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863章品《維摩詰經》(2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863章品《維摩詰經》(21)

863章品《維摩詰經》(21)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8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

真布施是一切都舍出去了,為什么布施不求福報呢?

布施而不希望有回報是很難的,我們可以很慷慨的布施,過后碰到利害關系時又會后悔的。

布施出去了就應該丟下,心中沒這個事了,不期望什么回報。

我們是不是常常聽人抱怨:自己不是壞人,做了很多好事,為什么結果卻有這樣遭遇?

我們有沒有檢討自己的心理,是不是會這樣?例如你對某人好,這是布施,如果你又認為某人應該也對你好,這就是下意識地期望有回報。

菩薩發心布施是不求回報的,我對你好,你對我好不好是你的事,沒有計較心或利害心的。

持戒是道場,得愿具故。

學佛的人由三皈依開始,五戒、八關齋戒到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戒行修持是硬性規定的,是由外面打進內心,由外形的管理改變自己的內心。

智慧不一定要依賴戒行而發,那是由內心的發動打到外面來。

真正智慧成就的人,持戒一定很嚴肅的。

小乘的比丘戒、比丘尼戒成就,是為了修持得到羅漢的不漏果。

我們講禪規也提到,外形的不漏是內心不漏的開始。

大乘的持戒,是為了達到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愿、力、智)的圓滿成佛,悲智雙運,悲不入涅盤,智不住三有(三界)。這是佛法的究竟,本來地無涅盤可入,涅盤就在自心中。

忍辱是道場,于諸眾生心無礙故。

我經常講一句話,什么都可以受,只有氣不受,不受人家的氣。

你們什么都可以學我,這一句不要學,學了就變毒藥。

不受氣這句話,是教育特定人所用的方便,事實上并沒有人拿氣給我受。

大家學佛好像越學火氣越大,都用圣賢菩薩的標準看人,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是,卻不去反省自己。

因為不反省,忍辱也沒有做。

忍辱不是硬忍,大忍辱就是大慈悲,不需要忍,所以忍辱的辱并不一定是別人侮辱你。

我們人生遭遇環境的痛苦,一切的不如意,都屬于忍辱,都是忍辱的范圍,真學佛就會無所謂,該如何處理就如何。

真做到這樣大乘的忍辱,就不會覺得受辱,也就是道場。

心里對于一切眾生都沒有掛礙,看你和我是一樣的,看仇人如親人一樣,這樣自然就不會煩惱了。

換句話說,要怎么去修大乘的忍辱呢?

就是“于諸眾生心無礙,是名忍辱是道場”,這也是一副很好的對聯。

精進是道場,不懈怠故。

學大乘道的人于法隨時精進,精進是勇猛的用功,懈怠是原諒自己的偷懶。真精進的人是不會懈怠的。

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

禪定的修法始終離不開四個字:心一境性,也就是系心一緣。但是大乘菩薩道的禪定,用不著系心一緣。系心一緣是為了調伏我們剛強的第六意識心念,你叫自己不要想了,它不聽你的,你叫自己不發脾氣也辦不到。

有禪定修養的人,可以把剛強的心念慢慢調柔,然后再使它空掉,所以禪定是道場。

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

這個智慧就是般若。這一段都在說六度,簡單一句話就是:六度是道場。

可是把六度分開講。真智慧,明道了,就是道場,當下就了解,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統統是道。慈是道場,等眾生故。

悲是道場,忍疲苦故。慈和悲是兩種不同的心態。慈就是愛,看一切眾生平等,看別人的父母子女如同看自己的父母子女。

真做到這一點,就是慈,也就是道場。

如果說,我看一切眾生平等,已經不平等了,因為你有個“我”在了。悲不是悲哀、流眼淚,是憐恤一切眾生,因此犧牲自己,為了有利于眾生,為了救度眾生,能忍受各種疲勞苦難,這是大悲心,不是坐在那里哭。

喜是道場,悅樂法故。舍是道場,憎愛斷故。

世間的歡喜不是喜,因為沒有真正的歡喜。

真正的歡喜是得到法樂,真正達到那個境界,就是道場。

舍與布施不同。布施分三種,外布施是金錢財物的布施;內布施是身心一切放空,奉獻出來;無畏布施是給一切人力量,精神的幫助和支持。

舍是放下,是能切斷一切心念,所以舍是道場。

外布施的舍,放掉財物,沒有什么了不起,能夠把心理上所憎愛的切斷放掉,才了不起。

憎是討厭的意思,不是瞋;憎的相反就是愛,就是喜歡。

我讀過蘇曼殊的詩,事實上他并不真是和尚,是弄了個假度牒玩的,他有首詩:

禪心一任娥眉妒

佛說原來怨是親

雨笠煙蓑歸去也

與人無愛亦無憎

他用的就是這個詞。

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

大乘的神通不是什么眼睛看到鬼這一套,真大智慧是人神通,神而通之。

因為神通智慧而成就六通。我們都有眼睛耳朵和心智,為什么不能知道天上天下、過去未來一切事?

