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園球館火熱的氛圍,鋪天蓋地的狂熱情緒,讓凱爾特人全隊上下都承受著巨大壓力。
伊爾格斯卡斯在中圈跳球時,提前起跳被判違例,球權給到了波特蘭開拓者。
開拓者進攻的第一球,甘國陽45度接球,面對蒂姆鄧肯的防守,直接中距離跳投出手,命中!
一個簡單、樸實的中投,得到比賽的第一分,現場的歡呼聲卻要將頂棚掀翻一般,不知道的還以為投中了絕殺。
對于年輕的凱爾特人球員而言,他們一定要盡快適應這種狂熱才行。
開局他們顯然不夠適應,史蒂夫納什找到了側翼的皮爾斯,皮爾斯單打科比中距離跳投出手不中。
籃下伊爾格斯卡斯和蒂姆鄧肯一同爭搶前場籃板,鄧肯拿到了球,但拋投被小奧尼爾封蓋。
甘國陽拿到球,開拓者快速反擊,布雷洛克拿球快速推進。
科比已經沖到了前場,面對皮爾斯,科比最大的優勢就是爆發和速度。
他甩開了皮爾斯的糾纏,接球越過底線,一個翻身的扣籃得手!
玫瑰花園球館的溫度進一步升高,這股熱度以球場為中心,朝外擴散到了整個波特蘭。
凱爾特人開局3分鐘,一球沒進,被開拓者打了一個8:0,貝爾曼無奈叫了暫停。
其實開局凱爾特人打出了變化,球員也非常努力。
貝爾曼賽前要求增加前場籃板的拼搶,目的是為了發揮雙塔的優勢,并且逼迫甘國陽從三號位朝內線轉移。
沒想到,前場籃板是搶到了,可籃下的兩次進攻,都被小奧尼爾阻止。
一旦二次進攻失利,甘國陽在外圍一拿球,開拓者的快速反擊就很難阻擋。
這就是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凱爾特人想開局先聲奪人,沒想到客場作戰,玫瑰花園的氣勢將他們給鎮住了。
貝爾曼只能進行調整,恢復到常規的進攻策略,并要求鄧肯在低位強攻打開局面。
這是正確的選擇嗎?也是正確的選擇,0:8落后,讓球隊的核心球員強攻確實沒問題。
可是正確的選擇,不見得會有正向的結果,甚至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因為籃球是圓的。
和面對湖人不同,總決賽,甘國陽在防守端大部分時間都會單防鄧肯。
畢竟鄧肯雖然全面,但他的進攻破壞力是不如奧尼爾的,防守鄧肯對甘國陽來說,消耗可控。
再說都總決賽了,就別省著打了。
暫停回來,鄧肯低位面對甘國陽,隊友全部拉開他單吃。
背身往里擠,一如既往的擠不動,只能勉強做轉身的動作,勉力找到出手空間,寄希望于優秀的手感把球打進。
但轉身的瞬間,甘國陽下手奇快,把鄧肯手里的球打掉。
鄧肯反應也很快,沒有失球,而是把球重新控制住,用很快的速度一個拋投出手。
球在籃筐上蹦跳了兩下,很可惜沒進,伊爾格斯卡斯過來補籃,但籃板球還是被甘國陽控制住。
甘國陽馬上把球長傳給前場的科比,科比接球就沖,布雷洛克在右側底角獲得機會,科比傳球,布雷洛克接球三分出手。
命中!
