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56章 ,犯錯的漢吏與想要改變命運的百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6章 ,犯錯的漢吏與想要改變命運的百姓

第356章 ,犯錯的漢吏與想要改變命運的百姓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4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徐帆用自己的半桶水,開始教導這個世界的作坊主如何合格的資本家,教導他們經濟規律,并且開始提醒他們產能過剩的危機,想要度過產能過剩的危機,想要度過這個危機,就要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更物美價廉的貨物,淘汰落后的對手,擴大自己的市場。

但來聽課的作坊主對于生產標準,化零件標準化能很容易理解,畢竟有長安車馬廠這個舉動的例子擺著,只要看過半天時間組裝出一輛載重馬車的人,就能對這兩條有很清晰的理解。

但產能過剩就有的超綱了,超出了他們的三觀,以他們的生活經驗只要是貨物生產出來了,哪怕有點瑕疵都可以賣的出去,貨物賣不出去這種事情不要說他們沒有經歷過,就算是他們父輩祖輩也沒有經歷過,大漢三千年的歷史也從來沒有經過這樣的事情。

人對于沒有出現過的事情,是很難想象的,即便說出這個問題的是天子也是一樣。

雖然他們不會反駁,但卻不會認同這個觀點。

徐凡也能看到他們內心的想法,但卻沒有想要強行改變,這種事情只要經歷了一次自然會有改變的,這才是真正經濟發展必須要上的課,這一課不上,人腦海里面的觀念就不會發生轉變。

大漢的金融業還不發達,更沒有搞金融杠桿。不管是朝廷還是民間都采取的還是非常傳統的搞生產,弄出盈余,朝廷把這些盈余投入到基礎建設上。作坊主把這些盈余投入再生產當中。

這種發展的模式對比后市自然是非常慢的,但卻有一個好處就是積累基礎扎實,產生的泡沫不大,均田之后整個社會相對公平,百姓有足夠的積累,而且還有廣闊的海外可以讓大漢擴張。

大漢的版本和后世不同,本來就是簡單模式,現在還有徐凡的外掛,自然不需要太著急。即便發生了產能危機,也是屬于可控壯大。

倒是后世各種杠桿,各種擔保,來了一個鐵索連舟,任何行業的泡沫破裂都會影響整個社會。

“我們雖然有錢,但沒有權利啊,像你們這些高官哪個不是主政一方的。”

趙樹,吳軍,卓虹都是陳郡老兵,他們相互雖然沒有見過,但在整個學院相互了解經歷很快就聚在一起了,成為了無話不說的朋友。

吳軍看著這瓶甘蔗酒道:“還是你們這些廠長日子好,萬錢一瓶的酒說買就買,我等平常可喝不起。”

三人有說有笑來到政務學院的食堂。

點好飯菜,卓虹還購買了一片甘蔗酒。

“卓虹,等下某!”兩個人快速來到卓虹身邊。

現在這些漢吏明白,進入政務學院天子還沒有放棄他們,但要是被貶到諸侯之地,那才是真正的流放,徹底被天子放棄。

此時卓虹都不知道該難過,還是該高興,丞相巡視一圈,他一個紅紅火火的造船廠廠長沒得干了,被征調回長安城進行培訓,這本應該是壞事,但他培訓結業,他就可以下放當縣令了,從廠長轉業成為縣令他還是整個大漢的第一例。

同時大漢的作坊主都開始邀請長安馬車廠大匠,幫忙指導他們的工廠如何進行標準化生產。

這是徐凡最想要看到的事情,第一批他派遣了10個大匠分別去三川郡,陳郡,南陽郡,太原郡,邯鄲郡,巨鹿郡,臨淄郡,廣陽郡,蜀郡,九江郡去幫助他們完成標準化的推廣。

樹感嘆道:“天子在這方面抓的很緊,不少老兄弟因為貪污腐敗被流放了。想來想去在我大漢還是做一方諸侯最好,既能權傾朝野,又能富可敵國。”

