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71章 ,即將結束的任期與蒸汽先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1章 ,即將結束的任期與蒸汽先聲

第371章 ,即將結束的任期與蒸汽先聲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30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54分鐘前作者:小兵王2



長安城,丞相府。

身為此次漠北大戰的大后方,整個丞相府的幾百名漢吏異常忙碌,他們拿著各地傳來的書信進進出出。

丞相周章看向自己的長史周苛道:“現在九原郡,雁門郡,遼東郡三地囤積的糧草情況如何?”

周苛道:“九原郡已囤積500萬石糧食,長安至九原郡的軌道每個月還可以運輸50萬石糧食,在十二月前,還可以運輸300萬石糧食去九原郡。”

“但太仆來報,說軌道上的馬車太多了,而且全部都是滿負荷的馬車,木軌消耗的速度變快,木軌經常出現脫軌事件,請朝廷加派軌道工匠維修。”

現在長安到九原郡的軌道馬車已經排成長龍了,每天都有上千輛軌道馬車從長安出發,每輛軌道馬車都是滿負荷,運輸重量達到4000斤,這就導致木軌消耗極快,經常出現軌道馬車壓爛木軌的情況。

周章道:“命令少府派遣工匠,上郡太守征召民夫交給太仆管理。”

“諾!”周章身邊的漢吏馬上傳達周章的命令。

周苛繼續說道:“雁門郡囤積的糧食已經超過了400萬石,因為朝廷以百錢收購糧食,中原各地商賈都往雁門郡運輸糧食,每個月可以增加100萬石的糧食供應。”

九原郡因為有軌道,糧食干脆就藍田糧倉運輸到九原郡。而雁門方向,按照原本計劃是從九原郡轉運糧草,但現在戰事提前,大漢朝廷只得利用民間的力量運輸糧草。

此時中原糧食價格大致在30錢上下,而大漢朝廷在雁門郡以百錢一石收購糧草,有三倍利潤,中原的各路行商拼命向雁門郡運輸糧草,雁門郡每個月都能囤積上百萬石的糧食,極大加快了戰爭儲備。

中原的百姓也是喜笑顏開,這兩年糧食的價格一直下降,今年終于上升了一會,達到40錢一石,要是這個價格能抗到秋收,他們能多賺上千錢。

周章道:“告訴雁門郡太守酈商,雁門屯糧到達1000萬石停止收購。”

“諾”

周苛繼續道:“鎮海將軍彭越,已從中原運輸了300萬石糧草到呂國,但呂國公請求朝廷運輸10萬匹羊毛布到呂國,說用羊毛布來收買雇傭北方的野人。”

10萬匹羊毛布值8000萬錢,對于開支已經超過百萬金的漠北大戰可謂是九牛一毛,要真對大戰有利,這點羊毛布周章是舍得花的。

周章馬上道:“命令廣陽郡調撥10萬匹羊毛布到呂國。”

周苛繼續道:“遼東都護府鐵甲不足,求朝廷調撥三萬套鐵甲,戰刀長矛10萬件。”

遼東都護府是大漢實力較弱的一個都護府,因為處于漢匈戰場的二線,主力都是大漢的諸侯軍隊,整個遼東的諸侯分成三批,帶領士兵來服從他們對大漢的封建軍事義務。所以不管是軍費還是武器裝備都是他們自己出的。

平時遼東都護府打一些遼東林子里的野人,從大漢購買淘汰的二手皮甲武器就足夠了,但這次進攻匈奴人,戰爭的烈度必定會比打野人強,所以呂臣想要提升自己手中軍隊的實力。

周章道:“命令鎮海將軍調撥廣陽,巨鹿,臨淄三地武庫的武器裝備到遼東都護府。”

“諾!”

