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第768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8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

第768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0日  作者:十月廿二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十月廿二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實際上,剛剛解說員對這個空中編隊的介紹是“國產新一代戰斗機”。

能被邀請過來觀禮的,或許大多數并不懂空軍,更不懂航空。

但是一定都能看明白形勢。

更清楚國防現代化的意義。

盡管在這條時間線上,上半年的巴爾干危機被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妥善解決,并沒有在華夏國內引發太大的風波。

可即便如此,整個90年代足夠被人記住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兩件。

尤其96年初的那段時間,雖然新聞公開報道的都是在東南方向進行演習的內容,并沒有說的特別直白,但到底發生了什么,到底為什么要進行演習,其實大家心里基本也都有數。

這才不到四年時間,沒那么容易忘的。

而這次閱兵特地拉高規模,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算是回應了當年的事情。

有一種“軍隊建設奮發圖強四年成果展”的既視感。

哪怕看不懂,但結合雄壯的軍樂和解說員鏗鏘有力的聲音,也能從中感受到一種自信。

相比于當年的那次演習,更加內斂。

卻更加有力。

而對于那些懂行,但又接觸不到太多內部消息的人(簡稱臭軍迷)來說,今天這一波,已經可以稱之為饕餮盛宴了。

比觀禮臺更靠前的媒體區域里,一名掛著工作人員胸牌的年輕記者,正架著照相機,恨不得把整個臉都塞進取景框里面去。

“小秦,小秦?”

在他身后,一名歲數略大的中年記者看著正在從遠處飛過來的下一個三機編隊,拍了拍仍然堅持把鏡頭對準頭頂上的同伴:

“下一個編隊過來了,快別拍前面的了!”

如果常浩南此時在附近的話,可能還會記得,這兩個人,就是當年在第一屆香洲航展上,他遇到的那個媒體二人組。

三年過去,當年還只是個實習生的秦成邦早就已經轉了正,而帶他的老前輩劉建設也因為那次抓準風口而一波起飛,被總編提拔專門負責做國際局勢和軍事方面的主題,成為報社里面的幾個副總編之一。

然而,這波升職對于劉建設來說卻是有苦說不出。

他當年“精準預測”殲8C的出現,完全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實際上對這方面純純外行。

以至于剛剛被提拔之后,半個月時間都沒能寫出一篇稿子來。

好在劉建設頗有自知之明,在意識到大事不妙之后,就趕緊把秦成邦轉成正式崗弄到了自己手下。

結果這個板塊還真就讓他給做成了頂流,甚至還額外出了一個畫冊性質的雙月刊雜志,雖然價格不低,但發行量仍然屢屢創下新高。

連帶著秦成邦也在年初晉升到副主編的位置,逐漸轉向幕后工作。

如今也就是趕上五十周年國慶這種大事,否則他們倆“元老”級別的人物幾乎很少親自出現場了。

“誒,好的好的……”

被稱為小秦的秦成邦有些依依不舍地準備調轉鏡頭——

那可是殲10啊,還是兩架。

平時高強度上網沖浪的秦成邦從前年首飛開始,就在關注這個型號了。

完全由華夏自主設計研發的第三代戰斗機。

可以說,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不知道多少人的內心。

但之前要想拍到照片,都得冒著大風險去132廠附近當臥草黨。

而且還要碰運氣。

畢竟不是每天都會進行試飛。

秦成邦一直想要出一期有關殲10的專欄,甚至連內容都已經寫了個七七八八,全面分析并估計了這個型號的設計特點和性能水平。

最終結論是全面對標F16,只在多用途性能方面略有不足。

并推測可能會在2005年之前進入部隊服役,最終成為華夏空軍的主力型號之一。

可以想見,這篇文章一定會大賣。

只是由于不確定政策是否允許,加上沒有太好的照片,才始終未能見刊。

然而這一次,殲10直接大大方方地展現在了全世界人的面前,顯然已經不存在政策方面的顧慮。

至于照片,他剛才也已經拍下了不少。

只可惜五架飛機編隊過于密集,實在沒辦法單獨拍攝某一架飛機。

然而,就在秦成邦視線剛要離開取景框的一瞬間。

五架戰斗機剛好在鏡頭前面露出了尾部。

“等一下,等一下劉哥……前面有兩架飛機不對勁……”

