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84章 ,和張良的差距,軍事改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4章 ,和張良的差距,軍事改革

第384章 ,和張良的差距,軍事改革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7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_


字體:


這三天時間平虜堡極其熱鬧,每天都有大量的諸侯定親,即便是有正妻的大漢諸侯,那也納了一房甚至兩三房的小妾。

其中還有一個極其務實大聰明,根本不管你是什么千年的貴族,還是幾百年的門閥,一切向錢看齊,找來十房沒什么家世,但有錢的岳父,讓整個平虜堡轟動不已。

許多人都不恥這個新貴的行為,娶妻納妾,你好歹講個門第。什么都不講,就這樣赤裸裸的把金錢關系擺在面上,納妾就是為了搞錢,真是把上層人的臉都給丟干凈了。

就連大漢的新貴都不恥他,這不是把剛剛洗干凈的腳再次踩到泥坑里去。

徐凡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有點驚愕,這算什么新錢跟新貴開始結合?這個時間是不是太早了。

張良找到徐凡道:“陛下可知道這幾日成比組織諸侯大會還要忙碌,有十幾位諸侯讓臣做媒。”

徐凡道:“這段時間我大漢的諸侯定親的確不少。”

張良道:“這樣權錢結合,陛下不擔心這于我大漢不利。”

徐凡感嘆道:“這是必然的事情,權力必然會找金錢,金錢也必然會依附權力。”

后世全球化,他啥政權結構沒見過,原始的部落,酋長制,甚至還有披著現在國家外衣的封建門閥制,甚至連黑幫制都有,真可謂是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出了國就能感受一股賽博朋克的氣息。

張良道:“但這些商賈把錢帶到各大諸侯國當中,必定會影響我大漢的經濟。”

徐凡笑道:“可能會受點影響,但也沒子房你想的那樣可怕,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種叫生態位的理論?”

“生態位?”

徐凡道:“這是春秋時期一個諸子提出來的學問,所謂生態位就是一片地區的野獸所處的位置,比如一座山,必定有一頭老虎在最頂位,老虎之下則是三兩頭豹子十幾頭狼,在下面這是兔子鹿獐子等野生食草動物。

這樣從高到低,從少到多,就是生態位,地位越高數量越少,因為上位的猛獸多了,底層的野兔獐子等動物就會被吃光,最終導致上層的豹子和狼,老虎通通餓死,生態崩潰,每種動物在每個位置各司其職,數量相互平衡,這就是生態位。”

張良感嘆道:“這位前輩的研究倒是有點道理,把這理論移到天下,不就是天子,諸侯,士大夫,草民百姓這樣的生態位結構。”

“春秋戰國就是天子虛弱,諸侯壯大,導致整個天下的生態被破壞,這才有春秋戰國這幾百年的亂世。”

徐凡道:“按照生態位的理論,只要這個結構沒有發生破壞,缺少的動物會自動補全上位,在生態位當中,狼少了,就會有兔子進化成狼補全這個位置。”

“用在天下也是一樣,這些商賈離開大漢,雖然短期內會有影響,但他們的離開對其他小商賈是好事,當有了一個巨大的生存空間,他們就會壯大,取代那些舊的大商賈。”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好事,最起碼實現了大漢內部的階級流動,減少了大漢內部的矛盾。”

而這些大商賈的錢財沒有浪費,它們是用來開辟新的家園,對我大漢文明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好事,這提升了大漢百姓的生存空間。

張良聽完這話陷入沉思,顯然徐凡這個說法是他從來沒想過,但深入思考一下,卻又是極其合理的。

現在大漢不就屬于這種情況,三代以來的貴族被大漢全部打倒,大漢的諸侯在天下之外開拓新的土地,大漢的中小貴族在大漢內部建立屬于他們的家園。

某種程度上來說,大漢就是新的周朝,大漢內部五十郡就是王土,其他諸侯則在外開疆拓土,建立新的諸侯國。

但張良遲疑問道:“陛下,按照您這個理論推斷下去,我大漢這不是在建立大同世界,反而是發展的越好,距離大同世界越遠?”

徐凡好奇問道:“子房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張良道:“現在大漢對外就是以軍事占領土地,再把這些土地分封給功臣,造就新的諸侯貴族。”

“按照這個過程推演下去,發現新的敵人,擊敗敵人,造就功臣,派遣派遣功臣建諸侯國,而后再次發現新的敵人和領地。

但這樣的擴張只會帶來越來越多的諸侯,臣不相信這個天下的土地是無限的,必然有一個極限,當這個極限到達了,就不會有新的領地,新的諸侯,春秋戰國那樣的亂世就會降臨在我大漢。”

徐凡哈哈笑道:“子房不愧是智者,你這推論一點沒錯,但這又有什么不好,讓諸侯對外擴張,總好過讓他們對內內卷,真當整個世界都有我大漢的諸侯了,我大漢就是世界,在整個世界內卷,總好過在現在的土地上內卷。”

