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78章 ,樹倒猢猻散與北海決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8章 ,樹倒猢猻散與北海決戰

第378章 ,樹倒猢猻散與北海決戰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5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大漢八年,九月十日,漠北,匈奴人營地。

冒頓已經下定決心和漢軍決戰,這個消息讓匈奴人各部首領不安和恐懼,同時也帶著一絲釋然。

因為這戰再不打,匈奴人自己也要崩潰,冒頓集結了匈奴人八萬騎兵,貧瘠的北海要為八萬騎兵和十幾萬戰馬的食物和馬料。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匈奴人的各種物資幾乎耗盡了所有的儲存,為此匈奴大小部落首領怨聲載道。

此仗將來即使打贏了,大漠的冬天也要到了,他們既沒有準備過冬的草料,大漠的牲口也吃的差不多,他們根本看不到未來,對很多部落來說,這一戰不管勝還是敗,他們的部落都亡了。

冒頓只能對自己的手下鼓舞士氣道:“漢人在他們的邊疆囤積了無數的糧草物資,只要我們能擊敗漢軍的主力,就能奪取這些物資渡過這個冬天。”

冒頓的這番話倒是讓匈奴人鼓舞了士氣,讓他們有繼續戰斗的勇氣。

中軍大帳,匈奴人所有大部落首領全部都匯集于此。

冒頓看到缺失的兩個位置問道:“渾邪王、休屠王怎么沒有來?”

冒頓雖然把部眾全部遷移到北海,但卻不是集中在北海一地,畢竟上百萬的部眾,幾百萬的牛羊很難聚集在一個地方生存,所以匈奴人部眾分散在北海方圓千里這個范圍,渾邪、休屠兩部距離此地還是有上百里的路程的。

匈奴右谷蠡王呼衍蘭沮喪道:“屬下剛剛得到消息,渾邪王和休屠王帶領自己的部下南下。”

冒頓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這個時候渾邪王和休屠王帶領自己的部下南下自然不可能是和漢軍交戰,只可能是想要向漢軍投降。

渾邪和休屠兩部本就是河西部落,他們都是匈奴強盛時期投靠過來的部眾,顯然現在樹倒猢猻散,渾邪、休屠兩部想要投靠大漢這顆更大的樹。

而更加重要的是,這兩部的背叛,讓冒頓少了4萬騎兵,這對即將發動決戰的匈奴人來說,幾乎是不可承受之重了。

大戰將起,卻出現這樣的事情,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極其打擊士氣,此時大帳內氣氛凝重起來。

匈奴右大將須卜豹悲嘆道:“單于,現在折蘭部被漢軍包圍在狼居胥山,只怕抵抗不了幾天了。

“陀蘭氏部在祁連山被漢將季心擊潰,兩萬勇士幾乎戰死,陀蘭豹也戰死沙場。漢軍的鎮北軍已經沒有敵人,最多十日他們就會和漠南軍會合,到時候我們要面對的就是漢軍的10萬鐵甲騎兵。”

這些帳內悲傷的氣氛更加濃厚了,一場場的大敗讓匈奴人損兵折將,現在匈奴人的實力下降的前所未有,更重要的是他們完全看不到勝利的機會,一場前所未有的失敗正在籠罩著他。

“怎么會這樣?這里是大漠,即便我們打不贏漢人,但為什么連逃都逃不出來,漢人是怎么在大漠找到我們的勇士的,這還是不是我匈奴人的大漠!”

匈奴右大將須卜豹惡狠狠道:“漢軍騎兵大部分都是胡族勇士,其中的主力更是我們匈奴人自己,他們就是生活在大漠的部眾,自然對大漠的一舉一動都了若指掌,更加可恨的是這有些人忘記根本了,殺起我們匈奴人比漢人更加狠辣,遇到漢人騎兵,我們勇士投降還有活路,但面對這些叛徒根本沒有活路。”

現場再次沉默起來,所有的部落長老都看向冒頓,想要拿他拿個主意。

冒頓道:“所有人都準備好勇士,后日我們和漢軍決戰。”

大漠的局勢對匈奴人越來越不利了,冒頓明白,這戰再不打,等到漢人的三路聯軍回合,匈奴就徹底沒有勝利的機會。

祁連山下,漢軍營地。

中軍大帳當中,季心宴請投靠自己的渾邪王、休屠王兩人。

季心端起酒杯笑道:“兩位大王此時投靠我大漢,可謂是明智決斷,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當今天下還有比我家陛下更賢明的君主?”