布雷洛克在本次總決賽,外線投籃命中率顯著上升。
因為史蒂夫納什的防守實在一般,有態度沒強度,有想法沒做法,很努力但不給力。
這球納什甚至沒來得及補防,沒意識到右側的大空位,給了布雷洛克輕松出手的機會。
11:0,開拓者進一步擴大他們的領先優勢。
凱爾特人急需得分,還是給鄧肯,可鄧肯還要面對甘國陽的防守。
說實話,新秀賽季差點被甘國陽零封的陰影,一直徘徊在鄧肯的心頭。
三個賽季以來,鄧肯一直在提升自己的技術和經驗,但說實話,提升不大,因為潛力太少了。
同時,鄧肯這種射程、投籃一般,進攻端長板不是特別突出的球員,單吃甘國陽會特別吃力。
像奧尼爾力量特別強,只要他打破了心理障礙,在進攻端甘國陽想攔他真的不容易,所以西決要稍避他鋒芒。
鄧肯屬于各項都很平均,但你遇到各項更加平均且全是長板的甘國陽,哪怕是老年版,就很艱難了。
如果鄧肯從第一場開始,就憑借自己的年輕和沖勁,最開始就消耗、沖擊甘國陽,和他糾纏一整個系列賽,那么越往后,他年輕、體能足的優勢就會越明顯。
可惜,貝爾曼和整個凱爾特人上下都太求穩了,首戰的勝利更固化了這種認知,結果第二戰翻船,系列賽的勢頭已經到了開拓者這邊。
鄧肯第二次在低位嘗試強攻甘國陽,兩人都體能充沛,沒有經歷太多消耗。
鄧肯依舊很難擠動力量天下第一的甘國陽,最后用一個高難度的翻身跳投結束進攻,結果還是不中。
小奧尼爾拿下籃板球,開拓者的又一次反擊。
這次,凱爾特人及時回防,守住了籃下,鄧肯干擾了薩博尼斯的拋投。
凱爾特人拿下了籃板球,納什推動反擊,保羅皮爾斯突破分球,給到底角的里克福克斯。
福克斯接球三分出手,終于命中了一個關鍵的三分球,終于拿下了球隊本場比賽的第一分。
這個關鍵的三分穩定了凱爾特人的局勢,可是8分的差距,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追回來的。
雙方進入了首節比賽的相持階段,甘國陽除了開局的中距離之外,再沒有出手,而是專注于防守和策應。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甘國陽是在為下半場,第三節、第四節蓄力呢。
如果凱爾特人沒辦法在上半場建立優勢,甚至還落后,那后面的比賽就別想著翻身了。
鄧肯終于在甘國陽的防守下打進一球,轉身后的正面拋投,以及緊跟著在45度的打板跳投命中。
但開拓者這邊,科比同樣找到了對付保羅皮爾斯的辦法,那就是速度和借助掩護的作用。
科比不再執著于和身體強壯的皮爾斯在外線肉搏,而是用他的超群的體能不斷奔跑,獲得好的接球機會。
接著,利用薩博尼斯和甘國陽的掩護,尋找出手時機。
皮爾斯力量上有優勢,但速度、經驗是他的短板。
開拓者開局有意將進攻的重心放在科比身上。
而科比很好的完成了任務,他開局的投籃手感很好。
中距離,拋投,上籃,突破,科比連續的得分,把凱爾特人外松內緊的防守陣型打了個稀爛。
首節結束,開拓者31:21領先凱爾特人10分之多,31分的得分也證明了凱爾特人的防守策略完全失效。
從第二節開始,凱爾特人不再讓保羅皮爾斯單防科比,而是用里克福克斯和布魯斯鮑文來應對科比。
保羅皮爾斯錯位到去防守小奧尼爾,或者偶爾要去面對阿甘,或者查爾斯巴克利。
這是凱爾特人防守上的一個漏洞,或者說,這是開拓者在進攻端的一大優勢。
甘國陽和巴克利一旦來到三號位,難免會錯位攻擊對手,讓對手的防線出現漏洞。
巴克利在第二節登場后,就兩次在進攻中面對皮爾斯的防守。
球及時被傳到巴克利的手中,巴克利在大屁股頂著皮爾斯往里拱,告訴皮爾斯誰才是NBA真正的臀王。
兩次進攻,一次強打得手,一次造成了皮爾斯的犯規,上罰球線。
貝爾曼不得不將皮爾斯換下,換上克里夫羅賓遜,在三四號位應對開拓者高大的前場。
