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72章 ,胡亥的狂想與韓信的戰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2章 ,胡亥的狂想與韓信的戰略

第372章 ,胡亥的狂想與韓信的戰略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2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_


字體:


大漢八年,七月八日。

胡亥在長安城短暫的呆了一天,去見一下自己的兄長扶蘇,炫耀式的匯報了自己這大半年時期的成果,資產翻了一倍不說,還多了5條商船,打通了前往香料島的商路。

“某現在已經是天下有數的富商,即便排不進前3,也是前10的存在,兄長,以后缺錢了就告訴小弟,以后小弟罩著兄長。”

但扶蘇還是說道:“你的身份終究是有別他人,太過于出頭會給你帶來災禍的。”

胡亥滿不在意道:“兄長可知道跟著小弟混飯吃的人有多少,已經有好幾百了,他們的吃喝拉撒小弟全要管,小弟每天一睜開眼就要賺幾萬錢來養活他們。”

“他們會推著小弟往前走,小弟要帶著他們發財,帶著他們富貴,要是小弟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就會換一個人取代小弟,現實就是這么殘酷,掌握這份錢財,就要承擔這份責任。”

“把這份事業做起來,小弟終于有點了解父皇的心態,父皇當年只怕也是被大秦的局勢推著前進,根本不可能改弦易張。”

扶蘇看著神采飛揚的胡亥,一時間感慨萬千。

可能當年自己父親做出的選擇并沒有錯,只可惜當時的局勢并沒有給胡亥發揮自己才能的時間。

“你還是多注意點,盡量不要出頭。”

胡亥道:“漢帝沒兄長想的那樣小氣,他都把天下看成是天下人的天下,那小弟和他只有公仇,沒有私恨,他是不會在意小弟有什么動作的。”

“漢帝是真把小弟看成是一個普通人了,要不然以小弟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早被漢帝給發現了。”

扶蘇點頭道:“漢帝的心胸的確無人可比。”

這么多年下來,大漢就沒找他們這些前朝余孽的麻煩,不管是他們這些始皇帝的子嗣,還是秦國宗親生活都開始變好。

雖然他們現在只能做普通的百姓,但對比六國宗親的話,他們的生活狀態好太多了。

“但漢帝的野心卻很大。”

說完胡亥拿出一張地圖道:“這是已知天下的地圖,遼東,大漠,南中,黔中,再加上倭島,南海這片區域,天下無主之地可謂到處都是,漢帝就是想把這些廣大的地區變成大漢的領地。”

“但顯然如此廣大的地盤,光靠漢吏是管理不來,更開發不出來,所以漢帝才會拼命的分封諸侯,這些年大漢的諸侯已經超過了100位了,但還在快速的增加當中。”

而后胡亥小聲道:“這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兄長,想不想在海外建立一個大秦?”

扶蘇駭然道:“現在大漢的江山穩如磐石,你可萬萬不可胡來。”

胡亥道:“小弟沒想造大漢的反,只是想在海外建立大秦。”

胡亥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就是覺得在大漢經商太壓抑了,有太多的條條框框限制他。

賺錢的買賣被大漢的貴族壟斷,又或者是朝廷管營,他賺的錢還要分給漢吏,上下打點,而大漢的稅賦又高的嚇死人,不管啥買賣,一律分走三成的利潤。

這就像三座大山一樣,讓胡亥覺得太壓抑太憋屈。

一般的商賈是不會有這樣的想法的,因為幾千年來,祖祖輩輩都是這樣過的,他們就是貴族的黑手套,替那些享樂的貴族賺取錢財而已。

但胡亥的出身決定了,他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他每年撥弄算盤,發現自己賺的錢,一大半都被這些人拿走了,內心就會感到不滿,只是這份不滿被壓抑住了。

但他很快就有一個驚人的想法,就是在海外建立一個商人之國,自己賺錢自己花,再也不用給官府,也不用上下打點,徹底把壓在自己心頭的三座大山給丟棄。

從這個想法在他腦海中浮現之后,就變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并且他時不時的在腦海當中完善這個想法,現在面對他最信任的大哥才吐露出來。

