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96章 ,指點和蒸汽博覽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6章 ,指點和蒸汽博覽會

第396章 ,指點和蒸汽博覽會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4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徐凡聽到張良的勸解滿臉無奈,估計在張良心中,自己是比始皇帝還要貪婪的君王。

徐凡看了看其他三公九卿,發現他們的神色和張良差不多。

只能說暴秦的教訓太過于深刻了,從鯨吞天下到土崩瓦解,只有短短的13年,在目前已知的歷史當中,還從未出現過崩壞的如此快的王朝。

周章他們都對大秦的下場引以為戒,而在他們看來,大秦崩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窮兵黷武。

而現在大漢就有這樣的趨勢了,統一天下不到10年,發動60萬軍隊以上的大戰就有兩次,要不是徐凡這個天子弄錢的能力遠遠超過始皇帝,只怕大漢的情況不會比大秦好多少。

所以說周章他們內心沒有顧慮那是騙人的,他們也擔心徐凡又主動殺進西域。

看到周章這些人的神色,徐凡不由的一陣苦笑。我真是個和平主義者,沒來這個世界之前,我連雞都沒殺過,要不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我是真不愿意對外發動戰爭。

(真算起來,徐凡也沒發動多少對外戰爭,匈奴算是自己人,這是統一戰爭,遼東,南洋都是野人是無主之地,真算起來,主動出擊的只有西域,但西域自古以來就是我天朝的領地,這樣一算的話,徐凡只是恢復了他心中固有的領土啊。)

你們是真不了解我在后世的壓抑,那真是內卷到死,吃了多少資源匱乏的虧呀,連地大物博都不敢說。

人家是工農業剪刀差,輪到自己了,卻變成了農工業剪刀差,真他媽絕了,制造工業品的居然比不上賣礦的,一個天朝養活了多少賣石油賣礦產的資源國。

現在土地白白空在那里,一個國家都沒有,徐凡為了子孫后代計,為了不再996,自然要想辦法,先把這些土地先占了再說。

當然張良的顧慮也是有道理,大漢一下子擴張了四五倍的領土,的確有點吃撐了,需要等人口來填充這些地盤穩固根基,再進行下一步的打算。

所以徐凡道:“朕明白子房之意,接下來幾年,我大漢還是以勤修內政為主。”

張良松口氣道:“陛下圣明。”

定下河西策略之后,徐凡在燕宮宴請自己的一個老朋友,就是桃園里的石頭。

兩人是在墨子學院相遇的,石頭聽說天子要講課也過來捧場,好不容易遇到個老朋友了,徐凡就請他吃頓便飯。

而石頭也沒有空手來,而是挑了兩個籮筐來燕宮,一筐裝滿了腌制的咸鴨蛋,一筐裝滿了風干的雞鴨鵝。

徐凡笑道:“帶一籃子咸鴨蛋,意思意思就可以了,何必帶這么多,路上多麻煩。”

石頭笑道:“一點也不麻煩,軌道聯通胡縣之后,我們桃園里的貨物可以直接販賣到長安城來,為了方便運輸貨物,我們有三輛軌道馬車用來運輸。”

“這次某就是跟著運輸隊一起來長安的,聽說陛下您在長安城開課,某就去墨子學院聽課,這才見到了陛下。”

徐凡驚訝道:“你現在買賣做的不小啊,居然連長安都有客戶?”

胡縣距離長安城有一百多里,這個時代的商品是很難輻射到這么遠的距離的。

于是某就帶領全縣百姓一起養家禽,弄了一個胡縣養殖作坊,我們桃園里出家禽苗給鄉親們,再教他們弄蚯蚓田,教他們如何防止疫病,如何養殖家禽,大家聯合起來有錢一起賺,農業錢莊給某批了貸款,某帶領鄉親們擴大產能。

現在我們胡縣的家禽數量有幾十萬只,本地難以銷售,好在長安城的酒樓飯館都需要家禽,軌道運輸只要半日就可以到長安城,現在我們胡縣的家禽都往長安城販賣。”

徐凡聽完豎起大拇指道:“養殖了幾十萬只家禽,還把生意做到長安城來,石頭你這可以說是家禽大王!”

