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六百零七章 謎團解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七章 謎團解開?

第六百零七章 謎團解開?


更新時間:2024年11月15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大名府衙。

狄進回到屋內,喝了一碗醒酒湯,不待休息,立刻喚來遷哥兒:“去長風鏢局,將當值的主事者喚來。”

遷哥兒領命:“是!”

目送這位離開,狄進來到桌案前,將書囊打開,從中取出一本厚厚的案錄,翻開后,上面記錄著“組織”的一系列成員。

領導者:“司命”“司伐”“司靈”,分為代表精神領袖、護衛者、繼承人。

核心人員:“世尊”“禍瘟”“長春”“長青”“金玉”“祿和”“錦夜”“杜康”“陷空”“百工”“諾皋”,基本分為兩類,一類專門科研,探索長生之法,另一類則以研究出的法門,在世俗中獲取威望地位,壯大力量。

外圍有關聯者:寶神奴、歐陽春、岳封、李元昊……

這么一統計,這個神秘勢力當真是神通廣大,似乎哪里都有影響。

其實不然。

最關鍵的兩國朝堂,“組織”幾乎影響不到。

數來數去,也就是一個開封府衙推官葉及之,被當成替補“司靈”,而且心并不在“組織”那邊。

“組織”如果覆滅了,葉及之恐怕做夢都要笑醒,然后安安心心地當自己的官去。

所以別看這個神秘勢力人才濟濟,但放到真正的天下層面,影響力其實還不及寶神奴花二十年時間創建出來的“金剛會”。

當然,這也符合神秘勢力的特點,如果太過深入世俗,早就被發現了,不可能神秘。

可如此一來,就衍生出一個問題。

代代傳承如何保證?

怎么招新呢?

于是乎,狄進翻開新的一頁,記錄下這個問題,然后寫下一個名字,“郭承壽”。

再將西夏青羊宮的一些線索,與之合并。

“‘上師’最大的神通,是可以祈求青羊神,親賜神力,上得凡身,使瘦弱者變得強壯,使愚笨者變得聰慧,使病重者變得健康,這就是‘論命’后的‘改命’,接受‘改命’后,從此便像是換了一個人!”

“世子李元昊,幼時見不得殺生,見到血就會口吐黑水,直至暈厥,李德明不知請了多少名醫都治不好,最后親至青羊宮中,請求‘上師’賜福,‘改命’成功!”

“然根據李元昊側室野利氏供述,李元昊當年是有意配合那位‘上師’,實則他本就勇猛,前后并無改變。”

“由此可見,‘組織’早就有了這么一個先抑后揚,從孩童時抓起的套路。”

“郭承壽……會是這個套路的‘受害者’之一么?”

“他事實上的體質并不差,但之所以從小體弱多病,是因為有人要讓他這般虛弱,然后再在關鍵時刻施以恩情,‘治’好這個從小體弱多病的孩子!”

“如果這樣的話,葛老這位從小服侍郭承壽長大的貼身老奴,熬藥煎藥都由此人負責,就有了巨大的嫌疑!”

“可惜,此人已經死了。”

監院郝慶玉之案是八年前發生的,當時真兇葛老供認不諱,交代出了證物和殺人的準確流程,很快就被州衙定罪,然后以最快速度問斬了,平息了這場晉陽書院內部的風波。

郭家在后面,肯定出了不小的力。

這倒不是做賊心虛,而是那件事給郭承壽帶來了巨大的風波和打擊,哪怕他很無辜,也經不住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甚至懷疑那個貼身老仆是為他頂罪。

結果人死了,籠罩在他身上的迷霧,就更加難以驅散了。

所幸現在,一個謎團解開了。

當年狄進為什么懷疑這個案子有所隱情,就是覺得葛老這個仆人,就算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想要犯下那么一起案子,也顯得有些過于從容,更別提還要在幕后與監院郝慶玉串通,威脅那些書院里非富即貴的學子。

郝慶玉憑什么與一個老奴和平相處,分享好處?

但如果葛老背后有“組織”的撐腰,或者說哪怕只是一個人使,但為了布局郭承壽這位未來的稱號成員,能夠借用到“組織”的一些力量,那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狄進記錄下這一條路線的分析,筆頓了頓,又翻到了新的一頁。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可能。

郭承壽的病,是真的!

葛老也是“組織”的人手,這點不妨礙!

為了獲得一副健康的體魄,“組織”向郭承壽發出了邀請,郭承壽無論是并不了解這個神秘勢力的危害,還是顧不上那么許多,最終都加入其中!

所以兒時病弱的他,經過這么多年的調理,反倒逐漸恢復健康,娶妻生子,成為了正常人。

當然,“組織”不是善堂,能夠賜予他新生,索取的必然更多。

郭承壽是否有了屬于自己的稱號?

甚至于……

“司靈”與他有沒有關聯?

從情感上,狄進當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發展。

但越是不希望如此,就越不能起僥幸心理。

而是要查清楚后,如果舊時好友真的涉事其中,盡全力將對方從泥潭里拉出來!

將各種線索和思路記錄完畢,寫完這頁后,狄進又翻向新的一張。

除了郭承壽外,還有一人。

幕僚楊文才!

