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77章 ,有活力且混亂的平虜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7章 ,有活力且混亂的平虜堡

第377章 ,有活力且混亂的平虜堡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5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大漢八年,九月六日,漠南都護府,平虜堡。

徐凡帶著陳勝,領著親衛來到平虜堡車馬市場視察,因為戰爭的關系,平虜堡這半年多時間都處于經濟的繁榮期。

市集上到處都是人來人往的商隊,可以看到載重馬車,駱駝隊,這些商隊有帶來中原特產的,也有帶來大漠特產的,徐凡甚至還看到幾個高鼻梁的西域人。

徐凡在街道上就看到一個極其龐大的馬車隊,車子用的是大漢帶有鋼鐵軸承的載重馬車,上面的麻袋堆積如山,每輛車由四匹伏馬拉著車子緩慢前進。

徐凡看到這個車隊不由得跟上去,很快馬車就來到平虜堡一個官倉前。

一群人馬上圍上來道:“105錢一石糧食,賣給某100石。”

另一個掌柜也叫道“某也出105錢,賣給某100石糧食。”

平虜堡的糧食生意極其火爆,本來不足十萬人的平虜堡,此時涌入了幾十萬人口,市場一下擴張了三四倍,平虜堡的糧商每個都大發其財。

但他們也知道發財的時間有限,等漠北大戰結束之后,這場財富盛宴就結束了,現在每天對他們來說都非常重要。

車隊的東家派遣人來到朝廷的糧官問了問,而后就帶領車隊跟著這些掌柜走了。

徐凡看到這一幕就明白原因,平虜堡這兩年雖然囤積了大量的糧食,漠北大戰開啟之前也運輸了500萬石糧食到前線,但三十幾萬大軍在前線消耗,同時還多了三十萬匈奴人俘虜。

所以平虜堡戰前囤積的糧食如此流水一般消耗,這種情況下本地的糧食價格一漲再漲。從戰前70錢每石漲到百錢每石,這還是在每個月都有上百萬石糧食輸入貧平虜堡的情況下。

而在平虜堡俘虜30萬匈奴人,糧食的價格快速突破了百錢,向著110錢,120錢突破,畢竟囤積居奇是商家的本能,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他們不介意把糧食價格推高到200錢300錢,乃至上千,上萬錢,封建時代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但這個時候大漢朝廷出手,官倉以百錢的價格放糧。

同時約談了以漠南商社為首的商賈,以他們囤積糧食,擾亂戰事為名,罰了他們上百萬石的糧食。大漢的雷霆手段頓時讓漠南的商賈,再也不敢在糧食問題上做文章了。

當然本地的糧商還可以販賣糧食,但價格不能超過110錢,只要超過了這個價格朝廷就會開倉放糧,就開始約談這些糧商。

大漢剛剛開國,對基層控制能力還是很強,沒有像后世電視機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這些糧商也沒有什么國公,徹侯這樣的后臺,被朝廷一約談,就知道糧食是不能碰的紅線,所以即便是戰時,平虜堡的糧食價格還是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當中。

徐凡倒是對這支車隊感興趣,跟了上去道:“在下許強,見過這位兄臺。”

商隊的東家道:“在下吳英見過許兄,”

徐凡問道:“不知道兄臺的糧食是從何處運輸來的?”

吳英笑道:“是從巨鹿郡,從高陽一路走了十幾天才來這平虜堡。”

徐凡驚訝道:“常言道千里不販糧,巨鹿郡距離平虜堡何止千里,兄臺這能賺到錢?”

