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70章 ,票據交易所與自籌資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0章 ,票據交易所與自籌資金

第370章 ,票據交易所與自籌資金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30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54分鐘前作者:小兵王2



漢吏是什么德行,胡亥這幾年看的太清楚了,在會稽郡,他的那個好大哥管弘,這兩年從自己手中貪污了十幾萬錢。

這還只是他一家,以會稽郡發達的商貿,他的那個好大哥管弘弄個上百萬都不奇怪,而他那個好大哥也不過是600石漢吏,在大漢只能算是中下層的小吏。

上面的縣令甚至郡守貪污更多錢財他都不懷疑,會稽郡每天流淌的都是金河,如此天量的財富能有幾個人能忍受不動的。

其他郡縣胡亥雖然沒有待過,但想來天下的漢吏都是一丘之貉,不會有什么區別,也就關中,漢帝管的嚴一點,他這個二舅哥才會如此擔心。

但對比秦吏,在胡亥看來漢吏已經算不錯了,雖然貪點拿點,但好歹是在做事情,沒有弄的天下大亂。

李豐不滿意道:“不要以為你自己卑劣,就嘲諷理想者,秦巨子知行合一,為天下的百姓謀利,這才是真正的大賢。”

胡亥饒有興趣問道:“你這么崇拜他,怎么就沒有看到你加入墨家?”

李豐尷尬道:“某已經拜老師了。”

好吧,他承認他也受不了墨家那嚴苛的墨律。

胡亥道:“既然說到知行合一,你老實告訴某,你愿意公開自己的財產?”

李豐表面淡然道:“某還要去上計府衙,沒有時間和你瞎聊。”

胡亥卻拉住李豐手道:“某還有事問你,朝廷發的牧場票是怎么回事?真可以得到1萬畝草場?這一萬畝草場不會是戈壁沙漠吧?”

李豐道:“朝廷這是給你這個憑證,伱自己去大漠圈地,想圈草場就圈草場,想圈戈壁就圈戈壁。”

胡亥道:“鬼才去圈戈壁,大漠那么多的胡人,安全問題怎么解決?”

李豐道:“大漢吞并匈奴之后會建立漠北都護府,維護地方安全,而且沒有風險,你憑什么花100錢就可以買到一畝土地。”

在大漢內部想要得到的土地非常難,大漢朝廷每年上計都要查看各郡土地的情況,還會派遣御史去地方監察土地情況。

尤其是那些田地萬畝以上的豪強大戶,每多出現一家這樣的大戶,徐凡都要親自找來到本地的郡守縣令了解原因。

解釋不清楚,輕則接受再教育,重則罷官,甚至砍頭。土地是徐凡給漢吏畫的紅線,其他事情出現問題,徐凡還會網開一面,但在土地上出現問題,基本上是人頭不保的情況。

所以在大漢兼并土地,付出的代價也極其大,黑市上的土地才會是23萬錢一畝高價,要幾十年時間才能回本,徐凡就是要提升貴族豪強兼并土地的成本。

當然大漢也開放了合法弄到土地的方式。

一是本人開荒,這種事情大漢朝廷是支持的,而且還有三年稅賦全免的政策,但想要開荒的成本極大,沒有十年時間根本不能回本,而在大漢開紡織廠普遍23年時間就可以回報了。而開荒的土地超過上萬畝,朝廷還會征收重稅,這相當于給朝廷打工了。