渾邪王、休屠王的投靠對季心來說真是意外之喜了。他本以為此戰鎮北軍只是打了一個輔助,主要的功勞被漠南軍獲得。

但兩部渾邪、休屠兩部人口加起來有二十余萬,他們的投靠,讓鎮北軍殲滅俘虜的匈奴人達到50余萬。即便漠南軍殲滅了匈奴人的主力,但鎮北軍的戰功也不差。

渾邪王大義凜然道:“天子仁慈,即便是我等在大漠也知道,大漠的牧民早就想要成為天子的子民了,只有冒頓不識抬舉,阻礙了整個大漠沐浴王化的時間,匈奴有此劫難都是他的緣故。”

休屠王也大聲道:“沒錯,我等早就想成為天子的奴仆,今日終于有這個機會了。”

渾邪王、休屠王在北海的這段時間,一直在勸說冒頓向大漢天子低頭,實力不如人低頭不丟人,我們匈奴人又不講道德,先保存實力為主。

他們認為漢人根本不會放牧,這大漠終歸是屬于他們的,只要扥大漢實力衰落,他們再反叛奪回大漠。

但冒頓卻斥責他們一頓,認為他們沒有看清漢帝的狼子野心,漢人已經在大漠定居了,而且還在不斷同化他們的部眾,讓他們以為自己是漢人,現在向漢人投降,匈奴就真亡了。

渾邪王、休屠王卻根本不在意匈奴是不是滅亡,滅亡了,大不了再叫鮮卑人,突厥人,甚至蒙古人,部落只是一個稱號,只要這片土地還在,他們的血脈就在。他們不想和匈奴人陪葬,兩人商議一陣之后,干脆就從北海南下投靠看鎮北軍。

渾邪王內心有的惶恐又帶著一絲期待問道:“不知道天子會如何安置我等?”

休屠王也看過來,這也是兩人最關心的事情。

現在匈奴人的團結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靠的是大漢嚴苛的政策,他們這些部落首領投靠大漢,只能成為一個普通的牧民,這就導致了任何有選擇的部落首領都不愿意投靠大漢。

他們兩人要不是明白匈奴已經步入絕境,根本不可能過來投降。

季心道:“此等大事,只能由天子做,但本將必定上報兩位大王的功勞,兩位大王來投,讓漢匈兩族不用再自相殘殺,拯救了上萬炎黃血脈,陛下賞罰嚴明,以二位的功勞定可以成為我大漢的貴族。”

季心卻明白像這些胡人的貴族天子是不可能把他們留在大漠,大概率他們會在長安度過這一生。

狼居胥山下。

劉邦匯報道:“這幾日我們已經斬殺六千余匈奴部眾,俘虜三千人,誅殺的匈奴將領有十余人,山上余下的匈奴人只怕不到千人,但他們還在激烈的抵抗。”

呂臣看著狼居胥山眉頭緊皺,匈奴人很少這樣死磕他們的軍隊,折蘭王一路退了幾千里,一直都在想辦法進攻遼東諸侯聯軍的弱點,避免和他們正面做戰,現在折蘭部幾乎已經戰沒,如此高的戰損,按理來說,匈奴人早該崩潰或者撤逃,但他們卻還在抵抗。

想了想呂臣道:“中路大軍情況如何?”

劉邦道:“韓信攻占匈奴人的王庭之后,繼續領兵逼進了北海。”

呂臣恍然大悟道:“折蘭王這是想要阻止我們和漠南軍匯合。冒頓現在已經無路可退了,他想和韓信決戰。”

劉邦搖頭道:“折蘭王也是一個傻子,就冒頓那點實力怎么可能是漠南軍的對手。”

呂臣道:“派遣我們的士兵出手,加快圍剿的進度,好不容易來一趟漠北,總不至于連冒頓是什么樣子都沒看到,就退回去了。

狼居胥山遼東都護府士兵也加入了圍剿的戰場,折蘭部再也抵擋不住漢軍的進攻。

半日后折蘭王的首級被送到呂臣面前。

呂臣看著折蘭王首級道:“他也算是匈奴人的忠臣,就把他埋在匈奴人的圣山上。”

