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春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終于放晴了。
朝堂之上,眾位大臣全部都輕松了一口氣。
“這雨終于是停了,不然再照那個下法,要不了多久,這必定是要鬧水災啊。”
“老天爺保佑啊,終于是守得云開見月明了,咱們這心啊,終于可以放一放了。”
要是這雨再持續地下下去,水災還是小問題,及時地將老百姓遷走,疏散開,也就是房屋被水淹,農作物減產這么大的事情。
可若是強降雨導致山體滑坡,來不及轉移老百姓,那個真的是天大的事情。
不過,現在都不用擔心了,雨已經停了,那些糟糕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群臣舒口氣,璋和帝何嘗沒有舒口氣。
“此乃上天垂青,老天爺厚愛,天佑我大越。”璋和帝站起來,對著下方的百官,喜上眉梢。
又過去好幾天了,后宮的嬪妃在各自負責的太醫的精心伺候下,沒一個出事的。
這么大的暴雨,也沒有造成任何的損失,反倒是雨水充盈,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
璋和帝萬分開心,眾位大臣剛跪下:“皇上仁德,天佑我大越,皇上仁德,天佑我大越。”
眾大臣接二連三地說了一遍,而裴珩還站著,皺著眉頭。
璋和帝不快:“裴愛卿,你有意見?”
裴珩走了兩步:“皇上,這雨來得突然,去得也突然,依臣之建,這雨必定還會再來,為了城外山腳下那些老百姓的安全著想,還是請皇上下令,轉移那些山腳下的老百姓。”
裴珩一說,就有人反對。
“裴大都督是金麟衛的,又不是欽天監的,怎么就看出來還要下好幾天的大雨呢?”
“你也不是欽天監的,你怎么就知道一定不會下雨呢?”羅子旭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懟起人來,一樣能把人懟得啞口無言。
后頭也就沒人敢用這個來反駁裴珩了。
璋和帝見狀,只得問裴珩:“你說還會下雨,可有依據?”
“前幾日,微臣曾去了廣恩寺,與慧遠禪師一塊參禪論道,他就說過,說這場雨,一定會下半個月。”
慧遠禪師說的啊。
大殿上的人沒人敢再說了,璋和帝也不敢否定慧遠禪師說的話。
畢竟慧遠可是高僧,他說的話,有些時候,就是老天爺的話。
“既然如此,王興民。”璋和帝發號施令。
“臣在。”王興民走了出來。
“城郊幾座山腳下的老百姓,盡快撤離,不準延誤!”
“是,臣遵旨。”王興民將事情接了下來。
群臣退去,璋和帝叫住了裴珩。
二人在養心殿里,璋和帝盯著裴珩看了好一會兒:“要下雨的事情,真的是慧遠禪師說的?”
“回皇上的話,千真萬確!”裴珩低著頭,“微臣不敢亂說。”
“他如今在何處?”“回皇上的話,慧遠禪師前幾日就已經離京了,說是要去云游四海。”
“他倒是灑脫,一把年紀了,還學年輕人,云游四海。”璋和拆嗤笑。
裴珩沒說話,低著頭,耐心地聽著,璋和帝又說了一些話,裴珩都回答了。
回答每個問題之前,都帶著五個字,“回皇上的話……”,除此之外,多余的一個字都不說。
一問一答,很君臣。
“阿珩啊,你與朕,生疏了。”璋和帝很不喜歡這種感覺。
他是個生性多疑的人,與裴珩親如兄弟時,裴珩一開口,他就能知道裴珩要說什么。
裴珩一眨眼,他就知道裴珩在想什么。
可是什么時候變了呢?
裴珩的回答,一如君臣,主仆,全然沒有半分兄弟情分。
這讓璋和帝很不高興。
倒不是不高興裴珩與他的兄弟情意淡了,而是不高興裴珩在他不知不覺中脫離了他的掌控。
璋和帝有一種無力感。
他無法掌控裴珩,而以他對裴珩的了解,裴珩心中定是在密謀什么。
裴珩誠惶誠恐,連忙跪下,“微臣惶恐,皇上,微臣永遠是您最忠臣的臣子。”
只是臣子,不是兄弟!