全世界都說大漢話,這是后世多少人的夢想,又有多少人痛恨自己那閉關鎖國的老祖宗,領先了2000年,在這臨門一腳不行,導致自己都快卷成人渣了。

但張良卻繼續說道:“但現在大漢對內也有問題,大漢的百姓除了想建功立業,成為新的諸侯王之外,就是想要開作坊,成為新的大商賈。”

“生產決定分配,我大漢現在的生產模式,并不能造就想要建設大同世界的人才,反而是造就出一個個想要做作坊主的人。

這些作坊主是我大漢的培養,由小作坊主,變成大的作坊主,而他們想要完成這一步生態位的躍遷,那就必須死命的壓榨工匠賺取利潤。

因為不這樣做的作坊主就會被這樣做的作坊主給吞并,大魚吃小魚,很快整個天下留下的都是那種壓榨工匠的作坊主。

這就會導致工匠的生存狀態越來越差,天下的百姓生活的越來越艱辛,這和天子倡導的大同世界就越來越遠。”

“本來臣還沒有想明白這一點,但您今天說的這個生態位,讓臣徹底明白了,您之所以拼命的把諸侯遷移到大漢境外,又讓大商賈配合我大漢的諸侯擴張,只怕就是想減緩這個過程。”

“但您這是飲鴆止渴,只要大漢一直在創造諸侯,一直在創造作坊主,大同世界就不可能實現。大漢遲早會被這些諸侯和作坊主反噬的。”

徐凡聽完張良的這番話,思考了半天才聽懂,而后驚愕的看著張良,不愧是后生的謀圣,靠著自己殘肢斷痕的理論,居然能達到后世哲學高度。

是的,徐凡憑借后世的經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

真論起殘暴,封建地主和作坊主那完全就不是一個等級的。

封建地主才滅了幾個民族,人家作坊主滅的民族,能繞地球十幾圈。

但誰讓人家是新勢力。這個天下要繼續推動著往前走,就是要生產作坊主。

當然徐凡是知道歷史,但張良卻能自己總結出理論,自己和張良的差距,只怕有一個韓非那么高。

要不是張良不知道后世的理論,哪里輪得到自己來給張良上課。

徐凡道:“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即便朕身為天子,也不可能一個人逆轉天下的大勢。”

“整個天下是由生產決定上層,神農嘗百草,制定五谷,就決定了上古部落制的消亡。

青銅農具出現之后,上古的部落聯盟就維持不下去了,家天下必然會出現,貴族也必然會出現,這一點即便是五帝也難以阻止。

當鐵器出現的時候,就敲響了夏商周奴隸地主的末日,始皇帝帶領千萬的自耕農,把夏商周以來的奴隸貴族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當中。

“而現在新的鐵器已經出現了,新的主角就是作坊主。”

張良一臉愕然,他有點聽不懂天子的推導,前面說的還沒有問題,但怎么就出現了新的鐵器,又有什么證據證明說作坊主是新的主角?

徐凡一臉尷尬道:“回到長安朕就會給你看新的鐵器。”

徐凡看出了張良的疑惑,但他也很難說的很清楚,即便他已經知道結果了,但也很難合理反推過程。

反而是今天張良狠狠的教育了他一番。

以前他上學,上面的公式就是生產決定分配,生產決定分配,它是當公式那樣死記硬背,考試的時候填上去就能得個高分。

但為什么這樣他不清楚,在他看來,這就是112這樣的公理,哪有這么多為什么!

但今天通過張良的這番講解,他終于明白為什么了。

漢朝的這點科技就決定,即便他不斷均田,創造自耕農,但自耕農維持不了穩定的生產,他們不是破產就是被動的進化成為小地主,小地主又會進化成大地主,最后是門閥士族。

也就是說,大漢雖然一直在打壓門閥士族,但大漢的這點科技水平就決定了,大漢會不斷制造新的門閥士族出來,打壓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但門閥這個團體還會繼續出來。

只有科技繼續進步,到了后世高爐出現,廉價的鋼鐵出行,黃巢帶著扛著鐵質農具的農夫,把門閥士族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到了后世大宋,庶民崛起,科技可以維持中小地主的穩定生產,于是大宋后的封建王朝,只會產生地主階級,不會產生門閥階級。

再想想徐凡生活的大漢,科技的水平,生產出一個個小作坊主,他們經過激烈的競爭變成中型作坊主,大型作坊主。

這就不怪徐凡這代人差點被炸成人干。

大漢八年,十月十九日。平虜堡,諸侯大會現場。

經過了三日的沉思討論,大漢的這些新貴選擇好屬于自己的諸侯國。

韓信的選擇讓徐凡有點驚訝,他居然選擇了靠近北海的地方,作為自己的諸侯國。

韓信笑道:“臣在北海立下的界碑,臣想為天子看護我大漢的邊界,在北海還有不少的野人部落,臣可以為陛下打擊這些大漢的潛在敵人。”

徐凡道:“你既然有這樣的決心,朕就封你為北海國公,北海附近三個諸侯國為伱的封國。”

但還有十五名諸侯,不滿意剩下的那些爛地,畢竟在漠北與大片戈壁沙漠地,這種地方再大也沒有什么實際價值。

所以這15名諸侯請求兼職重新給他們劃分一個諸侯國。

徐凡想了想道:“南洋的島嶼你們要不要?”

