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第446章、天予不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光宗耀明 >>光宗耀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6章、天予不取

第446章、天予不取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12日  作者:冬三十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冬三十娘 | 光宗耀明 
當外滇戰事的消息也傳遍南洋諸國之后,升龍府內的鄭氏兄弟、父子之間倒是先爆發了爭執。

名義上的黎朝之主黎維新也得到了“殊榮”,得以聆聽他們爭吵——畢竟事涉下一步的抉擇,需要黎氏出面向大明奏稟,順便再請冊封。

“我已經快七十了!”鄭松沉著臉,“阮潢的兒子是個人物,短短三年就已經掌穩了南方。他自稱仁國公,正營設了三司,府縣各官都不聽朝廷的,現在連賦稅都要抗繳!不在這個時候發兵伐滅他,難道等我死了,等他積蓄更多兵力錢糧?”

他的弟弟鄭杜皺眉:“可是南面不好打。”

鄭杜是鄭松極重要的一只手,官居太傅,統帥著北朝諸多兵馬。

他說的是實話。往南打,天險眾多,關隘易守難攻。阮氏盤踞的富春雖離如今雙方所控制的邊界不遠,但橫山靈江之險,很難度過。

“現在不好打,將來就更加難打!”

鄭松堅持己見。

他雖然“說一不二”,可如果連親弟弟、親兒子都另有想法,那么就算強令他們出征也沒用。

“莫氏余孽還盤踞在西北。”他的長子鄭梉看了看弟弟鄭椿,“要是按二弟上次去大明覲見皇帝陛下的說法,大明皇帝是說哪一家平了內亂、民心盡歸,那時才談得上奏請冊封。若論內亂,莫氏才是重中之重。阮福源……畢竟還與我鄭家結親。只要平了莫氏余孽,再和阮福源說好,劃江而治也不是不行。”

“怎可劃江而治!”鄭松看著兩個比較有本事一點的兒子,“大明皇帝口中的內亂,難道是指莫氏余孽?如今大明兵鋒已至,盤踞在高平一帶的莫氏余孽本就是篡朝亂臣。奏請大明發兵剿滅,那里不要了,但只要大明能遣戰艦助我們剿滅阮氏,則是撥亂反正。黎朝正朔既在,冊封也就不在話下!”

黎維新不動聲色地坐在那里,拳頭在袖中捏緊了,看了看一直沒說話的鄭椿。

割土求助?

莫登庸都只是獻籍獻冊,實則并未失土。

但如今的明皇可不是當年了,聽大明這些年的動靜,他是當真對土地有想法的。

“父親,高平易守難攻。但若是給了大明,將來……升龍怎么辦?”鄭椿終于開了口。

“大明兵發緬甸,又在征討倭國,倉促之間怎會立即發兵剿滅莫氏余孽?”鄭松瞪著眼,“自是先助我們剿滅阮氏。難道以大明之強,還怕我們反悔?升龍怎么辦……這也是試探!若大明有心再征我們,難道升龍就好守?反之備顯恭順,遣使南都,大明如今設了新港宣尉司,正要南洋大國恭順臣服。”

他又看著鄭杜:“阮福源此前和西洋人勾結,那就是實據!大明發兵滿剌加,就是要驅逐西洋人。你們忘了前幾年的事?”

“……大哥是說,要這樣做,試探大明有沒有吞并升龍之心?”

“不錯!”鄭松看他有些動搖,立即緩和了語氣,“高平窮山惡水,大明要之何用?若連那種地方都要,那就當真防了。阮氏盤踞之地確實易守難攻,所以更要先討滅了。如此一來,就算到時大明發兵來攻,退守之地也更多。”

“……大明船堅炮利,南面易守難攻只是對我們而言是如此。對大明來說……從海上便可直驅而入。”

“所以要先試探。”鄭松看向黎維新,“一是請大明剿滅莫氏余孽,據有高平。一是發海師助我們,功成則許以占婆三地。大明既設新港,海船來往,在那里設有一港不是更好?還能震懾真臘暹羅。”

“大哥是說,看大明選哪里?”

“左右那占婆諸藩如今都受阮氏遙制!”鄭松點了點頭。

他口中的占婆,便是大明所稱占城。交趾與占城之間你來我往,恩怨已不知幾百年。但如今,交趾已經割占了占婆的大片精華土地,僅僅保留了占婆、華英、南蟠三小塊地方,分割成為領國,而名義上仍有一個占城君主。

地勢狹長,升龍的控制力連如今阮氏盤踞的南面都難以保證,何況更遙遠的占婆三地?

但對大明來說,則是從南都前往新港途中一個很好的補給點。另外,那里就離真臘不遠了,很適合用來震懾真臘及更西面的暹羅。

如果大明選擇那里,則說明大明對于交趾之地并不執著。只要交趾恭順,大明何必發兵交趾?

