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走,李淵當然不可能輕易的讓他們走,但想要現在就上手去辦,那恐怕也不是什么好辦的事。
世家子弟,不是說一句話全給殺了就能殺的,因為李淵自己本身就是世家子弟,朝堂官場上九成也都是世家子弟。一刀全宰了,那好了,還不知道要出什么亂子。
就算是那邊那個朝廷都被夏林攪合成那個樣子了也沒說敢一次性全給辦掉,都要一點一點的來。
而且李淵知道,只要自己開始動手了,那就必將是個天下割據的局面,畢竟沒有人愿意引頸就戮,掙扎肯定是要掙扎的。
晉末時的群雄割據不就是這么來的么。
而想要再次天下歸心,需要一個雄主通過數代謀略、幾世耕耘才能實現,這件事想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去完成,那簡直如癡人說夢。
“他回頭必反噬。”
李淵雙手撐在膝蓋上,面前坐著一個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人,那便是魏國尚書令馬周。
馬周奉命出使李唐,兩國雖為敵,李唐說景泰帝得國不正,田魏說武德帝無德謀反,但新咸陽耗資萬萬兩之巨,誰跟錢過意不去呢,所以大家嘴上都在罵,但私底下的使團卻是尚書令馬周親自帶隊出使李唐洽談經貿。
兩國交戰都不斬來使,更何況這是對方的宰相,那接待的規格自然也是很高的,甚至是李淵親自秘談。
這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夏林出去一把就把西突厥給干殘廢的事情,并且現在估計都已經快大兵壓境西突厥王庭了。
聊到最后李淵直接給夏林下了一個日后必會反噬的定論。
不得不說李淵的判斷力是相當可以的,雖然他在歷史上臭毛病嗨多,但畢竟也是能一手開拓李唐王朝的人,在這一點上也沒啥好黑的,如果不是因為在玄武門跟李世民對掏輸了,他應當也會是一個還不錯的皇帝。
但問題并不是他錯還是不錯,問題的根源就是在于皇帝。只要有皇帝,就必然免不了一些問題,為什么門閥世家幾千年,歷朝歷代的皇帝既要依附他們又得想辦法打壓他們,說白了就是時代根源性的問題。
皇帝是人,皇帝也有一個龐大的家族,這個家族需要流傳下去,那就必然需要發展自己的勢力,哪怕是一個泔水小臣,只要能夠依附皇權并得到皇族信賴,那它也能在短短的幾代之間成為一個盤根錯節的大家族。
而最終所謂的打壓世家不過就是打壓“對自己利益有所侵犯”的世家,轉回頭他們還是要扶持“對自己有利”的世家,那這能成功么?當然不能啊。
不但不能,而且上下數千年時間幾乎所有王朝周期律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這些新老貴族將生產資料給鎖死在了自己手中,導致分無可分,最終只能洗牌重來。
夏林現在干的事就是在提前掀一個王朝的底褲,田魏掀了,現在導致田魏出現了巨大的財政赤字危機,不得不轉向去尋求李唐的幫助。
而李唐當下正在被掀,雖然還沒到最后但從現在露出的苗頭可以看出如果再這樣下去,李唐距離大亂也沒多少時間了。
李淵愁啊,愁得腦殼都冒煙。
“一個是長痛,一個是短痛,現在倒是好了,都擺在了你我的面前。我想景泰帝心中也是清楚吧,這樣的人要干什么事。”
“是。”馬周也沒有掩蓋任何情緒:“大魏皇帝陛下心中自也是明晰。”
“他跪不下去。”
李淵說到這里有些惋惜又有些苦痛的砸了一下桌子:“他不肯給皇帝下跪呀!哎……他若能與我同心,定能締造一番盛世。”
看到他捶足頓胸的樣子,馬周的臉上仍沒有什么表情,只是坐在那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此刻書房之中的光線陰暗,太監本要掌燈但卻被李淵阻止。
“一日便能橫掃突厥八萬精銳。景泰帝不怕?”
“怕。”
“是啊,怕。朕也怕。但怕又能如何呢。”李淵微微仰起頭來:“當下唯一能憑借的還只能是他,只能用他豎起一道帝王與世家之間的墻。”
馬周眉頭輕輕舒展,帶著幾分試探的問道:“那不知唐皇陛下想要如何?”
“我不想要如何,到時候他還是要回去的,終究這道題還是要由你們的來解。”
馬周并沒有繼續說話,但他知道李淵顯然還是低估了夏林,為什么這次馬周主動請纓帶隊來到長安,難道只是為了一些水泥石料嗎?
