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94章 ,胡亥的金融帝國與徐凡的政治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4章 ,胡亥的金融帝國與徐凡的政治課

第394章 ,胡亥的金融帝國與徐凡的政治課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2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_


字體:


大漢歷九年,十一月十七日,長安城,戚鄉。

戚鄉本是長安城外的小鄉邑,但這些年隨著整個天下步入盛世,小小的戚鄉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上。

很多沒有考上科舉的士子,可能是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也有可能是覺得長安城的機會多,于是就留在戚鄉這個小地方。

大量的外來人口涌入,尤其是科舉時期高質量人才的涌入,讓戚鄉已經變成如同縣城一般繁華。

鄉薔夫呂樞自豪的走在戚鄉的街道上,路上的行人看到呂樞都會問好,而呂樞也會高興的回應,看到本鄉小孩更是會笑瞇瞇的摸著小孩的腦袋道:“要多讀書,只有讀書才能成有用的人才。”

孩子母親看出呂樞心情非常好,好奇問道:“呂薔夫這可是有好事情?”

呂樞的手下自豪說道:“薔夫評選上朝廷的優秀薔夫,要知道整個天下的薔夫只有百人選上,而在我們關中只有12人,下一期的大漢月報就會刊登此事。”

孩子母親有的激動道:“呂薔夫你這是要上大漢月報了!這可是我們戚鄉的大喜事,沒想到我們鄉也出了可以登上大漢月報的大人物了。”

呂樞聽到這話,笑的眼睛都快看不到了,但他還是擺手道:“算不得什么大人物,算是朝廷對某這幾年做事的肯定,某還是要給百姓服務。”

但呂樞卻巴不得拿個鐵喇叭向整個戚鄉宣告此事了。

優秀薔夫可不單單只是一個榮譽,還是他進步的階梯,過完今年,他就要去長安政務學院去學習,學成之后,他就可以更進一步成為縣令。

這對他的仕途來說可謂是質的飛躍,薔夫還只能說是吏,但縣令,縣長卻是官了,以后呂樞的后代也可以稱之為官宦世家。

就在此時遠方的馳道上,忽然馬蹄奔馳的聲音,為數還不少。

呂樞目光看向聲音的方向,就看到一個極其龐大的馬車隊向著他們行進。

“這是胡亥他們?”要說戚鄉這些年民間的熱點。那么必定是胡亥和跟著他去闖天下的青年了。

每個跟著胡亥出去的青年,歸家的時候必定大包小包的回來,可以說是衣錦還鄉,即便沒有回來的,每年也會通過農業錢莊往家里幾萬,幾萬的寄錢,可以說每個跟著胡亥的青年都發大財了。

趙里已經成為整個戚鄉最富裕的村莊,村里人人都有兩層的磚樓,戶戶都有一輛精致的大馬車,其富裕的程度甚至超過了長安城。

讓十里八鄉的村民羨慕不已,趙里出能人,不但自己發財,還把整個村也帶的富裕了。

而這些青年歸鄉之后,就必定跟著四里八鄉的小伙伴訴述他們的事業,什么在邯鄲投了幾家水泥廠,在雁門投資了幾家紡織廠,聽著戚鄉的小伙伴一愣一愣的,感覺好像整個天下到處都有胡亥的生意,傳說當中的陶朱公也沒有這么厲害。

很多聽的人覺得這是在吹牛,但想到每個跟著胡亥的人,一年可以賺好幾萬錢,而像柱子這批人,每年的收入都有十幾萬錢了。

身為柱子這些人的東家的胡亥身家該有多少?

有個幾千萬錢乃至上億錢,應該可能吧?

想到這個數字,很多村民呼吸都感到困難了,但他們每個人都知道他們戚鄉出了個大人物了。

馬車很快來到呂樞身邊,四周的村民都可以看到馬車上打的飛亥錢莊幾個大字。

馬車靠近呂樞的時候,車門被打開了,一個穿著棉襖,棉衣棉鞋,大冬天還帶個金鏈子的青年出現在呂樞身邊道:“呂薔夫,吃了沒?”