扶蘇馬上嚴肅道:“漢帝放你胡來,是因為你對大漢沒有威脅,但要是你敢在海外建立大秦,漢帝的艦隊會馬上殺過去,到時候不要說做生意,只怕你的小命都會保不住。”

“漢軍的實力如何伱也是清楚的,整個天下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勢力能扛得住大漢的一擊,你要是不想被漢帝絞死,最好拋棄這個念頭。”

胡亥知道自己兄長說的沒有錯,即便他可以以普通人的身份在大漢經商活動,但他終究是前朝余孽,大漢普通的百姓能分封建國,但他卻不可能,終究有一塊看不見的天花板限制了他。

胡亥嘆口氣道:“兄長就當小弟在胡思亂想吧。”

大漢八年,七月十日。

胡亥帶領自己的手下,沿著秦直道,騎著馬一路奔向九原郡。

胡亥看著自己身邊川流不息的輜重車隊感嘆道:“當年某和兄長就是跟著這些車隊進入了上郡,那個時候朝廷也是在打匈奴,現在馳道上都鋪滿了木軌,車隊也變成了軌道馬車,真是有點讓人物是人非。”

朱沛道:“朝廷真是大手筆,為了這次北伐大漠,花了幾十萬金,修建了這樣一條軌道,這種氣魄真是無人能比。”

柱子也說道:“那是,當今天子是天下最好的皇帝,我父親為當今天子做事才能領到錢財,其他的皇帝全摳門死了,一毛不拔。”

胡亥尷尬無比,兩個回旋鏢直接打在他身上。

好在這個時候柱子問道:“胡亥哥,我們為什么不回會稽郡。”

胡亥道:“大漠可不只有草場,還有戈壁沙漠,想要賺錢,我們就要提前做準備,在其他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占好最肥沃的草場。”

“我們要先去漠南,此次大漢雖然派出了三路大軍北伐匈奴人,但某認為漠南都督韓信,應該是最有可能立下首功之人。而只要韓信擊潰了匈奴的主力,我等就可以馬上通過漠南進入漠北占領富饒的草場

朱沛道:“季心是大漢老將,跟著漢帝南征北伐多年,他的戰斗經驗應該是最豐富的,匈人的主力不應該被鎮北將軍府先擊潰。”

胡亥笑道:“朱兄只認為季心是老將,就認為他戰斗經驗豐富,卻不知道季心一直為漢帝處理情報,很少有領兵作戰的經驗,唯一的一次還是在進攻臧荼。”

而韓信則不同,他看著雖然年輕,但作戰經驗極其豐富,既打過防御戰,又打過以少勝多的殲滅戰,滅過東楚國,還在滅齊之戰成為大軍的一路統帥,這才是真正身經百戰的老將。

3月份的滅白羊部之戰,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白羊王只露出了一個破綻,就迅速的被韓信抓住,一戰殲滅之,這才是真正的名將之姿。

我等待在漠南才能最快消息了解大戰的第一手信息,才能最快的進入漠北。

炎炎夏日,萬里無云,胡亥的人躲在馳道旁的一塊樹蔭下休息,這個時候有一個輜重車隊也來到了這片地區。

領頭的軍官讓隊伍躲在樹蔭下休整,民夫們解開馬鞍,讓馬在樹蔭下喝水休息。

胡亥好奇問道:“老丈,爾等為什么不用木軌運輸物資?”

老人笑呵呵道:“我們這是去雁門郡的車隊,根本就沒有木軌。”

老人看了看胡亥他們一眼道:“你們是去雁門郡投軍?”

漠北大戰的消息傳開之后,各路英雄豪杰都想參軍改變自己的命運。

胡亥笑道:“有這樣的想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選上。”

而后他問道:“我好像聞到了豆油的味,老丈,你們這里運的是油嗎?”