以前他們來到政務學院,認為自己的前途完蛋了,卻沒有想到天子沒有放棄他們,只要學好的,都會重新進入官場,有的甚至還會更進一步。

“現在我叫趙樹。”

經過大漢朝廷的幾年整頓,政務學院的名聲終于沒有以前那么差了。

徐凡的工商課效果也非常限制,只要上過課的作坊主都開始開口閉口的說零件標準化,生產標準化,雖然他們未必懂但這個概念總算是推廣出去了。

樹舉著甘蔗酒道:“這酒就是英布將軍弄的,一瓶賣上萬錢還供不應求,光這酒就讓英布將軍賺了上億錢,據說天子還指點他建設窯廠,生產瓷器,英國生產的瓷器精美異常,其中最精美的骨瓷,潔白、細膩、通透、輕巧,天下的富豪都想要一套這樣的瓷器。”

卓虹在吳縣造船廠不但俸祿高,每年還有百分之一的分紅,漢吏在收入上還這么有幾個人比他高。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算是開創了一個先例了,以后大漢的廠長們都要感謝他,他打通廠長和漢吏之間的聯系。

而趙樹一旁的吳軍感嘆道:“你運氣如此好,居然還可以來政務學院。”

卓虹笑道:“樹呀!”

長安城,政務學院。

吳軍翻白眼道:“聽你這口氣你也想和英布將軍比肩?人家可是天子的愛將,深受天子寵幸,我等這種小兵小卒豈能比。”

在大漢朝廷誰不知道,天子最寵幸英國公和季國公兩人。

英國公在南方建立諸侯國,為了讓英國公快速在南方站穩腳跟,天下先是允許英國公建立制糖廠。在制糖業利潤大減之后,又指點英國公弄出甘蔗酒。

而甘蔗酒清香可口,一出世就深受天下人的喜愛,即便價格極高,也是供不應求,現在甘蔗酒已經成為大漢的貴族和富商最喜愛的美酒,英國公每年可以在甘蔗酒上獲利上萬金。

今年又爆出骨瓷這種奢侈品,想來收入不會比甘蔗酒差多少。

大漢有上百的諸侯,但最富裕的莫過于英國公。

而季國公倒是沒有英國公那么有錢,甚至他還極其缺錢,但天子為了支持季國公開疆拓土,讓開發錢莊支持其建國,幾年下來季國公欠開發錢莊10萬金,就這樣天子仍然讓開發錢莊繼續貸款給季公國,這樣的寵幸可謂是前所未有。

卓虹羨慕道:“要是天子對我等也有如此信任就好了,某就不至于來長安讀書了。”

吳軍翻白眼道:“這還不是你們會稽郡的漢吏在自找苦吃。”

“香料島本就是朝廷找到的,給你們留下了三成稅金,你們就應該偷著樂了,結果王道二貨,居然想要弄什么水泥馬路,不知道天子曾經也想要弄一條水泥馬路,但一算價格,比軌道還要貴5倍,只能放棄了。”

“好嘛!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伱們卻想要做到,你們會稽郡如此跳,不收拾你們收拾誰。”

這個時代沒有粉碎機,水泥的制造成本是極其高昂的,一袋百斤水泥價格200錢,真鋪一條水泥馬路,標準一高,一里就是上百萬錢,所以徐凡一計算,有這錢還不如多造軌道。

卓虹解釋道:“這不是會稽郡多雨,軌道容易腐爛,我們想來水泥馬路比軌道更適合我們會稽郡。”

趙樹羨慕道:“的確,你們會稽郡又是鯨魚海魚,又是香料,天下的好事都被你們占盡了,那像我們這些內地郡縣,想要做點事情,卻是一錢難倒英雄漢。”

卓虹馬上道:“小弟錯了,不該說這些。”

而后卓虹好奇道:“兩位兄長又是犯了什么錯誤?”

