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穩重點第五百三十四章 敵外有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世子穩重點 >>世子穩重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敵外有敵

第五百三十四章 敵外有敵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15日  作者:賊眉鼠眼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眉鼠眼 | 世子穩重點 
蕭家父子效忠大宋是事實,但這「效忠」倆字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就不好說了。

趙孝騫當初也不過是用利益來籠絡住他們,除了利益,實在沒別的東西能給了。

給感情也是一種辦法,但感情是需要長期投資的,如果不是朝夕相處,感情投資很難見效。

所以蕭家父子雖然是棋子,但這棋子不一定忠心,棋子也是有思想,有欲望的,如果執棋的人不能滿足棋子的欲望,那麼對不起,這顆棋子或許立馬就會變成禍患。

趙孝騫被罷官的事,不僅引發了大宋朝堂的動蕩,就連遼國朝堂也被深深影響,同時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這大約是連趙煦和章驚都始料未及的。

因為一位臣子的罷免,宋遼局勢再次風云涌動,邊境戰云密布,十萬兵馬因此而調動集結。

趙孝騫沒想到,自己居然活成了前世的戰神爽文。

戰神剛剛回歸都市,邊境便因他而陷入了動蕩之中。

只能說,幸好戰神回歸都市前,戰神他爹沒被賣進青樓接客不然豈不是被他爹爽到了。

相比蕭兀納的冷靜和現實,蕭光敬的表情就復雜多了。

他與趙孝騫有過來往,彼此間說是朋友,好像差了點兒意思,但多少是有幾分交情的,尤其是,二人還合夥干掉了西夏的小梁太后,蕭光敬臨時扮演了一下金蓮,給小梁太后灌藥藥一起偷摸干過壞事的人,交情終歸比普通朋友強一點。

所以聽說趙孝騫被罷官后,蕭光敬倒是沒有幸災樂禍,反倒是有點為他擔心。

「孩兒明日就啟程去大宋汴京,面見趙孝騫,」蕭光敬道。

蕭兀納搖頭,嚴肅地道:「事發緊急,你今日下午便走,喬裝成西域胡商,

老夫再給你一支商隊,帶上一些西域貨品,莫被宋人發現你的身份,入宋境后沿途所過城池,若遇盤問,只管用錢打點,萬莫與人爭執。」

「是,孩兒謹記。」

蕭光敬頓了頓,忍不住道:「若是趙孝騫真的不能官復原職,我們難道就不再效忠大宋了嗎?」

蕭兀納警了他一眼,淡淡地道:「當奸細還當上癮了?趙孝騫若不在了,我們有何必要繼續效忠大宋?」

說著蕭兀納面露冷笑,道:「陛下沒說錯,宋國皇帝出了一記昏招兒,宋國能扭轉當今局勢,全憑趙孝騫一人之力。」

「若趙孝騫被免,宋國已然扭轉的局勢,很快會倒退回當年,遼國不懼宋,

所懼者唯有趙孝騫,今日宋國此舉,無異于自剪羽翼,愚蠢可笑!」

「既如此,你我有何必要繼續效忠宋國?宋國還有何前途可言?」

蕭兀納一番點撥后,蕭光敬頓時恍然,拋開情感不論,冷靜下來分析一下,

確實如蕭兀納所說,趙孝騫一旦被免,宋國確實沒希望了,父子倆就沒必要效忠宋國了。

「孩兒明白了。」

大宋汴京。

趙孝騫從大理寺監牢出來后,回到楚王府,老實本分地閉門謝客,在王府里安安分分陪著趙顥和妻妾們。

闖了那麼大的禍,總算有驚無險地度過這一劫,趙孝騫感謝大自然的饋贈的同時,也明白自己必須要低調了,至少這段時間內必須低調。

趙孝騫被放出來了,但朝堂并未風平浪靜,反而因為劉賢真等人的案子,掀起了驚濤駭浪。

趙煦下旨,政事堂頒文,將劉賢真等人的供狀和證據公示朝堂,涉案者共計三十馀權貴官員,所有的政局都擺在了臺面上,坦然地公示于朝堂百官。

這個舉動堵住了許多人的嘴。

供狀和證據都在,這樁案子已是板上釘釘,不可能反轉了,朝堂上那些杠精們也是有理智的,他們很清楚什麼事可以抬杠,什麼事最好閉嘴。

比如劉賢真這樁案子,就屬于必須閉嘴的范圍。

板上釘釘的鐵案,你還逼逼個啥?敢為劉賢真他們抱不平,你到底存了什麼心思?你是不是他們的同黨?

誰都不想沒事惹上一身騷,于是趙煦下旨,三日后處斬劉賢真等三十馀官員,縱然朝堂震驚,倒也沒人敢站出來質疑反對。

劉賢真這批官員犯的事,沒人敢哎聲兒,但趙孝騫犯的事,出聲的人就多了嚴格說來,劉賢真和趙孝騫涉及的案子,看似是同一樁,但它們的性質不一樣。

劉賢真是已被坐實了,趙孝騫擅殺官員的事卻爭議很大。

對趙孝騫的所為,趙煦和政事堂都沒有解釋,只是淡淡地提了一句「罷官免職」,就輕松帶過了。

如此輕飄飄的處理結果,引發了不少朝臣的不滿。

不可否認,趙孝騫確實是大宋的功臣,但功與過是兩碼事,這世上也沒有功過相抵的規矩。

當初趙孝騫立了功,官家已然封賞過了,那麼他犯的事難道就不懲罰了嗎?

