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八百四十四章 天降祥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四十四章 天降祥瑞

第八百四十四章 天降祥瑞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10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當皇帝了也不能驕奢淫逸,趙孝騫曾經很貪財,如今也一樣。

貪財的人往往算不得大方,當然,宮里請幾位重臣吃頓飯也不至于如此吝嗇,主要是趙孝騫不喜歡工作之外的應酬。

君臣坐在一起吃飯規矩森嚴,趙孝騫要找話題尬聊,朝臣們手腳都不敢亂動,雙方都吃得拘束沉悶,對彼此都是折磨。

不如各回各家,放彼此一條生路。

眾人走后,趙孝騫打了個呵欠,今日忙了一整天,片刻不得休息。

果然當皇帝比當咸魚累多了,也不知為何古往今來的英雄豪杰們都盯著這個位置,難不成也都是天生的牛馬命?

算算華夏數千年來所有皇帝的平均壽命,你還愿意當嗎?

鄭春和悄無聲息地走進來,躬身道:“官家,該用晚膳了。”

“那就傳膳吧,不要鋪張,倆肉菜一素菜足夠了。”

說完趙孝騫一怔,頓時悲從中來。

前世當牛馬時吃的飯也是兩葷一素,這輩子當了皇帝仍是兩葷一素,難不成自己天生是吃蓋碼飯的命?

當了兩輩子牛馬,就不能享受享受嗎?

于是趙孝騫一咬牙,決定奢侈一把。

“……再給朕加個湯!”

晚膳很快被宮女端來,用膳的地點就在福寧殿的桌案上。

別看皇帝地位尊貴,可若非重要場合和時節,皇帝的膳食也是頗為簡樸的,并非人們想象中的頓頓幾十個大菜,一個人根本吃不了那么多,不僅浪費,而且勞民傷財。

當然,也有喜歡擺排場的皇帝,確實每頓飯都吃得很奢侈,這樣的皇帝還不少。

幸好趙孝騫不是這種人,對外宣傳說什么“上天之子”,可實際上皇帝也只是凡夫俗子,吃喝拉撒跟普通人沒什么兩樣。

鄭春和打開食盒,端出幾樣菜色,有菜有飯有湯。

趙孝騫確實有點餓了,舉筷便吃了一口,隨即皺起了眉,差點吐出來。

“宮里的御廚今日心情不好,還是宮里欠了他的薪水?”趙孝騫皺眉問道。

看趙孝騫的臉色,鄭春和頓知宮里的飯菜不合他的胃口,急忙道:“官家恕罪,奴婢下去問問,御廚估摸還沒了解官家的口味,故而犯了大錯……”

趙孝騫擺手:“不必了,屁大個事兒搞得一驚一乍的,一頓飯而已……讓宮人跑一趟楚王府,從王府的后廚里拎個廚子進宮,手把手教御廚如何做菜,問題這不就解決了。”

“是,奴婢這就去安排。”

