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769章 繼往開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9章 繼往開來

第769章 繼往開來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30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在觀禮臺的另一邊,一個小男孩正舉著一個望遠鏡看向天空。

不過,因為瞳距太小,加上端不太穩,實在看不清什么東西。

還不如用肉眼。

“爺爺,這些是你當年開過的飛機么?”

他放下望遠鏡詢問道。

不過,這一次,卻沒有得到回應。

回過頭之后,他才發現,爺爺身邊不知什么時候多出來了另一個穿著軍裝的人。

“老師長,聽人說,你之前還飛過這種飛機?”

老人抬頭看著頭頂的編隊,對旁邊那人問道。

雖然年紀已經很大了,但作為飛行員,他的眼力幾乎和年輕的時候一樣好。

“是啊,前年去飛過……”

林老將軍點了點頭:

“我跟你講老王,那感覺,別提多舒服了,別的不說,手里那桿只要輕輕一動,飛機就有反應,哪像咱們當年,剛上飛機的時候倆手捧著桿才能掰開……”

林將軍是開國大典上飛P51的華夏第一代飛行員,最早學飛的時候用的是老東北航校的99高教,沒有飛控,鋼絲直接從駕駛艙連接舵面,全靠一膀子力氣。

甚至有些飛機連座椅都是壞的,飛行學員只能用繩子把自己五花大綁,固定到上面。

至于跳傘……

什么跳傘?

全軍就這么幾架飛機,你跟我說跳傘?

能飛回來就飛回來,飛不回來我也就不用回來了……

旁邊被稱為老王的,是林將軍當年任職航空師長時候的參謀長王民,曾駕駛殲5擊傷過一架F86戰斗機,不過,后來由于身體原因轉業進入了民航系統工作。

“嘖嘖……”

王民搖了搖頭:

“還是你這身子好啊,七十歲了還能飛戰斗機……”

“不過說起來,我前兩年回老部隊的時候,可是還瞅見當年飛過的殲6還在停機坪上停著呢……”

他們這個位置周圍全是離休老干部,最多加上些不到十歲的小孩,所以能聊得比較開。

“換了,都換了。”

林老將軍笑著回答道:

“剛才過去的那個高空高速殲擊機梯隊看見沒有,就換的那個型號……”

兩個老干部湊到一起,聊的自然多是過去的一些陳年舊事。

直到王民的小孫子連續叫了幾聲爺爺,二人的注意力才被轉移過去。

這次,是林老將軍直接開口回答:

“你爺爺我們兩個當年要是有這些飛機,估計北海道都能去照量一下……”

兩老一小談笑之間,空中編隊分列式也逐漸進入尾聲。

6架航校灰色涂裝的教練機,登場了。

“這些飛機,跟最開始表演隊的飛機,好像是同一種?”

王民拿過小孫子手里的望遠鏡,朝天上看了一眼。

他作為空軍草創時期的老同志,自然明白飛行員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對,去年才裝備部隊的新型殲教機,可以模擬第三代戰斗機的操縱特征,因為飛行性能好,所以反而是表演隊最先采購了一批。”

林老沒帶設備,只好用手遮住陽光朝上面看去。

而聽到這個回答,王民先是沉默地點點頭,緊接著半開玩笑地看向對方:

“第一個編隊和最后一個編隊的機型一樣……”

林老先是一愣,但馬上反應過來了王民的意思——

開國大典上,因為飛機數量太少,因此有三個編隊共9架P51機隊在完成檢閱之后又繞到最后,重新飛了一遍,讓17架飛機看上去像是26架一樣。

而林老本人,正是9名飛行員中的一個。

當然,現在的華夏空軍盡管跟世界頂級空軍尚有差距,但肯定已經無需再用這種障眼法了。

如今再提起這件事,只不過是兩個老家伙之間的調笑罷了。

林老抬起手,指了指面前的王民,但沒有說話。

二人同時露出了一個會心的笑容。

與此同時,東觀禮臺上。

“小南……”

周莉從前一天晚上開始就刻意表現得非常沉穩,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

結果這時候第一嗓子就破了音。

顯然,之前那都是裝的。

心里保不齊比常援朝還高興。

不過這個時候,她也顧不上這些了,趕緊清了清嗓子,拉住旁邊的常浩南:

“小南,是不是這個編隊?”