裴珩離去后,璋和帝盯著剛才他站著的地方出神了好半晌。
尹公公進來的時候,就看到璋和帝盯著某處,眼神陰鷙,面容陰冷。
尹公公也不說話,站定后就垂著頭,跟一只鵪鶉一樣,極力地掩飾自己的存在感。
只是,璋和帝怎么會看不到他呢。
“你說,裴珩他是怎么與朕生分了?他曾經,跟朕無話不談,相談甚歡,從什么時候開始,他跟朕無話可說了呢。”璋和帝迷茫地問道。
尹公公縮縮脖子,沒有說話,他知道璋和帝不是真的要他回答,無論說什么都是錯,不如不說。
璋和帝也確實不是要他回答,他瞪著剛才裴珩站過的地方,面容越來越冷。
一旁的尹公公都感覺到了陰森的冷意。
裴珩走到宮門口,回頭看了眼巍峨的皇宮。
曾經他很喜歡這里,因為這里有他認為最好的兄弟。
思緒仿佛如脫韁的野馬,回到了十幾年前。
裴珩是獨子,沒有同胞的兄弟姐妹,只有一個堂弟,從小一塊長大,可因為大人的緣故,兩個人一點都不對付。
哪怕身上流淌著一半相同的血,都不如陌生人。
所以裴珩將還是皇子的謝正乾當做自己的親兄弟一樣,兩個人好的時候,可以同穿一件衣裳,同穿一條褲子。
二人歃血為盟的時候,也曾發過誓,等謝正乾當上大越的天子,裴珩就當他的左膀右臂,同他一塊,將大越治理得井井有條,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謝正乾想要當千古一明君,裴珩就想當忠心耿耿的臣子。
二人志同道合,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兄弟情就變了呢?
應該是謝正乾指使裴文定毀了自己時,謝正乾心里頭就已經沒將他當兄弟了,虧他還繼續忠心耿耿,做了他這么多年的刀。
也不知道,他在背地里嘲笑過自己多少次!
裴珩轉身,頭也不回地扭頭就走。
飯后,已經停歇了的大雨,又重新下了起來,淅淅瀝瀝的毛毛細雨又下了一天,第二日又放晴了。
給山腳下的老百姓做工作讓他們遷移,就很被動。
山腳下的村子,祖祖輩輩最少有三代都是住在這里的,他們都有著故土難離的執拗,聽蘇毅說山上會有泥沙流下來,會埋掉他們的房屋?
有人就笑了。
“小伙子,我在這里生活了一輩子了,我都八十了,別說前幾天那樣的雨了,就是下半個月一個月的雨我這個老頭子都見過,從來沒見過山上的泥土會流下來埋掉房屋的,你胡說八道嘞。烏鴉嘴,可不興這么胡說啊。”
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家反駁蘇毅,有他帶頭,他家里人都不搬,其他的人也都不搬。
“我們也不搬,你們肯定是有什么其他的打算,讓我們搬家了,你們好把我們的房子霸占了,是不是?”
蘇毅頭疼:“不是啊,老人家,我們官府霸占你們的房子做什么啊。”
“你不是霸占我們的房子,你讓我們搬家干嘛?”
“這里有危險,我們是為了你們的安全考慮,先搬家,等安全了,你們再回來,好不好?”
“不好。”那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家用拐杖敲擊地面,不悅道:“我老頭子在這里生活了八十多年了,從來沒見過,你肯定是糊弄我們的,大家可千萬不要上當。官府的人沒一個好東西。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當縮頭烏龜,等想要利益了,就來騙我們,大家可千萬不要上當。”
“我們不上當,我們不搬,堅決不搬。”
一個村子的人都很堅決,一個都不搬。
這淅淅瀝瀝的雨,哪里有威懾力,人家根本不將這毛毛細雨放在眼里。
蘇毅走了一家又一家,到后頭,人家連家門都不讓他進,直接將人給轟了出來。
蘇毅沒法,只得去找王興民。
璋和帝發令要王興民全權負責之后,王興民就在一塊高地臨時搭建了一個棚子,他就在此地公務,可以隨時了解山腳下的六個村子的動向。
蘇毅趕到的時候,給其他五個村子做工作的官員也到了。
一個個焉不拉幾的,看起來就很不順利。
“那村子一個都不搬。”
“我這兒也是,人家根本不相信這毛毛細雨能讓山上的泥土滑下去。”
“一樣的,不搬,一家都不搬。”
“我這里也都不搬。”
一連問了五個,都說不搬,正好,蘇毅走了進去,王興民看向他:“你那兒怎么說?”
