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377章 漢魏輿論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7章 漢魏輿論戰?

第377章 漢魏輿論戰?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09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到了延熙四年九月,江陵的水稻成熟了,一眼望去,無邊無際的金色在江漢平原上伸展開。

田間的農民們唱著熱情的歌謠,盡情地收割著稻子。

等忙完之后,他們會去路口處的酒家,喝上幾杯。

尤其是最近在江陵城流行起來的高度酒,是這些人的最愛。

三國時期能喝酒的基本上是世家大族,而且古代的酒度數很低。

古人喝酒講究的是一個雅。

一般來說,他們喝不習慣這種高度酒,也不會沒事去喝這種高度酒。

但是,平民就不一樣了。

歷史上的高度酒,一開始本身就是在社會底層流傳的,講究的就是一個字:解癮!

高度酒能用最低的成本去幫助一個底層農民得到滿足,所以在平民之間格外受歡迎。

李衡正是利用了這一點。

他其實并不指望賣酒賺多少錢,主要是酒這個東西,的確能幫人發泄不滿。

尤其是幫重體力勞動者把負面的情緒排解出來,對社會穩定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倒是剛從長沙過來的那些人,路過恰好看到有人在喝酒,好奇且震驚。

他們甚至詢問那些喝酒的在喝什么,為何喝一口,臉上會出現痛苦的表情,隨即又變成享受的表情?

當被告知是酒的時候,更加震驚。

布衣黔首,也能喝酒?

于是一眾剛從長沙過來,抱著懷疑態度的人,歡天喜地地朝前方的江陵城奔去。

大量的人口流失,驚動了吳國高層。

當消息傳到建業,孫權崩潰地大罵,把李衡的祖宗十八代先后都問候了一遍。

罵完之后,卻開始給李衡寫信:親愛的李濟安,最近我們這邊走丟了不少人,聽說去你那里了呢!為了兩國和平,麻煩你為他們指明回家的路吧。

到九月底的時候,據初步統計,從吳國跑過來了至少十萬人。

陸遜的鄉里監督策略,一開始還有用。

等到逃跑的人一多,隔壁三家一看架勢,行吧,咱也走!

而且很多人大半夜地跑,甚至有人準備了一些木頭,綁起來下水之后,沿著云夢澤就漂過去了。

幾乎每天,公安附近的渡口,都能看到很多發了瘋一樣沖上岸。

有的人跪在地上喜極而泣,有的人盡情地歡呼著。

到了十月,李衡給孫權回了一封信:親愛的孫仲謀,接到了你的來信,得知這樣的事情,我深表難過。奈何我從未見過從吳國過來的人,也仔細詢問過周圍的人,他們也沒見過。如果你實在不放心,就過來看看,我保證派人協助你尋找那些人。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不僅僅孫權蛋疼了,曹魏也開始蛋疼。

這種蛋疼主要集中在豫州各州郡。

因為十月,豫州一帶有人翻山越嶺去往荊州。

有的從汝南郡那一帶翻山越嶺,有的則下江夏郡,從江夏郡一路流竄到江陵。

曹魏的流竄過來的人雖然少一點,也就數千人,但豫州的民間卻已經流傳去荊州過好日子的消息。

這不禁讓豫州的民間再一次流傳起了漢大將軍李衡的故事。

一時間,豫州的鄉里也,流言四起。

有人說荊州百姓穿絲綢挑糞。

有人說荊州百姓種田的鋤頭是金子做的。

還有人說,荊州百姓每天可以吃一百碗飯!

也有人說,只要去江陵,路邊隨處都能撿到錢。

于是,在這個月,駐扎在豫州許昌的司馬昭,接到了多處發來的消息,聲稱各縣都出現了百姓逃亡的現象。

殺了一批,但還是有人忍不住逃走。

看完那些匯報,司馬昭懵逼了半天。

他仔仔細細復盤了這些匯報,但依然還是想不通為什么地方上會給出如此荒唐的匯報。

最后,他對這件事做出了總結:是一些刁民拒不繳納今年夏天欠的稅,所以逃跑了!

什么狗屁去荊州發財?

荊州那個破地方,能發財?

李濟安現在已經被我們聯合封鎖了,他等著在田地撿泥巴吃吧!

發財?

這些刁民,越來越異想天開了!

對于這種事情,司馬昭給豫州各郡縣下達了嚴肅的命令:凡是逃跑的,全部充當為奴。

于是,這件事,就當沒發生過。

直到時間來到十一月,汝南郡太守向洛陽上報了一件事,才引起曹魏的重視。

十一月初,汝南郡有三個縣,出現大規模人丁遷移。

說的好聽是遷移,說的不好聽是逃跑。

總人數大概有四千多人,這些人紛紛在深夜逃往山群,就是去年李衡翻越的那個方向。

第二天各縣都得到了通報,然后層層上報。

這引起了汝南太守的恐慌,于是快馬加鞭到了洛陽。

再于是,洛陽針對百姓逃跑這件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洛陽的權貴們實在想不明白,這些人放著好好的地不要,跑了干什么?

這件事簡直是匪夷所思。

于是司馬懿派遣王渾趕往豫州調查。

王渾數日之內趕到豫州,然后在豫州待了數日便又急匆匆回了洛陽。

聽完王渾的回報,司馬懿還沒有說話,高柔已經坐不住了:“你是說,民間到處都在流傳去荊州有田有錢,還不用交稅?”

“是的。”

“這不可能的,這些刁民怎么連如此簡單的是非都分不清楚。”高柔震驚道,“這些人真的以為去荊州能撿到錢?”

“我看八成是李濟安瘋了,到處撒紙錢。”

“并沒有。”一直沉默的司馬師說道,“我派的人回報,荊州民間兌換紙錢非常嚴格,而且荊州民間找錢行借錢,需要出示田契、財產的證明文牒,錢行還會派人仔細去核實。絕不存在李濟安在荊州到處撒錢的事情。”

“那這怎么解釋?”高柔困惑起來,“這些民眾瘋了,要跋山涉水去荊州,他們不知道被抓住了是重罪?”

這下所有人都沉默了。

王渾說道:“雖然才數千人,但朝廷必須干涉了,下官認為這是李濟安最擅長的流言戰,通過欺騙老百姓,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止一次這樣做了,我們應該反擊。”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