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八百五十八章 賜名修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五十八章 賜名修政

第八百五十八章 賜名修政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18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趙孝騫是個審美正常,三觀也正常的人,說偉大當然談不上,說卑鄙無恥也有失公允,人家偶爾還是有點小正義的。

只能說,當了皇帝的他,終究還是凡夫俗子。

看見錢財就生貪心,看見美色就雞動,偶爾偷偷摸摸作點小惡,偶爾趾高氣昂行點小善。

拋開身份不論的話,趙孝騫這樣的人扔進人海里,浪花都不會冒一朵。

前世的他就是這樣的。

這一世當了皇帝,趙孝騫的本色卻很難改變。

畢竟這個職業剛上崗不久,身份和心態都在努力適應之中。

所以面對甲大這樣的傾城姿色,盡管明知這女人性格有點變態,活爹那么好色的人,這些年居然都沒敢碰她,說明這女人是有點東西的。

趙孝騫也不敢碰她。

他記得當初王府設下鴻門宴,斬殺殿前司都指揮使劉卯的那一晚,便是這個甲大親自動的手。

趙孝騫親眼見識過甲大殺人的樣子,若不是趙顥及時阻止,劉卯估摸已經東一塊,西一塊,尸身都很難湊全了。

那一幕趙孝騫的印象很深刻,以至于此刻殿內只剩下他和甲大二人,趙孝騫都有點不自在。

這女人太沉默寡言,很難知道她的真實念頭,也無法清晰地探知她的忠誠度。

萬一在她的故事里,趙顥是她的殺父仇人,幼時為了招攬這個骨骼精奇的天才死士,陰謀殺害了她的父母。

成年后的她得知了真相,卻不動聲色,時刻計劃著為父母報仇,就等著抽冷子給自己來一記要命的……

二人在殿內一句話都沒說,趙孝騫卻神奇地腦補出了一出狗血又中二的劇情。

對了,如此狗血的劇情里,怎能沒有愛情。

所以再加一條愛情線,這女人愛上了趙孝騫,但為了父母的大仇,卻不得不含淚抹了他的脖子,大仇得報,從此遁入空門,與青燈古佛為伴……

趙孝騫越想越覺得不值,所以,這特么是個大女主劇?我算什么?算被她抹脖子的工具?

皇帝哎,死得如此輕如鴻毛嗎?

使勁甩了甩頭,趙孝騫努力清除了此刻腦海里的胡思亂想,靜靜地看著甲大。

“甲大,這名字不好聽,我爹那個沒品味的亂取名,簡直焚琴煮鶴……”

趙孝騫想了想,道:“朕給你換個名兒吧,先有個姓,就賜姓‘趙’吧。”

甲大一直沒有表情的臉上終于動容,有些驚愕地看了他一眼,隨即很快垂下頭,肩膀微微一顫,仍然用沒有溫度的語氣道:“謝官家賜姓,以后我就姓趙了。”

趙孝騫沉吟道:“名字嘛……趙翠花?趙淑芬?趙招娣?你喜歡哪個?”

甲大的表情又變了,但很快恢復了淡然,道:“官家喜歡叫什么都行,就算是阿貓阿狗我也無異議。”

趙孝騫哈哈一笑:“好了,朕不開玩笑了……”

目光瞥處,趙孝騫看到桌案上有一本《道德經》,書上有許多朱筆批注,是趙煦經常看的書。

趙孝騫取來書,隨手一翻,目光落定在某一頁上。

“道德經曰:‘將欲歙之,必固張之’,朕記得《淮南子》上也說,‘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

“‘歙’這個字,頗有深意,取內斂收縮之意,做人收斂低調,而做事卻張揚霸道,故云‘欲歙固張’,比較符合你的性格。”

趙孝騫看著甲大,道:“以后你就叫‘趙歙’了。喜歡嗎?”

甲大再次動容,眼神閃過一絲激動之色,旋即又很快恢復了冷漠,只是面朝趙孝騫雙膝跪倒,道:“趙歙拜見官家,多謝官家賜名。”

趙孝騫點頭:“你確實應該多謝朕,要知道朕的親兒子都差點被叫‘喪彪’了,由此可見你是多么的幸運。”

趙歙垂頭,嘴角不易察覺地一勾。

這次取名趙孝騫很滿意,他覺得自己簡直是取名的鬼才。

假以時日,定要活爹手下那些甲乙丙丁都站在自己面前,他一個個給取名,走出去不是“子軒”就是“明軒”,不是“子睿”就是“子墨”,雅人多了,再好聽的名字都爛了大街。

不帶個“子”啊,“軒”啊什么的,就不認字了。

趙孝騫前世的公司里,總共兩百來號人,四個同名的,都叫“子軒”。

后來公司里的同事沒辦法,只好給子軒們編號,什么子軒一號,子軒二號……跟特么即將發射的運載火箭似的。

“趙歙,以后你便是皇城司的勾當公事了,甄慶在明,你在暗,……你是朕封的唯一一個女官,日后在朕面前可自稱‘臣’。”

“臣趙歙,領旨。”

趙孝騫盯著趙歙的眼睛,緩緩道:“朕要你和你的手下們做我的一柄利劍,一柄藏在懷中輕易不示人的利劍,無人察覺它的存在,可只要朕需要,它永遠會及時準確地出現在朕希望它出現的任何地方。”

“趙歙,朕能相信你的忠誠嗎?”

