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第318章、錦州,塔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光宗耀明 >>光宗耀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8章、錦州,塔山

第318章、錦州,塔山


更新時間:2024年10月07日  作者:冬三十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冬三十娘 | 光宗耀明 
努爾哈赤也聰明。

他沒有計劃著讓湯古代直接在前線背刺大明,而是依舊恭順地聽從大明安排。

但讓大明的遼東多一分壓力的,哪里只有臨陣背叛一途?

他的安排是偷襲防備空虛的葉赫部,以野人女真的名義,但留下一些這么多年來從許多戰場上搜羅的明軍小物件。

那些東西都證明不了什么,也不至于讓大明確認是建州女真假扮野人女真:你來我往這么多年,野人女真憑什么不能從各種地方搜羅到一些已有不少年頭的明軍刀劍、甲片?

但葉赫部本來就對大明不是全然放心。

只要葉赫部要以部族利益為重,少出些力,大明就得在他們已經打下來的遼河套那邊多用一些力。

倒是岱青說的,打斷大明遼東傍海道,努爾哈赤在等著這個形勢出現。

如果能出現,一整個冬天的時間,足夠做很多事了。

此刻,他的四兒子湯古代已經到了錦州的西南面。

“明軍肯定讓我們頂在最前面,貝子……”

湯古代聞言看了看他,沉著臉說道:“隨機應變。”

作為老四,他今年二十四歲。

但現在他已經有一個快七歲的兒子了。

而去年,他又娶了烏拉部兩個貝勒的女兒,現在跟著他過來的人里,就有他這“妾家”的長輩。

戰局兇險,此來只能任人操弄,當然懸著心。

前方的塔山堡一帶,駐守的是寧遠中左所,西南面不遠還有寧遠衛。

地勢而言,從山海關出來過了塔山堡之后就陡然開闊不少。北面過了女兒河就到錦州,整個東北就此門戶大開。

對大明而言,錦州一帶極為緊要。

原本,湯古代還沒有這樣的認識,大明的文武官員也不會告訴他。

但在出發之前,努爾哈赤明白詳述了一切。

不僅它所處的位置決定了這一切,天下英雄若想打遼東的主意,也決定了它們會先著眼錦州。

一路過來,隨他們一起出發增援錦州防線的大明遼東蓋州衛緊張不已,遼東腹地向錦州義州方向的輜重更是不斷。

要去最危險的地方,湯古代當然心情很不好:明知派人“增援”大明近乎送死,為什么還要讓他來?

是要把他和八弟和穆庫什一樣舍棄掉嗎?

好在懸著的心很快就放下了,令人感覺又驚又喜。

喜的是,蓋州衛要開向那個女兒河流入大明邊墻再通往錦州的大福堡,而他們不用去,而是前往塔山堡南面海灣畔的望海臺一帶。

海邊啊,至少不是直面韃靼汗廷精兵的第一線。

而后他就驚到了,是驚嚇。

望海臺位于一個伸向海洋的半島上,這個半島的北面,因此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海灣。這半島因為形狀像一個葫蘆,故名葫蘆套。

湯古代驚嚇的是,他帶著的三千女真“精兵”到了這里之后,越過了駐守在半島最西側的寨兒山堡防線,看到了一支恐怖的大軍。

這得有多少人?

最驚嚇的是,引路過來的人恭敬地對面前的兩個大將說道:“英國公,寧遠侯,人已經到了,還算聽話。”

英國公是誰?湯古代并沒有什么印象。

但是……寧……遠……候?

他沒見過李成梁,但不知聽阿瑪和族中長輩說過多少次。

眼前這個人……年紀似乎也對得上……

并且,身后的部下大將們已經紛紛變了顏色。

李成梁微瞇著眼睛打量了他一眼,隨后掃視了一下他身后的人,仿佛只是看尋常牲畜,而后漫不經心地說:“你就是努爾哈赤的四兒子?”

“……是李……將軍當面?”

湯古代心里泛起驚濤駭浪,這一刻,他想起阿瑪的話:最主要的是探得已進封為寧遠侯的李成梁的消息!

現在他探到了,但只見李成梁眼睛睜大了一些盯著他:“倒有幾分你爹年輕時的模樣。既然來了,就在我帳下聽命吧。張小公爺,安排給你?”

“好!”

張維賢大喜。他領著一萬京營支援遼東,但到了這里來,當然是李成梁指揮。

張維賢并不拒絕。自己幾斤幾兩,心里還是有點數的。有李成梁這樣的大腿,何必不抱?