鄭春和匆匆出了殿,沒等多久,便有年輕的宦官端了幾樣點心酥糕進來,擺在趙孝騫面前。

趙孝騫嘴角一勾,讓鄭春和服侍自己真是最正確的決定,他什么都不必操心,鄭春和自然會把他的衣食住行安排得妥妥當當。

有這樣的人在身邊,真的非常省心省力。

第二天一早,大約剛卯時,天還蒙蒙亮,趙孝騫便被鄭春和叫醒了。

皇帝要早朝了。

早朝不是日常,若是重大事件,朝會每隔兩日或三日才有一回,每個帝王的習慣不同,勤勉程度也不同,故而舉行朝會的時間間隔也不同。

趙孝騫比別的帝王更懶,他比任何人都不想上朝,可是沒辦法,自己剛剛登基,大宋百廢待興,需要他解決的問題實在太多,太緊迫了。

打著呵欠懶洋洋地伸長了胳膊,任由鄭春和親自幫他穿戴皇帝冕服。

十二垂旒的帝冠沒戴,那玩意兒太沉,好幾斤重,只有在重大且正式的場合才會戴在頭上。

而且戴這玩意兒最好別在戶外,它大部分是金屬打造,戶外容易遭雷劈。

尋常的日子里,皇帝上朝通常跟臣子一樣,戴的是雙長翅帽。

這東西就比較輕便了,而且趙孝騫戴了好幾年,早已習慣。

睡眼惺忪地進了大慶殿,趙孝騫忍住打呵欠的沖動,努力打起精神,環視殿內群臣。

簡單的君臣見禮后,章惇便開始奏事。

所奏之事大多是大宋境內經常發生的,比如某地洪澇,地方官府請求朝廷撥付錢糧賑災。

某地官員調任,某地禁軍移防換將,某鄰國邊民與大宋邊民因水源牧草等原因發生沖突等等。

其實章惇所奏之事,大多被政事堂處理過了,奏上朝會只是為了彰顯皇帝的權威,樹立皇帝的威信。

趙孝騫自然也不會多事,這些都不算什么大事,政事堂既然解決了,他便不多說什么。

章惇奏事之后,朝班里有人站了出來,一臉正義地大聲稟奏。

不出趙孝騫所料,出來的是御史,耍嘴皮子的。

參劾的也不是別人,正是趙孝騫這位大宋皇帝,御史指責他昨日在登基大典上表現失矩,破壞儀式,不重視自古帝王遵循的禮制,請官家及時自省,勿復再犯。

趙孝騫安靜地聽著,臉上甚至不得不露出嘉勉的微笑。

沒辦法,話再難聽,皇帝也要營造出“納諫如流”的人設,這才算是臣民眼中的好皇帝,有為的君主。

這職業也只有脾氣好,城府深的人才能做。

當然,皇帝也可以選擇不聽,甚至脾氣上來了一刀剁了這耍嘴皮子的,不過他的名聲從此可就臭大街了,朝野私下議論一定沒好話。

趙孝騫不想自找麻煩,不如忍下這口氣,讓這耍嘴皮子的說個痛快。

幸好掃興的人不多,關于趙孝騫昨日登基大典上的表現,也只是寥寥幾人出來參劾勸諫,用辭還算溫和。

其他的朝臣情商就高多了,至少沒人選在新君開朝會的第一天給官家找不痛快。

官家的脾氣,群臣還在摸索之中,這么急不可待地把官家當副本大BOSS刷,你確定不會被BOSS反殺,掉一地裝備?

等幾名御史說完,趙孝騫點頭:“知道啦知道啦,等下次朕登基時,一定表現好一點,保證不攪和。”

殿內群臣皆愕然。

你要不要聽聽你說了什么?

都已經是皇帝了,為何說話仍如當年的紈绔世子一樣,滿滿的混賬味道。

停頓片刻,趙孝騫道:“鴻臚寺卿何在?”

一名中年官員站出朝班,道:“臣在。”

“昨日登基大典上,朕與遼夏兩國使臣說的話,你與兩位使臣落實一下,昨日的話朕不是隨口說的,讓遼夏兩國國主盡快拿個章程,大宋曾經付出去的歲幣必須給朕送回來。”

朝班內,幾名朝臣頓時露出不滿之色,身軀動了一下。

趙孝騫卻果斷地道:“此事朕意已決,不必勸諫。歲幣是小事,洗刷大宋曾經的恥辱才是真,如今的大宋已有了實力和地位,拿回曾經屈辱送出去的東西,就是這樣。”

見趙孝騫如此堅持,群臣也就不再說話。

對大宋來說畢竟不是壞事,若遼夏兩國果真還回歲幣,天下士子百姓定然歡欣鼓舞,此舉對鞏固皇權,樹立朝廷威嚴都是極有利的。

此事議過,殿內一時無人說話,趙孝騫正要宣布散朝,卻見一名朝臣站了出來,大聲道:“臣,戶部侍郎曾晨,有事奏。”

趙孝騫點頭:“奏來。”

曾晨躬著身子,語氣突然帶著幾分欣喜和激動,道:“昨日臣聞應天知府上表……”

“言稱四日之前的亥時一刻,應天府城東北二十里外有天降祥瑞,時已天黑,卻見天空有異彩霞光,方圓十里皆可見,此祥瑞意喻圣人登基,天下大吉!”

殿內頓時一片寂靜,群臣都目瞪口呆地看著曾晨。

趙孝騫也驚呆了,怔怔地盯著曾晨,半晌沒說話。

漸漸地,趙孝騫抿緊了唇,面無表情地朝章惇投去一記冰冷的眼神。

章惇被他這記眼神盯得渾身發毛,臉色漸漸鐵青。

良久,趙孝騫嘴角一勾:“天降祥瑞?呵呵,好兆頭。”

曾晨垂著頭,沒看到趙孝騫的表情,更沒聽出趙孝騫語氣里的冰冷,神情居然有些得意地道:“是的,應天知府上表獻瑞,臣不敢耽誤,更為天下蒼生賀,官家即位,天命所歸,此誠大宋兆民之幸也。”

趙孝騫坐在龍椅上沒吱聲。

殿內群臣自然有人看清了趙孝騫的臉色,有些意外于他的淡漠。

天降祥瑞,多么喜慶的大事,換了別的皇帝,只怕高興得嘴都咧不攏了,為何官家卻好像不是很高興?

群臣面面相覷之時,章惇突然道:“稟官家,臣有事奏。”

趙孝騫淡淡地道:“說。”

“自多日前,確立官家為大宋新君后,政事堂前后共計收到各地官員表奏。”

“其中稱其治下出現祥瑞者,計二十五人,這些祥瑞有些是天降異彩,有些是獵戶發現山林有異獸麒麟,也有聲稱看到天上的彩鳳,各種祥瑞不一而足……”

趙孝騫嗯了一聲,自嘲般一笑:“二十五名官員皆稱治下現祥瑞,看來朕的即位,果真是天命所歸?”

此刻殿內群臣哪怕是傻子,也都聽出趙孝騫的語氣不對了。

這根本不是喜聞祥瑞的語氣。

“子厚先生,政事堂收到的二十五道祥瑞奏表,朕想知道你們是如何處置的。”趙孝騫道。

章惇垂瞼淡漠地道:“臣與同僚商議后,決定壓下這些奏表。”

趙孝騫好奇道:“你不信祥瑞這回事?”

章惇淡淡地道:“官家不信,臣自然也不信。”

“臣更覺得,往后再有地方官員擅稱祥瑞者,當治罪貶謫,以儆效尤!”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