吳英道:“當然能,我巨鹿每石糧食的價格只有三十錢,在整個大漢都是最低的,有三倍多的利潤,即便是運輸上千里也能賺到錢。”

而后他無奈道:“某家鄉靠海,加上巨鹿本就是河北富裕之地,這兩年又弄出了鳥糞石,糧食產能增長的很快,但偏偏這兩年天下太平,糧食價格一年下一個臺階。

三年時間從百錢跌到只剩下三十錢,現在已經沒有人愿意用鳥糞石來肥地了,因為不劃算,鳥糞石的價格都比糧食貴了,那辛辛苦苦的灑鳥糞石做什么。”

而后他有點憤憤不平道:“中原有敖倉,江淮有九江倉,南陽倉,關中有藍田糧倉,還有糧食最低保護價格,彼其娘之,同樣是大漢的百姓,憑什么這些地方就能建糧倉,關中的糧食就能賣50錢。”

陳勝道:“天下的糧食這么多,朝廷也不可能全收啊,沒有這么多的錢,而且即便是建立糧倉,那也是治標不治本的事,敖倉已經有兩億石糧食了,你說的這幾個糧倉也堆滿了,糧食的價格不又下來了,你們何不學南方,種一些甘蔗,弄一些茶園,這樣收益更高。”

其實徐凡是想要把糧食的價格維持在百錢上下,這樣一戶農戶擁有百畝地,可以收獲150石糧食,三十石交稅,五十石自己吃,還可以留下七十石,一年有七千錢的收入,這個收入足夠養活一家老小,過上相對富裕的生活,同時這些農戶也可以成為大漢手工業的市場。

但很快徐凡就發現這根本不現實,因為均田農戶擁有的土地,他們的生產積極性提升,糧食產能大致,而他們想要獲得其他的商品資源,只能把自己的糧食賣出去,但很快就導致谷賤傷農。

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糧食的價格很快會跌到30錢,徐凡倒是弄了四大糧倉,想要維持糧食的價格,但很快這四大糧倉就裝滿了。而且大漢朝廷也拿不出這么多錢來穩定天下糧食的價格。

徐凡用盡了各種辦法,只能在大漢朝廷控制力最強的關中地區,把糧食的價格維持到每石50錢左右的水平。

吳英沒好氣道:“兄臺只怕是江淮人吧。”

陳勝點點頭。

“北方是種不了甘蔗,也沒有茶樹。”

陳勝繼續道:“糧食不賺錢,可以弄點其他的東西,關中的農戶就搞養殖業,擴大桑麻的種植面積,人家就過得很好。”

吳英道:“所以天下的好事都被關中人占盡了,關中能搞出這么多產業,那是有農家的人在指引他們,河北之地哪有人來指點,普通農戶哪有這個本事,懂得了這么多種植都不能,大家最多多養幾只雞。”

要是大家都窮,吳英就不會這么憤慨,偏偏一堆窮鬼當中有一個靠在上面不那么窮,那自然成為了出頭鳥。

“要是沒有這次的大戰,種田是沒有前途的。”吳英看向徐凡道:“兄臺也想做這糧食生意?”

徐凡道:“有這個想法?”

吳英道:“某勸兄臺不要白費功夫了,現在已然到九月了,漠北10月就會下雪,到時候朝廷不管是勝是敗,都必須從大漠撤軍,人都撤了,哪里會要這么多的糧食,現在運糧得不償失。”

徐凡道:“某從太原這樣近的地方購糧到平虜堡來販賣。”

吳英道:“某過恒山郡的時候,當地的糧食價格突破了50錢,代郡糧食價格突破的70錢,雁門郡的糧食價格突破的90錢,整個北方越是靠近戰場,糧食的價格越高,此時販糧得不償失,這一戰朝廷算是打空了邊疆的糧倉了。只有今年夏收之后,糧食的價格才有可能回落。”

想了想吳英道:“兄臺要是真想販貨,可以在平虜堡買一些羊毛布去中原販賣,因為戰事朝廷繳獲了大量的牲口,導致羊毛的價格大降,羊毛價格下降,平虜堡的羊毛布本也開始降價。正好冬季即將到來,兄臺把羊毛布運輸到中原必定可以大賺一筆。”

徐凡拱手道:“多謝吳兄指點。”

而后徐凡繼續在平虜堡的市集閑逛,發現來到平虜堡的商隊大部分都是運輸糧食,23倍的糧食價格讓他們有利可圖,同時平虜堡低廉的羊毛布,牲口,還有各種皮制品可以高價賣到河北中原之地。