罷官免職算什麼懲罰?撓癢癢的力道,你還不如自罰三杯呢。

于是在趙孝騫回楚王府后,接下來的兩日里,許多朝臣上疏,要求懲處趙孝騫之罪。

擅殺四十多名官員可不是小事,若是讓趙孝騫就這樣躲過了制裁,大宋的王法豈不成了擺設?

更何況,趙煦只是罷免了趙孝騫的官職,對他的河間郡王爵位卻一字不提,

這其中的深意瞎子都看得出,官家這是打伏筆呢,等一個合適的時機重新啟用起孝騫,大概率會官復原職。

群臣知道官家特別器重趙孝騫,可你也不能偏得如此明目張膽吧?

無數上諫要求嚴懲趙孝騫的奏疏飛進延福宮。

趙煦的案頭很快被奏疏淹沒,他只隨便翻看了幾道奏疏,就命人全部送去政事堂,交給章驚解決。

現在輪到章驚犯難了,他不僅是宰相,也是朝堂新黨的領袖。

那麼多上諫的奏疏,其中一大半是新黨官員寫的,章驚總不能為了趙孝騫而得罪自己的同黨吧?

可章懷又很清楚官家的態度,他擺明了是要保趙孝騫的,皇帝做出的決定,

宰相能怎麼辦?他敢跟官家對著干嗎?

再說趙孝騫能脫罪,章在其中出力不小,因為這件事,章懷與趙孝騫的關系大為緩和,可以說如今是章和趙孝騫的蜜月期。

好不容易緩和的關系,章驚不想再次破壞,以趙孝騫的本事,將來他的權力只會越來越大,更要命的是,趙孝騫還很年輕,不出意外的話,章驚將來告老致仕時,趙孝騫正是如日中天。

如果章還想有個善終的結局,不想致仕歸鄉的路上莫名其妙死于刺客的冷箭下,那麼現在最好不要得罪他。

于是章驚思量許久,索性將所有的奏疏束之高閣,置之不理。

主打一個冷暴力。

輿論終歸有平息的那一天,等到朝堂上參劾趙孝騫的奏疏越來越少,最后絕跡之時,這件事差不多就算過去了。

現在群臣正是熱血上頭之時,不搭理他們,讓他們自已慢慢冷靜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福寧殿內。

趙煦和趙孝騫相對而坐,正在對酌。

外面風急浪高,輿情漫天,奇怪的是,君臣二人卻好像根本沒受影響,二人飲酒閑聊很開心。

「子安成邊大半年,幸得有你,邊境方得安寧,如今遼國已不敢輕舉妄動,

子安正好趁此機會在汴京好好休息一段日子,待朝中風聲平息,朕再將你官復原職,你還是要回真定府的。」趙煦舉杯笑道。

趙孝騫急忙雙手捧杯,先干為敬,然后笑道:「官家的安排甚妥,臣其實早就想休息了,一直沒機會,這次闖禍反倒是給了我休息的理由。」

趙煦搖頭道:「朕知道你累,但你休息不了多久,莫忘了,燕云十六州還在遼人手里,燕云若不收復,朕寢食難安。將來子安你回到真定府后,便要著手辦這件事了。」

提起燕云十六州,趙煦不由有些興奮了,搓著手道:「如若一兩年內能收復燕云十六州,朕覺得,遼國離亡國就不遠了——」

「遼國若亡,接下來只剩西夏,西夏本已對大宋稱臣,將西夏納入我大宋疆域更是易如反掌,如此一來,天下便可在朕的手中一統。」

「哈哈!朕豈不是成了大宋的中興之主?每年祭祀歷代先帝時,朕亦可昂首挺胸,在祖先牌位前稍微露一點得瑟之色,想必不過分吧?」

趙煦越想越高興,對皇帝來說,金錢權力什麼的,對他的誘惑已不大了,他要的是面子,是功績,是青史留名。

現在仔細一盤算,他想要的東西,有生之年很有可能實現,人生無憾了。

見趙煦如此興奮,啥都沒干成呢,臉上的得瑟之色已掩飾不住了,趙孝騫暗暗嘆了口氣,不得不給他潑一盆涼水。

「官家,遼國就算滅亡了,大宋還有更棘手的敵人。」趙孝騫提醒道。

趙煦一愜:「遼國西夏之外,還有敵人?誰還配做大宋的敵人?」

趙孝騫一字一頓緩緩道:「有,正是如今遼國東北面的女真部落,它正在臥薪嘗膽,積蓄力量,若有一位卓越的領袖橫空出世,那么女真部落的崛起勢不可擋,將來必成我大宋的勁敵。」

「準確的說,女真部落其實已經崛起了,只是它隱藏得很好,遼人都沒察覺到而已。」


上一章  |  世子穩重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