因為我們不通,阻礙了。

是被什么阻礙了?

是我們心理上的結使:貪瞋癡慢疑等等。

把這些壞的心態洗刷干凈,就打通了。

打通很容易的,并不難。

我們年輕讀書沒有人會問你念畢業沒有,而是問你讀通了沒有。

以前我們做文章,老師用紅筆批兩個字“不通”,就丟回來。

智慧沒有開嘛!拿支筆會寫,但是道理不對。

如果能有長輩贊你書讀通了,那就已經了不起了,這是通的道理。

你們不要迷信神通,我們本來是通的,因為沒有智慧所以就不通了。

解脫是道場,能背舍故。

我們常說學佛的目的,第一步是學到解脫,把煩惱痛苦的包袱解掉,就像是把衣服的紐扣解開脫掉,就舒服了。

人生背的包袱太多了,太平天國的石達開,最后兵敗逃入四川,上了峨眉山頂,說了句話留在日記里:人生到此解脫為難,只有放聲大哭。

這是時代英雄的心境,地位到了某個階段,做了領袖是很痛苦的,想放下,放不下,這個經驗你們是不能想象的。

前幾年有位做生意的商人,逢到生意不好的時候,我說你可以結束嗎?

他說結束不了,我說對。

他知道如果把店鋪關了,所有員工和家屬的生活就會有問題,想想只有扛下去了。

我說這就是大菩薩心經,你好好做下去。所以不要以為當頭子好,當頭子也很痛苦,解脫為難啊!

學佛的目的,第一步是求解脫,學道家的第一步是學《莊子》的逍遙,但是我看了許多學佛學道的,往往是既不解脫又不逍遙,人生本來已經有很多條繩子綁得你解脫不了,因為學佛又加上些繩子,真是越學越可憐。

所以解脫是道場,能背舍故。背是違背,背舍是指八種背舍,名詞就不解釋了。

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

要教化眾生很難啊!每個人根性不同,要懂一切方法,要懂得大菩薩的方便,才能教化眾生。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

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學大乘菩薩道只有犧牲自己,布施出去不要求回報。

愛語第一是要關懷別人,要跟人家講話,不是不講話。

第二是所講的話要別人聽得進。

利行是所作所為都是利于人家的,不是利于我的。

同事更難,為了要教化人家,即使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只好去做,慢慢把他哄上路,所以跟他同事,他喜歡做的事你陪著他做。

四攝法是菩薩的道場,由此才能包容眾生。

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

多求學、多聽、多研究就是多聞。有人聽經一耳進一耳出,自己覺得已經懂了,但是不能如聞行,聽到的道理,不能變成自己內在的心性行為。

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

一切修行是要降伏我們的妄想狂心,伏心就是《金剛經》的第一段,須菩提問佛要怎么樣降伏其心,就是降伏妄想心念、煩惱。

能降伏其心就是道場。把妄心分別心真降伏了,智慧就開發了,若一切佛法得正觀,不會得邪見。

三十七品是道場,舍有為法故。

佛學的重點就是三十七個菩提道品,是大小乘的基礎,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剛開始至少要把名字和數字記清楚: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我反復講過很多次了,次數都記不得是很嚴重的。

三十七菩提道品,基本是建立在四念處上,這是修行的第一步,一切禪定都從這里來,我們都講過了。

這三十七菩提道品,雖然是屬于有為法,但是佛法是講無為,講空,《金剛經》上佛說:“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你怎么空,怎么達到無為呢?

記得有句詩:“有為須極到無為”。意思是說,把有為法修到家了,自然達到無為法空的境界。

所以大家不要自認為是修大乘法,修空的,小善小事都不為,那就錯了。

四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

四諦是苦集滅道,是學佛的第一步。

世間皆苦,是苦諦;眾生以苦為樂,抓住痛苦當快樂,是集諦;要解決痛苦,滅盡苦、集就得道了,是滅諦和道諦。

人類,甚至說一切生命,有個共同的目的是離苦得樂,都想求得享受求得快樂,事實上三界眾生都是以苦為樂,把輕微的痛苦當成最高的享受,這就是所謂眾生的顛倒。

例如你去按摩很舒服,其實按摩是輕輕打你,打重了你就痛苦了。所以說世間一切皆苦,沒有錯,沒有說謊,懂得如此,才真正解脫得道,離開一切苦得究竟樂,這是佛法的真義。

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

如果抽出《維摩詰經》這一句話來考試,要吃苦頭了。

大家都會念《心經》,對不對?其中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同這句話一樣,包括了十二因緣。

你們十二因緣記得清楚嗎?如果連這些基礎的名詞次序都背不出,還覺得自己學問思想非常高,那才是莫名其妙。

恐怕有些居士不了解十二因緣,我再講出來: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這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管三世,前生、現在、來生。大家誰記得媽媽沒有生你之前在哪里?都記不得了。

現在把過去切開,一個人一念之間來投胎,生不知從哪里來,死了會去到哪里,有沒有把握?也不知道,統統是無明,就是莫名其妙,就是糊涂。

不要說生死哪里來去了,你們明天早上醒來的第一念會是什么,你有把握沒有?