呂樞看到這樣一個暴發戶小伙皺眉頭道:“你這像什么樣子,生怕別人不知道你賺了錢,這里都是你的鄉親,你這個做派是給誰看!”

因為車隊不單單是柱子這樣的打扮,其他每個青年,脖子上畢竟戴著一個金光閃閃的大金鏈子,一副暴發戶的氣息讓人感到不適。

以前呂樞還有可能會羨慕這些跟著胡亥賺錢的青年,但現在卻不會了,胡亥再能賺錢,那也不過是個大商賈而已,自己可是官員了,地位上就和胡亥不在一個層次上了。

柱子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你要讓人家信任你,就要展露實力。”

柱子握著自己脖子上的大金鏈道“這就是展示實力的最好方法,我等他要回家和親人團聚,下次再和呂薔夫相聚。”

說完柱子的人繼續前進,而有家在戚鄉的青年則駕駛馬車回家。

呂樞看到越來越龐大的車隊,有點不解道:“胡亥的生意倒是越來越大,這天下的生意真有這么好賺錢?”

胡亥一直是戚鄉的熱點,老人們聚在一起聊八卦,就喜歡聊胡亥的事情,通過柱子的能露出來的信息,胡亥的那生意大的沒有邊了,南邊有他的生意,北邊也有他的生意,中原有他的生意,江淮也有他的生意,好似整個大漢有他的生意一般,老人們對這樣的事情總是將信將疑。

但現實就又讓他們不得不相信,戚鄉以及靠近戚鄉的村落,跟著胡亥的人已經有三百多人,胡亥每年給這些人的俸祿和分紅就超過了幾千萬錢。

胡亥養了這么多人,花了這么多錢,他自己一年賺上億錢也是很有可能的,而且這還有可能是最低的限度。

這讓戚鄉的老人們感到不可置信,他們這樣的山溝溝,居然還飛出一個金鳳凰了。

而呂樞的感覺還真沒有錯,胡亥真和他名字一樣,成為了風口上的豬,他們趕上了一個黃金盛世。

一場漠北大戰,給民間注入了300萬金的錢財,這些錢財大部分都流入了民夫和士兵的手中,他們用這筆錢財建設自己的房屋,改善自己的生活。

于是整個大漢民間,對磚頭,對水泥,對瓦片,對各種家具的需求爆發性增加。

龐大的民間需求,導致天下的磚窯廠,水泥廠,伐木場,如雨后的蘑菇紛紛冒出來。

同時大漠被大漢占據之后,大漠的牛馬,羊毛。紛紛涌入大漢,大漢的布匹,馬車,各種鐵器工具,也紛紛涌入大漠。

大漢獲得一個300多萬人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尤其是大漠的特產,更是大漢產業鏈上需要的一環,這樣的雙邊貿易更加持久穩定。

尤其是大漢紡織業的限制被徹底打開了,有了大漠的充足羊毛之后,加上這個原料產地,還能按照他們的需求來生產原材料。

大漢的大型的紡織廠再也沒有出現缺乏原材料的事情,不到兩年的時間,大漠對大漢輸入羊毛的數量達到以往的三倍,大漢的大型紡織廠開始日夜不停地生產,小型的紡織廠也是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現在此時大漢的情況就是,有充足的原材料,大漢民間也有充足的市場需求,只有生產是薄弱環節,只要能生產出貨物,就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于是整個大漢遍地都是開磚窯廠,紡織廠,面粉廠,水泥廠等小型輕工業的人,只要開了這些作坊就能賺錢,這樣的商業熱潮又帶動更多的人加入這場創業熱潮當中。