而后呂臣指著北海方向道:“全軍出發,奔赴北海,給匈奴人最后一擊。”

大漢八年,九月十三日,漠北,紅日原。

冒頓帶領八萬匈奴人騎兵,分成左中右三部在此集結。

韓信也帶領五萬漠南軍士兵與匈奴人對持。

在這片廣闊的大漠上,漢軍的主力和匈奴人的主力終于要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決戰。

“嗚嗚嗚!”匈奴人進攻的牛角號吹響。

“殺光漢人!”匈奴右谷蠡王呼衍蘭大吼道。他身后兩萬騎兵向著漢軍左翼殺過來。

兩萬騎兵,在牛角號聲的激勵下,殺氣騰騰的撲向漢軍一方。

“迫擊炮準備發射。”校尉崔巖大吼道。

上千士兵沖到戰場最前方,幾名士兵拿著短柄鐵鍬瘋狂的刨坑,刨好之后,把迫擊炮半埋式的填入這些坑當中,一個士兵拿著絲綢包的圓餅黑火藥塞進,再把提前準備好的木板塞進去壓實,再塞也不過炸藥包進去。

而后大吼道:“炮彈填充完成。”

“發射!”崔巖大吼道。

士兵點燃引信。

“噗噗噗!”戰場上出現了上百聲悶雷聲。

上百個炸藥包發揮一道優美的弧線,從天而降。落入匈奴人的騎兵陣當中。

所有匈奴人的士兵對這一幕還感到奇怪,因為漢軍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傷亡,只有幾個倒霉蛋被砸中掉下了馬。

“轟轟轟!”上百雷鳴響起,每個炸藥包方圓兩丈內的匈奴人都被震飛,匈奴人被十幾斤重的炸藥包炸的血肉模糊,戰馬到處嘶鳴狂奔,已經處于徹底瘋狂的狀態當中。

崔巖大喜道:“殺!”

上萬騎兵排著整齊的隊列,像潮水一般殺向匈奴人的騎兵。匈奴人早在迫擊炮的進攻當中打的士氣崩。

現在面對漢軍鋪天蓋地的攻勢,馬上亂作一團,被漢軍士兵殺得尸橫遍野,鬼哭狼嚎,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戰場完全是一邊倒的情況,匈奴人的右翼大軍直接崩潰。

韓信用望遠鏡察覺到左翼戰場的情況,他驚喜的發現集中使用之后迫擊炮的威力變得更大,一次就直接摧毀了2萬匈奴人的騎兵。

韓信大喜命令道:“命令樊噲將軍和景濤將軍進攻匈奴人的中軍,以迫擊炮為先鋒,炸爛匈奴人的軍陣。”

樊噲,景濤得到韓信命令帶領兩萬騎兵出戰。騎兵排著整齊的隊形,快速靠近匈奴的中軍。

在150步左右的位置,樊噲等人停下軍隊。

炮兵營士兵解開套在戰馬身上的迫擊炮,士兵們分部合作,4個挖坑,兩個填裝炸藥,還有兩個在警戒。很快上百門迫擊炮就對著匈奴人的軍中。

冒頓看到這幕大感不妙,漢人有一種能爆炸的武器,他一直聽前線的士兵說,但他一直沒有親眼看過這種武器的威力,只以為這是一種小型投石機,只能說防御使用。

但在戰場上親眼見設這種炸藥武器的威力,才發現這比傳說還要夸張,他2萬大軍直接被這種武器摧毀了。

冒頓大吼道:“殺過去摧毀敵人的那些鐵筒!”

在冒頓的命令下,匈奴人的4萬中軍開始撲向漢軍一方。

他雖然想阻止迫擊炮的發射,但已然遲了。

“噗噗噗!”上百個炸藥包劃過優美的弧線,砸向了匈奴人的騎兵軍。

“轟轟轟!”激烈的爆炸,讓匈奴人人仰馬翻,血肉模糊,殘肢斷臂飛的到處都是,受驚的戰馬到處亂竄。

景濤看到這幕大喜道:“將士們跟著本將沖鋒,殺!”