“你這個大王可比其他大王厲害多了,你這是在實實在在的造福百姓。”

聽完石頭說他這兩年的經歷,他有種像看后世那些農民企業家發展的歷程。

那個時代是真有一批這樣的農民企業家,敢打敢拼又好學,真闖出來的一片天,只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樣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了,等到了互聯網時代,就很少聽到這樣的故事。

而后徐凡囑咐道:“現在你們養殖的規模如此大,疫病一定要防治好,老話為什么說家有萬貫,帶毛不算,因為一場疫病,就能讓所有的家禽全部死光。”

石頭嚴肅點頭道:“某明白。”

徐凡提點道:“你把家禽發展到幾十萬只的規模,再想往上發展就很難了,你要想辦法延伸產業鏈,盡量獲取高的利潤,伱既然想到了把鴨子風干,何不更進一步,弄鹵制的鴨子。”

而后徐凡對石頭說了自己老家以前煌上煌的那種模式。

“現在長安城有幾十萬工匠,那種雙薪家庭也不少,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做飯,像你這樣賣鹵制品的店鋪,應該有不少生意,這種利潤也更高。”

石頭點頭道:“回去某就去試試看。”

徐凡道:“還有雞毛,鴨毛鵝毛這些東西也可以利用起來,你可以試試看,用鴨絨鵝絨塞在衣服里面,像棉衣一樣做保暖用的衣服,這樣的話,家庭從頭到尾的利潤就留在你的作坊。”

石頭道:“某回去就去試試陛下的方法。”

大漢歷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大漢第一屆蒸汽博覽會在長安城舉辦。

天子參加了蒸汽博覽會的開幕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稱下一個時代就是蒸汽時代,只有會使用蒸汽機才是下一個時代的主人。

這是徐凡在指點石頭的時候,靈光一閃的想法。

最原始的蒸汽機已經弄出來兩年多,楊雄他們在不斷改進,在關中的蒸汽機已經超過了200臺。

楊雄他們根據徐凡的提示,弄出蒸汽抽水機,蒸汽紡織機,蒸汽石磨,蒸汽粉碎機,蒸汽火車,甚至是蒸汽運輸船,但因為動力和材質的關系,除了蒸汽抽水機有點實用價值之外,其他的蒸汽產品還只能算是實驗室產品,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并加以改正。

有一點是徐凡萬萬沒想到的事情,他本以為蒸汽機弄出來之后,就會以泰山壓頂之勢,橫掃天下,把這個世界帶入新的時代。

但現實卻讓徐凡明白,什么叫新生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過程是曲折的。

即便是有點使用價值的蒸汽抽水機,但在實用性上還是比不上風車,要不是關中這地方無風的日子太多,很多礦場甚至都不愿意配動不動就癱瘓的蒸汽抽水機。

這批原始的蒸汽機,動力估計不會超過一匹馬力,全手工打造,價格高,質量差,能平穩的運轉一天都是要燒香拜佛的事情。

所以每個蒸汽機旁邊還需要配一個懂修理蒸汽機的修理工。

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蒸汽機,徐帆甚至專門創辦了一家蒸汽技術學院,一期就招募了上千個學生,這些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跟著大匠,學習蒸汽機運行的原理,運用自己手中的錘子,學會如何修理蒸汽機。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徐凡寄予厚望的蒸汽機,花了兩年時間,都沒走出長安城百里的范圍,更不要說以泰山壓頂之勢在整個大漢推廣。

即便是在長安城,都沒有多少人知道有蒸汽機這樣的新鮮事物。但蒸汽機這東西,想要完善到實用程度,不能一直待在實驗室當中,而是要在不斷的運用當中完善它,要整個天下人的聰明才智來把它運用到生產當中。

