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國舅第六百一十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寒門國舅 >>寒門國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

第六百一十章 一個流放,一個美差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31日  作者:天子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天子 | 寒門國舅 
得知李孜省找人幫張巒籌募錢糧,蕭敬終于是放下心中大石,趕緊回宮跟皇帝匯報去了。

大概連蕭敬都知曉,就算李孜省名聲再差,但涉及到錢糧和人脈等事項,朝中沒誰比李孜省更加在行,而張巒平時跟李孜省來往與否,只關乎名聲好壞,但帶來的做事效率提升可是實打實的。

從這點上來說,張巒非常有眼光。

至少張巒知道自己欠缺的是什么,而不缺的又是什么。

張巒缺乏的是成事的人脈和關系網,不缺的卻是名聲……反正名聲已經差成那樣了,一個外戚如果還在意名聲好壞,不跟這個又不跟那個往來,刻意保持與誰疏遠,那張巒在朝中更加沒法混了。

蕭敬一走,李孜省馬上請張巒到另外的廳堂,給張巒擺上滿滿一桌。

“我又不是來蹭飯的。”

張巒擺手道。

李孜省笑而不語,隨手拿出一份東西,遞給了張巒。

張巒并沒有馬上打開,問道:“這是……?”

李孜省道:“你不想知道,有哪些人針對你么?”

張巒道:“不是首輔劉吉和刑部尚書杜銘嗎?今天杜銘被錦衣衛給帶走,也不知他的境況如何了……”

“錦衣衛的事兒,以前我倒是清楚,但現在嘛,我上哪兒知曉去?”

李孜省搖頭道,“你說的這兩個人都不足為慮,劉棉花為人是很陰險,但他既得不到陛下的支持,又不得儒官推崇,在朝中不過是個空有其名的跳梁小丑罷了。至于杜銘……唉!這些人是有真本事的,可惜處在一個錯誤的時代。”

張巒好奇地問道:“何解?”

李孜省道:“你以為杜銘這些人是無能之輩嗎?很可惜,他們錯在先皇末期為臣,很多時候不得不隨波逐流,一旦把某些事沾染上,再想擺脫就不行了……你能力再強,名聲一旦臭了,就很難再有作為。”

“我跟杜銘接觸少,不知道他究竟有幾分本事。”張巒道,“但我想,能考取進士并一路做到尚書級別的高官,必然是世間讀書人中的翹楚。”

李孜省笑道:“我給你的這份名單,你好好看看,其中就包括當前你最大的敵人……乃今天剛奉命查你家案子的馬文升。”

“他?”

張巒聞言皺眉,好奇地問道,“此人剛從南京過來,入朝沒幾天,我……用得著擔心他嗎?”

李孜省道:“你啊你,這算是對敵人的蔑視嗎?馬文升跟王恕一樣,都在朝中浸淫多年,為人耿直……或者說,這些清流官員就是標榜秉正,作為其安身立命的法寶,你別評判他們是否虛偽,或者是說一套做一套,至少人家就是靠這個來當官,且一路青云直上,在朝野都留下好名聲。”

張巒問道:“那我是靠什么當官?”

“靠直腸子,不會拐彎。”

李孜省白了他一眼,道,“別人在官場中盡可能虛偽,從不托付真心,而你呢?唉!不過話又說回來,你這是真性情,有些人怎么都裝不出來。”

張巒笑著問道:“咋看出來的?”

李孜省道:“因為你遇事不躲啊……就好像我的遭遇,要是換作一般人,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還能出手相助?一準兒躲得遠遠的!

“好了,不說別的,我就說說這個馬文升,你得小心些,他當上左都御史后,可是接連做了幾件大事,對限制我們這樣的人,可是很有心得的。”

張巒好奇地問:“哦?他做什么了?”

“唉,你該多留心一下朝中事務,不然禍起蕭墻,總不能束手就擒吧?”

李孜省頗為無奈,道,“馬文升上任后,就開始督促巡城御史,對于京城很多先皇留下來的方士,尤其是懂得堪輿玄空之人,進行無差別驅逐。他又連續出臺多項規定,對勛貴行為舉止進行嚴格限制,以至于現在都察院的行事風格,有點兒……像是惡犬,見人就咬。”

張巒一愣,問道:“如此說來,陛下讓他來查我家的案子,豈不是對我很不利?”

“確實如此!我懷疑他就是被懷恩頂出來,專門為難你的!”

李孜省說完他的分析,又接著道:“你看看這份名單,上面主要是都察院的人,不過還有一些人分散在朝中各處,將來都可能成為阻礙你前進的隱患。”

“我不看。”

張巒一擺手,道,“別弄得好像我要把他們怎么樣一般……知道誰對我不利,就算是有了成見,以后肯定會有所針對,這豈不是成了打壓異己嗎?”

李孜省笑道:“我只是讓你知道有誰對你抱有敵意,又沒讓你去刻意針對誰,你作何如此在意?”

張巒道:“我不都說了嗎,但凡看不起我且對我抱有成見的,我必定記在心上,以后遇到什么事,肯定不會給他好臉色看,可能還會在陛下面前說那人的壞話,影響那人的升遷等等,不就等同于打壓異己?

“李尚書,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這官當得很隨意,就算真有人攻訐我,讓他們放馬過來便是,大不了我就辭官不做。”

“嘿,你還真想得開。”

李孜省苦笑道,“好吧,你不想看,我也不勉強。但哪些人對你有益,你總該想要知道吧?”