對這些商隊來說,糧食雖然賺的不多,但回程帶的貨物卻可以賺好幾倍的利潤。這就導致大量河北中原商隊來到平虜堡。

對大漢朝廷來說,這些商賈能給平虜堡帶來大量的糧食,即便他們賺錢徐凡也不管,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打壓那些損公肥私之人,不能讓這些人得利。后世出現的情況,徐凡不想在自己大漢再看一遍。

午后,徐凡開始巡視平虜堡之外的外城。

因為人口太多,很多商隊直接在平虜堡外圍搭帳篷,弄一個居住地,或者弄一個草市。這樣初創的地方自然比不上平虜堡整潔。

這里的路是人踩出來的土路坑坑洼洼,極其狹窄,兩旁就是各種奇形怪狀的帳篷,大部分帳篷上滿是補丁,帳篷內還有不少當地特色商品,看上去像一個小賣部,還有不少這個時代牧民的勒勒車,一輛車就是一個居住點。

徐凡信步走入一輛布滿商品的勒勒車,漫不經心地打量著四周,勒勒車里面的面積不大,上面掛著的是一些不知名動物骨骼牙齒,一些吊墜裝飾品,徐凡還看到一些骨骼弄的草原民族樂器,還有其他材料弄的各族手工業品。

“客官,想買什么?”一個臉色滄桑的老者操著一口匈奴口音的漢話道。

徐凡道:“先看看。”

很快徐凡就看中一個圍棋。

老者馬上說道:“這是用牛骨和黑牛角制造的圍棋,中原可沒有這樣的東西。”

徐凡驚訝道:“老丈你也知道圍棋?”

老者道:“某為漢人已經有好幾年,不但會制造圍棋,還會制造漢王棋。”

所謂的漢王棋,就是徐凡當年在陳郡閑著無聊弄出來的象棋。

徐凡恭維道:“老丈好本事。”

而后徐凡就和老者閑聊起來。

通過交流,徐凡知道老者是匈奴人,當年徐凡擊敗了冒頓,整個匈奴部落損失慘重,很多小部落的匈奴人活不下去,只能逃到大漢了,而后老者就被安置在平虜堡當中。

通過交流,徐凡知道老者有一個兒子,因為他逃到大漢早,非常幸運的得到了一塊靠近平虜堡的牧場,他自豪說道:“某家的畝產有50只羊,10頭牛,2匹馬。”

而后還指給徐凡看。

徐凡夸贊道:“這可是不小的家業,您老怎么還在這里?”

老者笑道:“兒子成親了,接連生下孫子,孫女,他們可聰明了,某想著過兩年他們要上學,這書本筆墨紙硯花費都不小,某年紀大了,做不了重活,就把家里原本破爛的勒勒車改裝一下,弄了一個鋪子,賣點狼牙,牛骨攢錢。”

徐凡豎起大拇指道:“您老厲害!”

而后徐凡問道:“您怎么看這場漢匈大戰?”

老者嘆口氣道:“冒頓單于雖然是雄主,但他只能讓匈奴強大,并不能讓匈奴人活下來,某在大漠的幾十年時間看多了生死,幾乎每年都有人凍死餓死,像老朽這樣的人,要是還留在大漠已經死了,只有在大漢我才能繼續活著。”

“大漠還是由天子統治更好,因為天子能讓所有人都活下來。”

“老丈好見識!”陳勝道。

而后徐凡在老者的店鋪購買一副漢王棋,一副圍棋。

繼續逛著這片和貧民區一樣的地方,四周的小商販看到徐凡他們的穿著,都熱情的招呼他。讓徐凡覺得這個草市充滿了活力。

但因為沒有管理者,缺陷也是極其明顯,四周處散落著一些垃圾與動物糞便,這令習慣了長安城內整潔干凈街道的徐凡和陳勝非常難受,他不時干嘔。

陳勝抱怨道:“姐夫,您就不應該來這種地方。”

徐凡淡然道:“就是要多見見這樣的地方,我才能腳踏實地,這才是大漢大多數地區的樣子。”

長安城完成改造之后,在建筑上已經接近80年代的縣城了,徐凡自認為做的不差,但在這里徐凡明白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兩人非常努力地在土路上,尋找可以下腳的干凈路面行走,但是這并不容易,很快陳勝和徐凡的牛皮鞋上就沾染了一些不可名狀之物。

