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456章 大漢執政新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6章 大漢執政新局

第456章 大漢執政新局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8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轉眼已是最后一天,延熙六年即將結束。

這一年,吳國亡了,司馬懿死了,曹魏在東南戰線損失巨大。

但戰場上的失敗,政治上的動蕩,依舊沒能徹底擊垮魏國。

不但沒有擊垮魏國,魏國內部還出現了新一輪的動員行動。

這場新的動員行動包含了司州、兗州、豫州、冀州、青州和徐州。

是曹魏史無前例的一次動員。

御史中丞諸葛誕就指出,這是涸澤而漁,是有亡國之危的。

于是在上一次曹宇奪權的時候,諸葛誕沒有被抓,這一次被抓了。

從諸葛誕的命運能分析出來曹魏目前的情況非常特殊。

曹宇奪權,這對于司馬家來說是大事吧?

諸葛誕當時就親自調查曹爽一事,還給曹爽翻案。

司馬昭已經把諸葛誕下獄,結果司馬師一封信,諸葛誕就被放出來,繼續做他的御史中丞。

為什么?

權術講究的也是陰陽平衡,剛柔并濟。

但司馬家的政治權術,已經被局勢逼得不斷采取暴力手段做物理消滅了。

那些說有軍隊就萬事無憂的,是對政治最粗鄙的認知。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只有軍事,沒有合理的政治環境孕育開明的政治,這個政治的延伸,很快就會消亡。

因為暴力只能短期解決問題,暴力具有不可持續性。

所有妄圖只靠暴力來維持穩定的,很快就會被一股反抗力量削弱,直到快速消亡。

從諸葛誕的命運就能窺探出,司馬師是想要盡力去維持政局的。

他還想著用懷柔的手段,去處理一批政治犯人。

可惜,外部局勢嚴重的惡化,內部財政重大的危機,以及內部政治壓力,都讓政治環境變得更加糟糕。

諸葛誕反對粗暴式的征兵,司馬師當然能夠理解。

但他已經無法去阻止這件事。

來年,只要漢軍在太行八徑行動,河北防御壓力將會非常大。

要知道,這一次曹魏還是防御一方。

八個口,作為防御一方,每個口都得布兵,否則任何一個口都可能成為河北被打穿的潛在威脅。

而作為進攻方,卻不必八個口都布兵,甚至集中兵力也可以。

這就是太行山防線,曹魏最痛的地方。

也是司馬師現在最頭疼的地方之一。

之所以說是之一,是因為東南的揚州防線,在來年的防務壓力也不小。

從北伐戰略來看,合肥是最佳點。

李衡絕不會在合肥安逸地躺平。

所以,現在征兵,對于司馬師來說,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有人跳出來反對,那比曹宇奪權還要嚴重。

諸葛誕進去后,曹魏上下就開始變得安靜下來。

那些原本與諸葛誕有關系的人,都把家里的大門關起來,不敢上街,更不敢再評論時事。

就這樣,延熙六年結束。

延熙七年,正月初七。

劉禪單獨接見了李衡。

“大將軍,這是西域的商人進貢的琉璃杯,還有寶石,這里還有胡椒,還有一匹汗血寶馬。”劉禪笑呵呵地說著,“朕都賜給你。”

“多謝陛下。”

“大將軍,朕今日找你來,其實有些事想找你談談。”

“請陛下明示。”

“之前你跟丞相討論的權力問題,丞相都跟朕說過了,很詳細。”

李衡心頭微微一驚,沒想到劉禪找自己是聊這件事。

“朕有幾個疑惑。”

“請陛下示下。”

“你說權力是從下至上,那有一天,劉家豈不是要被推翻了?”

“為什么呢?”

“權力在下面,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陛下,請問秦因何而亡?”

“秦因殘暴,天下苦秦久矣,雖失去民心。”

“陛下圣明,秦因為失去民心而亡,民心即下面讓渡的權力,秦失去了這些權力,所以滅亡了。而陛下若施行的是仁政,怎么會失去民心呢?”

“但朕不踏實啊!”

“陛下完全沒有必要,陛下不需要讓天下讓渡那么多權力給陛下,如果陛下不需要那么多權力,就不需要承擔那么多責任,將責任分到丞相府,執政權交到丞相府,陛下不就踏實了嗎?”

“朕與丞相討論過這個問題,若相父百年之后,大將軍百年之后,新的丞相有不臣之舉……”

“丞相僅有執政之權,無立法之權,無軍權,也不能干涉司法執行權,更無法決定錢的鑄造,他想要有不臣之舉,又能如何呢?”

“那立法之權給誰?”

“可以設立一個憲司,由憲司來立法。”

“那憲司豈不是可以胡亂更改律法?”

“憲司規定由十三人組成,按照人數來定律法。”

“那這十三人若聯合。”

“這十三人定的律法,必須由十三州刺史初審,十三州刺史對初審的結果,必須由本州憲司官員半數通過。本州憲司官員要蓋章,必須各郡太守贊同人數超過一半。”

“各郡太守贊成與否,必須由各郡憲司一半的官員通過。”

“按照這個層級推下去。”

劉禪大為吃驚:“那豈不是很慢。”

“國策關乎天下百姓,要那么快作甚?”

劉禪一聽,覺得有道理。

可能21世紀的人來了,會覺得特別冗長,會造成很多事情緩慢。

但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工業和信息都沒有的時代,本就是慢節奏時代。

生產力迭代都非常緩慢。

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特殊的通道來臨時修改律法或者國策,來達到某種目的。

想法,這個流程越長,整體反而越穩定。

當每一個環節的權力被分散之后,民間不被權力干涉,它自己會長出花來的。

“陛下難道忘了文景之治?”李衡突然問道。

作為古代第一個真正的盛世,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非常足。

“朕知道大將軍的意思,通過一層又一層來限制官僚權力,也將天子的權力分散出來,以黃老的方式去治理國家。”

“但要輔助以律法,律法的裁定關乎民生,若定秦法,則劉家必亡。”

劉禪仔細想了很久,說道:“朕知道,其實黃老治國,官府減少干預,民間自然會富裕起來,反而是孝武皇帝時期,朝廷和官府伸的手太長,導致無數百姓失去財富。”

(本章完)

小說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