老人笑道:“是豆餅,給戰馬吃的飼料,真是世道變了,當年我得想吃這么好的東西都沒有。”

大漢為了增產,大范圍推廣大豆種植,現在北方幾乎不休耕,而是種植大豆增肥土地。

因為徐凡的原因,鐵鍋炒菜提前上千年在大漢流行,豆油的價格直線暴漲,種大豆既能肥田,又能賺錢,豆餅還能成為飼料,大豆成為了北方農田主要種植作物之一。

而這次北伐大戰,大漢朝廷直接向民間購買了500萬石的豆餅,老人的這個輜重隊。就是向雁門郡運輸戰馬的飼料。

胡亥道:“老丈你年紀這么大,為什么還要做民夫?”

老人笑道:“這個是某搶過來的,這次大戰我家出了三個,長子參軍了,二子和某做民夫。”

胡亥驚訝道:“老丈人真是忠良之家。”

老人道:“匈奴人又不經打,不趁著這一次機會立下軍功,以后就沒有這機會了,某還想給我家二子蓋個磚房,娶個新媳婦,只能操勞一點,畢竟天子大方是天下出名。”

胡亥了然點頭道:“的確,天子很大方。”

民心如此,大漢帝國仍然如日中天。

是的,這場漠北大戰,被許多大漢的百姓,看成是改變家族命運的最后機會

三月漠南都護府吞并了白羊部,大漢再次打了一場勝仗,當時的百姓只是簡單歡呼了幾聲,這樣的勝利在大漢太常見了,已經不值得大肆慶祝。

當時的百姓還是更加關心香料貿易,聊著那個大膽帶著一艘海船勇闖香料島,帶著滿船的香料回到大漢,而后發家致富。

但從四月開始,北方的百姓,就明顯察覺到情況不對了。

先是大量的商賈收購他們家的糧食,已經跌到30錢每石的小麥價格漲到40錢,煉油剩下的豆餅也漲到20錢。

然后就是寬闊的馳道上,開始出現如同長龍一般的車隊,一車車小麥粉粟米,開始向著北方邊疆運輸。

這個發現讓整個河北之地暗潮涌動。

要打仗的消息傳的到處都是。這讓整個河北之地的百姓激動不已。

他們八卦的熱點瞬間從海外轉移到大漠。

“沒跑了,這次天子肯定要對大漠的匈奴人動手,現在大漢的四周也就匈奴人值得,我大漢如此大動干戈。”

“匈奴人不是被天子打的求和了。朝廷會如此大動干戈?”

“匈奴人是求和了,但他們卻沒有臣服我大漢,不臣服我大漢就是心懷鬼胎,就是想造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次天子就是要徹底打服匈奴人。”

“我等要早做準備了,匈奴人雖然不強,但他們的地盤大,據說有兩個大漢大小,進攻匈奴人需要的兵力肯定不會少,當有幾十萬以上的兵力。”

酒館中的百姓興奮起來,參軍對普通百姓而言就是最好改變命運的機會,即便沒有成為常備軍,但退役的士兵福利待遇也是極高的,比他們種田,打工要高的多。

以前的名額太少了,一個縣也就是十幾個人,而現在要招募幾十萬士兵,他們的機會就來了。

果然沒多久,亭長就下達了招兵的命令,同時退役的老兵也接到命令,從新返回軍隊。

縣武庫,郡武庫也被打開,一件件儲存的武器鎧甲被分發個士兵。這些新招募的士兵在縣尉和老兵的領導下,以部為單位,快速集結成為作戰單位開始訓練

而大漢在北方的貴族豪強,更加不可能放過這個參軍的機會。

在大漢軍功為王,朝廷不管是用人乃至漢吏的升遷,都看你有沒有軍功,有就高人一等,升官如飛,大漢30歲的2000石高官幾乎都是軍方之人。

甚至賺錢的事情也是貴族先行,看朝廷發現的香料島,最開始還不是功臣先得利,只有功臣喝了頭湯,才輪得到其他人。

最重要的事,想要成為諸侯,開啟一姓之宗,讓自己的家族成為諸侯,那只能靠軍功。在大漢一切都要靠軍功說話。

這點大漢的貴族他們第一批受益者,現在朝廷要北伐匈奴,他們當即武裝自己家中的子弟,而后在上血書于朝廷,寫什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我等功勛之臣,今陛下欲北伐匈奴,臣愿效犬馬之勞等等。

