反正丟了郡主你仍是探花夫人,等姐姐回來,咱們在一起收拾欺負你的人。”

孫清見孫瀅說得鄭重忙應了諾,“姐姐的話我記住了,姐姐盡管安心去明州。我就是有天大的委屈,橫豎只有三年,熬過這三年,等著姐姐回來為我做主。”

孫瀅欣慰地點頭,“這才是我的好妹妹,如此我就放心了。”

孫瀅走了后,孫清將這件事說給喬姨娘聽,喬姨娘嘆道:“我老早之前就說了,柔嘉公主不僅是皇上的閨女,也是陸家的長媳,就算顧老太太想給你出頭,那邊畢竟點著血緣關系呢。當時你姐姐為了你的前程,不惜得罪了公主,以后你姐姐不在京都,你也不要給她惹事,我聽說算命之人如果泄露天機就會遭到反噬。五弊三缺是最常見的。你可千萬不要辜負了你姐姐的好意。”

孫瀅回到府中便寫了張請貼,然后命芍藥照著抄寫。

芍藥認字時間不長,有些字要么是不認得要么不會寫,但抄個貼子肯定沒有問題,不是孫瀅罰她抄貼子,是她自己搶著抄貼子。

有這么勤奮的丫頭,孫瀅樂得輕松。

結果芍藥這一抄,就抄多了,不送也可惜,反正人多熱鬧一些,孫瀅就吩咐管家,全部送出去,只要家里有四品以上官員,未嫁的小娘子,年齡適合都要送一份。

這一送,京里的女眷全都來了。

有貼子的看熱鬧,沒貼子讓親戚朋友帶著,蹭熱鬧。

結果有人就傳開了,國師的妹妹要出嫁了,邀未婚女子特來相聚,人越多匯聚的喜氣越多,辦起婚宴來,運氣越好。有時候一句話就怕過度解讀。

有些本來訂了親的人家就琢磨開了,那是不是和清蕙郡主一起成親,就能得到大氣運?

有些人家就說了,咱們也不圖得到大氣運,平民百生,只要能順順當當的過日子就行,吃飽穿暖,新人身體健康,也就別無他求。

所以十月成了全京都的結婚月,許多有原本訂親的人都提前了。

陸家親朋好友的請貼收了厚厚一摞。


上一章  |  慶芳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