只有當蒸汽機度過了它的幼苗時期,它才真正能顯現出它改天換地的能量。

而正好這一次,天下的商賈都云集長安城,這批人算是對發財最敏感的人,只要這些人當中有一小部分人能發現蒸汽機的潛能,他們愿意砸錢來完善蒸汽機,這就比徐凡一個人推動蒸汽機的前進要好。

蒸汽博覽會開辦的地方咸陽宮外的一個校場,之所以不到宮殿內開辦,主要就是蒸汽一燒煙熏火燎,實在是不適合在室內舉辦。

長安城的百姓知道天子舉辦蒸汽博覽會,紛紛前來觀望著新鮮的事物。

然后他們就看到了很多新鮮的事物,煤炭一燒,那奇怪的蒸汽機不但會冒煙,還會帶著輪子轉。

最受小孩子歡迎的就是蒸汽火車了,楊雄他們弄了一個小的圓形軌道,比玩具火車大一圈的蒸汽火車頭在這軌道上旋轉,后面還有4個座椅,可以坐4個小孩。

蒸汽火車發出的嘟嘟聲音吸引了所有的小孩,這些小孩紛紛拉著自己家長說要坐蒸汽火車,但只有4個座位,根本滿足不了龐大的需求,不得已調試蒸汽火車的大匠只能再加四把椅子,但速度肉眼可見的變慢。

普通的長安城百姓,更喜歡看蒸汽抽水機,把一個小池子的水快速的抽在另外一個池子當中,并且發出一陣陣驚嘆,只要用在田地當中,那可比修水渠方便多了。

而大漢的商賈們更加看重蒸汽紡紗車,當他們看到蒸汽紡紗車的效率比水車還快,紛紛發出了驚嘆。

“這是天子賜給我們北方的禮物啊!”蒯徹驚嘆道。

大漢占據漠北之后,北方紡織業產業鏈上最后一環被打通,蒯徹這些作坊主,再也不用心疼自己的紡織機停半年時間,只為等原材料。

但很快他們又發現自己遇到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北方的冬天沉重的打擊了他們紡織工廠的效率,北方一半的時間都在結冰,水力紡紗車根本用不了,于是新的煩惱又出現了,紡織機的效率提升上去,但紡紗車又跟不上紡織機的效率。