這樣的請戰書從四面八方涌向長安城,徐凡和丞相周章看請戰書都看不過來。

徐凡只能答應他們的請戰,讓前線將軍訓練他們。

大漢八年,七月十二日,雁門郡,平城。

北伐戰爭的氣氛越來越濃厚了,雁門郡更是快速成為了一個巨大的軍營,幾乎每天都有一營或者幾營漢軍士兵趕到此地,十幾萬士兵的到來,讓平城成為了一個無比巨大的軍事營地。

平城城樓上,漠南都督韓信和雁門郡太守酈商觀看著,城下正在訓練的士兵。

韓信看到人高馬大的士兵感嘆道:“這兩年我大漢的豪杰之士越來越多了,這兩年我漠南都護府的士兵就沒有低于七尺,身高八尺的勇士也是比比皆是。”

酈商道:“這幾年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吃飽飯,自然會長高和長肉了。”

從大漢攻占關中,天下的百姓減稅了5年時間,現在大漢的百姓不能說富裕,但混個溫飽是不成問題的,先秦時期的漢人本就高大,他們營養跟上來之后,大漢新青年體重和身高都有明顯增長。

韓信道:“此次漠北大戰,騎兵為進入匈奴人的利刃,步兵就是保護我軍糧道的城池,酈太守一定要把他們訓練的臨危不懼,面對匈奴人的騎兵能堅如頑石。”

酈商想了想道:“還請都督派遣一支騎兵輔助某訓練士兵。”

即便是在大漠,步兵也是極其重要,尤其漢軍還想要遠征3000里,殺入匈奴人的老巢,這三千里的糧道則需要步兵守護了。

當然也有不需要糧道的戰術,就是就食余敵,學習霍去病帶著幾萬騎兵到大漠燒殺搶奪。

但大漢是要統治大漠,而不是增加自己的仇敵,所以這種增加仇恨的戰術不但不能使用,甚至在擊潰了冒頓的主力之后,大漢還要想辦法供養匈奴人的老弱婦女。

韓信道:“酈太守活用武鋼車,某和天子討論過對付匈奴人游擊戰的最好戰術,就是輜重隊配武鋼車,匈奴人的騎兵來到,只要組成車陣,把匈奴人阻擋在外,內部在于迫擊炮弓弩反擊,匈奴人必定奈何不了我軍的輜重隊。”

酈商問道:“要是匈奴人一直跟在輜重車后面,如之奈何?”

韓信道:“我大漢要在大漠建立穩固的塢堡,可以讓輜重車隊停留,讓輜重車隊有個安全休整的地方,某的想法是從漠南開始,每隔100里建造一個臨時塢堡,從漠南到漠北也就3000里,最多30個塢堡就能守住我軍的糧道。”

酈商吃驚道:“都督不是在開玩笑,30個塢堡那要建到什么時候。”

因為有水泥和鋼鐵工具,大漢的營造水平是極其高的,但再高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建立起30個塢堡。

韓信道:“塢堡沒有你想象的那樣難建造,天子這次給我們準備了300萬個麻袋。你用麻袋裝土累積起來,建個一丈高的麻袋城墻就可以,挖的土可以成為外圍的護城溝。這樣對付匈奴人的小股騎兵就足夠了。”

是的,韓信打算用大漢龐大的財力,以結硬寨,保護自己的后勤糧道,徹底瓦解匈奴人的游擊戰術。

熱門、、、、、、、、、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