這人身上也出現了疑點。

“楊文才是郝慶玉的前一個合作人,兩者合謀,通過掌握見不得光的丑事,從晉陽書院那群非富即貴的學子身上,勒索好處。”

“不過楊文才為人謹慎,精明至極,知道這種勾當干下去,總有一天要壞事,在并州弄了一套宅院后,見好就收,主動罷手!”

“等到他抽身后,郝慶玉的第二任合作者,才變為了葛老,繼續勒索,直至郝慶玉被殺!”

“有了這層聯系,如果葛老身上真有問題,楊文才為什么會一點都查不出來呢?”

“除非……”

狄進心頭有了計較,把楊文才的名字寫下,也輕輕點了點。

進一步完善了卷宗,外面已然傳來腳步聲,一前一后,來到堂外。

前面是遷哥兒,后面也很熟悉,正是狄湘靈的左膀右臂公孫二娘,抱拳行禮:“狄三元,有何吩咐?”

夜間招她前來,自是有要事,狄進也不客套:“大名府的鏢局分部中,現在有多少可用人手?”

公孫二娘毫不遲疑地道:“有上百人,完全可靠的人手有三十七位!”

“好!抽調可靠的人手,查一件事!”

狄進道:“此地的豪門大族里面,有沒有兒時體弱多病,成年后突然恢復健康,或兒時心智不全,成年后恢復正常的子弟?并且這個人,如今在家族乃至于外界的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大!”

公孫二娘道:“有這兩個特點,倒是不難追查,此事急切么?”

狄進道:“自是越快越好。”

“要快的話,有些麻煩!”

公孫二娘琢磨了一下,緩緩地道:“大族仆役眾多,如果門規不嚴,人多口雜,找尋熟悉的閑漢,就能辦到,就怕那種規矩森嚴的,對外交流很少,連押鏢都諱莫如深,就很難問清楚了……”

狄進奇道:“這是哪家大族,有此等規矩?”

前唐高門士族,五姓七家,得益于家風與底蘊,被稱為千年世家,地位超然,但經過五代亂世的殺殺殺后,真正有著數百年底蘊的輝煌大族,已經屈指可數了。

能有一部認得清先祖的家譜,就很不容易了,往前倒幾代,都是窮的,不然早在亂世中被屠戮了,留不下根來。

狄進出身的并州狄氏如此,杜衍出身的京兆杜氏如此,三蘇的眉山蘇氏也如此,祖上都是威名赫赫,前唐宰相,近幾代都是平民百姓,全靠科舉翻身……

所以狄進有些詫異,在這個時代,哪個大族還有此等家規?

說得不好聽些,連皇家都沒規矩,以致于宮內有什么事,傳得京師街頭巷尾到處都是!

公孫二娘此言顯然是吃過虧的,回答時頗有些忿忿:“正是大名府的符氏,那規矩大的,我們走南闖北,尚且是頭一回見識,明明是他們托鏢,卻像是審問犯人一般,接連盤問鏢師三回,途中也各種苛責,無事生非!”

遷哥兒聞言目光也是一動:“公子,我也聽過這一家,說是挑選起下人來,比起皇家都要苛刻,偏偏當地的窮苦人家還都喜歡把人送進去,因為月錢比尋常大族高得多!”

“符氏?”

狄進目光動了動,想到了一個歷史名人。

符彥卿。

這位有點像獨孤信,獨孤信本身是個厲害人物,但最出名的一點,還是“史上最牛岳父”,因為三個女兒都成為了皇后,分別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唐高祖李淵的母親元貞皇后,以及最著名的隋文帝楊堅之妻獨孤伽羅。

符彥卿的三個女兒也是皇后,分別為周世宗的宣懿皇后、宣慈皇后及宋太宗的懿德皇后,所以自周至宋兩朝,給符彥卿賜詔書時,都不稱其名,以示尊崇,符氏一族更是“近代貴盛,無與為比”。

而符彥卿就曾經擔任天雄軍節度使十多年,對待百姓并不好,手下多有擾民之舉,天雄軍恰恰是大名府的前身,未正式升為陪都前的軍政合一,所以狄進才想到這位五代末的煊赫貴胄。

想要確定這點很簡單,狄進起身,來到書架一角。

之前拒絕的拜帖請帖,就堆放在這里,他大致翻了翻,就發現壓在最底下的,正是符氏的請帖。

能夠出現在這里,說明符氏在當地是有影響力的,不夠格的早就被刷下,根本沒資格放在這里。

但被壓在最下面,也說明符氏的影響力有,但并不大。

畢竟太宗時期的皇親國戚,能延續到如今,已是不易,家族中如果沒有什么新興的文武之臣,自然就沒了高層的話語權,只在地方上維持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這樣的家族,規矩森嚴,下人守口如瓶么?”

狄進淡然道:“好!那第一個就從符氏查起!”

公孫二娘精神大振,斗志昂揚:“是!”

昨日的我讓你愛答不理,今日我何止讓你高攀不起,甚至能讓你萬劫不復!

事實證明,舊怨的推動,讓人動力十足,短短三天,公孫二娘就給予了回復:“相公,查到了,十多年前,符氏曾動用私兵,做過一件大事,因此族內諱莫如深,家規森嚴,要求下人一定要謹言,決不可外泄!”

“什么大事?”

“據說搗毀了一個賊人的老巢,上下數十人皆戮之,但據下人所言,那根本不是賊人的老巢,而是小公子拜師學藝的地方!”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