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9009章 為什么學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9009章 為什么學佛

9009章 為什么學佛


更新時間:2024年08月04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六祖惠能曰:佛法在世間。時至當下,佛法仍在世間,并沒有到末法時代,經教還在,只是我們不肯努力。如果肯努力,等于親見了舍利弗和目連尊者。

我也知道有人修行之外,還努力研究舍利弗和目連尊者的著作,因而經常有感應的。

但是,以大乘菩薩道來看,聲聞眾的法是不圓滿的,所以他們甚至連佛說的大法都聽不進去。例如《法華經》開頭,佛正在說法時,小乘聲聞的比丘就退席而去,總不進大法。

大乘菩薩為了教化根基小的聲聞眾生,就方便示現聲聞身,但是畢竟是走大乘的大路。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這和上一句是同樣的道理。辟支佛是梵文的譯音,意思是緣覺,有時也被翻譯成獨覺。在無佛出世的時候,甚至佛經也不存在了,他由于多生累劫的修持,能夠由因緣而成就,例如看到落葉,聽到水聲等,因而悟道,無師自通,獨絕于世間。他的層次比聲聞乘高,證得性空的面比聲聞乘大。

詳細的道理各位去上《法華經》的課,其中都有的。所以嚴格說起來,辟支佛才能算是自了漢,一般的羅漢只能算高級的凡夫。

講到這兒,想起多年前在基隆,有位已過世的道友,一定要拉我去看扶鸞。

在西湖靈隱寺有尊濟公和尚的像,手中還拿著酒杯。過去每天廟上要給他供一杯酒,第二天就干了。后來寺中來了位高僧,他要嚴格執行戒律,就去像前罵:活著時不守規矩,走了還要供酒,取消!

濟公和尚夜里居然托夢給廟中全體和尚,說老和尚罵得對,以后不要供酒了!這是在靈隱寺流傳的故事。

濟公和尚其實是大菩薩,但是故意示現辟支佛身,正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是同一道理。

“示人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許多道友常問,出家人或在家人如何學佛?

現在這句經文的話,就是告訴我們學佛的形象和辦法。

他說大乘菩薩平常示現自己非常窮,雖然身上沒有錢,但是隨時可以撒手千金布施他人,這就是有寶手。

密宗有個法門叫作寶手金剛,修好之后,把手伸進去一個盒子,要拿多少金銀就有多少。

這句經文真正的意義是,行菩薩道的人雖然自己很窮,然而為了他人,什么都可以布施出去。

菩薩要能隨時有錢用,而不用擔心怎么來的,非多生累劫無量布施功德不可。

中國道家把適合修道的地點,分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佛家也有類似的說法。山東的嶗山據說就是這樣的道場,經常有神仙在此聚會,那羅延窟據說就在那里。身體不好的人要注意,就怕你不修持,如果見道了,得了正定,行愿成就,去修那羅延法還是可以修得金剛不壞之身。每個人要自己發心立志。菩薩入世修持,示現多病丑陋,但是修行成就了,得那羅延身,就會為一切眾生所樂見。

當年我有位皈依的師父,他是真羅漢來的,可是面孔長得非常怪。

他眼睛奇大,大到要戴平光眼鏡遮一下。鼻子像頭大蒜,嘴也奇大,上彎到臉頰上,耳朵小得像顆棋子,眉毛只有短短的兩點黑。

他的相貌如此,可是我們成天喜歡親近他,覺得他很莊嚴。

他每天不洗澡,一年到頭只穿同一件納襖,照講是很臟的,可是他決不讓你覺得不干凈,甚至他住的地方還有一股清香味。

他身上還有虱子,有時他坐著會動一下,就是虱子咬了,但他決不會伸手去抓。有個同道看到他衣領上有只虱子,就一把抓住。他忙叫這同學不要殺生,還把這虱子放進他褲腰中。這都是我親身經歷到的。

我這位師父妙不可言的事太多了,他說他曾花了兩年多,從四川一步一拜,去山西五臺山朝山。可是到了五臺山,他拜的路線走錯了,應該從前山上的,他居然繞到后山攀頂,那個坡陡的不得了,他也這么一路拜上去了。

前一天晚上,山頂廟中的方丈夢到文殊菩薩對他說,明天早上后山有個活羅漢來了,要全寺鄭重歡迎。

第二天一早,方丈率全寺僧人披袈裟夾道等候,結果迎到了他。

他還莫名其妙,死也不肯承認自己是活羅漢,但是眾人仍然簇擁著他上大堂用齋。他的活羅漢稱呼,原來是這么得來的。

看了這樣的出家人,我兩個膝蓋再傲慢也非跪不可,管他收不收,我就自己跪下皈依他了。

所以你們連皈依也不會,還要先問肯不肯。

你恭敬他就皈依他嘛!這是你的事,他不收是他的事,學佛連一點氣派也沒有!