在政務學院學習的漢吏,基本上都是犯錯,但他們的犯錯只是能力不足,而不是有私心,屬于還能拯救的漢吏,才會在這里學習。

趙樹委屈道:“某做縣尉的時候,為了抓罪犯弄點手段,同時為了維護地方治安,拿一些不安分的游俠定罪,結果上面定某一個胡亂執法,而后來到這里學習漢律了。但某用的這些手段都是傳統,大家都這么做憑什么只抓我一個。”

要封建時代的官僚遵紀守法,那真是非常難的事情。

趙樹這都算是好的,最起碼他用手段也是為了抓捕犯人,但很多人用自己的權利故意制造冤假錯案,來打擊報復自己的敵人。

同時這個時代的偵查手段太落后了,要是一般老百姓犯罪他們沒有什么經驗,像趙樹這樣的漢吏還能找到罪證,最怕的就是那種為非作歹貫了的游俠,他們是真有經驗,你這個時代的偵查手段真找不到他們的證據。

但案子又不能不破,不然的話對社會的影響就太惡劣了,這個時候按照一般地方府衙的傳統,會在當地抓一些名聲狼藉的游俠頂罪,甚至很多時候錯抓錯有,抓的游俠就是真的犯人。

但大部分這樣的犯人還是被冤枉的,所以封建時代動不動會有大赦天下這樣的事情,因為從皇帝到文武百官都知道,監獄里面的犯人絕大多數都是被冤枉的,赦免他們能平息天下的怨氣。

所以很多事情,不能用后世的經驗來套封建時代的規則,不然就會出現,大赦天下哪里是在積功德,是在造孽這樣的話。

你以為封建時代個個都是包青天,那包青天也不至于傳頌上千年。九成封建官僚,根本不管你無辜還是不無辜,他只想早點把這個案子給結了,不要牽累在他升官發財。

所以大赦天下才會貫穿封建王朝兩千多年,套用一句后世的話,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的無辜。

但徐凡卻不能忍受,自己大漢監獄當中大部分囚犯都是無辜者,于是在召集天下有刑偵經驗人到長安城給趙樹這些漢吏講課,傳授他們刑偵經驗,同時徐凡讓這些人把自己的經驗都寫成一本書,宋朝不就是有一本《洗冤錄》講的就是各種偵破案件。

大漢雖然沒有宋慈,但卻可以找到幾十積年老吏,把他們的經驗總結起來。

而像趙樹這樣的縣尉,郡尉就是來長安城學習新的刑偵經驗的。

而后吳軍道“某就簡單多了,某認為海貿的潛能比農業強太多了,去年巨鹿郡的糧食價格已經跌到30錢了,就這還修什么水渠,建什么水車,糧食再多下去,巨鹿郡的百姓除了能吃飽飯,其他什么都做不了。于是某把朝廷撥下來修建水渠的錢財,用來修水泥碼頭,購買了一些漁船,打算也弄一個漁業特產。”

吳軍苦笑道:“而后被朝廷發現,朝廷以挪用公款的罪名罷免了某。”

卓虹對著吳軍豎起大拇指道:“小弟佩服!”

這罪名弄不好項上人頭都保不住,現在吳軍還能在長安城,卓虹都不得不佩服了。

果然能在政務學院的沒有一個不是犯事的。

大漢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長安城,趙里。

“趙夫子去上課?”趙里的村民恭敬問道。

扶蘇點點頭說道:“你家小子趙武已經能背誦論語,通讀四書五經,《基礎算學》也不錯,在我們趙里的小孩當中他算是有天賦的,但學問再想精進就要去長安高中去求學,而后就可以去考大漢的各大學院,學院的士子畢業之后,有很大概率能成為漢吏,即便不成,但也有一技之長,能以后不能說是富裕,但最起碼會過得比趙里這里好一些。”

趙武老子遲疑問道:“去長安求學?”

