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譚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權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奇譚 >>唐奇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權衡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權衡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15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唐奇譚 
他鄉非鄉

他鄉非鄉

這一次卻是公開的求援。因為,自扎木城下前往追擊的騎兵,居然遭到了潰敗。原本在懸賞的鼓舞和激勵之下,這些來自藩部的騎兵,可謂是爭先恐后的沿河追出了數十里;在下游才發現陸續棄船上岸的痕跡。

然后,沿著這些痕跡四散追擊,讓他們得到了不少斬獲;如果不是事先聲明,每一個活捉回來的俘虜,都要比斬下的頭顱更值錢;只怕這些都被這些游騎給殺光了。然后,正高歌猛進痛打落水狗的他們就敗了。

就在其中數支,輪流作為前哨的游騎小隊,追尋著河岸邊大片叢生的蘆葦草蕩中;疑似盧林伯甄紀遠等一小群人,亡命奔逃所丟下的一路零碎物件;深入其中之后數個時辰,就接二連三失去了定期保持的聯系。

緊接著,才有示警的鳴鏑,在草蕩中射上天空;而當余下的騎兵聞訊,正向趕往現場探查時;卻遭到從草蕩中沖出來的怪物襲擊。這些宛如人馬一體,卻大過尋常騎兵的怪物,當場驚嚇得他們的坐騎奔散亂竄。

許多人幾乎一個照面,就被摔下馬背來;或是冷不防被受驚發狂的,甩到一邊半拖、半掛而逃;還有的坐騎嚇得屎尿齊流,當場癱軟趴伏在地上,任憑怎么叫罵和鞭笞都站不起來,因此幾乎根本沒有一戰之力。

因此,相繼追擊的近兩千騎,最后逃回來的十不過一二。正在扎木城請點財貨和物資,兼帶慶功輪賞的謝烈平;也不由大驚失色顧不上慶功;連忙加急炮制一份詳細的陳情和見證口錄,追加派出了求援的信使。

因此,按照江畋事先與他的約定,這種程度的妖異事件,的確需要親自出手驗證一二了。因此,江畋也沒有多話什么,招呼上速度最快的異馬騎兵/飛鱗騎,留下其他人維持局面和交代后事,就喚來“走地雞”。

只是當幼年的巨金雕,帶著鋪天蓋地的氣流,騰空而至迎接時;這處臨時形成的營地中,同樣是一片雞飛狗跳、人馬嘶鳴。但相比之前已有經驗許多,其中一些人奔走呼號著,約束受驚的牲畜、禁止旁人亂走。

但更多從所未見之人,尤其是那些衣袍鮮艷的藩部首領、頭人和帳主,更是戰戰兢兢,或是心驚膽戰的跪伏在地,大聲贊頌或是祈禱著,自己所敬奉的長生天、阿胡拉、日光菩薩、摩尼光佛、皇父安羅科之名。

直到江畋隨之騰空離去,異馬騎兵隨之奔馳而出許久,還未敢爬了起來;直到作為全權留守的蕭頜真來到面前,才恍然大悟的要求,合力出資建立一座祠廟,以為鎮壓這座,通往地下深處妖鬼邪魔巢穴的出口。

但隨后,他們就為供奉的對象和形態,以及那只隨著狂風而至,斑斕金屬色的神鳥來歷;當場面紅耳赤的爭執了起來。因為有人說這是昆侖天宮,西王母麾下的蒼鸞子,有的說這是天龍八部之一迦樓羅的族裔。

還有人說,這是明明是安息軍神,巴赫拉姆十種化身之一的投影,又有人宣稱,此乃景教中至高皇天之下,掌管地火水空的四大神使之一,風之拉法葉爾/拉斐爾的下屬;更有人直接宣稱這是長生天使者降世……

然后,就此臉紅脖子粗的相互爭執不下,發展成了飽以老拳的帳內大亂斗。但這充滿草原的一切,已然與江畋無關了,跨在走地雞背上的他,正激活“傳動、感電”模式,聯系上千里之外都護府理所的令狐小慕。

