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67章 ,處于上升期的匈奴與火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7章 ,處于上升期的匈奴與火炮

第367章 ,處于上升期的匈奴與火炮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30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大漢八年,五月五日,長安城。

漠南都督韓信再次來到長安城訴職,并且帶來了白羊王和鹿英,牛柯這些白羊部的首領,而這次接待韓信的依舊是太尉府的參軍唐誠。

禁軍先帶走了白羊王等匈奴人的大貴族,唐誠則帶著韓信去太尉府。

路上,唐誠一臉欽佩的看著韓信道:“都督真乃我大漢第一名將,十幾萬部眾的白羊部居然被都督一占吞并,如此戰績可比當年武安君李牧。”

韓信的年紀和唐誠差不多,但韓信已經成為一方大將,而唐誠還是一個四百石的參軍,而像他這樣的參軍,太尉府有幾百個。唐誠對韓信年紀輕輕卻能建功立業羨慕不已。

韓信卻淡然道:“機緣巧合而已。而且白羊部也算不得強盛的部落。”

唐誠羨慕道:“末將真恨不得成為都督帳下百夫長。”

唐誠是戰后才加入漢軍的,他當時想要參軍建功立業,因為有文化成為太尉府下的一員參軍。

而大漢統一天下之后,徐凡開始對漢軍正規化,知識化,尤其是徐凡學會后世,開始組建參謀部這樣的組織來統籌管理整個漢軍,這需要的有文化的參軍就更加多了。

唐誠這個參軍因為有文化,算術好,成為計算糧草給養,計算大軍行軍路程對糧草的消耗,保證糧道暢通,確保軍隊供給不發生困難的籌算參軍。

雖然唐誠這個參軍能待在安全的長安城,但卻不能上前線建功立業。

但這和他建功立業的目標背道而馳,參軍不應該沖鋒在前嗎?怎么他卻要拿著算盤,拼命計算大軍需要的糧草。

韓信道:“唐參軍真想要去前線,可以向天子上書,陛下一直是一個通情達理之人。”

唐誠想了想堅定道:“某明日就試一試。”

韓信問道:“天子弄的牧場票賣的如何?大漠的土地真有人要?”

牧場票這事情在大漢影響太大了,甚至都壓過了韓信吞并白羊部的熱點。韓信也非常重視這件事情,牧場票要是賣的好,說不定今年大漢就可以發動對匈奴人的北伐大戰。

但要是銷售不行,以大漢現在籌集的物資,顯然滿足不了幾十萬人北伐大漠,勉強發動大戰,雙方最多的漠南交鋒。

最大的可能是北伐大戰要推遲一年以上,匈奴人的實力會變得更加強大。

唐誠道:“賣的非常好,現在已經賣了1000張了,現在整個長安城都在議論牧場票這事情。”

韓信震驚道:“1000張?”

一張畝產票價值100萬錢,1000張就是10萬金了,韓信只能暗道,真不愧是長安城,有錢人就是多。

唐誠一臉羨慕道:“景家一口氣就賣了100張,真不愧是我漢國的大貴族。”

韓信倒是了然點頭道:“要是景家他們還真可以拿出這么多的錢,在前朝他們就是楚國的大貴族了。”

韓信原本就是楚人,他當然知道景家的實力了,只是他有點奇怪道“本將記得,景濤本是曉騎將軍,他完全可以在漠北建國,何必花這個冤枉錢?”

唐誠道:“漠北建國哪有漠南好,而且現在大漢還有富裕的南洋,諸侯國只能建立一個,這是一個家族千年的傳承,怎么能選擇在漠北這樣的荒涼之地,大部分將軍都想去南洋建立封國。

漠北用來賺錢就不差了,反正土地便宜,養幾年牛羊就可以回本,還可以用漠北牧場補貼自己封國。”

而后唐誠小聲道:“購買牧場票的主力就是我大漢的諸侯貴族。”

是的,從大漢朝廷推出牧場票之后,第一個有反應的就是大漢的貴族,這些家伙就紛紛使出各種手段,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往天子眼前,丞相眼前靠,動不動就說自己跟著陛下歷經生死才打下了天下,現在有牧場票這樣的好事情,朝廷應該照顧我等功臣。