秦成邦猛地止住了抬頭的動作。

空中編隊目前正處在低空低速飛行狀態,發動機推力很低,因此并沒有耀眼的尾焰干擾視線。

因此,他可以在高倍鏡頭的放大之下清晰地看到,最后兩架殲11的發動機,跟前面三架飛機完全不同。

除了顏色呈現亮閃閃的銀色以外,更大的區別在于,沒有了AL31F標志性的收斂調節片。

似乎是固定的。

另外,噴口內部呈現的顏色也略有不同。

在發現這一點之后,秦成邦整個人都興奮地抖了一下。

原本,他對于那三架殲11是沒什么興趣的。

引進十一號工程生產線,對蘇27進行國產的事情,在秦成邦的朋友和讀者圈子里并不是什么秘密。

雖然重型戰斗機的綜合性能和改進潛力更強,但不管怎么說,都還是生產別人的東西。

從新聞角度上,肯定不如殲10的話題度更高。

但是現在,情況好像不太一樣了……

殲11,或者說,至少后面這兩架殲11,似乎并不是對于蘇27SK的簡單復刻。

“難道國產化的不是蘇27SK,而是新型號?”

秦成邦大腦飛速運轉。

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

俄方確實在年初首飛了被稱為蘇27SM的改進型飛機,使用全新的機體和航電設備。

他甚至還在4月發行的雜志上面專門寫過文章進行分析,認為可能是蘇27從純空優轉向多用途的一個信號。

但蘇27SM的發動機仍然是AL31F系列,在外形上相比老型號并沒有出現明顯變化。

實際上,秦成邦并不記得有哪種俄制發動機使用過類似的尾噴口。

反倒是幻影2000上面的M53發動機,存在類似的特征。

但大小顯然對不上。

兩臺推力不到9噸的發動機也顯然推不動殲11這個體量的飛機。

所以……

在排除掉所有的錯誤答案之后,真相,就只剩下了一個——

這兩架飛機,很可能換裝了一種過去從未出現過的新型國產發動機。

而能讓裝著國產發動機的飛機上閱兵,無疑說明這種型號的性能和穩定性,至少達到了堪用的級別……

想著想著,秦成邦竟然在閱兵現場愣起了神,甚至忘了后面還有幾個編隊需要拍攝。

“唉……你……”

看著秦成邦完全沒有把自己的話聽進去,劉建設一臉著急:

“這可是國慶閱兵!飛機能有什么問題?有問題也輪不到被咱們看出來……”

唯一一套專業設備掌握在秦成邦手里,后者也不敢上手去搶,只好舉起手腕上掛著的傻瓜相機,先簡單拍下幾張再說。

正常情況下,他們的畫冊會在9月末發行10月刊,今年延期半個月,就是為了出國慶閱兵專刊,要是中間落下內容,那可就要成業界笑柄了。

傻瓜相機的成像效果雖然一般,但放大之后好歹能對付一下。

這個時候,秦成邦也已經回過神來,重新轉動相機,給后面的編隊補拍了兩張照片。

只是角度稍微差了點。

好在這是個由三架運8平臺特種機組成的支援機編隊,運8X和運8J對于長期關注空軍裝備的人來說不算什么新鮮東西。

“你就瞧好吧,劉哥。”

趁著兩個編隊中間的幾秒鐘空閑,秦成邦抬起頭,揉了揉因為長時間睜著而有些發酸的眼睛:

“這次回去,我保證寫個爆款出來,絕對不亞于你當年在香洲航展之前寫的那篇!”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腦海里,甚至已經構思出了新文章的標題:

《治好“心臟病”——新一代國產動力托舉起新一代國產戰機》

(本章完)


上一章  |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