這其實是皇帝的美意,還有提醒:請寧遠侯積極融入勛臣群體,請英國公好好把握這次由寧遠侯帶著立功的機會。

所以一萬京營將士里,張維賢自己本人只有一個不到三千人的機動營。

李成梁懂得皇帝的意思:再予他立功機會,但身份定位要擺正。

英國公一脈畢竟是老牌公爵之家,寧遠侯甚至以后的寧遠公家,沒道理不與英國公家搞好關系。

尤其別想著到了遼東是猛虎歸山。

帶帶年輕的英國公,對李成梁的子孫們有利無害。

所以新到的女真兵,李成梁交給了張維賢:就算不攻堅,需要用的時候,也好讓他們頂在最前面。

前提是安全。

李成梁盯著湯古代,沉著聲說道:“實話告訴你們,我早就伏兵在此。這葫蘆套全是奇兵,不可走漏一絲消息。你們就呆在這里,既然說是供大明調用,那么本將調令到之前,任何人不能離開,不得有異動!違令者,斬!”

于是湯古代被安排地方先駐扎了下來,然后發現這里軍資豐富至極。

就仿佛小半個遼東的物資都堆在了這里。

望海臺所處的半島北面,港闊水深。夏日之時,海灣南面的半島可以遮擋風浪;冬天時,這里最多也只是微微結一層薄冰。

因此現在他看見了一個規模巨大的港口。

在這營區里溜達,沒人多管。

湯古代看著那些碼頭,看著停泊在那里的海船與碼頭泊位的數量及大小,心中不禁有些不安。

不像只是為了這么點、這么小的海船準備的。

這里的物資,也不像只是為了這里加上他們之后還不到一萬五千人準備的。

湯古代想起阿瑪說的韃靼可能會試著打穿錦州一帶,他又想著李成梁說的早就伏兵在此,不由得心頭發寒,然后坐立不安。

阿瑪知道這些嗎?

他聽阿瑪說,阿瑪也準備回建州主持大局,讓他不用太擔心安危。

主持什么大局?有什么安危?

湯古代全部都不知道,而他到的第二天,這里就緊張了起來。

哨騎往來不斷,李成梁的軍令不久后就傳到各營。

“做好準備,隨時接敵!”

湯古代更迷惑了:這里已經是海邊,接什么敵?大明邊墻還在,什么敵能打到這里來?

邊墻外的異動,大明總能探知到一些。

小歹青在錦州、義州西面一帶活動,大明也早就探知到了。

邊情絡繹不絕地送到京城,朱常洛看了之后神情有些感慨:“果然是錦州……”

此前商議時,就有重臣分析了小歹青以前的攻擊習慣,以錦州義州為主。

但并不僅僅因此,因為朱常洛現在想到的是自己熟悉的那三大戰役之一。

葫蘆套、塔山堡、錦州……

果然,戰爭的邏輯都是相通的。根據地形特點,重點布防的區域總會選擇一些熟悉的地方,進攻亦如是。

“破了錦州,遼東就被關了門,小歹青終于動了!”

田樂很興奮。

“……他試過那么多次都沒破錦州,現在就敢動了?會不會有詐?”

“由不得他!”田樂極為肯定地說,“對女真諸部那般霸道,就是為了今日。遼東邊軍大肆出邊墻掃蕩,也是為了今日。若不讓他以為遼東關外同仇敵愾,大明兵力左支右絀,他如何能下定決心?”

朱常洛靜靜看著輿圖。

是啊,大明有了更大胃口,韃靼也有了更大胃口。

其實彼此都已經看穿了彼此的戰略意圖,就看誰能在戰術上先取得勝勢了。

大明要救遼東,必定要經葫蘆套旁邊的塔山一帶過去。能破了錦州,而后守穩這里,大明的整個遼東就都沒了。

韃靼要想挽回局面,如今最好的法子也莫過于在戰略上實現這一點:攻破錦州,截斷傍海道!

搞去搞來,朱常洛忽然笑了笑:“變成國軍了。”

田樂疑惑地看著他。

“怪不得昔年遮陽行選遼東諸港時,你定要他們在葫蘆套那里設一港,有一條海路運送至廣寧一帶。”

“那是自然。”田樂說道,“山海關至塔山堡,尤可憑傍海道狹長地勢慢慢推回去。但過了錦西可就不同了。”田樂說著,“臣雖沒到遼東任職過,但大明山川形勝,還算了然于胸。”

“有希智,朕之幸,大明之幸。”

朱常洛由衷感慨田樂管著的樞密院從很早就為各種可能做著布局,現在只有先沉住氣。

“立刻就要開始了。”他神情有些黯然,“但盼小尖山、弘螺山那邊的邊軍損傷沒有太重。”

戰場上,戲是很難作假的,尤其是小歹青這樣熟悉明軍的對手。

所以,必定有哪一處是真的傷亡慘重被突破的。

這才能讓大魚咬鉤,認為真的是大明的年輕皇帝太心高氣傲了,把遼東戰力榨得太干凈,想一次達到太大的目的,為此甚至低估了對手突破防線的可能,又或者兵力、軍資真的跟不上這個規模的大戰役。

這才是朱常洛最需要壓抑著不安,只能等的時刻。


上一章  |  光宗耀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