他可是帶著夏林的指示而來,要在這里,在這李唐的土地上以田魏宰相的身份鎮壓一場叛亂。
只是他什么都沒跟李淵說,因為這是要讓他們集團繼金陵之后拿下長安話語權的重要計劃。
夏林曾很詳細的給馬周說過話語權的重要性,槍桿子、筆桿子和秤桿子這三桿子,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都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真男人不只是浴血戰死,更是要為萬世開太平。
“好了,今日朕多言了,馬相剛到長安,朕本不該說這些。馬相便去好生休息吧,后頭的事情還很多,新城之事還盼馬相好生安置,如今兩國之間雖有間隙,但同為中原之國,還是當以大局為重。”
“唐皇陛下深明大義,馬某佩服,那馬某這便告辭了。”
馬周起身離開,李淵一個人坐在昏沉的書桌后目送著他離開,李淵心中自然也是無奈。
不過他知道,這算是夏林第一次展現出屬于他的力量,而這次亮劍震懾的可不只是北方蠻族,更多的還是中原的各方勢力。
他們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摸著胸口問問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在一天的時間里干掉步、騎混搭裝備精良的突厥主力。
或者掉過頭來,看看自己手底下那群吃醋布湯沾水餅的士兵頂不頂得住對面的一波流沖鋒打法。
甚至是名震天下的玄甲精騎能不能在夏林一輪又一輪的沖擊下活過來。
沖拾萬步卒,玄甲精騎沒有在怕的,但沖三萬重步,還是全裝重步,那玄甲精騎可就沒底了,更何況夏林有重騎!而且天下皆知浮梁的鎧甲一貫以來以輕便、結實、水火不侵還能抗的住骨朵猛砸為賣點,那還是他們往外賣的,據說他們自己的鎧甲比外頭賣的更恐怖,重量只有普通鎧甲的三成,但防御能力卻連強弩都只能一聲嘆息。
這樣的戰力,如果他調轉槍頭該怎么辦,還有就是他當下到底在想些什么,自立為王?某朝篡位?怎么看都不像。
但其實李淵從朝中百官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放在平時但凡是哪個將領稍微有點勢頭了,他們恨不得組個442陣型去踢他,而夏林筑京觀之后滿朝文武一片靜默。
這充分說明一件事,當別人有可能譴責你擾亂朝綱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有這個能力……
當然了,當時他來北方時,李淵自己還信心滿滿歡欣鼓舞,說終于能夠讓田魏那邊少一個大助力了,但后來他發現夏林走了田魏不但沒有緊張反而歡欣鼓舞、鞭炮和鳴。
當時他就應該要素察覺的,但他沒有,這會兒虧了還沒有辛曉琪,不然李淵肯定一杯酒一根煙,一首《領悟》唱一天。
當他親手把夏林連哄帶騙的拉到長安之后,他其實已經明白了自己的錯誤,這夏林啊,就是醫學界的化療,他可不管這細胞是不是有癌。
但現在只能先這樣了,以后再慢慢來吧,那時說不定自己恐怕都要因為這個夏林而跟恨他入骨的田魏共謀大業呢……
而與此同時,長安的世家們當然不可能這么輕快的走掉,他們奈何不得夏林還奈何不得長安城乎?
在這個節骨眼上,長安城地底的勢力涌動不休,開始有人行動了起來。
首先是長安之中有人在河西尋面容奇偉之孤兒,密訓其梵語手勢,脖頸以藥水灼出萬字胎記,對外稱“河西地裂現阿育王塔,此兒坐蓮花生”。更是有西域胡僧當眾高呼:“此乃《大云經》預言彌勒化身!”
之后更是包下北曲三妓館,命暗樁假扮商賈、農夫、士子,逢人便嘆:“昨夜見朱雀大街佛光沖天,聽說有新佛降世救劫難!”
期間扶植波斯邸破產商人,許其賒購某名下隴西莊園粟米。使其運米至長安,暗中摻入觀音土,專在延祚坊設“無量壽佛粥棚”。饑民食后腹脹如鼓,邪教巫醫趁機念咒“排毒”,實則喂巴豆瀉藥制造神跡。
且命柜坊悄鑄“彌勒通寶”銅錢,正面武德通寶,背面陰刻小彌勒像。凡持此錢者,可在平康坊暗窯九抽一嫖資充“香火錢”。
總之這些東西一夜之間開始興盛,誰也不知道他們從哪里來的,更不知道是怎么盛行的,反正短短幾日之內,各處的風頭就已經飄忽和邪門了起來。
但這些李淵是一點兒都不知道,就因為下頭的官員“權當小事”而無一人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