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9日  作者:興霸天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興霸天 | 大宋神探志 
“公子,這些都是各家大戶的名帖,禮物門房快放不下了,媒婆也連連上門……”

林小乙將一沓厚厚的帖子小心翼翼地放在面前。

他知道公子不太喜歡這類,但此番遞來名帖的都是真正的權貴大戶,他不敢怠慢。

狄進也沒有生氣,只是伸手撥弄了一下這堆名帖,似笑非笑:“現在投帖,弄得跟榜下捉婿似的,令人思之發笑啊!”

榜下捉婿在宋朝弄得轟轟烈烈,實則是很多士族所不屑的,原因之一就是太勢力眼。

看到放榜,等到士子有了功名后,再嫁女兒,這把女兒和自家當成什么?

也就是那些逐利的商賈會樂此不彼,卻不知這樣招來的女婿,終究是撐不住門庭的。

真正的士大夫,都要早早地發現后輩的才華,締結聯姻關系,比如歷史上的晏殊看重富弼的才華,立刻就將女兒嫁給富弼,那個時候富弼也才二十出頭,別說中進士,連科舉都還沒考過一次。

狄進本來也可以享受這樣的待遇,但好巧不巧的,他來到京師后,先后調查兩起案子。

第一起,死者是太后的侄子,如今太后外戚劉氏還在閉門思過,甚至那一脈日后基本也完蛋了,連恩賞的官員都由旁支擔任;

第二起,死者倒是區區平民,可查著查著,真的查出事情來了,如今公主府的駙馬越看越像是真瘋了,還有一位不可言說的,也很不好受,不知道怎樣了……

所以這位年輕士子,有才是真有才,危險是真危險,才沒多少媒人登門。

直到這幾日,情況又變了。

狄進很清楚,估計是省試那邊的內部排名泄露出去了,畢竟明天就是放榜日,瞞不過有心人。

考官鎖廳的目的,是確保題目和批卷的公正,但古代想要完全保密是不現實的,權貴們總有法子,弄到省試那些名列前茅的士子名單。

所以狄進嘲弄,這群人看他的前程基本定了,又開始拋來橄欖枝,前倨而后恭,弄得跟商賈似的下作,還不如一直端著。

如此一來,這些名帖的唯一作用,就是讓他了解一下,哪些權貴的腰桿比較軟。

至于選擇,狄進并不準備這么早結婚。

現代人的觀念里,古代女子大多都是十三四歲就嫁人,至多也不過十五六歲,但實際上,根據宋代女子墓志銘的統計中,平均結婚年齡就是十九歲。

當然,能有墓志銘的女子,都不是平民百姓,不能代表勞苦大眾,但這也能體現出,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宋人“晚婚”的事實。

古人結婚早,是因為平民階層朝不保夕,不在十幾歲早早結婚生子,或許后面就沒機會傳宗接代了,究其根本還是一種生活所迫,后世人結婚越來越遲,甚至不婚的數目越來越多,其實是一種生活條件改變的必然,物質豐富了,不需要另一半來共同承擔生活的風險,當然就不再那么迫切。

同樣的道理,宋朝士大夫普遍也是二十多歲結婚,范仲淹最夸張,二十多歲考中進士,大約到三十五歲才結婚生子,曾鞏也是三十多歲,但那是早年家貧,結不起婚。

至于早早結婚的,不是年齡到了,而是要與官宦世族聯姻,獲得官場上的政治資源,如果能娶一位宰執的女兒,加入到士大夫通過血緣和婚姻聯系起來的大網,自然如魚得水,節節高升。

狄進卻有另一種觀念,哪怕不提感情,單看利益,過早地與某個大族聯姻,其實也是被對方無形中牽制住了手腳。

到時候誰得誰的利,還說不準呢……

這不是杞人憂天,當林小乙退下后,狄湘靈很快飄然而入,看了看名帖,也露出不屑:“六哥兒,我在延津那邊安排的人手傳來消息,婁家人近來低調了許多,但家族上下并沒有遭到明顯的打擊,更別提論罪!”

說到這里,她頗為不解:“婁彥先已經被捕,那些權貴應該很清楚,婁家曾經與無憂洞的賊子勾結,這地方大族居然安然無恙?他們對無憂洞的厭恨都是假的么?”

狄進道:“當然不是假的,但京師的權貴太多,牽一發而動全身,實則也在互相制衡。”

“我原本的看法是,一部分曾受無憂洞所害的權貴出手,另一部分則作壁上觀,再落井下石,共同瓜分婁氏這么多年積攢下的產業,那這個家族相當于就滅族了,全族上下定然凄慘……”

“但現在婁氏無憂,只有一種可能,他們的背后有貴人護著,并且這位貴人在京師的權貴圈子里,地位舉足輕重!”

“怪不得!”狄湘靈恍然:“當時那個婁家五郎,緊張歸緊張,卻沒有到慌亂的地步,原來是有這份底氣!要讓他們逃過這一劫了?”

狄進搖了搖頭:“哪會如此簡單?”