所以大漢的有錢人很少有想開荒的,只有農戶愿意一點點的增加自己家的土地,反正對農戶來說力氣不值錢,能給自己家增長一畝土地都是好事。

其實歷史上天下的土地也是這樣一點點增加的,只是農戶增加的土地,很快又會被貴族豪強掠奪走,朝廷不保護底層的農戶,掠奪的事情多了,祥子做多了,農戶就會絕望。

他們情愿淪為流民也不愿意開荒了,情愿自己餓死,也不給貴族豪強增加財富,等流民多了,則殺向貴族的塢堡,和這不公道的蒼天同歸于盡。

這也就是為什么一個江南之地,開發要花上千年時間,因為這上千年來貴族豪強一直在拉后腿。

二就是在大漢的諸侯領地買地,這倒是沒有限制,大漢的諸侯還熱意你們來開荒,給你優惠政策,基本上是你想買多少,就可以買多少,甚至還貼心的幫助你提供開荒的人手。

但大漢諸侯境內的基礎設施比大漢內地差太多,人力更加少,想要招募一個懂耕作的農戶幾乎不可能,人家在諸侯國也是地主。

他們只能雇傭諸侯國的野人,并且幫助諸侯國培訓他們,讓他們成為一個合格的農戶,開荒的成本更大。

不過因為這些諸侯在土地上的限制比大漢少,還是有很多對土地充滿期待的人去諸侯國去開荒。

因為在大漢得到土地難度太大,大漢的豪強才會對牧場票如此感興趣,當然價格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因為紡織業的大爆發,羊毛成了值錢的原材料,加上有青儲飼料技術的加成,大漢的牧場價格也在快速上升,即便是在漠南1畝草場也要千錢。

漠北的草場價格比漠南低了10倍,即便偏遠,氣候差,而且還危險,很多人還是愿意投資漠北。

胡亥了解完這一切道:“你也是漢吏,有沒有內部的指標,有的話就留個某吧。”

李豐臉色大變道:“沒有,你想要購買牧場票,就去票據交易所,就在貨物交易所旁。”

說完他甩開胡亥就離開這里。

胡亥撇撇嘴道:“看樣子二舅哥在朝廷地位也不高。”

他是不相信沒有內部指標的,大漢朝廷什么好事情,不都是先由貴族占,而后才能輪到平頭百姓。

胡亥看到李豐離開只能對朱沛和柱子道:“我們去票據交易所看看情況。”

出了門,胡亥就招了一輛出租馬車道:“去票據交易!”

車夫道:“50錢路費。”

柱子大叫道:“你搶錢呀,50錢可以買1石糧食。”

車夫鄙視道:“哪里來的鄉下人,某這上等馬車,連玻璃都有,馬也是太仆上等馬,這一套下來要5萬錢,收你五十錢那里貴的,一點市面都沒有見過!沒錢就不要叫出租馬車,去坐1錢一趟的公交馬車。”

出租馬車也是徐凡弄出來的,主要是為了消化馬車作坊的產能,不過效果并不怎么好,有錢人自己有馬車,沒錢的人也坐不起出租馬車,并沒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一石糧食只為坐一趟馬車,所以這樣的馬車只有長安城這樣的富裕之地才有。

胡亥甩出一張紙幣道:“包下你這輛馬車一天。”

車夫看了看居然是一緡的紙幣。

他喜道:“東家的大方,請上車。”

三人上馬車。

路上車夫問道:“東家看您一樣像本地人,但好像不是在長安富貴的。”

胡亥道:“某是在會稽郡弄海貿的。”

車夫恍然大悟道:“難怪東家如此豪爽大方,原來東家您是海商。”

“東家,某聽說出海一趟就能賺幾十倍的利潤。這是不是真的?”

胡亥道:“假的,香料最值錢的時候也只能賺十倍左右的利潤,現在大概是五六倍左右,出海的海商越來越多了,大漢的香料也越來越不值錢了。”

“五六倍那也不差呀,長安城就找不到有如此大利潤的生意。”

胡亥點頭道:“長安的氛圍的確不太適合做生意。”

“東家,您這是也是想買牧場票?”

胡亥點點頭。

“某猜也是這樣,要是某有錢也要去買牧場,100錢就可以買到一畝土地,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饅頭的事情。”

而后他有點氣憤道:“朝廷里面有奸臣,這樣的好事朝廷就不想做,100萬錢一張的牧場票,要是價格低一點,某說不得也得去買上幾百畝。

這就不想讓我等百姓抓住這個發財的機會,某這幾天都去票據交易所看了,買的最多的都是那些我朝的大貴族大商賈。”

徐凡把牧場票定到100萬錢一張,本意是想保護大漢的普通百姓。

但百姓們卻不這么樣看,購買牧場票的都是朝廷位高權重者,他們搶著做的事情,那肯定是有好處的。朝廷把牧場票的價格定得如此高,就是想阻止他們普通百姓發財。

柱子恥笑道:“那是漠北的草場,你買個幾百畝地,養個幾十只羊,能賺什么錢,而且你愿意把長安的家當給賣了,去大漠定居?大漠可是無法無天之地,真出現馬賊,你認為憑你能抵擋得住他們!”