常浩南點點頭:

“對,就是這個,佳瑤在六號機,就是編隊最靠后的那架飛機上面。”

聽到這句話,常援朝趕緊從一個有些破破爛爛的牛皮盒子里掏出一具望遠鏡。

那還是他當偵察兵時候的戰利品,東德貨,質量非常好。

“快給我也看看。”

周莉也徹底不裝了。

實際上,就算是有望遠鏡,也不可能在地面上看清楚座艙里面的飛行員長什么樣子。

更何況還有飛行頭盔和面罩呢。

不過,常援朝還是帶在了身邊。

畢竟,女兒坐兒子設計的飛機里面接受檢閱,而當父母的則在下面的觀禮臺上看著。

這種幸福感,全國上下都未必有幾個人能體會到。

尤其是,人嘛,怎么可能沒有顯擺的心理。

平時釣到個10斤重的魚都恨不得逢人就提一句呢,更別提兒子女兒有這么大出息了。

但因為常浩南和常佳瑤的工作性質都很特殊,倆人又只能低調行事,平時鮮少有機會能跟人提及這一對兒女的情況。

就算有時候被問起來,也只是說兒子在京城的國企里當個小領導,女兒則參了軍。

根本沒有顯擺的機會

憋壞了。

與此同時。

教練機編隊6號機的前座艙里面,常佳瑤也正看向下面觀禮臺上的人群。

之前在機場見面那次,常浩南就說過,他們的位置在東觀禮臺的最西邊。

不過,今天觀禮臺上面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光靠這么一個粗略的方位,根本不可能精確找到是哪個人。

所以,常佳瑤舉起相機,借著俯拍天安門城樓的機會,給整個東觀禮臺也留下了三張照片。

能不能從里面找到人以后再說,反正得留個紀念。

否則這趟參閱,很難稱得上完美。

教練機編隊之后,就是連續的三組直升機。

相比于上一世直升機編隊的清一色直9A,這次的花樣豐富了不少。

分別是直9A、直9C和直9W……

不過,包括教練機編隊在內,其實都已經沒有太多人關注了。

一方面是不同型號的直9之間長得很接近,除了法國人以外,很少有人知道后兩個改進型號背后意味著多么驚人的技術能力,而教練機則跟八一飛行表演隊的型號一樣,沒什么新鮮感。

另一方面么……

大多數人都還沉浸在剛剛那個“國產新一代戰斗機編隊”所帶來的震撼當中。

前排觀禮臺上。

“剛剛那個編隊,你完整地拍下來了么?”

周瑞夫看著逐漸遠去的十幾架直升機,向旁邊的白禮德問道。

如果讓他形容現在的心情,就是……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華夏人在研發第三代戰斗機,會在閻良試飛,但我不知道閱兵式上也會有……

盡管現場的媒體肯定也會拍攝大量的照片,但作為一個擔負情報任務的人員,如果直接用媒體照片提交報告的話,就會顯得非常不專業。

好在白禮德的警惕性一直很高,點了點頭,收起相機:

“拍下來了,只是倍率不夠大,我擔心有些細節看不清楚。”

“這倒是沒關系,只要有幾張照片能對國內交差就行。”

周瑞夫松了口氣,搖搖頭回答道:

“我們對華夏人的那種新型戰斗機早就做過技術研判,大概是一種對標后期型F16A的純空優型號,雖然體積更大,不過因為采用了三角翼設計,所以載彈量和航程都不會很樂觀,空戰性能或許不弱于F16,但多用途潛力不足。”

他一邊說著一邊開始低頭收拾東西。

閱兵式之后還有群眾慶祝活動,不過那就不是他感興趣的了。

10月份的京城還有點熱,周瑞夫現在只想快點結束,回空調房里去寫報告,然后等到晚上出席晚餐會。

“不過,讓我比較吃驚的,是他們這個型號的研發進度。”

周瑞夫從包里掏出一副墨鏡戴上:

“這個型號前年才首飛,我們預計到20042005年才能進入量產,不過既然他們敢讓原型機上閱兵,說明完成度已經很高,恐怕再有兩三年就能裝備。”

“所以……對我們威脅很大?”

白禮德開口詢問道。

對于空軍,他顯然不如飛行員出身的周瑞夫更懂。

“那倒未必……”

后者的回答不置可否:

“華夏人第三代戰斗機的規模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爆發式增長,你知道很多時候,數量本身就是一種質量。更何況,雖然都是第三代戰斗機,但我們的F15C和F16C要比那些早期型號性能更好……”

雖然嘴上是這么說,但周瑞夫的面色還是略顯嚴肅,稍微停頓了一會之后,又話鋒一轉:

“不過,無論如何,這確實是我們在50年代年之后,第一次被華夏空軍抹平代差。”

“所以,國內研發新一代戰斗機的動作,確實得加快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