雖然蒯徹他們可以用畜力來代替水力,但畜力在效率上遠是遠遠比不上水力。

而更讓他們惶恐的,他們在南方的競爭者卻沒有這樣的煩惱,江淮之地,不但河道眾多,水流量大,而且一年四季都不結冰,他們的水力紡紗車可以全年運轉。

在蒯徹這些人的推動,他們好不容易打通了產業鏈上最薄弱的一環。

結果這些羊毛全部南下去了陳郡,被陳郡的紡織廠紡織成羊毛布,而后搶占他們中原的市場,甚至反攻到河北之地。

這是蒯徹他們難以忍受的,他們為了攻占漠北下了死力氣,結果收益最大的反而是江淮一帶的競爭者。

而最讓他們無奈的是,他們效率最低的時候卻是整個大漢羊毛布價格最高的時候,最高的利潤都被那些江淮佬給搶走。

而現在這蒸汽紡紗車的出現,終于讓他們找到了反攻江淮的可能性。

所以蒯徹這些人看著紡紗車快速的運轉,就好像看到了他們的戰線,不斷從河北支隊推向中原,推向江淮之地,最后占據整個大漢的羊毛布市場。

“嘁嘁嘁!”忽然一個凄厲的慘叫聲,從蒸汽機當中冒出來把蒯徹這些人嚇了一跳。

蒸汽鋪滿了現場,讓四周煙霧繚繞,這種未知的情況,讓四周的觀眾紛紛倒退。甚至神情上都有一絲惶恐。

“大家放心,這是蒸汽管道破了,只要不是靠的機器太近,是不會有危險,修一修就好了。”在在蒸汽紡紗車旁的大匠馬上解釋道。

四周的學徒對這樣的情況習以為常,他們麻利的打開放氣閘門,蒸汽噴到了一丈多高,快速的釋放能量,另外幾個學徒把備用的零件快速換上去。

做完之后加水加煤,半炷香之后,蒸汽紡織機再次運轉起來。

蒯徹在疑惑的看了半天,才緩慢的靠近。

“這個蒸汽紡紗車能不能多加幾個錠,現在才10個錠太少了,現在最大的水力紡紗車,一次能帶動上百個錠,你這效率也太差了。”蒯徹說道。

大匠無奈道:“沒辦法,蒸汽機的馬力還不夠高,帶不動太多的錠,雖然增加鍋爐的壓力,可以獲得更大的馬力,但管道的質量太差了,壓力太大蒸汽容易沖破管道,像現在這樣帶10個錠,已經算是比較安全的范圍了。”

“馬力?”蒯徹奇怪道。

這兩個字分開他都懂,但合起來是什么意思,馬的力氣?

大匠解釋道:“這是天子用來形容蒸汽力量的單位,一馬力就相當一匹馬的力量,大概就相當于拉動五石糧食到三尺高度花費的力量。”

蒯徹大概明白這個馬力的意思,但他不在意這種學術的定義,他更關心的是蒸汽機的效率和安全性以及價格。

“能不能提升蒸汽紡紗車的效率?10個錠實在是太少了,能不能增加到30個錠?”

大匠道:“我們可以想辦法加大管道的精密度,找更好的密封膠來實驗,但這些都需要你們投錢進來實驗。”

蒯徹繼續道:“需要投多少錢才能達到某要求的效果?”

“這個不好講,我們花了兩年時間,才有你現在看到的效果,想帶30個錠最起碼要加大三倍的馬力,蒸汽紡紗車從頭到尾都要改,至于什么時候能改到你需要的效果,某也不敢肯定。”

什么都不敢保證,要不是眼前這個人是墨者,他都認為自己遇到了騙子。

“某投錢進去了,但你卻什么都不能保證,某的利益怎么得到保護?”蒯徹沒好氣道。

大匠道:“按照天子的說法,誰投入誰受益,只要你投了錢,新的紡紗車專利就有一部分是你的利益,以后這種紡紗車定型了在天下銷售,每一個銷售一臺都有你的一部分利潤。”

這倒是讓蒯徹有點安心“這臺紡紗車的價格是多少?”

“十萬錢?”

“這么貴!”他本來想弄幾臺這種蒸汽紡紗車,將就的在冬天用,有總比沒有好。

結果卻沒想到價格會如此昂貴,價格是大型水力紡紗車的三倍,效率卻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

你怎么敢定這樣的價格,蒯徹雖然沒有說,但他眼神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但大匠卻無奈道:“為了弄出這臺蒸汽紡紗車,我們兩年時間花了三千萬錢,才有現在你看到的效果。”

“這都是天子承包了這一方面的實驗經費,要不然的話價格還要翻一倍,不要看這東西丑陋,但里面的活塞全部都需要少府最頂級的工匠打磨,要做到光滑如鏡,清晰照影,而且為了保證活塞的堅固,我們用的是石墨坩堝煉出來的百煉鋼做活塞,想要打磨成型,極其困難和花費時間,10萬錢已經沒賺利潤,這已經是成本價。”

蒯徹搖頭道:“難怪除了關中,某就沒聽過蒸汽紡紗車,這就是中看不中用的玩物啊。”

大匠道:“蒸汽紡紗車雖然貴,效率也比不上水力紡紗車,但這是新鮮事物,用天子的話來說,蒸汽紡紗車就是一個嬰兒,但當他成長起來,必定會成為一個巨人,水利紡紗車雖然效率高,但它已經發展到極限了,沒有繼續成長的空間,當蒸汽紡紗車成長起來,這天下就沒有水力紡紗車的位置了。”

大匠這番話帶給了蒯徹的信心,最終他投了1,000萬錢給蒸汽紡紗車的實驗室,并且下了20臺蒸汽紡紗車的訂單。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