其實凱爾特人的鋒線組合是相當厲害的,在東部決賽面對步行者時,凱爾特人的鋒線群在進攻和防守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可以說是決定性的。
尤其是克里夫羅賓遜,作為第六人的他攻防全能,高大靈活,步行者那邊找不到和他對位的球員。
他在東決關鍵的第五戰、第六戰都有出色發揮,成為了決定系列賽勝負的關鍵人物。
可是到了總決賽,當他在三四號位不得不面對阿甘時,情況就急轉直下。
阿甘可以說是克里夫羅賓遜半個老師,羅賓遜雖然在開拓者待的時間不算長,但卻是他職業生涯最重要的初始階段。
他經歷了最嚴酷的新人訓練營,經受了歷史第一球員的調教,拿到了總冠軍,獲得了寶貴的比賽經驗,也體會過阿甘的毒打。
當在總決賽面對阿甘時,要說心里不慌那是不可能的,羅賓遜拿到球,一旦面對阿甘防守,大概率傳出去,不敢硬打。
防守中如果面對阿甘也沒什么信心,不敢上動作,導致這個凱爾特人的最佳第六人,這幾場比賽都沒有正常的發揮。
外線投不進,防守端也起不到遮蔽的作用,場上的觀感給人感覺整個一軟腳蝦,這讓凱爾特人的第二陣容打得很艱難。
羅賓遜兩次外線出手都沒有命中,內線巴克利抓下籃板球,開拓者完全不著急,慢慢磨陣地。
即便打不進,節奏也掌控在開拓者的手中,凱爾特人始終找不到一個爆發點來縮小比分差距。
此時,里克卡萊爾擴大輪換,老將們紛紛登場,戴爾庫里、AC格林、克里斯穆林等,每個人都能上去撐幾分鐘。
這一變化和第二場如出一轍,就是為了分配上場時間,給主力更多的休息,給下半場做好準備。
凱爾特人知道開拓者這是在蓄力,但沒辦法,你現在是落后的一方,必須盡快抓住機會追分。
貝爾曼調兵遣將,將主力鄧肯、皮爾斯重新替換上場,抓住這個窗口期,利用鄧肯在低位的優勢,打出了一波7:2的小高潮,將分差迫近到6分。
鄧肯在內線不面對甘國陽的防守,進攻的成功率還是相當高的。
他的身高、臂展、手感都是頂級,非常善于在進攻后切入內線進行二次攻擊。
防守人往往防住了第一下,防不住第二下還是要丟分,只有阿甘這種反應神速,且后場籃板超一流的內線才能遏制鄧肯。
卡萊爾叫了一個暫停,不過他還是沒有著急換主力,只是先上了科比和本華萊士,讓年輕人主導一下攻防。
甘國陽、薩博尼斯等老將繼續在場下坐著休息,一直到第二節打到還剩下三分鐘,甘國陽才重新登場。
此時,雙方的比分是55:51,開拓者還領先凱爾特人4分,凱爾特人眼看著要追上了,結果甘國陽一登場,就在弧頂接球命中一個中距離跳投。
史蒂夫納什和鄧肯的高位擋拆配合,擊地球給到鄧肯,鄧肯順下左手上籃得手!
這球甘國陽防到極致了,但腿腳確實慢了,換成巔峰期的他是可以蓋掉的。
但回到進攻端,甘國陽在弧頂接到科比傳球,正面三分出手,再中!
分差再度來到了7分,而凱爾特人這邊還想納什和鄧肯的擋拆配合。
鄧肯的掩護做的非常好,質量極高,又是順下,這次納什走左側。
甘國陽一防二,納什在自己攻還是傳之間出現了猶豫,打了一個似投似傳的球。
結果被甘國陽空中攔截,拿球后甘國陽一個長傳到前場,科比接球快下,輕松上籃成功。
分差再度拉開。
甘國陽在防守端的壓迫力一如既往,畢竟他是聯盟公認的歷史防守第一人,可以一防二的防守奇人。
納什在經驗上還是太欠缺了一些,擋拆后出現了猶豫,本來應該是他給阿甘出題,結果成了阿甘給他出題。
他沒想好應該選哪個,結果就是被斷球,凱爾特人在第二節的追分宣告失敗,半場結束63:55,開拓者領先8分。
局面對凱爾特人來說非常的不妙,他們找不到應對開拓者的好辦法,只是勉力支撐,而沒有翻盤點。
到了第三節、第四節,局面只會更加惡化,因為開拓者明顯在蓄力,但凱爾特人卻找不到應對消耗的辦法。
中場休息的時候,貝爾曼意識到,可能從一開始自己的戰略就是錯誤的,他們的策略制定得太四平八穩了。
凱爾特人明明是年輕、有沖勁的一方,怎么能不發揮自己年輕的優勢去沖擊對手呢?