“殺!”上千披著鐵甲的重騎兵跟著景濤殺出去。

重騎兵排成五列,像一堵厚厚的城墻直接殺向匈奴人的騎兵軍陣。

匈奴人本來就被迫擊炮炸的驚慌失措,現在又遭受重騎兵的打擊,直接被殺的節節敗退,匈奴人厚重的軍陣,被景濤的重騎兵以熱刀剃油之勢直接殺出一條寬闊的缺口。重騎兵將士大發神威,一個個勇不可擋。

后方的樊噲看到這幕大喜道:“全軍沖鋒,追上去擴大缺口,徹底分割匈奴人。”

后續的兩萬漢軍騎兵,象犀利的長箭一般狠狠地扎進了匈奴人軍中當中,不斷擴大重騎兵殺出來的缺口

為首的樊噲更是勇不可當連殺數十人,他的勇武鼓舞了所有漢軍士兵,漢軍騎兵進攻越來越猛。遭受連番打擊的匈奴人已然要崩潰

戰場上冒頓一邊揮舞著戰刀,一邊聲嘶力竭地叫著:“不要退,擋住他們,不要退,擋住他們。”

即便冒頓喊的再聲嘶力竭,但也改變不了絕對的實力,匈奴騎兵還是被重騎兵沖的節節敗退

“兄弟們,隨我殺,不要停下來,殺穿匈奴人的軍陣。”景濤大吼道。

冒頓渾身浴血,拎著一把血刀,氣喘吁吁地站在地上。他看著漢人的鐵甲騎兵殺穿了自己的中軍。不由苦笑道:“匈奴人連士兵人手一件鐵甲都做不到,漢人卻奢侈的給戰馬披上了鐵甲,差距太大。”

匈奴右大將須卜豹發現冒頓危險想要前來支援,但韓信派遣出校尉于龍率領一萬騎兵,阻擊匈奴人最后的一支機動力量。

樊噲帶領五百親衛看到了戰場上喘息的冒頓大喜道:“冒頓你逃不了了。”

冒頓鼓舞全身的力氣高舉戰刀吼道:“想要某的命,沒有那么容易。”

冒頓帶著殘存的幾十親衛鐵騎向樊噲他們發起了最后的白刃格殺。

樊噲高舉戰刀道:“兄弟們不要讓冒頓逃了,殺!”

“殺!”幾百名漢軍騎士卒高舉武器,緊跟在樊噲身后殺向冒頓。

“轟!”雙方相撞發出了一聲沉悶的巨響,而后殺聲四起,雙方戰士殺紅眼,到處都是肢體橫飛,鮮血直流的場景。

樊噲對著冒頓連劈了十幾刀,直接把冒頓的戰刀給劈斷,再在他的胸膛來了一刀,矛盾的鮮血直噴到樊噲的身上,讓樊噲直接成了一個血人。

樊噲喘口氣而后割下了冒頓的腦袋舉起來道:“冒頓已死,投降免死。”

“冒頓已死,投降免死。”漢軍的士兵大吼道。

四周匈奴人看到冒頓的腦袋,士氣頓時崩潰,悲戚的丟棄了自己手中的戰刀,而后茫然的等待他們未知的命運。

而這戰場的右翼,于龍和匈奴人激烈拼殺,但這個時候匈奴人的后方卻出現了騷動。

一支匈奴的騎兵竟然反叛了匈奴人,他們和漢軍聯合起來前后夾擊須卜豹的軍隊,不到半炷香時間,匈奴人最后一支力量被血腥屠殺。

戰場上于龍在喘息,一個身高九尺,有一頭金黃色頭發的壯漢來到他身邊跪下道:“丁零人漢斯見過將軍。”

“丁零人?”于龍奇怪地問道,“你們不是匈奴人嗎?”

漢斯道:“將軍,您看我們的樣子也知道我們不是匈奴人,三年前冒頓帶領匈奴人的軍隊,殺入了我的部落,逼迫我們成為匈奴的奴隸,要不是將軍您帶著士兵來解救我們,我們依舊是匈奴人的奴隸。”

于龍這才恍然大悟,這又是個墻頭草,看匈奴人倒了,又投向他們大漢。

他扶起漢斯笑道:“你們戰場起義,立下大功,某必定會上報將軍,讓朝廷給予你們賞賜。”

而后于龍帶領騎兵繼續圍剿匈奴人的殘部。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