這十五名諸侯眼前一亮,還有這樣的好事?

但徐凡卻說道:“不是所有的島嶼都有香料的,甚至很多島嶼連野人都沒有多少,這就代表你們即便是想建立諸侯國,也沒多少人手,只能教化這些野人。

而且你們的島嶼如果沒有在航道上,一年也沒有幾艘海船會經過,朝廷給你們的支持也是極其有限的,唯一的好處可能就是沒有什么敵人,算是個比較好的養老之地。”

“臣等愿意去南洋建國!”這十五位諸侯齊聲說道。

他們15人內心的想法極其簡單,都去了南洋了,自己組建一個船隊,登上香料島去弄香料,這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只要他們的封國在南洋,香料就是他們的財路。

只是不少人內心已經在想了,南洋既然有香料島,那肯定可以種植香料,他們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封國,開墾土地,種植香料,這不相當于有了一個不用挖掘的金礦。

所以徐凡即便說南洋的條件再惡劣,他們也要在南洋建立自己的諸侯國。

徐凡道:“丞相劃分南洋15個島嶼,給功臣建國。”

張良道:“遵旨!”

其他諸侯與眼紅不一樣,有很多人當即就想換。

但徐凡看出了他們的想法道:“落子無悔。”

建立諸侯國可不單單只是賞賜,還是一份責任,沒有你們在這里鎮壓大漠,怎么同化大漠,阻止新的草原民族誕生。

徐凡就是擔心這些諸侯,不愿意吃大漠的苦,想要到其他好的地方去,才提前跟他們說好,落子無悔,就是要斷了他們的后路,讓他們安安心心的在大漠開拓。

劃分好各個諸侯的封國之后,韓信這些新的諸侯,帶著自己的部眾,朝廷封的牛羊,紛紛前往自己的封國去建設。

同時大漢的漠南都督府被撤銷,大漢朝廷建立了新的漠北都護府,都督還是由韓信擔任,不過大漢的士兵已經全面撤退,漠北都護府的士兵則變成了諸侯的士兵,就像遼東都督府一般。

同時大漢的鎮北將軍府回遷回廣陽郡,鎮北將軍仍然由季心擔任,同時徐帆決定成立鎮南將軍府,鎮西將軍府,兩位將軍則由徐帆回長安之后再做抉擇。

大漢將會由4個將軍府和關中禁衛軍組成大漢的常備軍力量。

每個將軍府會有1萬常備軍,關中則會有四萬禁衛軍,這8萬常備軍只是大漢和平時期的力量。

這些常備軍說是士兵,但漢軍是以軍官的方式來訓練他們的,到了戰時,每個將軍府可以順勢擴張5萬大軍,成為一個戰略方向的力量。

按照徐帆的規劃,北方將會出現三個都護府,西域將會成為大漢新的都護府。

這三個都護府,則是大漢應對外界敵人的力量。

大漢八年,十月二十日。

諸侯大會結束,徐凡開始返回長安,大漢的各路諸侯已各自返回自己的封國。

而跟著天子返回長安的還有渾邪王、休屠王,柯虎。這些胡人部落首領。

大漢的分封,讓他們羨慕不已,不少部落首領都想以自己的功勞獲得一塊領地。

但這樣養虎為患的事情,徐凡怎么可能答應,就韓信這些諸侯,徐凡都沒有多少信心,他們能一直聽從大漢的命令。

歷史上的西漢,都是血脈兄弟自家人,但不到60年就搞出了七王之亂。

自己分封的這些諸侯連血脈關系都沒有,60年之后能做到聽調不聽宣,已經算是萬幸的事情。

徐凡對他們的希望不過是肉爛在鍋里,即便他們造反,那也是屬于大漢的內戰。

你們這些白皮膚黃頭發的野人,也想在大漠分一杯羹,簡直是馬不知臉長。

當然人家好歹是功臣,好面子的徐凡也不好,馬上卸磨殺驢,干脆先把他們帶回長安,用長安城的繁華腐化這些部落首領的意志,到時候再封他們一個子爵,男爵讓他們領一份俸祿,在長安城過點富貴的日子,這不比在大漠啃沙子要好。

每每想到這里,徐凡還是很欣慰,自己這樣的好老板,古往今來也沒多少。

熱門、、、、、、、、、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