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走偏鋒的大明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城驚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劍走偏鋒的大明 >>劍走偏鋒的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城驚聞

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城驚聞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0日  作者:郁雨竹  分類: 言情 | 歷史 | 兩宋元明 | 郁雨竹 | 劍走偏鋒的大明 
皇帝被俘,京城百官齊聚大殿,激烈的討論起來。

“也先派人送來了國書,要我們將燕趙之地割讓給他,還要打開宣府大門,他親送皇帝回京!”

“這樣的話你也敢信?城門只要一打開,再想合上就困難了!”

“陛下是怎么落到也先手里的,二十多萬隨駕大軍難道都是吃素的嗎?”

“此時是問責的時候嗎?當務之急是要想我們該怎么辦,陛下要怎么辦?”

這話本身沒有錯,但說這話的人是錦衣衛指揮使馬順。

他是王振的心腹。

所以他一開口,得知王振已死,且知道了部份北征實情的百官就怒火沖破天靈蓋,指著馬順大聲道:“就是爾等奸宦誤我大明!似王振這樣的人,即便死了,也當誅九族!”

馬順當然不同意。

王振要是被誅九族,豈不是要清算其黨羽?

眾所周知,他是王振的心腹。

所以馬順極力反對。

戶部給事中王竑憤怒至極,多年來對王振和錦衣衛的怨恨爆發,皇帝被俘讓他心情急劇起伏,見馬順竟然不想著救皇帝,還一心為王振脫罪,頓時怒上心頭,捏著拳頭就沖上去。

一人開頭,其余人群情激奮,跟著捏著拳頭沖上去,又打又踹。

于謙夾在其中,只覺得天要塌了。

如此激憤,事后一旦問責,整個朝廷都要分崩離析。

他擠開人群,袖子都被扯掉了一邊,他一把拽住臉色蒼白想要離開的郕王,大聲道:“殿下,殿下,馬順等人罪該萬死,打死勿論。如今陛下落難,整個天下都要仰仗您!”

眾人聽到,這才稍稍恢復理智,打眼一瞧,馬順已經被毆死,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于謙就好像沒看到一樣,一邊拉著郕王坐到他原來的位置上,一邊讓侍衛把馬順的尸體拖出去。

正在此時,有人撥開人群沖到楊旦身邊,抓住他道:“楊旦,你家人在宮外等你,楊首輔他……他驚聞陛下被俘,薨了。”

楊旦表情空白,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他推開同僚正要跑,想起什么,回頭沖郕王重重跪下,大哭:“殿下——”

郕王在聽到消息時也猛地站起來,聽他這一喊,心中大慟,忍不住痛哭出聲:“先生——”

三楊都給皇帝當過老師,身為皇帝的親弟弟,郕王也跟著三位先生讀過一段時間。

后來,皇兄要學著怎么做好一個皇帝,他則要去學習怎么做一個王臣,所以就不再跟著學習,但,他一直從心里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先生。

于謙也眼眶微紅,卻知道此時不是傷心的時候,他握緊郕王的手,低聲道:“殿下當命禮部厚葬楊首輔,然后曉喻天下,命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入京師防御。”

郕王連連點頭。

但也有朝臣表示反對,一直通曉天象的徐埕就出列大聲道:“殿下,天象有異,再居北京恐有傾覆之南,請朝廷南遷,遷都回南京。”

于謙聞言大怒,大聲道:“提議南遷的人當斬首!京師乃天下根本,只要一動大事休矣,難道不見宋朝南遷的故事嗎?”

徐埕素來識時務,于謙這么劇烈反對,他立刻不吭聲了。

但同樣有意南遷的其他大臣卻不愿意就此退縮,堅持己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時就應該保住力量南遷,否則,一旦事敗,那才是天下休矣。”

于謙目視眾人,激烈地道:“若失去中原,使大明重顯宋朝之禍,令漢人重覆北元漢人之難,我等有何面目再活世上?”

此話一出,滿殿再無人提議南遷。

郕王也不想南遷:“太祖皇帝深惡北元,我也是太祖子孫,怎能丟棄兄長和百姓南遷?”

既然不南遷,接下來就是解決事情了。

經大殿一事,郕王看出,滿朝文武此時惶惶然,大家好像都怕出錯,卻又都偏激,能為首者,竟是兵部侍郎于謙。

于是,郕王當即命他主事,調派各地備操軍入京抵御瓦剌。

除此外,他們還需要即刻給大同、宣府等邊鎮下命令,是堅守,還是先把皇帝弄回來,都需要一個章程。

眾人心中明白,想把皇帝弄回來千難萬難,當下唯以大明江山和百姓為重。

宋朝徽欽兩帝的經歷猶若眼前,想把皇帝搶回來,除非他變成一具尸體。

于謙抬頭看向郕王,知道,為今之計,只有郕王登基,讓流落在外的皇帝份量變成最小,讓也先手中的人質失去作用。

大朝會一結束,于謙就找上王直幾位重臣,拉著他們去見太后。

后宮正一片亂。

太后聽說皇帝被俘的消息后先是一暈,醒過來后,皇后正在打包自己的細軟,打算讓人送到邊鎮去贖回皇帝。

太后眼淚嘩嘩流,她知道,皇帝是贖不回來的,但聽說瓦剌和宣府總兵楊洪索要財物,所以給他們錢,應該可以讓皇帝日子好過一些。

所以太后沒有阻攔皇后,反而跟著拿出自己的體己,打算一并送到邊鎮去。

前殿的事很快傳到后宮,得知馬順被群情激憤的大臣們毆死,太后臉色微白,隱約察覺到了什么。

她從不插手前朝政務。

兒子小的時候,太皇太后還在,她只需恭敬侍奉太皇太后即可。

太皇太后薨逝之后,兒子又已長大,主意大得很,孫太后素來柔順,又注重和兒子的母子之情,更不會插手前朝政務。

所以很少有事能找到她。

每每找到她的,都是極大的事。

孫太后恐慌不已,她也是熟讀詩書的人,于謙還沒到跟前,她就猜到了他要說什么。

果然,一見面,于謙就提議讓郕王登基:“太后,國家將亡,皇帝留質于也先,中國必受其要挾,請太后立郕王為帝,請皇帝為太上皇,以保全天下。”

孫太后臉色蒼白,惶惶然問:“若皇帝為太上皇,諸卿還會救太上皇嗎?”

于謙沉聲道:“即便是一普通百姓,我等亦要竭盡所能營救,方不負官位,何況太上皇?”


上一章  |  劍走偏鋒的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