而在這個時候,一個漢吏來到周章身邊道:“丞相,杜陽縣主簿去票據交易所,以長安到杜陽軌道二十年經營權招募資金,成立軌道運營商社,據說已經有不少商賈入股,現在募集到的資金超過了500萬錢。”

周章立刻嚴肅起來了,他本想要斥責這樣的行為,為了打這場漠北大戰,大漢已經停止很多工程項目了,杜陽縣現在的做法是在逆朝廷的政策而動。

但他聽到杜陽縣主簿,半天就籌集到500萬錢,內心也是極其驚訝的,沒想到大漢的商賈對耗費巨大的軌道也感興趣。

要知道軌道不管是經濟價值,還是軍事價值都極其高,就說這次長安到九原郡的軌道,每個月能運輸50萬石的糧倉,卻用了不到兩千人,而要是沒有軌道,2萬人都未必能完成這個任務,說軌道是軍國利器也不為過。

但因為高昂的價格,連朝廷也難以承受,很難大規模的普及。

現在用民間的錢來給朝廷做事情,要是能在整個大漢建立完善的軌道交通網絡。那么大漢的軍隊可以在半個月內,到達大漢任何一處國土上。

這對朝廷來說戰略意義極其重大,當年暴秦的軍隊能快速抵擋陳郡,他們的起義還能如此成功?

只怕都不好說。

軌道網絡對大漢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哪怕付出20年的經營權對朝廷來說也是值得的。

想了想周章道:“命令廷尉吳廣派遣法曹監,督軌道運營商社的運營情況,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要向朝廷匯報。”

“諾!”

周章想了半天嘆息道:“可惜了,這種方式出現的太晚了。”

按照當初他和天子的約定,他這個丞相坐到漢歷10年就該退位讓賢了。

他雖然不舍,畢竟這個位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天子又如此放權,大漢的小事務他可以一言決斷。大事務天子也會尊重他的意見,整個大漢在他的治理下欣欣向榮,他有什么舍得從這個位置離開!

但他也明白到時候不離開也不行了,不然影響他和天子之間的關系,畢竟天子再信任他,也是有限度的,他一直眷留丞相之位,必定會引起天子的猜忌。

二就是他一直眷留在丞相之位上,會堵住一大批人的上進之路。大漢的三公九卿,年紀普遍不大,大部分處于年富力強的狀態當中,他們上進之心極其強烈,他們也想宰執天下。

但大漢的上層位置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沒有人退下自然就沒有人上。

當初已經說好丞相最多擔任兩屆,現在大漢的三公九卿,地方郡守,只怕有不少人都在摩拳擦掌等待上位,他要不走,就堵住后來人的位置了。

到時候朝廷的九卿,地方上的大員的都會埋怨他,他會淪落到千夫所指的程度了。

“此時發動漠北大戰也好,就以這場大戰為某的丞相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長安城鋼鐵廠。

說是長安鋼鐵廠,其實鋼鐵廠已經被遷移到霸上,畢竟修建高爐之后,鋼鐵的產能雖然幾十倍增加,但污染也是幾十倍增加,高爐冒的黑煙可謂是遮天蔽日,極大的污染了長安城的環境。鋼鐵廠已經不適合安置在長安城這種人口稠密的地方。

大漢朝廷只能在霸上選址,重新建立一座新式的鋼鐵廠,現在鋼鐵廠有5座高爐,每座高爐一次可煉鐵10萬斤,長安鋼鐵廠一年煉鐵的數量上億斤,有上萬鋼鐵工人在此工作,與鋼鐵廠配套的百姓多達兩三萬,鋼鐵廠的到來,讓這里出現了一座新興的鋼鐵城市。

天子的到來讓整個鋼鐵廠工匠都極其興奮。

“陛下,這是我大漢最好的高爐,一次可煉鐵10萬余斤,因為使用了預熱式增溫技術,只要一天時間就可以煉出一爐鐵。”鋼鐵廠大匠杜陽自豪道。

“預熱增溫技術?”徐凡還有點不懂。

杜陽道:“以前的鋼鐵廠,都是吹冷風進高爐,焦炭好不容易提升的溫度,又被這些冷風吹低了。某就想能不能提前把這些風加熱,把熱風吹進去,這樣的話高爐的溫度就不會降低,于是高爐改進了一個增溫室,這一改進的效果非常好,以前需要三日時間才能融化鐵礦,而現在只需要一日時間,煉鋼的效率提升了三倍。”

“彩!”徐凡鼓掌道,果然要改進技術,還是要靠這些一線的生產者。

徐凡道:“鋼鐵廠應該獎勵杜大匠。”

陳錘道:“已經獎勵了杜大匠一套房子和10萬錢。”