“某連暴秦的軍隊都打贏了,還怕區區馬賊。”不過車夫也明白自己的想法不靠譜。他瘋了才會放棄長安的生活,跑到大漠去。

只有胡亥坐在旁邊郁悶,這回旋鏢怎么打到自己。

沒多久,胡亥他們就來到了票據交易所。

票據交易是一個龐大的市的廠房建筑,里面既有貴氣逼人者,也有穿金戴銀的大商賈,但更多的還是看熱鬧的長安中產百姓。

他們手中既有一點錢,但又夠不上家財百萬這個數字,想要搭上這趟財富的馬車,卻沒有這個資格,他們只能羨慕的看著大漢有錢有勢者,帶著一馬車的金銀來到這里購買牧場票。

“兄臺,你也是想買牧場票的?”

胡亥笑道:“來這里的不都有這樣的想法。”

那人嘆口氣道:“有這樣的想法,但未必有這樣的實力,更多的還只是看看熱鬧而已。”

來人自我介紹道:“某江瑞,長安人氏,某有想法愿意說給兄臺聽,不知道兄臺愿不愿意聽某說幾句?”

胡亥道:“兄臺請言。”

“某能拿出二十萬錢,看兄臺這樣子,想必也能拿出幾十萬錢,我等再想辦法找幾人聯合起來,大家一起湊一湊,說不定能湊出一張牧場票。”

胡亥笑道:“購買牧場票只是去大漠的入場券,光有草場可是賺不了錢的,你還要想辦法購買牛羊,雇傭牧民放牧,雇傭護衛保護那些羊群,沒點實力去了漠北,那也只是會被人吃干抹凈。”

江瑞道:“這也有辦法,不知道兄臺可聽過漠南商社。”

胡亥怎么可能沒有聽說過,漠南商社最開始只是雁門郡,太原郡的紡織業主聯合起來勢力,在漠南弄到了上百萬畝的草場。

他們聯合漠南都護府,用撿牛羊給牧民的方式,成為天下最有錢的商社之一。

幾個月前更是一口氣拿出了10億錢,支持朝廷北伐,牧場票還是因為他們弄出來的。

江瑞笑道:“我等也可以以這樣的方式聯合起來,聯合一些有牧場的人,這樣我們就不缺少放牧的牧民和牛羊,再聯合一些紡織廠,這樣我們就不擔心羊毛沒有人收購,聯合的勢力多了,大家出點錢雇傭幾個漢軍老兵,這樣就不擔心馬賊了。”

胡亥點頭道:“兄臺的想法不錯,只是本錢太低了,你居然想用20萬錢撬動上千萬錢的生意,兄臺的雄心壯志某的確佩,但和你做生意的風險太高了。”

江瑞聽完胡亥的話有點失望,本來打算轉身離開。

但胡亥卻又說道:“某也有一個想法,看兄臺是個人才,兄臺的本錢可以投入到某的牧場當中,某可以請兄臺請掌柜,要是某的牧場興盛,某可以給兄臺一成分紅。”

江瑞恍然大悟道:“某走眼了,卻沒想到兄臺的家產如此豐厚。小弟愿意蠅附驥尾。”

而后江瑞就跟著胡亥來到柜臺前道:“某要購買牧場票。”

漢吏道:“先和你說明其中的風險,你購買的牧場在漠北,要是朝廷沒有占據漠北,票據雖然不會作廢,但只能等朝廷花起幾年時間積累實力,再次發動漠北大戰,要是朝廷沒有攻克漠北這上百萬錢朝廷不會承擔,這其中的風險要你自己承擔。”

胡亥道:“某清楚。”

漢吏問道:“要幾張?”

“三張!”