王興民還有些希冀。
畢竟蘇毅現在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蘇毅比其他的幾個官員都有能力,王興民相信他。
蘇毅愧疚不已,“屬下愧對大人的信任,村子里的人都說不搬,屬下無論如何勸說,村子里的村民都不同意。”
蘇毅的嗓子都啞了,這是前后做了多少的工作,勸了多少回,可沒人搭理他。
王興民嘆氣。
其中有一位官員問道:“大人,別說是那些老百姓不相信了,就是屬下也不相信啊,這雨這么點點大,下一會兒停一會兒,這看著就不像是要下大雨的樣子啊!”
“是啊,大人,要不就按老百姓的說法,不搬就不搬吧。”
“不行!”王興民想都沒想就狠厲地拒絕:“說要下雨就一定會下雨,無論如何,一定要讓他們搬。他們要是不肯主動搬走,你們就是將人扛也要扛走。”
話音剛落,周圍一陣寂靜,沒人說話,他們這是在質疑王興民的決斷。
是蘇毅當機立斷,“屬下遵命,屬下這就去辦!”
有了蘇毅帶頭,其他的幾個人沒辦法,也只得領命去了。
人都走了,蘇毅還沒有走,他看出了王興民眼中的疑惑。
“大人,您在遲疑?”
“這雨……”王興民嘆氣,外頭的雨又有減弱的勢頭,太陽都好像要出來了,光線都亮了不少,“這哪里像是會下大雨的樣子啊!”
就連欽天監都沒算出來,會下大暴雨啊,大都督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蘇毅看出了王興民的困惑,“大人,要不您去一趟金麟衛,問一問大都督?”
王興民搖頭:“不可。”他如今是璋和帝的人啊,他跟裴珩現在已經杜絕了人前的交流了。
“那屬下去跑一趟?”
王興民覺得這是現在最好的辦法了,“你快去一趟,快去快回。”
“屬下遵命。”
蘇毅帶著問題跑回了京都。
金麟衛安靜得很,那些本該在這個時候練功的金麟衛,如今一個個都在房間里,呼嚕嚕地睡大覺。
反正裴珩也不管他們,也不問他們,按時發月利,這群金麟衛被養得不知道多散漫。
肚子上的肥肉都長了一圈又一圈。
蘇毅很快就見到了裴珩:“大都督,大人讓屬下來問問大都督,外頭的雨,真的會發生災難嗎?”
“如果我說會呢?你會怎么做?”
“盡快將老百姓遷移到安全的地方,千萬不能讓他們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蘇毅張口就回答。
“好。若是不會呢?”
“不會?”蘇毅愣了下:“那就讓老百姓安心待在家里,等這場雨過去,就安全了。”
“我說不會,就真的不會嗎?我說會,就真的會嗎?”裴珩問蘇毅:“你是京都老百姓的守護者,你要做的,難道不是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安排嗎?”
他又不是神仙,他又不是掌管下雨的雨神,會不會下,下多大,下成什么樣子,裴珩聽許婉寧說過,但是他不會告訴任何人。
如何處理,要王興民和蘇毅自己做決定!
沒人會長后眼,誰都不會知道將來會發生什么事情。
蘇毅聽明白了:“屬下聽明白了,謝謝大都督的提醒,屬下這就去辦,一定會把老百姓全部都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裴珩的話,打開了蘇毅的心結。
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都要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安全。
因為,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是他們的職責和使命!
“本座會派兩個人去協助王興民。”裴珩又重新拿起了書:“不要做讓自己會有丁點可能后悔的決定。”
“屬下明白。”
蘇毅騎著馬來到城門口,見到了裴珩所說的幫手。
兩個人,可他的目光,只落在其中一個人的身上,挪都挪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