徐凡握著杜陽的手道:“像杜大匠的人才才是我大漢最寶貴的財富,你們鋼鐵廠一定要重用杜大匠。”

陳錘道:“諾”

而后徐凡來此視察新式的軌道,此時在鋼鐵廠的露天倉庫當中,有兩段實驗軌道,一段是鐵包木的軌道,一段是全鐵軌道,兩個實驗軌道都做成20丈長的圓形軌道。

陳錘對徐凡匯報道:“鐵包木的軌道能承受上萬斤的貨物軌道馬車,而且速度更快,唯一的缺陷就是軌道的價格一里軌道要增加5萬錢的價格,但好處覺得耐用性提升了一倍以上。”

而后陳錘指著鐵軌道:“這種軌道哪怕是軌道馬車被壓垮了,鐵軌也不會垮,而且維護的花費也極其少。”

徐凡搖頭笑道:“你怎么不說鐵軌的價格?”

陳錘無奈道:“雙線軌道,每里要800萬錢。”

徐凡對此不意外,這個價格其實算不上高,但也只能是財富爆炸增長的工業化社會才能承受。封建時代想要建設鐵軌,那是比建設萬里長城更加困難的奇觀。徐凡不想把大漢寶貴的資金用在堆奇觀上,發展生產力才是他應該做的事情。

“鐵軌就在鋼鐵廠內部用吧,用鐵包木的軌道逐步取代現在的木軌,至于鐵軌,什么時候你們能弄出煉制100萬斤鐵的高爐,什么時候鐵路就可以修建。”

視察完新式軌道之后,徐凡又來到鋼鐵廠不遠的一個實驗室當中,他今天主要的目的就是來這里。

從大漢在長安定都,他就召集整個墨家最精英的人才,大秦少府當中最精英的工匠匯集于此,召集這么多高精尖人才,就是為了制造出這個世界第一臺蒸汽機。

說句實在話,徐凡來到這個世界來,發明創造信手拈來(山寨技術),水利紡紗車被他弄出來,高爐被他弄出來的,現在大漢最先進的高爐甚至不輸給19世紀的高爐。水泥,火藥,玻璃等早期穿越三件套都是沒有任何難度的制作出來。

這些發明給徐凡極大信心,他還真以為自己是大發明家,蒸汽機也會是這樣手到擒來,結果現實卻狠狠的打了他一巴掌了。

讓徐凡明白,有些東西只道原理是可以弄出來的,但有的東西不是你說原理就可以弄出來的,

蒸汽機就不是徐凡說原理就可以弄出來的東西,他現在很后悔自己是文科生,他聽過蒸汽機,也知道蒸汽機通過活塞做工,甚至還在電腦上看過蒸汽機如何做功,但他只能畫一個丑陋的活塞圖。

對,這就是他對蒸汽機的全部了解。

墨家學者靠著徐凡知道的這點東西研究了5年時間,終于出了一點成果。

墨者楊雄看到徐凡激動道:“陛下,五年時間我等終于出點成果了。”

不怪楊雄如此激動,這五年時間天子投入了上億錢,只要天子在長安城,每隔一個月都會來他們這里一趟視察。但他們一直都沒有出什么成果,感覺十分愧對天子。反而是天子一直在鼓舞他們,并且投入更多的錢財。(其實是徐反愧疚給他們的,提示太少了。)

而今天他們終于弄出天子說的蒸汽機了,他們心底的大石頭終于可以放下了。

而徐凡來到楊雄他們弄的蒸汽機面前。

這臺蒸汽機極其丑陋,有一個巨大的鍋爐,還有一個巨大的飛輪。倒是有的像原始的蒸汽機,最讓徐凡囧的是,這臺機器還真有幾分像他自己畫的一樣,所以這機器丑陋還有自己的一半責任。

“把蒸汽機開動起來。”當然現在徐凡沒有精力管他是不是丑陋,他只要這個機器能開動起來。

楊雄把徐凡拉遠道:“這個機器還有些危險,陛下先去安全的地方。”

他們研究蒸汽機,蒸汽泄漏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幾乎每天都會出現,連鍋爐都爆炸過兩次,死了一個墨者傷了三個工匠。

當然這沒有阻止墨者繼續研究蒸汽機的決心,但楊雄可不敢讓天子如此近距離靠近蒸汽機。要是天子出現意外他就萬死莫贖。

楊雄把天子帶到一個有墻抵擋的安全地帶之后,一個墨者開始點燃機器內的煤炭,而后另外一個墨者用人力鼓風機把煤炭燒的通紅。

這幕看到徐凡囧囧有神,蒸汽機本來是應該用來替代人力的,結果這臺蒸汽機啟動反而需要人力來煽風。這算是半人力半蒸汽化?

