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擊?”司馬懿問道。
“李濟安擅長流言,那我們就還原真相。”
“如何還原真相呢?”
“給各州郡縣官員下達命令,讓他們組織名士,告訴百姓,蜀人在去年,闖入中原,濫殺無辜。”
司馬懿想了想,說道:“但據我所知,李濟安去年倒并未濫殺無辜。”
“百姓嘛,我們說什么,他們就信什么。”王渾笑道,“太傅難道還不知道這一點嗎?”
司馬懿忍不住點頭:“說下去。”
“豫州民間現在對李濟安的認識不足,我們必須給他們做全面的解釋。我們要告訴百姓,如果有人跑到荊州去,就相當于支持李濟安去殺鄉里的父老,這是十惡不赦的!”
司馬師卻說道:“我真正擔心的是,荊州現在的狀況非常好,老百姓是真的被吸引過去的。”
“那我們就告訴百姓,荊州現在水深火熱,不斷地告知百姓這件事。”王渾自信地說道,“對了,李濟安不是在益州和荊州都辦了一種叫報紙的嗎?我們也可以。”
“我們給下面官員下達任務,調動地方上的吏員,讓他們去編一些蜀軍殺人的故事,不斷地告訴百姓這一點,百姓很快就會開始仇恨蜀軍,并且畏懼蜀軍北上,這樣他們就會愿意配合官府,配合朝廷。”
司馬懿來回走動幾轉,不由得點了點頭,說道:“玄沖說得有道理!就這么辦!”
眾人都忍不住點頭。
“可能受影響最大的不是我們,而是孫權。”司馬師說道。
王渾道:“如此,激化孫權和荊州的沖突,正合我們的意愿。”
“有道理!”司馬懿大笑起來,“玄沖大才也!”
“太傅過獎了。”
到了十二月,建業下了一場雪。
孫權皺著眉頭看完了從魏國收集過來的情報。
“丞相之前說李濟安在荊州用一種工藝印紙錢?”
“是的。”
“真倒是好了,司馬懿也開始印了。”孫權將情報用力拍在桌案上,深吸了一口氣,他感到了疲倦。
怎么最近這幾年,世間萬事變化如此反常了?
連紙錢這種匪夷所思之物都出來了!
而且還他媽的有一大群人爭先恐后地用!
這都什么世道啊!
“丞相怎么看這件事呢?”
顧雍卻沉默。
劉基說道:“陛下,既然他們都印,咱也印,紙錢很方便,而且不需要花費什么。”
孫權卻用力皺起眉頭來了:“紙錢可是比董卓的小錢還要惡的惡錢,我是真的不明白,李濟安和司馬懿真的認為,它能兌換銅錢,就萬事無憂了?”
“既然他們都在用,我們不用就太虧了。”劉基道。
“丞相?”
顧雍說道:“現在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江夏和長沙的人都在往南郡跑,臣相信,南郡的錢可能也在江夏和長沙一帶有流通,這不是我們愿不愿意的問題了。”
“是我們不得不如此?”
“民間若認可了,李濟安印著錢派人到咱們這里買商品,不如咱們印著錢去南郡買商品。”
孫權豁然開朗:“有道理!我們也印!”
這時,突然有一封急報傳來。
“陛下,陛下……”
“何事如此慌張?”孫權有些不耐煩道。
“太子薨了。”
孫權霍然站起,臉上的松弛感沒了:“你說什么!”
“太子他……”
孫權當場暈倒過去。
十二月二十日,江陵城也開始下雪。
與去年不同,今年不少人身上都裹著好幾層衣服。
他們拖家帶口地在大街上,行走在各個商店前面,歡聲笑語地采購著年貨。
不僅僅豬肉、羊肉賣光了,連向來豐富的水產品魚類,在午時的時候,也賣完了。
以至于漁夫們不得不成群結隊跑到已經結冰的池塘去捕魚。
一群剛從豫州過來的人,看到城內擠滿了人,人人穿著厚厚的衣服,直接給看傻了。
在這個時代,從來沒有一座城,像眼前的江陵城一樣熱鬧。
那些排隊在商店買年貨的不是世家子弟,而是平民。
這是一座屬于平民的城市。
平民在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做人的尊嚴。
原來努力賺錢,就能享受美好的生活,這是真的!
坐在馬車上,看著窗外的場景,吳國使者張休驚呆住了。
他記得上一次出使江陵,是一年前。
一年前,江陵還不是這樣的。
“李濟安到底使用了什么邪術?”張休內心充滿了疑惑。
等他在大將軍府下車的時候,出來迎接他的是杜預。
“元凱,我們又見面了。”張休連忙作揖。
“叔嗣,請吧,大將軍正等著您呢。”
“請。”
“元凱,我一路行來,見到許多事物,江陵這一年發生的變化可真不小啊!”
“是啊,的確不小!”
“怎么做到的?”
“我也不知道。”杜預攤了攤手,“這件事你得問大將軍。”
張休大笑起來:“聽說來江陵很賺錢。”
“聽誰說的?”
“都這么說。”
“那也是要靠個人的本事啊!”杜預道,“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賺錢的。”
“元凱,你看我的本事如何?”張休突然道。
“叔嗣乃人杰,但也瞧不上江陵這點小錢。”
張休突然停住腳步,很嚴肅地說道:“如果我也想,元凱能幫幫我嗎?”
杜預心領神會,卻笑道:“別讓大將軍久等了。”
“對對對。”
等見到李衡,張休連忙上前行禮:“大將軍,我們又見面了。”
“叔嗣,你來了!請上座!”
“大將軍別來無恙啊!”
“一切都好。”
“在下這一次,依然是代表我主前來。”
“吳主可還好?”
張休卻突然站起來,再一次行了一個禮,說道:“不瞞大將軍,我主現在非常震怒。”
“為何?”李衡一臉無辜且疑惑的樣子。
“江夏郡、長沙郡有不少人到了南郡。”
“這不是我能左右的,腿長在他們身上。”
“我主希望大將軍能拒收那些人。”
“這恐怕也不是我能決定的。”
“哦?”
“民貴君輕,更何況我并非君,若我強迫將他們趕走,我大漢皇帝陛下恐怕會罷免我的官職。”
這個時候,劉禪就是用來背鍋的。
“不瞞大將軍,事情如果再這樣下去,會很嚴重,建業上下對江陵開戰的聲音越來越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