她現在在當地不但頗有名氣和威望,同時還擁有相當程度的權宜和便利;順帶可以親自帶人調閱都護府內,大部分過往的封存案牘,及日常往來的公文記錄。因此,江畋有些東西正好可咨詢她及身邊的小團體。

作為嶺西最大的都督府之一,也是人口最墊底的都督府;大宛都督府最主要的產出,除聊以自足衣糧的田賦,微不足道的十幾萬緡各色雜稅,就是本地特有的駿馬良畜。按照每年年成好壞比例,輸供中土大唐。

在水草豐澤、氣候溫宜的最好年頭,可以一次性輸供七八千匹,母馬過半數的健馬;遇到白災或是酷暑、瘟疫、水旱等,其他災害的年份,也要提供至少三四千匹,母馬占據三成的健馬;這還只是其中的大頭。

此外,作為對于皇恩浩蕩、澤及海內的表示,在天子改元、大赦天下,之類的大事件中,大宛都督府同樣要象征性的獻禮。不過數量不會太多,也就是數十匹而已,但需要優選的良馬,甚至一定比例汗血寶馬。

然后,作為安西都護府領下的嶺西諸都督府之一,同樣也要分擔一些軍事義務和資源上的轉輸協力;比如有的地方提供銀銅錫等貴金屬礦產,有的地方太窮就直接提供人力資源/役丁;大宛都督府還是牛羊畜馬。

不過,除了要向都護府本身,提供一千匹適宜騎乘或沖擊的健馬,和兩倍數量的馱馬、挽馬之外,還有在都護府的要求下,協濟其他都督府一些牛驢駝等大畜;換取一些其他資源的調配,及作為公務往來補充。

然后余下尚有自由支配的份額,經由本地諸侯藩家,或是境外的蕃畜商人、商幫,通過四通八達的商路,轉賣到各地為盈利。其中收益既用以填充公廨庫/辦公費,也是都府上下大小官員、軍民將吏重要補貼。

除此之外,由此產生的皮毛肉類加工品,牛馬販運、租賃,商隊過境的護送和服務;等等一系列下游行業和相關的從業人等,也為本地的諸侯藩家、城傍藩落,提供了大量的升級和出路,提供了某種穩定加成。

因此于公于私,養馬為主、牛羊驢駝為輔的畜牧業,乃是大宛都督府上下,最重要的生計和產業。因此,相對于南方那些農耕為主,人煙稠密的都督府;在草原上興起的獸害和災異,對于他們的影響尤為深刻。

特別是近年從地下冒出來的那股蜥馬,給至少十多個部落,數十處諸侯藩家的牧場;造成了慘痛的損失和傷害。因此,當江畋暫時消除了來自地下的威脅后;他們就摩拳擦掌的想要馴化這些異馬,彌補回損失。

當然了,由此他們對于江畋這位,神通廣大的天朝上憲的崇敬與感激之情,至少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也是真切無遺的。更何況,他們包準備日后還要時不時指望,來自河中濛池國境的巡行騎兵支援甚至救急。

這樣只要不出太大意外和變故,以江畋代表的天朝上憲/上仙為核心紐帶;一個潛在而隱形的利益鏈條和互助同盟,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成型,乃至有所鞏固和加強。隨著彼此交流的念頭不斷的隔空碰撞。

而在看似廣袤無垠的地面上,隱約起伏在一道道季節性河流間的草原,從青黃、蒼翠、濃綠的一層層漸染,一點點水泊和泡子的泛光,逐漸變得干涸、稀疏,又變成與泥土和砂石混為單調一色的亂石、荒灘……

不知不覺間,遠處一片色彩斑駁的茫茫大澤濕地,以及正在沿著隱隱奔流如長蛇的大河,緩緩劃行的漫漫運載船隊;還有岸邊被踏出的灰白土路上,蜿蜒行進的軍隊旗號,就已然出現在“走地雞”所俯瞰的下方。


上一章  |  唐奇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