多年前他們就試過了,交趾人哪有那么好統御住?

但鄭椿總想著他接觸到的大明皇帝。

他們真能試探到大明什么嗎?或者說,大明就是不冊封,難道不就是最大的信號?

他覺得父親越老越昏聵了,關鍵是……總不愿意放權。

現在更要把占婆三地或者高平之地許給大明,為的只是他最終一統南北。

難道不該趁大明如今騰不出手,多為將來做些準備?阮福源能與西洋人接觸,就是個有雄心的人。那些西洋夷人前幾年跑到東面海上占了個小島,大明連忙趕過來把他們驅走,難道不是擔心交趾從他們手中獲得火器?

鄭椿覺得現在應該要往西去,占據更多山地,不能只是停留在海邊。

留下阮氏,留著高平的莫氏,將來未嘗不能互為倚仗。

“父親說得有理。既要南征,還需父親親去督巡各營,孩兒先督好今年糧賦,以備大軍開拔。”他這樣對鄭松說道,隨即卻向黎維新微微點了點頭,目光堅定。

黎維新不由得心中激動,極力克制著自己:鄭椿做出決定了嗎?

鄭松不疑有他,只是大喜,隨后又看向鄭杜和大兒子。

他不知道自己這好兒子已經與自己的女婿黎維新正在謀劃著什么,只是專心安排著南征之事。

而這個時候南面的富春,阮福源面前則是兩個女兒。

大女兒阮氏玉姱,小女兒阮氏玉婈。她們都頗為嬌小,然而身段都極佳,姿容也是出色的。

“你去了占城,只有兩件事。一是絕不能讓他們趁我要抗拒鄭氏而在南面自立搗亂,二是生下兒子!他絕不敢輕忽你!”

這是他賦予大女兒的使命。

而對這小女兒,阮福源則更加凝重:“你去南都后,大明重臣既見我國書,定會送你入京面圣!我們阮家本是誅除莫氏僭主首功,如今那鄭氏卻挾持那黎主迫害忠臣!哼,什么黎朝宗室,有我佐證,天兵師出有名!待大明發兵討伐,我們阮氏得允立國,有南越之地便可!”

大明兵威之下,南北對峙的鄭、阮兩家正選擇著不同路線。

但迫于大明的海上力量之強大,沿海疆散步的南北兩越卻不約而同地打起了賣對方地盤的念頭。

只不過阮氏賣得更多。

既然西洋夷人已經駭然退卻,他剛剛想要借他們之力鑄炮的籌謀被打斷,大明海師不知什么時候就會尋他的麻煩,不如跪得更徹底一點。

何況論實力,他離鄭氏還有不小距離。

“還有,你定要說我屆時愿發兵真臘,取河畔良田。大明購糧甚多,那幾家洋行都覬覦高棉河膏腴之地。真臘復國遷都后,警懼四鄰,幾不與外交通。此前皇帝南巡,他們都沒遣人去,這是大不敬。告訴皇帝陛下,我愿為大明多種糧食!”

這是他敏銳捕捉到的機會。

以大明之廣袤富庶,不知為何這些年還從南洋諸國大肆采購糧食。

若大明缺糧,還有什么地方比鄭氏盤踞之地和那真臘更好?

他只能守,攻滅不了鄭氏,但大明可以。當年,大明也只要了那片地方。

看如今大明對外滇大舉出擊,不也因為那里有廣袤平原,大江大河,適合耕種嗎?

“順廣北有橫山靈江之險,南有海云碑山之固,山產金鐵,海出漁鹽,實英雄用武之地。若能馴民厲兵與鄭氏抗衡,足建萬世之業。”

父親臨死前的訓誡還在阮福源耳側。

但如今大明既已雄心勃勃,何須他馴民厲兵與鄭氏抗衡?

臣服于大明,一樣是萬世之業!

以大明設了南都和新港宣尉司的做派,這南洋還需要留那么多亂七八糟、不通文教王化的藩國嗎?

那些洋行的眼神,騙不了阮福源。

但南洋這么大,總有阮氏立國基業。

他的兩個女兒就這么一南一北,乘船啟程。

只要穩住了占婆,又能得到大明的許可,那么就能從此朝這個方向走了。

朱常洛還不知道又有一個細枝碩果的安南少女正帶著大禮朝他走來,也不知道黎氏之主和鄭氏次子正合謀行刺鄭松奪權。

眼下他還顧不上交趾的事,南洋方略的第一步只是先奪回馬六甲、控扼外滇筑好最外圍的防線。

交趾嘛,到時候就是籬笆里的果實。

此刻,還只是中秋剛過,但第一陣寒潮已經襲來。

京城觀測到的氣溫,一夜之間下降了十度有余。

這是連續兩年的寒冬了?

朱常洛知道小冰河期跨越時間很長,實則也不會一開始就那么迅猛。

但跡象真的越來越明顯了。


上一章  |  光宗耀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