但想在一場比賽中立刻扭轉戰略和思想是非常困難的,這一戰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打下去。
第三節比賽開始,就在凱爾特人上下以為開拓者會和上一場一樣,把決勝點拉到第四節,在第四節提升強度壓垮凱爾特人的時候,老油條的開拓者卻在第三節前半段就突然發力。
甘國陽用內線的一個大帽送給保羅皮爾斯,繼續宣示自己在三秒區的統治地位。
接著在反擊中,甘國陽在45度三分線外佯裝投籃,卻一個直塞到籃下,薩博尼斯接球輕松上籃得手。
兩個老伙計之間的配合已然爐火純青,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知道對方要做什么。
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薩博尼斯給甘國陽喂球,但偶爾甘國陽也會用漂亮的傳球送出助攻。
兩人之前的配合就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無跡可尋,令防守方摸不著頭腦。
要不怎么說,甘國陽身邊如果不搭配薩博尼斯,他就無法真正發揮全部能量呢。
回到防守端,薩博尼斯和小奧尼爾鎮守三秒區,甘國陽再也不叉腰了,開始大面積的協防和夾擊。
納什再度遭到合圍,成功出球,但陣地進攻的先機已經喪失,只能給到鄧肯單吃。
鄧肯的轉身跳投被協防過來的科比從身后大帽蓋掉!又一個蓋帽!
開拓者再度反擊,科比從中路一條龍殺入籃下上籃不中,小奧尼爾跟上補籃還是不進,被鄧肯封掉。
甘國陽彎身撿到球,往外走,突然一個移動勾手,趁其不備出其不意,球再度打進,拿下兩分!
這種類似野球場勾手老大爺的招數,真的讓人防不勝防,也只有甘國陽在總決賽這種強度下,敢于用這種看似很不規范的動作出手,因為這是他的絕招。
凱爾特人陷入了急躁的情緒中,首戰他們那種結硬寨打呆仗的氣定神閑早就拋到九霄云外了,看著分差又在拉開,著急上火的要進球迫近比分。
可是越是著急越容易出現失誤,史蒂夫納什遭到了布雷洛克瘋狂的逼搶,兩人在中線附近發生了肢體上的沖突。
裁判卻吹了納什的進攻犯規,納什非常不滿,卻不敢和裁判吼,只能去抱怨一下,因為他資歷太淺,吃技術犯規就得不償失了。
球權回到了開拓者手中,貝爾曼焦急地在場邊踱步,他預感到這一球阿甘會終結進攻,然后凱爾特人就要叫暫停了。
熟悉,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熟悉了,只不過過去貝爾曼是開拓者這邊的,如今他站在對立面。
原來季后賽面對阿甘和開拓者是這么絕望的嗎?你知道他要做什么,卻無力阻止。
果然,甘國陽接球,在中路持球一個巧妙的運球、虛晃,變向從中路殺入籃下。
這完全就是一個后衛動作,過掉了鄧肯,沖入籃下直面伊爾格斯卡斯,頂開2米21的伊爾格斯卡斯上籃得手!還造成了伊爾格斯卡斯的犯規!
開拓者不愧是老油條球隊,上一場我在第四節中段才開始發力,一舉反超比分,翻轉比賽。
而這一場我領先,所以我第三節剛上來就發力,直接把分差打到一個讓你絕望的地步,后面再難翻身。
甘國陽站上罰球線,加罰命中,打21成功,現場一片歡呼,這個男人依舊是這個地球上籃球水平最強的人。
貝爾曼無奈叫暫停,凱爾特人被打了一波7:0,分差來到了15分,凱爾特人越來越難打了。
在總決賽雙方的差距顯而易見,凱爾特人天賦和能力并不差,但問題是他們沒有真正發揮全部實力。
而甘國陽罰球命中后就知道貝爾曼要叫暫停,回到替補席他擦了擦汗,心想媽的這一波高強度下來有點累啊,真是年紀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