這個時候一個身穿漢吏跑到徐凡身邊道:“平虜堡甲鄉薔夫見過君上,還請君上跟小人離開此污穢之地。”這名漢吏不敢在此暴露徐凡的身份,只能用君上代替。

徐凡雖然沒有故意隱藏身形,但他離開都督府還是引起整個平虜堡上下的緊張的,他們很快就找到徐凡的位置了。

而當他們知道天子來到平虜堡的外城惶恐不已,外城有大量胡人,這天子要出現意外,他們全部都得完蛋,于是眼前這一幕。

徐凡跟著這名薔夫行走,路上徐凡問道:“這里怎么會如此混亂。”

甲鄉薔夫無奈道:“這里大部分都是牧民,他們本就有臟亂差的生活習慣,加上這段時間大量的商賈云集,他們很多短暫在此久留,自然也不會在意這里的環境了,而朝廷這段時間又俘虜的大量的匈奴人,我等很多都在看押這些匈奴人,此地有些放松了管理了。”

平虜堡在三年時間,發展成為了一個常住人口接近10萬的大城市,這就是現實版三年城都的寫照,平虜堡的漢吏本也以此為傲。

結果他們卻把平虜堡最難看的一面展現給天子看了,現在甲鄉薔夫想死的心都有了。

徐凡倒沒有覺得這是大問題,透視的城鄉結合部不都是這樣,既有活力又充滿著各種混亂和骯臟。

徐凡指著四周跑來跑去的小孩問道:“為什么會有如此多的小孩在這里?”

在這片像貧民窟一樣的地方,太多穿著破破爛爛衣服的小孩了,很多干脆就光著上身,他們渾身灰塵仆仆,渾身就找不到一塊干凈的地方,整個人也是頭大身子小,跟徐凡在后世看到的難民小孩還要凄慘。

甲鄉薔夫道:“這都是匈奴俘虜的小孩,這批匈奴人俘虜,青壯被關押在營地當中,對于小孩我等一般不限制他們的離開,所以他們經常來到此地游玩。”

徐凡問道:“不能讓他們去小學學習?”

甲鄉薔夫道:“人太多了,而且有大量的夫子上前線了,平虜堡小學的夫子本就不夠,更加不可能接收這些匈奴人的小孩。”

徐凡道:“這個像貧民窟一樣的地方你們沒有想過要改變嗎?”

薔夫道:“現在平虜堡現在精力都在前線,而且也沒有足夠的人手來改造這里。”

徐凡道:“我軍不是有很多匈奴人的俘虜,利用他們的勞動力來改造此地,你們平虜堡能得到一個全新的鄉里,匈奴人俘虜也可以得到一份口糧。”

薔夫道:“某這就上報。”

徐凡他們一行人離開了這個貧民窟,但徐凡卻看到一個意外之人。

“胡亥!”

胡亥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轉頭去看,結果看到了他膽戰心驚的人:“天”后面的話他半天沒有說出來。

徐凡和陳勝兩人走過去,陳勝皺著眉頭道:“你怎么來到平虜堡!”

胡亥戰戰兢兢道:“某在大漠做點小生意。”

柱子明顯感到到陳勝對胡亥的惡意怒道:“你誰呀,敢這么對我胡亥哥說話,我們來到平虜堡礙著你什么事情了。”

徐凡拍了陳勝一下,而后他笑著對胡亥道:“沒想到伱生意做的這么大,居然在大漠還有生意。”

柱子自豪道:“我們購買了三張牧場票,現在就等著朝廷戰勝匈奴人,去大漠圈地。”

胡亥馬上補救道:“這些年賺的錢都貼進去了,只為了想為朝廷出一份力。”

徐凡道:“你有這想法就好,放下以前的負擔,好好在大漢過好日子,牧場票是一個賺錢的買賣,你眼光不錯。”

說完徐凡就帶著陳勝離開了。

胡亥這才松口氣。

朱沛奇怪道:“東家這個人身份很特殊嗎?為什么你會如此緊張?”

胡亥小聲對朱沛道:“這人就是漢帝。”

朱沛愕然,這就是傳說當中的天子。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