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帝蒼白著臉,靠著她,閉著眼睛,好似已暈過去。
趙君屹好似突然明白了什么,連忙朝身后的侍從喚道:“快!快將陛下帶回宮!”
“是,王爺。”
侍從們扶著晟帝坐上一旁的馬車。
蘇南婷緊跟在他身后,臉上滿是內疚,不一會兒眼睛紅了:“陛下,您一定不會有事的,陛下。”
趙君屹未與他們同行,他將木阿托押回黎府,順便收拾黎家殘局。
公主府內,瞿綰眉聽說晟帝這回真的身受重傷,立馬帶著玉瑤和丹煙進宮。
待她趕到時,蘇南婷正在一旁照顧著晟帝。
晟帝躺在床榻上,閉著眼睛,好似真的傷得很重。
“阿弟,他這是?”瞿綰眉走來問道。
蘇南婷起身朝她行禮:“回殿下的話,今夜捉拿南夷賊人,陛下他為救臣女,被賊人所傷。”
瞿綰眉一聽,立馬明白了,她阿弟這是為了美人所以才重傷不起啊。
就在這時,晟帝趁著蘇南婷未注意時,朝瞿綰眉眨了眨眼睛。
瞿綰眉見他這模樣,差點被他逗笑。
原來這回也是裝病。
不過,從一旁的血跡來看,這次應該是真受傷了。
她走到他身側,朝蘇南婷問:“太醫如何說?”
蘇南婷回:“太醫說陛下的傷雖然不深,但是失血過多,得需好好養養。”
傷口不深,但是并無大礙。
失血過多,怕是太醫在她好弟弟的淫威之下,撒的慌。
她略放寬心,朝蘇南婷溫言道:“南婷,你不用自責,陛下定會很快康復。”
“今夜捉拿木阿托,你有功,明日,陛下定會好好賞賜你。”
蘇南婷行禮道:“臣女身為大成國子民,捉拿賊人是本份,無需犒賞,只是臣女有一事相求。”
“何事?”瞿綰眉問。
蘇南婷看向床榻上的“昏迷”的晟帝,緩緩道:“陛下受傷都是因臣女而起,請殿下容許臣女在殿內照顧陛下,直到他康復。”
“可是......”瞿綰眉剛要問話,晟帝在她后方偷偷扯了扯她的衣擺。
她側眸朝晟帝看了一眼,笑著回道:“賞賜還是要有的,不過,你既然愿意在這里照顧阿弟,當然可以。”
說罷,朝殿內所有宮女太監吩咐道:“這幾日就由蘇小姐在殿內照顧陛下,你們一干人等切莫怠慢蘇小姐。”
宮女太監們齊刷刷跪地道:“是,殿下。”
瞿綰眉長松了一口氣,起身將蘇南婷扶起:“照顧歸照顧,你自己也別忽視自己的傷。”
說罷,朝劉公公吩咐道:“待會兒將太醫也給蘇小姐看看,這幾日太醫給陛下復診,也讓他們給蘇小姐復診,莫要讓蘇小姐勞累。”
劉公公行禮道:“奴才知曉,請殿下放心。”
有瞿綰眉的吩咐,蘇南婷看似是留下來照顧晟帝,其實是跟著一道在殿內養傷。
她知道,她的阿弟一定舍不得讓蘇南婷真的勞累。
瞿綰眉將一切安排好后,到了天明才離宮。
翌日早朝,因晟帝有傷,所以由趙君屹出面。
黎家勾結南夷二皇子,通敵叛國,可謂是人贓俱獲。
黎家一家滿門被抄,黎舟山被押入牢內,秋后問斬。
至于麗妃。
她雖然不知父親的所作所為,可畢竟是黎家之人,也免不了受牽連。
晟帝念在她是真心實意對自己好的份上,留她一命,只是將她廢黜妃位,貶為答應,幽居在冷宮。
黎家這一倒,不僅引起前朝的轟動,也引得后宮動蕩。
嬪妃們有高興的,也有不高興的。
高興,是因為少了一個爭寵的麗妃。
不高興是因為蘇家五小姐一直被晟帝留在殿內伺候。
宮內一眾嬪妃開始猜測,是不是晟帝心儀這位五小姐。
很快這些話傳到了宮內宣妃的口中。
宣妃和麗妃一道進宮,她和麗妃一樣,是后宮少數受寵的嬪妃。
只不過麗妃更為囂張跋扈,時時將她壓制著。
前些時日麗妃前去照顧,她多次想要見晟帝,都被她攔下。
這次,她想要去伺候陛下,依舊被攔下。
可偏偏那什么都不是蘇五小姐居然被留在了殿內。
宣妃心中十分不滿,轉身朝宮女問:“蘇五小姐還未離宮嗎?”
宮女回道:“回娘娘的話,還未離宮。”
宣妃眉頭皺起,臉上滿是不悅:“過去有麗妃在也就罷了,現在這個還未進宮的蘇五小姐也來橫插一腳!”
這時,潘貴人走來道:“姐姐,你先別急,說不定是誤傳了。”
“蘇五小姐是寧永公主的人,說不定她是替公主殿下照顧陛下,你也知道陛下和公主向來感情深厚。”
“況且,若是陛下當真心儀那位蘇五小姐,為何不直接將她收入宮中,以成勇侯府這些年來的赫赫軍功,蘇五小姐即便不能做皇后,也能封妃。”
“妹妹看啊,陛下定是無此意。”
宣妃臉色好了許多:“對了,麗妃那邊你辦得如何?”
潘貴人笑道:“不過是一瓶鶴頂紅罷了,妹妹我早就準備妥當。”
宣妃正色道:“一定要辦好,莫要讓陛下發現,黎家出了如此大的事,陛下都未殺麗妃,若是讓他知道是我們下毒,必定不會放過我們!”
潘貴人點了點頭:“放心,妹妹我一定會辦好。”
這位潘貴人家中是四品官,品階不如宣妃,但是家中姨母是李丞相的夫人,有這層關系,她在宮里也未受過苦。
她繼續笑道:“姐姐,你莫怕,我聽我姨母說,蘇家一直有意將蘇南婷嫁給我三表哥。”
“蘇家人,是不會讓她進宮的。”
宣妃緩緩坐回遠處,長嘆一口氣道:“但愿如此。”
潘貴人走到她身后,替她按了按肩:“現在后位空懸,麗妃被廢,放眼看去,這后宮之中,也就只有姐姐才能擔得起后位。”
宣妃是周大將軍夫人的妹妹,王丞相的孫女。
不僅有周家,還有王家撐腰,一直對后位勢在必得。
她揚著唇角笑道:“好,那就借你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