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第376章 司馬懿跟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6章 司馬懿跟進

第376章 司馬懿跟進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07日  作者:畫凌煙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畫凌煙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 
等到七月底,毌丘儉征討高句驪回來的時候,已經無計可施。

削弱了毌丘儉之后,司馬懿開始將精力放在王凌身上。

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戰亂之時,司馬懿沒有多少顧忌。

王凌身為揚州都督,在沒有朝廷授意的虎符的情況下,只能調動本部兵馬。

王凌的本部兵馬是不可能與司馬懿抗衡的。

但王凌并沒有表現出要造反,司馬懿也無法找理由去逼迫他。

更不可能像弱化毌丘儉一樣派王凌去征討吳國,畢竟現在司馬懿和孫權是盟友。

武的不行來文的。

到了八月,洛陽朝廷開始對揚州各郡太守進行調離,并重新任命。

眾所周知,大漢朝廷直接任命刺史、太守和縣令。

至于刺史、太守和縣令閣下的屬官,都是他們自己任命的。

畢竟這個時代的中央集權尚未完善。

當洛陽重新任命了一批揚州地方官后,地方官的屬官也意味著要重新任命。

并且揚州的折沖府是之前司馬懿一手建立的。

當司馬懿一邊在任命這些地方官的時候,一邊又開始給王凌寫信說好聽的話了。

司馬懿在等待機會,等有人檢舉王凌,或者他自己安排的人搜集到證據。

因為他現在手里沒有任何關于王凌反他的證據。

若弄巧成拙,一塊到嘴邊的肥肉,孫權不吃白不吃。

八月初一,洛陽依舊酷熱難當。

司馬師帶著國子監祭酒王渾到太傅府。

“已經確定了。”司馬師說道,“去年在黃河之畔,雙方騎兵做了一次正面交鋒,蜀軍騎兵統一采用了雙馬鐙。”

“雙馬鐙嗎?”司馬懿詫異道。

王渾說道:“太傅,我們試過,騎兵采用雙馬鐙之后,在馬背上更加穩固,無論是射箭,還是持長戟沖鋒,戰力都更強。”

司馬懿微微蹙起眉頭,眼中滿是不可思議:“蜀軍竟然有如此裝備,之前是聞所未聞。”

“怕又是那個李濟安想出來的。”司馬師嘆了口氣道。

對于層出不窮的新花樣,司馬師似乎麻木了。

“我們的騎兵,也全部配置雙馬鐙。”王渾說道,“我們的騎兵比蜀軍多,配置了雙馬鐙,以后在戰場上更有優勢。”

“李濟安在荊州大量給士兵披甲,披甲數遲早有一天會超過我們。”司馬懿說道,“甲胄制造進展如何了?”

“已經在洛陽和許昌分別設立軍器監,專門督造兵器制造,許昌軍器監今年可以造出一萬領鐵甲。”

“是重甲嗎?”

“重達五十斤,與中軍精銳一般無二。”司馬師道。

這實在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一萬領甲胄相當于把錢堆起來燒。

可不燒還不行。

據細作消息,孫權也在造甲。

關中的諸葛亮也在造甲。

這場全面提升軍備的比賽,一旦有一方開始,另外兩方就不可能不參與了。

當三方都參與進來,就停不下來了。

因為三方現在都有軟肋,都很害怕,都不知道對手會造多少。

而且都知道了數年之后,會迎來更大規模的戰爭。

都在為數年之后更大規模的戰爭做準備,都想要造的比對手多。

這就是軍備競賽。

司馬師說道:“還有一件事需要向太傅匯報,是關于荊州的。”

“何事?”

“荊州最近數月發行了一種紙錢。”

“紙錢?”

“是的。”司馬師道,“用紙做的錢。”

“紙錢有何用?”司馬懿詫異道,“難道還有人會用紙錢?”

“南郡和襄陽都在用紙錢。”司馬師繼續道,“聽說這種紙錢能去錢行去兌換銅錢。”

司馬懿臉色瞬間變了,他大腦快速運轉起來。

不多時,他問道:“這紙錢是不是有不同的……”

“不同面額。”司馬師補充道。

“面額?”司馬懿更加詫異,“這個詞用得好,對,就是不同面額。”

“是的,太傅也知道這件事?”

“我第一次從你這里聽說。”

王渾卻道:“紙錢這種事李濟安也能想出來,看來他是窮瘋了,到時候隨意撒錢,民生崩潰,他是不是覺得只要能造錢,錢就是他的?”

“不!”司馬懿瞬間如臨大敵的樣子,“不是你想的那樣!”

“太傅難道認為這種策略可行嗎?”王渾不解道。

“能用紙錢去錢行兌換銅錢,就說明紙錢本身和銅錢一樣有價值,而紙錢比銅錢的優點是有具體的面額,更方便攜帶,鑄造成本更小。”

雖然沒有學過系統性的金融知識,但司馬懿一下子就領悟了。

畢竟鑄錢這種事,自大漢朝立國開始,就層出不窮。

漢武帝在位時期,甚至搞出了五種貨幣。

后來王莽被全天下反對,也是因為王莽的貨幣政策把底層和上層全部得罪了。

而且更早的吳越爭霸,越王勾踐被夫差放回去后,就開始積極聯絡楚國,鑄造楚國的蟻鼻錢,獲得楚國的經濟支持,最后擊敗吳國。

后人看勾踐和夫差的故事,總認為勾踐臥薪嘗膽,所以勝。

臥薪嘗膽不等于反殺,臥薪嘗膽后被殺的例子比比皆是。

戰場上的較量,背后一定牽涉到了綜合國力的較量。

古代中國雖然沒有成文的系統的金融學,但聰明人一大堆,懂得貨幣與經濟的財富密碼的比比皆是。

遠有管仲,稍微遠一點的有勾踐,稍微近一點的有劉邦,再近一點的有劉徹,再再近一點的有劉巴和諸葛亮。

司馬懿這種博覽古今的人,金融知識甚至不比一個21世紀的人差,只是他沒有成體系的構架而已。

例如他不知道貨幣通過政府流入到企業,增加就業崗位,拉動內需,可以快速給經濟來一針強心劑。

但他知道降低了貨幣的鑄造成本后,政府可以用貨幣買買買,將通脹轉嫁給民間。

所以當司馬師一提到之前可以兌換銅錢的時候,司馬懿瞬間就領悟了。

王渾繼續說道:“既然之前可以兌換銅錢,那李濟安發行多少紙錢,就必須準備多少銅錢。”

“按理說是這樣,但其實不必準備那么多,最多一半,甚至不到一半。”這一次說話的是司馬師,“這個策略可真不一般,唯一要做的就是防止民間用假錢,但有假錢也不怕,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圍,百姓看不出來是假錢,就沒問題。”

“我們也做。”司馬懿思忖片刻,肯定地說道。


上一章  |  我在三國搞經濟霸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