我介紹的這些師父,他們一年到頭都不生病,樣子雖丑可是莊嚴無比。

硬是不洗臉,臉也不臟。雖然身上長了虱子,可是我們卻不會嫌棄他們,可愛到了這個程度。我親身體驗到,修行人的功德莊嚴,會影響到眾生對他的觀感到如此的程度。

“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人老真可憐,不是你們年輕人想象得到的:病得可憐也不是你們能想象的。有的大乘菩薩以老病示現,作為教化。

年輕人有智慧的,看到了,能生起警覺之心,同時對老病者生起大慈悲心,能付出無比的愛心去照顧他。

實際上,修行菩薩道是可以永斷病根的,維摩居士在本經上表示有病,實際上他沒有病,是在藉病說法。菩薩斷了病根,度了生老病死的苦海,了了生死,示現老病只是為了教化。所以我常提醒同道,依佛所教,查遍三藏十二部,真要了生死,唯一的修持法門就是白骨觀與不凈觀。

“示有資生,而恒觀無常,實無所貪。”什么是資生?就是為生活做各種不同的生意,也就是謀生。要謀生就必須要入世,因為入世了,才有可能供養出世修行的人。

行菩薩道的人,雖然在社會上做一切的事業,拼命的賺錢,他心里知道,一切都靠不住。

錢財資產只是暫時屬于我而已,畢竟不是我之所有,老病來的時候,什么辦法都沒有,所以“恒觀無常”。懂了這個道理,雖然在謀生,一點也無所貪,沒有據為己有之愿望。

有時候佛經中出現的普現身,與普賢是同一種像,但是不同意義的化身。

普賢是無所不在,以行愿為標榜,沒有在家出家之分,是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乃至你睡覺也可以悟道,打坐也可以,走路也可以,在廁所中也有他,上自凈土下自穢土,天堂地獄,無所不在。所以《普賢行愿品》中說:“虛空有盡,我愿無窮”。那么,普現色身菩薩呢?我們曉得法身就如同虛空定無所不在的,這個墻壁里也有虛空。凡夫的色身是受業果報應之身,佛菩薩的色身是虹霓之身。普現身菩薩是講他的身,是入世的,不是法身,是大家都看得見的。

普現身菩薩問維摩居士兩個問題,第一,你的親人、眷屬(眷屬范圍廣泛,凡是同你有關系的都是,所以每個人在世都有眷屬,連出家人也有眷屬,他的師父、徒兒等等都是)、吏民(維摩居士居住的毗耶離城的官吏和居民)、知識(包括善惡知識),這些人都是誰?第二,你所擁有的奴婢、傭人、各種交通工具,擺到哪里去了?

第一個問題是,每一個人在世上都有那么多的關系,沒有辦法脫離,即使你是單身一人仍然如此,沒有其它的人你自己也沒法活,人就離不開人的環境。第二個問題牽涉到各種生活必須使用的財產物資。維摩居士就用了很長的偈子回答他。

于是維摩詰以偈答曰: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你問我父母是誰,般若智慧的成就,就是真正學佛人的母親。我們有的人修七俱準提佛母法門,準提佛母是無男女相的,準提法的成就是證得菩提大智慧的成就。般若智慧的成就,是一切佛菩薩的生身之母,生這個法身、報身、化身。你們有學密宗的,對修氣脈有興趣,氣脈不成就而能明心見性是無有是處,你明心見性開悟的那一x那,氣脈一定也成就了。你那么著相地修氣脈,教理不通,智慧不夠,是沒希望成就的。你以為通了,只是受陰境界的感覺,是假的。成佛不是迷信,不是盲修,而是大智慧的成就。因此龍樹菩薩著了一部《大智度論》。有了智慧,還要有善巧方便,包括了一切的修法,樣樣都可以成佛,所以說以方便為父。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