其他人不知道漢軍實力如何,這些軍方出身的貴族還能不知道,這些年朝廷對武備的投入就沒有小過,再加上朝廷龐大的物資,大漢各大糧倉匯集的糧食就超過了3億石,大漢還有怎么的物資倉庫,里面各種布料超過千萬匹,還有堆積如山的食鹽,白糖,鐵錠等珍貴的戰略物資,各地武庫可以武裝上百萬大軍。

大漢帝國雖然才成立不到十年時間,但士兵強悍,物資充裕,民心軍心高昂,天下人都熱意在馬上建功立業,大漢各方面比暴秦都要強大好幾倍,區區一個匈奴人,他們不認為大漢有戰敗的風險。

大漢發行的牧場票可謂是買到就是賺到,看朝廷的意思是只發行100萬金的畝產票,滿足作戰需求,誰知道晚了能不能買到,在大漢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長安城隨便一塊磚頭砸下去,就能砸到一個身家超過百萬的人。

所以這些貴族動不動在徐凡面前顯示自己的傷口,表示自己為大漢的江山出過力,流過血。

徐凡都對他們無語了,一個個不想去漠北建國,但卻又想要賺漠北的錢。徐凡只能表示只要他們有錢,牧場票可以優先給他們。

等大漢的貴族買完才能輪到大漢的作坊主,大商賈,最后才是那些有錢的地主老財,不過他們還在趕來關中的路上,這波熱朝還要等一段時間。

韓信知道這點反而是松口氣的,牧場票賣的好,對匈奴人的北伐大戰就可以提前了。

韓信來到長安,入住將軍府。

徐凡馬上召見韓信,再次仔細詢問拜月山之戰的情況,同時也想要聽聽韓信對匈奴人戰斗力的意見。

韓信把當初那場大戰完完整整的和徐凡說了一遍,對匈奴人的戰斗力既不高看,也不抵看。

而是說道:“冒頓雖然在漠北大煉鋼鐵,但匈奴人的鐵甲騎兵可能在1萬人上下,也只有這1萬人可以和我大漢精銳匹敵,匈奴人全力征召,可以召集十幾萬騎兵,但這些騎兵的戰斗力完全不能和我大漢的鐵甲騎兵相比,我大漢2萬鐵甲騎兵就足夠橫掃十幾萬匈奴騎兵。”

“但冒頓在全力武裝匈奴人,漠北王庭的羊都快被冒頓賣光了,現在匈奴人在以每年5000——1萬數量武裝鐵甲騎兵。”

徐凡問道:“我軍今年殺入漠北,就能消滅匈奴人?”

韓信繼續道:“也不容易,末將認為冒頓不會和我軍正面交鋒,匈奴人把主要部眾遷移到漠北,就有避開我軍鋒芒的打算,而且匈奴人也更加擅長游擊戰,冒頓是大漠梟雄,他是不可能放棄匈奴人的長處和我大漢硬拼。”

游擊戰的威力徐凡太清楚了,漠北是匈奴人的老巢,他們完全有能力和大漢打游擊。

徐凡嘆口氣道:“朕也最擔心這點,要是冒頓在大漠上和我大漢精騎打游擊,大漠廣闊無比,想要抓住匈奴人的主力太難了,要是戰事拖到大漠十月,氣候轉寒,天降大雪,大漠寒冷的天氣就會成為匈奴人最大的盟友。”

拿破侖縱橫整個歐洲,結果倒在了嚴寒之下,他集結的幾十萬大軍全部被埋葬,至此他的事業一落千丈,最后被流放。

而后世東漢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很多人都不知道,后世有名的昏君靈帝,年輕時派遣大將率領5萬騎兵殺入大漠,最后被當時的大漠霸主檀石槐擊敗。

當時檀石槐帶領鮮卑人正面作戰被東漢軍隊擊敗。于是他們改變戰法,并不和漢軍正面交鋒,而是誘敵深入,一路退到北海附近,拖到天降大雪,最后大漢這5萬精銳被鮮卑人殲滅,五萬精銳十不存一,這一戰也徹底打斷了靈帝的雄心壯志,讓他成為了一個只懂吃喝玩樂享受的昏君。

