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厚厚的云層壓得很低,不多時,暴雨傾盆而下。
但李衡卻帶著人往城南方向趕。
“大將軍,我們先避避雨吧。”
李衡卻仿佛沒有聽到,他騎著馬,加快速度。
等到城南大漢江陵冶鐵商社的時候,身上已經淋濕了。
“大將軍,我去給您備一件衣衫。”一邊的姜斌嗣說道。
前面那些人見到大將軍來了,連忙紛紛過來行禮:“參見大將軍。”
“在何處?”
“大將軍這邊請。”薛良說道。
李衡快步走過長廊,帶著眾人走進冶鐵坊里面。
“學生劉麟參見大將軍!”
說話的是一個年輕人,約莫二十出頭,皮膚黝黑,穿著一身粗布麻衣,但語氣平穩,舉止得體。
“發現了多少?”
“很多,目前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像山一樣埋在地下,已經挖了三十萬斤,不見底。”劉麟說道,“我們運輸了一批進城。”
“大將軍,這邊請。”薛良知道李衡最在意的是現在的實用。
在冶鐵坊內,有兩座豎爐,這里的溫度很高。
李衡脫下衣服,只剩下一件,他跟著薛良等人走到爐子附近。
“現在已經全部換成煤炭,溫度比過去要高很多。”薛良指著下面說道,“也改進了橐(tuo,鼓風機)。”
其實煤炭冶鐵西漢就開始了,但應用得極少,因為沒有大規模去開采煤炭。
真正大規模應用要到宋朝,所以宋朝鋼鐵產量比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還要多。
至于鼓風機,在東漢初年,已經開始水排冶鐵,利用水力來驅動鼓風,增加爐內溫度。
發明者就是南陽太守杜詩。
構造就是用水車發力,推動牛皮,向爐內送風。
不過李衡對橐做了優化,他讓薛良做了木箱式的鼓風箱。
木箱式的鼓風箱出現在宋代,也是宋代鋼鐵產量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活塞式的鼓風箱,李衡這個半吊子,一知半解,一時間也搗鼓不出來。
“不僅僅是溫度增高的問題!”李衡來回走動,他非常激動。
穿越者總是有很多掣肘,尤其是穿越到這種生產力很受限的時代。
為什么鋼鐵產量直到宋朝,才爆發?
就是因為宋朝開始大規模用煤炭冶鐵。
用木柴也可以冶鐵,但冶煉一百萬斤生鐵,要七百萬斤木材。
這個比例是一比七,對木材的數量要求是非常高的,更別說再用生鐵鍛造成熟鐵。
而在這個時代,木材的砍伐、運輸,成本都非常高。
煤炭蘊含的熱量更多,燃燒時間長,存儲也方便。
“是的,郎君。”薛良也激動起來,“目前南郡很多農戶是好幾戶共用一件農具,按照現在我們測試的冶鐵來推算,今年我們就可以實現每一戶農戶都有自己的農具,尤其是曲轅犁,甚至可以在整個南郡和襄陽郡普及下去。”
李衡道:“還有民間使用的各種鐵器,秤砣、家用刀具這些,另外,建筑所用的工具可以快速到百姓手里。”
他從地上拿起一塊煤炭,他激動得手都有點顫抖起來。
接下來,就讓江陵和襄陽的鋼鐵,放肆地鍛造吧!
他要讓更多士兵能夠披上鐵甲!
而且金屬貨幣的鑄造速度也可以提上來了。
“郎君,還有一件事。”薛良道。
“還有什么事?”
“您之前吩咐的水泥,現在也能燒了,我已經用煤炭試過,水泥我都給您帶過來了。”
說著,薛良讓人把一包水泥搬上來。
李衡怔了怔,連忙打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了一大跳。
這真是水泥?
好家伙!
薛良啊薛良!你還真是夠……
其實回到古代水泥并不難造,有石灰石、黏土和煉鐵礦渣就可以操作。
將石灰石和黏土一起磨成生料。
然后把生料煅燒至部分或全部熔融,稱為熟料。
最后把熟料和鐵粉或鐵礦渣同磨就得到水泥了。
也就是薛良眼前給出來的這東西。
“郎君,我試過了,沒問題,干了之后很堅固。”薛良又補充了一句。
“好好好!好啊!”李衡更加激動。
他轉過身,目光落到劉麟身上:“你做得很好,刺史府會給你獎勵。”
“學生只是為大漢盡一份綿薄之力。”
“立刻增派人手開采煤炭,另外再單獨設立水泥坊,現在正在修建的路全部換成水泥!”
“喏。”
“另外,給官營冶鐵作坊的工人提俸祿,從每個月三百文提到每個月六百文,我要在江陵修建七座豎爐,告訴軍器監,今年要新增一萬人披甲。”
“喏!”
“通知元凱,水泥坊和冶鐵坊增加守衛。”
“喏!”
從冶鐵坊出來后,外面依然還在下著大雨,但李衡的心情卻無比激動。
如果鐵礦足夠,尤其是冶煉和鍛造產能全面提升起來,是可以鑄造嘗試鑄造火炮的。
前提是能夠搞定火藥。
當然,這又是另一個復雜的產業問題了。
但如果鐵的資源充足,是可以去嘗試的。
不過南郡的鐵礦資源有限,就算有很多,以現在的探測技術,要全部找出來也難。
目前鐵礦的來源主要有幾個地方,南郡、宜都郡、襄陽郡,還有一部分會從益州運過來。
李衡知道哪里有更多的鐵礦:江夏郡!
后世很著名的大冶鐵礦就在江夏郡。
在這個時代是孫權的地盤,在武昌旁邊。
如果能奪得武昌,李衡的鋼鐵制造量會有一個全面的飛升。
當然,目前的鐵礦數量,足夠他將江陵、襄陽再往上提升幾個層次了。
尤其是水泥路如果能以江陵為中心輻射到周邊,物流成本下降,運輸效率提升,商業將迎來下一個質的飛躍。
到目前為止,無論是曹魏還是孫吳,都還沒有真正探查到江陵此時發生了重大改變。
司馬懿忙著處理曹魏內部的問題,他在今年五月,以高句驪在遼東作亂為由,派毌丘儉領兵一萬討伐。
隨后開始對幽州邊防的所有官員進行了大規模地重新任免,幾乎全部換成了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