煤炭很快被燒的通紅,等了半天蒸汽機鍋爐當中的水開始冒蒸汽,很快蒸汽機就緩慢啟動,活塞帶動曲桿動,曲桿帶動飛輪轉動,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徐凡看到這幕鼓掌道:“你們創造了一個新的時代,今天這一幕必定會載入史冊,以后的歷史必定會劃分為兩個時代,一個是前蒸汽時代,一個是蒸汽時代,或者是工業時代。”

楊雄慚愧道:“某等還沒有想到這機器是用處,天子這夸獎過了。”

他們覺得天子太看重這臺機器了,這機器真有如此夸張?

徐凡道:“一點也不夸張,你們不懂這臺機器內部蘊含的能量。”

“你們看這個轉動的輪子是不是可以替代風力,可以用在礦產抽水機上。”

只要挖礦就必定會遇到地下水問題,徐凡了解到這個問題之后,弄出一套抽水系統,就是把承壓井和風車相連,用這套系統日夜不停的抽水到地面,但缺點就是效率低,沒有風的時候還是要靠人力來抽水。

楊雄點頭道:“這套蒸汽機倒是非常適合煤炭場,連燃料都不用購買了。”

“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你們弄幾臺蒸汽機到礦場,聽取這些人的意見,再加以改進。”

“諾”

徐凡繼續說道:“還不止于此,這臺蒸汽機既然可以抽礦產的水,那么就可以抽河道的水,很多水渠到不了的地方可以用蒸汽機來灌溉,大漢的水澆地就可以成倍增加了。”

但楊雄卻小聲說道:“陛下您說的這些風車也可以做得到,只是效率差一點,但風車最多只要5000錢,而這臺蒸汽機卻花費了上億錢,即便不算這些,一臺蒸汽機的成本也不會低于5萬錢,而且最關鍵蒸汽機還不成熟,經常會出現漏氣的事情,而風車卻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即便是壞了,風車村民會修,而全天下會修蒸汽機的人全部在這里了。”

徐凡再次囧到了,他弄出承壓井這種抽水機器,反而影響到蒸汽機的發展了。

徐凡道:“蒸汽機還沒有弄來織布,水利紡紗車,紡織機限制太大了,尤其是冬季結冰,就用不了水利,但蒸汽機卻可以一年四季都使用。”

楊雄繼續尷尬道:“蒸汽機的力量太小了,帶不動紡紗車,而且蒸汽機的穩定性也很成問題。”

“哧哧哧哧!”不知道什么地方破了,頓時大量的蒸汽冒出來。

這個時候一個墨子馬上打開一個氣閥“哧哧哧哧!”

更大的一股蒸汽冒出來。

另外一個墨子把鍋爐當中的煤炭鏟出來。

楊雄無奈道:“您看,才運行這點時間就出現問題了。”

徐凡卻笑道:“已經很好了,從零到一的突破是最難的,現在蒸汽機的實物已經擺在正的面前了,伱們要做的就是修修補補,讓蒸汽機變得更加耐用,讓故障變得更加少,讓他的力氣變得更加大。”

“到時候這臺小機器就可以取代大漢境內無數的水車,無數的風車,想想看礦場用上蒸汽機,就不用再擔心地下水的問題,農田用上蒸汽機,我大漢的水澆地能增加兩三倍,再也不用修昂貴的水渠。紡織廠用上蒸汽機代替水利,一年四季都可以高效的紡織布匹。”

“將會給整個天下帶來極其高效的生產力,整個天下生產財富的能力將會從一變成十,到時候我們每個人擁有的財富是以前的十倍,大同世界就離我們更近一步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