此時漠北的情況和后世想的不一樣,這個時代氣溫比徐凡后世都要高一些,漠北水汽比后世很多北方地區都要多。

這就導致漠北可以承受更多的人口,歷史上面對武帝強大的進攻,匈奴人就是堅決退到漠北,躲到漢軍的兵鋒之外。

不要看武帝集合了天下的錢財,發動了史無前例的漠北大戰,但那也只是重創了匈奴人,而沒有滅掉匈奴,嚴格來說漠北大戰屬于一場兩敗俱傷的戰斗。

匈奴人固然被武帝打的半身不遂,但大漢自己也是五臟受損,極大激化了各個階級的矛盾。

漠北之戰后,匈奴人依舊是大漠的霸主,他們的霸業甚至比西漢國運都要長,一直到東漢后期,新的大漠霸主檀石槐帶領鮮卑人取代匈奴人。

此時匈奴處于他們民族的上升期,徐凡不懷疑他們有足夠的韌性抵抗大漢,但徐凡卻不想和他們繼續糾纏下去。

韓信道:“陛下想要解決匈奴這個大患,漠北之戰就一定要以殺傷匈奴人的人口為主,匈奴人的主力可以逃,但他們的婦孺逃不掉,我大漢要是把這上百萬婦孺抓住,匈奴人不亡也得亡。”

徐凡道:“朝廷也準備了一些秘密武器,希望在對付匈奴人的時候可以起到作用。”

大漢八年五月八日,鎮北將軍季心,遼東都護府都督呂臣也抵達長安城。

徐凡帶領季心,呂臣,韓信三年員主帥來到大漢一個新的兵工廠當中。

季心他們奇怪的看著一門門鐵鑄造的圓筒子,季心摸了上去,仔細看了看炮筒驚訝道:“居然是青銅!”

這個時代青銅還是財富的代表,光這層青銅就能顯示出這件奇怪武器的昂貴的價格了。

徐凡笑道:“這叫火炮,外層是青銅,內部是生鐵,鑄造這樣的一門火炮可要10萬錢,這枚青銅火炮可以把10公斤彈丸射到400步外。”

“火炮?”季心三人聽到這話,大概懂這是什么武器了,是石炮的變種。

只是這如何發射彈丸?

“而這些同一種顏色的則是鐵炮,雖然壽命短,重量大,但價格低只要2萬錢左右。它的可以射10斤彈丸到300步距離,是一種非常好的遠距離武器。”

是的,徐凡也弄出火炮了,其實這已經有點晚了,沒辦法,秦漢大戰打的太激烈了,徐凡根本沒有時間回憶起黑火藥,等想起來的時候又覺得沒有多大用處,畢竟當時大漢已經有西域炮了,原始的火炮威力還真不如西域炮。

所以火炮徐凡就一直沒有弄出來。還是等徐凡成為天子之后,他一天視察長安某處礦石場的時候,發現挖礦不但危險,而且極其辛勞,徐凡就想到了用火藥開礦的事情,好像最開始火藥就是用來開礦的。

于是徐凡就找讓弄出標準比例的黑火藥。

對于黑火藥天朝人幾乎人人都懂,而徐凡看多小說,也知道這個比例要套哪種原材料,但總共就三種原材料,弄六個配方就可以找出最佳比例的黑火藥了。

而用黑火藥開礦之后,效率果然提升了十幾倍,打下幾個炮眼就可以炸出一大片礦石,黑火藥的出現極大減低了大漢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為大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徐凡想著既然黑火藥都弄出來了,干脆就弄一些大炮,最開始徐凡弄的是青銅大炮,畢竟青銅大炮不但品質比鐵炮高,而且還容易制造,結果只鑄造一門青銅大炮就花費了價值7萬錢的青銅原材料,再加上鑄造的費用,一門青銅火炮的價格是十五萬錢,比十架石炮都要貴,而且威力上還未必比得上石炮。