漢吏拿出三張寫著可在漠北圈地1萬畝票據,上面蓋著天子印,丞相印,監軍將軍印。

漢吏繼續問道:“你在開發錢莊有賬戶?”

“有!”胡亥的上千萬家產肯定難以帶在身邊,他都存在大漢的兩大錢莊當中。

漢吏招招手,一個青年跑過來。

“這是開發錢莊的伙計,你跟著他把錢轉移到朝廷的賬戶當中。”

大漢的金融系統還是比較發達的,在錢莊伙計的忙碌下,雙方很快就完成了這筆轉賬,三張牧場票到手。

就在胡亥準備離開的時候。

忽然一個人叫道:“各位鄉紳掌柜,某也有一個賺錢的買賣,利潤不輸給牧場票。

我杜陽縣想修一條聯通長安的軌道馬車,全長不到兩百里,工程的花費大概是4,000萬錢。

軌道建通之后會連通長安以西的大片地區,關東的貨物可以以最快捷的速度到達北地郡,北地郡的牛羊戰馬羊毛,也能以最低點的價格進入長安城,這條軌道的商業前景極好。

軌道最多五年就可以回本,而我杜陽縣愿意拿出軌道軌道20年的經營權,杜陽軌道在這20年內,賺的錢全部歸出資者所有。”

這話一出口全場嘩然,有人敢賣軌道的經營權,這還是第1次出現。

這個人又是誰?他能做得了主嗎?

朝廷允許做這樣的事情嗎?

洛陽城到長安的軌道,已經讓天下人明白,軌道是一個極其賺錢的項目,只是軌道軍事價值極高,所有人固定的想法都是這種像馳道一樣的交通道路,必須是朝廷修的。

朝廷會允許民間的人來修?

胡亥道:“你代表誰?又有什么資格讓出這20年的軌道經營權?你這弄不好都是要吃官司的。”

“某是杜陽縣主簿!”而后他又拿出一份文件道:“這是朝廷讓我杜陽縣自籌資金籌建軌道的文件,上面蓋著丞相府的印章,各位鄉紳可以仔細觀看,也可以去丞相府詢問。”

頓時一圈人圍上去仔細觀察杜陽縣主簿手中的文件,還真是朝廷讓他們自籌資金,上面的丞相府印章更是真的。

胡亥道:“朝廷是讓你們縣衙自籌資金,可不是允許我等商賈修軌道,這事弄不好可不要我等錢交上去了,人卻在牢獄當中。”

杜陽縣主簿道:“我大漢是講法治的,天子三令五聲我等,法無禁止便可行,朝廷并沒有禁止民間的錢財修軌道,那這就是合法的事情,更不要說我們杜陽縣還有朝廷許可的文件。”

說起此事還和北伐大戰有關,韓信他們提前發動戰爭,大漢朝廷很多原本的基建項目都停止,周章連大運河的工程都先停下來了,畢竟始皇帝的教訓還是歷歷在目。

杜陽縣就是這場北伐大戰的倒霉蛋,他們申請了幾年的軌道項目,好不容易去年立項,今年要準備資金開建。

結果朝廷的錢全部去買糧草武器裝備了,他們望穿秋水的木軌項目,因為朝廷沒有錢暫停。

這讓杜陽縣上下是及其失望的,現在關中聯通軌道的縣邑,和沒有聯通軌道的縣邑,發展的速度完全是兩個狀態。

杜陽縣上下都不服氣,讓主簿帶領一支跑項目的小隊前來長安城,請求朝廷想辦法調撥錢糧。

并說全縣上下對軌道早已期待以久,要是不能開工,杜陽縣上下必定是及其失望,我等也沒有臉去見誰家鄉。

但現在北伐大戰將既,誰也沒功夫理杜陽縣這個小工程。

眼看著完不成任務,最后杜陽縣主簿求朝廷給一個允許他們自籌資金的文件。

當時周章認為杜陽縣自籌資金,沒有一兩年時間根本做不到,而這么長的時間,漠北之戰早就結束了,也就沒有太在意寫下了這個文件。

他是萬萬沒想到杜陽縣的人會用這樣的方式自籌資金。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