這要放在五年前,他想都不敢想。

扶蘇道:“某問過,要是寄宿在長安的高中,每年大概要花費5000,求學花費倒不多,關鍵是長安吃住不便宜,好在我們趙里距離長安城不遠,節假日可以回家,能省下不少錢。”

大漢雖然說不上是義務教育,但徐凡也是盡量減低普通百姓求學的難度,但再怎么省,該出的筆墨紙硯錢還是少不了的,要是外地求學還得增加一筆伙食費。所以相對來說,在本村里的小學幾乎不會有太多的花費,但上高中的花費卻不會少。

趙武老子咬咬牙道:“既然小子有出息,某肯定是不能耽擱他的,這筆錢某出了。”

要是以前他連想都不會想,因為根本拿不出來,但今年咬咬牙真可以拿出這筆錢。

今年可以說是趙里大爆發的年份,不管是農業,養殖業,還是紡織業收入都暴漲,每戶趙里百姓收入都超過了萬錢,可以說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首先就是農業的大爆發,趙里的土地本就肥沃,而后修建水渠,又用農家肥,在扶蘇的指導下,使用各種高效的農業生產技術以及輪種大豆增肥技術。

趙里經過連續三年的大豐收,畝產突破3石,趙里的百姓幾乎在幾年時間由餓不死,變成了可以吃飯吃到飽,到可以做到一日三餐,到今年富裕的家庭每隔幾日就可以吃一頓肉。

現在趙里各家民倉囤積的糧食超過了3萬石,足夠所有人吃上三年還有富余。

對比后世兩代人的努力,只能說簡單副本,對于吃飽飯問題根本沒有難度。

趙里的百姓在經歷了一年怎么吃都吃不光糧食,甚至到自己家糧倉都堆不下的情況,趙里的百姓才終于放下自己會餓死的想法。

今年擴大了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現在趙里的百姓,基本上是一半種植糧食,一半種植各種經濟作物,經濟作物桑麻和蔬菜,這些都給趙里帶來豐厚的利潤,讓他們今年的收入突破萬錢。

趙里的百姓今年還清了修水渠的建設費用不說,還集資購買了一臺榨油機,肥地的大豆可以煉油,而長安城自從出現炒菜之后,對各種油料的需求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當中。

而趙里的養殖業也是發展的極快的,扶蘇聯合趙里的百姓開辦了一家養殖場,趙里掌握了孵化家禽的技術,各種家禽數量暴漲,趙里甚至包下了一個山頭用來專門養殖這些家禽。這些家禽每個月可以給56萬錢的收益,趙里的百姓每戶每個月可以分到500錢左右。

現在趙里的百姓也舍得給自己家的小孩吃雞鴨了,省的因為吃不到肉而被人拐走。胡亥給趙里帶來的教訓太深刻了。

而紡織業更是成為了趙里的支柱產業,今年的利潤就超過了百萬錢。

此時里長江濤顯示出自己的氣魄,并沒有把這些錢財全部分紅,而是拿出一半收入再訂購了5臺新式紡紗車,形式25臺織布機,繼續擴大產能。

現在這些機器正式進入趙里紡織廠,開始了設備的組裝、調試,趙里的紡織廠擴大了三分之一。

三大產業的爆發讓趙里的百姓普遍有錢,現在趙里的百姓普遍修了水泥樓房,有幾分后世農村的樣子,而這也是趙武想要繼續供應自己小孩讀書的原因。

家里既然富裕了,自然不能讓自己家的小子繼續做農夫了,讀書是他能想到改變自己家小子命運最好的機會了。

趙武想了想道:“趙夫子,長安城的事情某一個農戶不清楚,趙武求學的時期就拜托您了。”

扶蘇道:“某是趙武的夫子,自然會幫他找一個好的學校。”

兩人交流完之后,扶蘇又去找其他家中,他在趙里當夫子差不多有4年時間,第一批學生已經到畢業的年紀,要去更高學府求學,他好歹教書育人,自然想看到自己的弟子學有所成。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