最重要的是這樣鑄造火炮經濟上大漢承受不住,大漢這些年產業快速發展,天下需要流通的錢財也是越來越多,而大漢現在實行的是三種錢幣,民間普通百姓之間流通的銅錢,貴族之間流通的黃金,商賈之間流通的是紙幣。

快速發展的經濟,加上快速下降的物價,主要是糧食和布匹的價格快速下降,讓大漢已經有幾分通貨緊縮的狀態。

這個時候大漢不想辦法加大貨幣的投入量,反而用寶貴的錢財鑄造青銅火炮,這對大漢經濟的危害是極大的。

于是徐凡就想到了后世的銅芯鐵炮,用這樣的方法減少了一半的青銅消耗,但鑄造幾門后面,徐凡更是干脆全用鐵來鑄造火炮,火炮內部用延展性好的熟鐵為芯,外層用堅固生鐵,這樣鑄造的鐵炮雖然重量比青銅火炮重,射程也不如青銅火炮,耐用度也不如青銅火炮,但價格卻只有青銅火炮的七分之一。

最重要的是節省了寶貴的青銅,鑄造火炮不會再影響大漢的經濟。

看過火炮工廠之后,徐凡又帶韓信他們來到另一個兵工廠,韓信他們發現這里也是火炮工廠,只是這個火炮工廠生產的火炮和前面不一樣,這些火炮更短,炮管也更加薄,重量更輕。

徐凡笑道:“這叫迫擊炮,這種火炮可以發射20斤黑火藥,射程100步,炮彈方圓一丈內人畜皆亡。”

韓信他們看著這短粗的迫擊炮,很難想象這種威力。

于是徐凡帶韓信他們來到一個試炮場。

十門火炮一字排開。

而后徐凡命令試炮員快速填裝火藥和彈丸。

做完這一切之后徐凡下達命令道:“開炮!”

試炮員一個個點燃引信。

“轟轟轟!”

十聲巨大的聲響就好像十聲驚雷,嚇的韓信等人驚慌失措。

“砰砰砰!”

400步遠的靶場出現十道煙塵。

而后炮手快速清理炮膛的雜務給火炮降溫,一個炮手填裝用絲綢包裹的火藥,一個炮手把10斤重的炮彈填裝進去,插入引線。八個炮手分工合作,快速完成一次火炮射擊前的準備工作,而后看向徐凡等待命令。

“開炮!”

“轟轟轟!”驚雷再次炸響。

這次韓信他們就好多了。

400步遠的靶場再次出現十道煙塵。

韓信看了看道:“火炮要多久能開一炮?”

徐凡道:“一炷香能開十幾炮。”

韓信道:“這倒是比石炮便捷,需要的人手更少。”

一門火炮只有八個火炮手。而一架石炮卻要上百人為它服務,而且一炷香最多只能發射兩次,雖然火炮從威力上不如石炮,但火炮卻極其輕便,可以追隨大軍戰斗,相對來說石炮更加適合經過固定目標。

季心等人看過火炮之后,并沒有太大興奮,因為他們覺得火炮的威力還不如石炮,只是機動性強一點,但他們要對付的是匈奴人的騎兵,大軍后面拉著上千斤重的火炮,軍隊還有什么機動性。所以在他們看來火炮的性價比并不算太高。

徐凡道:“你們再看看迫擊炮的威力。”

徐凡這說是迫擊炮,但其實是山寨后世的飛雷炮,發射出去的彈丸就是10斤黑火藥和10斤小石子組成的炸藥包。

當然這個更加危險,徐凡讓韓信他們躲在更遠的地方觀察,而在百步外的靶場,一群豬羊被固定在籠子當中。

而士兵已經把迫擊炮用半埋式方式弄好支架,填入發射藥,用木板蓋住,再填入炸藥包。

徐凡再次下達命令道:“發射!”

“噗噗噗!”

“轟轟轟!”這可是比火炮還要強大十倍的驚雷,當然距離也更近,距離韓信他們只有100多步,爆炸產生的危讓他們都感覺一陣地動山搖了。

發射完之后,韓信跑到爆炸發生的地方,發現那里的豬羊全部七竅流血而死。

韓信激動道:“陛下,這才是我們北伐大戰需要的武器。”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