而胡亥就抓住了這個機遇,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天使投資人。

這些小型作坊的起動資金并不算太高,大概就是幾萬錢到十幾萬錢左右,

但普通想要創業的百姓,顯然是拿不出這筆錢,他們想要去錢莊貸款,開發錢莊看不上他們這樣的小項目,他們也不想花費這精力,賺這三瓜兩棗,一個大諸侯頂得上幾千個這樣的小創業者,他們更多的把精力維護在各方諸侯的往來上。

農業錢莊也不會貸款給這些創業者,因為這不屬于他們的業務范圍。

比起賺錢,農業錢莊的掌柜更在意的是聽天子的命令,天子交代他們的任務是助農,不是助商,他們自然不能放貸給那些想建作坊的人。

這個時候飛亥錢莊的作用就出現了。

他以兩分五利息借錢給這些創業的有志青年,或者干脆以這筆錢作為原始的投入,占據一定的股份,幫助這些有志青年,解決創業啟動資金的問題。

大漢此時的商業環境就是一片藍海,只要敢出來創業,就有很大概率會成功。

而且胡亥也不是胡亂投資,紡織業他會投雁門等地,水泥,磚窯廠他會在太原郡這些地方投,面粉,家具廠他會在關中,三川郡,陳郡這樣的大郡投。他會根據每個地區的特產來投資。

于是飛亥錢莊自然是大其發財,去年胡亥的天使投資,八成以上獲得成功,賺錢的錢才超過了5,000萬錢,今年更是超過上億錢。

更重要的是這些成功的商家,成為了他在經濟上的盟友,他們會把自己的錢財存入飛亥錢莊,這讓飛亥錢莊的存款額達到了10億錢,而這些資金又成為了胡亥對外投資的保證。

于是在這兩年時間,胡亥投資了上百家小型的作坊,成為了20余家小作坊的股東。

通過飛亥錢莊的往來,這上百家作坊,組成一個價值三十億的經濟體,胡亥的商業帝國,趁著大漢這波盛世浪潮冉冉升起。

柱子等人回到趙里之后,整個趙里就成為了歡樂的海洋,他們紛紛和家人團聚。

夜晚的時候,全趙里擺出一桌又一桌的豐盛酒食,雞鴨魚肉,一應俱全,全趙里的父老都在慶祝自己家的小孩回家。

坐在首席的里長江濤問道:“胡亥怎么沒有和你一起回來?”

從胡亥帶著上百青壯離開趙里去闖蕩天下,已經有兩年沒有回趙里了,這讓趙里的父老都有的失望,好不容易家鄉出了一個大人物,卻看不到,都不能帶出去顯擺。

柱子道:“胡亥哥的事業越來越大了,天南海北都有我們的作坊,這些事情都要管,自然就越來越忙了,而且胡亥哥還說了,家業越來越大,就越需要學習,天子不是要在長安城給天下的作坊主上課,胡亥哥說這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就留在長安城了,等聽完天子的課再回來。”

江濤道:“天子的課自然不能錯過。”

倒是扶蘇有的擔憂道:“伱們控制的作坊從雁門到會稽郡都有,而且數量還如此多,你們管的來嗎?”

扶蘇總覺得胡亥事業,膨脹的如此快不是好事情,三年前他離家的時候,手中有的錢財也不過是百萬,而現在卻已經突破上億錢了,這樣膨脹的發展,根基不穩太容易出現滿盤皆輸的情況了。當年大秦鯨吞六國,何嘗不是因為根基不穩才出現問題的。

柱子道:“我等每個人都會跟著一個作坊,幫著胡亥哥防著那些作坊主來坑害胡亥哥的錢財,不會有問題的。”

另一個趙里的青壯道:“現在只要開了作坊就可以賺錢,那錢就像河流的水一樣,只要我們敢舀,錢就會進我們口袋,胡亥哥已經向我們保證了,最多十年時間,就會讓我們個個成為百萬富翁。”

扶蘇皺著眉頭道:“胡言亂語,賺錢怎么可能會容易,你們要勸胡亥收著一點,要有危機感。”