趙歙跪地伏首:“臣愿為官家效忠,至死不渝!”

“以后你們也不需要做什么死士,朕倒希望你們一個個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有喜怒哀樂,有生老病死,嫁娶離合,只憑本心,而不是一根根毫無感情的木頭樁子。”

趙孝騫微笑道:“把朕的話轉告你的手下們,愿意繼續為朕做事的便留下,心生退意,只想平淡過一生的也不強求,發給他們安家的錢,送他們離去。”

趙歙今日的情緒波動比較大,此刻俏臉再次動容,抿了抿紅艷的薄唇,最終還是垂頭道:“臣遵旨。”

趙孝騫揮了揮手,道:“退下吧。”

趙歙緩緩退出殿外。

殿內只剩趙孝騫一人時,他長長呼出了一口氣。

美色當前,誘惑實在太大,差點那啥上腦讓她侍寢了。

不過想到當初誅殺劉卯的那晚,趙歙像一頭發了瘋雌虎,惡狠狠地撲向劉卯,那畫面他一輩子都很難忘掉。

一想到那幅畫面,趙孝騫和小趙孝騫都冷靜了。

千金之子,萬乘之軀,不立危墻之下,不睡瘋批女人。

就算把她脫光了,也很難保證她從什么地方掏出一柄利器弄死他。

畢竟謙大爺接電話都是從屁股后面掏出來的,誰敢保證趙歙沒有這種特異功能呢?

接下來的幾日,趙孝騫在繁忙中度過。

朝會每隔兩日進行一次,除此之外,趙孝騫大部分時間耗在政事堂。

每日與章惇和其他的宰相們商議新政的修正條款,逐條逐條地分析利弊,每個字都錙銖必較。

修正新政只是表象,趙孝騫很清楚,這是一場利益的重新劃分。

新政條款每改動一個字,民間或許便有百姓和士商的利益受到影響。

趙孝騫覺得自己像一個做精密手術的外科大夫,正在對一個名叫“新政”的人動手術,這臺手術很復雜,難度更是登天,稍微弄破一根小血管,這個叫“新政”的病人就噶了。

修正新政的工作進展很緩慢。

政事堂里的宰相和副宰相們,新黨舊黨官員都有,這是為了維持朝局平衡,而趙孝騫的位子還沒坐穩,暫時也不想變動人事。

最先討論的是“青苗法”。

剛開了個頭,政事堂內便起了爭議,新黨舊黨各執一詞,互不退讓,新黨要求一字不改,舊黨要求全盤推翻。

最大的爭議就是關于青苗法里的官府借貸部分。

王安石當年提出青苗法的本意是好的,民間的農戶遇到災荒之年,舉家無米下鍋,官府便可向農戶借出糧食和糧種。

目的是幫助農戶們度過這一道劫關,明年地里有了收成,農戶再將借的糧食糧種歸還,當然,歸還的時候適當加點利益,利益不高也不低,本金的兩成利。

中央朝廷提出的是善政,可落實到地方上,就成了剝削壓榨農戶的惡政。

地方官員在這條新政里赫然發現了生財之道,于是動起了歪心思。

管你是不是災荒年,管你家有沒有糧食,反正不管需不需要,治下的所有農戶都必須向官府借糧食,第二年歸還本息。

良心尚存的官員,只賺這點利息錢,中間做點假賬,利息部分落入自己的口袋。

良心被狗吃了的官員,會逼迫農戶大舉借貸,同時利息也根本不是兩成,很多地方官員擅自加碼,利息漲到了五成,八成甚至是利滾利。

這樣的新政落實下去,哪家農戶受得了?然而不借還不行,官府會上門逼著你借。

當然,第二年本息也會逼著你還,有的地方甚至根本等不到第二年,這個月借的,下個月就還,還不起就等著賣房賣地,被官差趕出家園,全家從此淪為流民。

現在這條青苗法被提到政事堂討論,對于它究竟是善政還是惡政,就連趙孝騫都有點難以定義,所以想要修正它,實在太難了。

此時的政事堂內,新黨舊黨官員已經開始擼起袖子,指著對方的鼻子罵街了。

嘈雜擾人的叫罵聲,吵得趙孝騫頭都大了。

看了看身側坐著的章惇,趙孝騫嘆道:“子厚先生,你怎么看?”

章惇捋須四平八穩地道:“青苗法之爭,爭的是地方上的落實,它本身是沒問題的,只是地方上缺少了朝廷的監管,故而落實到民間才會失控。”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