張巒搖頭道:“還是不想知道。但凡想往我身邊湊的,必定是那種善于逢迎和投機取巧之輩,這些人與我往來的動機本身就不純,我不想與他們過分糾纏。”

“嘿。”

李孜省故作氣惱,笑罵道:“你還真是,正說、反說都行,感情你就想在朝中當個孤家寡人,是吧?”

張巒一擺手,招呼道:“喝酒、喝酒。”

李孜省嘆息道:“也是,以你的脾性,在朝中能與你往來的人的確太少,也就是咱認識時,你我尚不像現在這般,那時我屬于是紆尊降貴……嘿,或也正因為如此,我才能與你聊得來。為此我感到務必榮幸,哈哈。”

“呵呵。”

張巒附和地笑了笑,但笑容很難看。

李孜省拿起酒壺,準備給張巒添酒,卻被張巒伸出手搶了過去,先給李孜省倒上一杯,再給自己滿上,嘴里致歉:“李尚書,無論如何,這次是我害你去西北之地苦熬上數月,我得自罰三杯,當作賠罪。”

“不必如此。”

李孜省笑著搖頭,隨即揚揚下巴,故作神秘地問道:“哦對了,來瞻,你可知這次是誰與我同行,前往西北勞軍?”

“炳坤嗎?”

張巒好奇地問道。

“他不會去的……西北之行,我暫時用不上他,便把他留在京師幫你聯絡人手,籌募錢糧。”

李孜省提示道,“我是說宮里的人。”

張巒吃了一驚,突然想起兒子說的話,頓時心情躁動,一時難以平復,他好奇地問道:“到底是誰啊?”

李孜省正色道:“乃覃昌覃公公。”

“他!?”

張巒瞠目結舌,難以置信道,“覃昌不是提督東廠太監么?為什么會拋下重任,跟你去西北?不知這中間有何講究?”

李孜省笑道:“很明顯嘛,他被陛下流放去了西北……估計是陛下覺得他無法勝任如今的差事,所以把他調離京師,陪著我去放賑,救濟西北邊軍及家屬。”

張巒歉意道:“他是流放,那你……”

“我跟他情況可不一樣。”

李孜省略顯得意,道,“我的機會是你幫我爭取來的,你不要以為我在你面前強裝笑臉,其實我真的很樂意去西北。最好回來后,你已把河工事全給鋪墊好了,我直接帶上行囊去河南修河道去。”

張巒問道:“不辛苦嗎?”

李孜省沒好氣地道:“你幫我爭取往西北差事的時候,就沒想過這個問題?”

“我當時……”

張巒臉色多有無奈,道,“就是腦袋一熱,覺得應該有人出來擔當,而又想到李尚書最近沒什么事可做,所以就……”

“你這想法很對,最近我的確閑得慌,你看我連上朝的資格都沒了。”

李孜省嘆道。

張巒不解:“你是沒資格還是故意不去,在家躲清閑呢?”

李孜省嘆道:“你以為我還是通政使呢?我現在只是掛著尚書的名銜,但從職司上來說,還不如上林苑監和欽天監的正差呢。

“手頭沒權力,別人就不會重視,你以為我不著急嗎?作為曾經的權臣,一旦沒了實權,只留下個空架子,那很可能……就要遭致反噬。你看那馬文升,天天都緊盯著我,這是等著報仇呢。”

“報什么仇?”

張巒一臉茫然地問道。

“你是真不知道還是故意裝糊涂呢?”

李孜省拿起酒壺,給張巒添上一杯,然后回道:“當初我把羅璟、閔珪、馬文升、楊守隨他們排擠出中樞,給他們安排閑差,或是放去留都南京做官,那時馬文升就不斷上疏抨擊我,我什么都知曉但就是不發作。現在他可算是如愿以償回京當上了總憲,還不伺機報復?”

張巒一聽,心說,看來我跟你往來,也在馬文升報復名單里了!

早知道會如此的話,那我是不是該離你遠點兒?如此就不會被這群所謂的忠直大臣給盯上了!

“來瞻,那名單是你自己不看的,可別怪我沒提醒你。這群人隨時都可能對你發難。”李孜省幸災樂禍一般說道。

張巒聞言立即拿起桌上那張迭起來的紙,老老實實揣進懷里。

李孜省笑著問道:“你不是不看嗎?”

張巒厚著臉皮道:“我是不看啊,拿回家去給吾兒看,那小子鬼點子多。讓他先記在心里,這樣以后遇到事,讓他提點我就行了。”

“你還真是……”

李孜省聽到這里,似乎是被張巒的無恥打敗了,苦笑著搖頭,道,“罷了,咱不說這些不愉快的事情,還是多喝兩杯……我在京好日子沒剩下幾天了,后面就要連續奔波勞碌。話說此番一路向西,是該準備點兒御寒之物。”

張巒道:“對了,吾兒得知你要去西北,說要送一件禮物給你。”

“何物?”

李孜省好奇地問道,“咱大侄子還記著我呢?”

張巒皺眉道:“怎提到他,你這副表情?好像人也變得活絡起來了?”

心里在想,這是瞧不上我,已經在為吾兒將來在朝堂崛起做準備?

以后再送禮,不再送給我了,改而送給我兒子?

李孜省笑道:“我這大侄子聰慧,我喜歡得很,聽說他要給我禮物,我心中自然歡悅。”

“說是一件棉服,里面用什么絨毛做的,大概跟貂皮差不多吧。”張巒道,“反正他喜歡搗鼓那些東西,我跟他說,你府上不缺御寒衣物,他說只是盡一份心意,我也就由著他了。回頭讓人給你送過來。”


上一章  |  寒門國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