這個時候一直站在扶蘇一邊的江濤卻反駁道:“趙夫子,這兩年賺錢還真容易,我們的紡織廠不就是這樣,只要紡織出來的布匹,馬上就可以賣出去,今年賺的錢已經是前年的兩倍了。大漢月報上都說了,我們大漢已經步入盛世了,既然是盛世錢自然好賺了。”

這把扶蘇都說的無語了,雖然他知道這其中肯定有什么問題,但卻無力反駁,因為這兩年錢真的好賺很多,不單單是趙里,在戚鄉其他地方也是這樣的。其他鄉里也學子趙里,或者是弄一個磚窯廠,或者弄一個水泥廠,紡織廠等等的小型作坊,大家都賺了很多錢。

但扶蘇還是感覺這其中是有問題的,要是錢如此容易賺,那么戰國以來就不會有如此多的變法了。但現在事實卻又擺在面前,他也不知道該怎么反駁,現在的世界對他來說太陌生了,他有的看不懂了。

與此同時,胡亥卻在長安城,墨子學院聽徐凡這個天子的課。

此時墨子學院最大的講堂已經坐滿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即便是后方沒有位置的地方也是占滿人群,這些商賈都是在賢者會來到長安城,本來應該在賢者會結束之后就離開的,但為了聽天子的課,多在長安城滯留了一個月時間。

而這趟講課也成為了這些商賈交流的場所,要不是有天子的課,他們很少如此聚居,對這些商賈而言,同伴都可以算是一種資源,有了這次的點頭之交,以后有什么生意大家可以一起發財,也可以相互交流資源。

很快,徐凡來到講堂的時候,他也被數量眾多的聽課者驚到了。

他放下自己的手稿笑道:“沒想到會有如此多人來聽某的講課,希望會對你們有所幫助吧。”

下面一個人叫道:“我們就是聽了徐夫子的課才有現在的身家,徐夫子的講義每篇對我等來說,都是紅黃鐘大呂,怎么可能會沒有幫助!”

顯然這些聽課的商賈對徐凡非常了解,知道比起帝王這個身份,徐凡更加在意夫子這個身份。

果然聽到這話的徐凡笑道:“有幫助就好,現在正式上課。”

“這些年我大漢的產業飛速發展,現在朝廷稅收一半都是來自產業帶來的財富,今天第一課,講的就是什么叫商品?”

“商品?”在場所有商賈都有些疑惑了。

講貨物?

這有什么好講的!

“商品就是為了交換的勞動產品。”

“這就要給商品兩個定義,一必須是勞動產品。”

“什么叫勞動產品,比如農夫種糧食出來就是勞動產品,工匠打造農具武器還有各種家具,這其中付出勞動的,才能叫勞動產品。”

“夫子用水來舉例子,大河的水因為沒有勞動就不屬于勞動產品,但如果有個人用桶把河里的水舀出來,然后運到長安城來販賣,這就屬于勞動產品,因為你舀水到長安城的這段路程,花費了勞動力,這就改變了水的屬性。”

“當然在自然界中這種情況很多,自然生長的樹木不屬于勞動產品,但如果有人把樹木砍下來,做成家具或者船,這就屬于勞動產品了。”

“但勞動產品卻不全部都屬于商品,這個就要滿足商品的第二個屬性了,那就是要用來交換。只有交換了才屬于商品。”

“繼續用水來舉例,剛剛那個人如果舀水自己喝的話,那么這只能屬于勞動產品而不能屬于商品,但他如果把這桶水賣給長安城的百姓,這個交易的過程,水就是商品。

同樣把木頭砍下來給自己做家具,這只能算是勞動產品,但卻不能算是商品。如果賣給長安城其他的百姓,有了交易的過程就是商品。所以任何的商品必須有交易的屬性。”

“接下來講什么是貨幣”

熱門、、、、、、、、、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