“這段看似風平浪靜的時期,婁氏在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代價,牽扯了多少利益相關的人進去,當他家的女婿可真倒霉,可謂無妄之災,救與不救,都要受牽連,這樣的大族終究是有些底蘊的,現在卻在極速消耗……”

“關鍵是這一切的基礎,還是牢獄中的婁彥先死死咬住牙,始終不交代,一旦此人說出婁家早就與其有勾結,陳公得了證據,以勾結賊匪將婁氏定罪,背后的貴人肯定會毫不遲疑地將他們拋棄掉……”

在如今的時代,任何庇護都是有上限的,哪怕是執政太后,是當朝天子,都有護不住心腹的時候,更別提區區某位臣子了。

畢竟有權臣丁謂禍亂朝堂在前,如今的宰執都必須謹小慎微,一旦露出這方面的傾向,馬上會被群起攻之。

狄湘靈不懂朝堂的事,但聽了狄進的分析,也就了然:“所以一切的關鍵,還是婁彥先!呵,他被關在府衙大牢里,想必很多人都寢食難安,就看誰按捺不住,先動手了!”

狄進道:“婁彥先在牢內,得獄友吳景‘招待’,無形中也是貼身保護。”

想想那種保護,狄湘靈嘴角一揚,解氣地道:“該!誰讓他算計這個,算計那個,陰溝洞里的老鼠,倒還心比天高!”

狄進笑了笑,想了解一下乞兒幫的情況:“其他六位丐首有現身嗎?”

“不能確定……”狄湘靈道:“但這段時日,街頭擄掠婦孺的事情幾乎沒有了,那群乞兒縮在洞里不敢現身,應該是有領頭的人物下達了命令。”

“這很好!”

狄進有些欣慰,無憂洞他目前沒法掃滅,但對于那些原本可能被擄掠的京師婦孺,能救一位,背后可能都是拯救一個家庭。

當然,救人的速度再快,永遠都比不上賊子害人的速度,所以狄進又問道:“無憂洞如今怎樣了?乞兒幫和盜門有火并的跡象么?”

無憂洞本來是兩家平分,盜門占據了核心的鬼樊樓,也即最熱鬧的市集、酒館和妓院那片區域,掌控著地下世界的交易權和享樂權,乞兒幫則占據了眾多外圍地區,將鬼樊樓隱隱包圍起來,希望憑借武力掌控出入的權力。

雙方各有忌憚,互相捅刀子,但基本上誰都奈何不了誰,可七爺被抓,對乞兒幫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前還沒有丐首這樣級別的人物被衙門擒獲過,平衡直接被打破了,這不開始狗咬狗?

然而狄湘靈道:“具體情況不知,但應該沒有發生火并。”

狄進微微瞇了瞇眼睛:“也就是說,盜門按捺了下來,并沒有趁機擴充勢力,吞并乞兒幫,或者將之趕出無憂洞?”

“是啊!”狄湘靈語氣明顯有些失望:“盜門怎能忍住呢?”

“窮寇莫追,圍城必闕,把一伙兇悍的敵人逼到絕路,看似勝利在即,實則是對方最危險的時候,但能保持冷靜的人,終究少之又少,這盜門首腦不簡單啊……”

當年宋太宗就是不懂這個道理,以為遼國孤兒寡母好欺負,結果自己成了高梁河車神,狄進腦海中又浮現出朱兒在入京前的途中所言,這位小女賊心里的盜門師父,可是一個志向相當不凡的人物:“不光是乞兒幫,也多盯著盜門些!”

“好!”狄湘靈倒不是不想盯盜門,主要是那些人更加隱蔽,但也毫不遲疑地應承下來,隨后眉頭微揚:“你的兩位好友來了,明日看榜,我相信六哥兒定能高中榜首,也希望他們也能同科及第!”

狄進笑著抱拳:“承姐姐吉言!”

“走了!”

揮了揮手,狄湘靈瀟灑離去,片刻之后,包拯和公孫策聯袂而來。

放榜將即,公孫策失去了往日的從容,坐下后喝了一大口茶,喃喃低語:“仕林,我現在是坐立難安啊,今晚恐怕要睡不著了……”

包拯倒是一如往常,還笨拙地安慰道:“明遠,成績已定,多思無用,你考上就考上了,考不上還是考不上!”

公孫策更喪了。

包拯有些無奈,動了動嘴,還是閉上了,臉上并無絲毫緊張。

這不是裝的,他是真淡定。

狄進想到歷史上的包拯,如果說自己是想要進步的代名詞,那包拯就是反過來的例子,年紀輕輕考中進士,前程一片光明,然后居然不當官,直接回去侍奉雙親了。

注意,不是爹娘去世了,為爹娘守孝,而是爹娘還在世,包拯回去孝敬爹娘了,等到爹娘去世,包拯再為爹娘守孝,就這般一直到十多年后,才出來正式當官,同科的韓琦都升任樞密副使了,文彥博、王堯臣也離兩府不遠了。

這是真的孝順,絕非為了迎合價值觀表現出來的孝子,但正因為起步太晚了,包拯名氣雖大,最后的官職終點實際上不算高,主要是在百姓中口碑好,后來借助戲曲演義為后人皆知。

而此世的包拯,狄進打聽過了,其父早已去世,只有一位母親在廬州,身體健康,還盼著一起和兒子來京師,是被包拯好說歹說,才勸服留在廬州。

毫無疑問,這樣的娘親根本不需要他回家專門侍奉,包拯科舉取得功名后,應該能直接得官,狄進不免都有些好奇,如果包拯不再有十幾年的官場真空期,他的終點會有多高?

“不管了!”

公孫策大手一揮,勉強讓自己鎮定下來,又看了過來:“仕林,你明天不會連省試的榜單都不去看,讓我們代勞吧?那未免太……”

狄進知道那就太裝逼了,還是要平易近人些:“省試放榜,我是要去去的,今夜兩位不妨在這里好好睡一覺,明天一早,同去看榜如何?”


上一章  |  大宋神探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