絕對沒有把握!那個念頭怎么來怎么去都不知道,所以叫作無明,這是道理上的無明,什么都不知道,沒有光明,沒有智慧,一團黑暗。

一切眾生是怎么來投胎的?就是行,行就是動,念頭一動就來了。

這個動力的前面是無明,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樣動的。

如果明了就不是十二因緣,是得菩提了。

貪瞋癡慢疑,一切大煩惱、小煩惱、隨煩惱,統統是一念無明。

有念,生命這一念不知到何處來就是無明。

佛經說:“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

人發了脾氣,起瞋心,就有障礙了。

又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怨天怨地,憤世嫉俗,對任何人都不滿,對環境也不滿,種種埋怨都是瞋念。

有很多人學佛,佛經讀得很熟,佛學也講得很好,文章也寫得很好,樣樣都會,但是事情來了就不行了,結果是在那里自欺欺人。

貪瞋癡當中,瞋是最大的無明。小說《濟公傳》中寫到,濟顛和尚有天喝醉了,半夜里起來就大叫,“唉喲!不得了!無明發啰!”

把大家都吵醒了,眾和尚要追打他,他就跑,結果回頭一看,廟子失火燒光了。

原來他是要告訴大家,火要來了,又不好明講。

火就是瞋心,瞋心就是無明。

無明緣行,我們投胎的動力是行陰。你們打坐念佛為什么雜念妄想去不掉?現在應該知道了吧!我已經講明了嘛!

因為行陰沒有停止啊!它永遠都在動,沒有辦法,等于我們睡覺時血液循環沒有停止。

我們不能得定,不能專一,就因為行陰的力量大得很。

無明緣行,一念無明引起這一股念力,它動性不停。

行緣識,一有行動又引起中陰的意識,我們思想意識不能停,因為行陰動了,緣就是連鎖的關系,,。

中陰意識看到男女兩個有緣的,三緣和合入胎了。

識緣名相,一般人稱名相就是胎兒,因為四大就是相,變成了有形的肉體。名相緣六入,胎兒在母體中起變化,有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入,有了生命。

六入緣觸,觸是內外接觸起了知覺感覺的作用。

觸是身根來的,有了身體就有感受,譬如穿了衣服覺得冷或熱,是觸。

觸緣受,這兩個有什么不一樣?觸是講起作用,你兩手合攏來感覺到是觸,你手合攏覺得暖還是冷,到心里頭去了,身心兩個發生關系,那是受。

感與受不同,那能夠感的是觸,受是連到心里。

觸法有時不一定連到心里,也就是生理上叫觸,可以說是醫學上講神經的反應。

如果我們某一部分神經麻痹,神經反應我們感覺不到,但那沒有麻痹的神經還活著的,觸法還在,只是你心里可沒有受了,所以觸跟受是不同的,否則會覺得差不多。

因為受,好受的就愛,受的愛,愛得要死就要抓住。

愛緣取,我要這個茶杯、這個手表,要抓。

這世界上越抓緊就越會飛掉,求不得苦嘛!人生有八苦。

你越想求它,它越厲害,同物理一樣,向心力有多強,離心力就有多強。

天下事有時你不想抓它,它偏跑來了。

愛別離苦的背面就是怨憎會苦,你不要的它偏來,你不愿意見的人,一轉彎就碰見,跑到廁所里還碰見哩!喜歡看到的人偏偏寫信不回,是不是?人生就是這樣。

取緣有,因為抓住有,所以構成了偶然暫時屬于你的,這就是有。

其實沒有真的有,一定會散去的。

所謂“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爬高了一定要下來的。東西啊!錢啊!累積多了一定散掉用掉,很多錢也是替別人累積,兒女也是別人啊!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只要有生命,總有一天會死亡的,所以有是抓不住的。

有緣生,生緣老死。

死了呢?一念無明,無明緣行,又來投胎了,這叫十二因緣,是圓圈。

所以要想修行得道,就要斷無明,也就是要斷見思二惑,斷惑就證真,證到真如就得道了。

所以基本上無明一念空掉就得道了,以小乘來講就得阿羅漢了。

大乘的菩薩還要進一步做到《心經》說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你以為切斷就得道了嗎?

錯了,那是小乘偶然的,等于“抽刀斷水水更流”,是假的空。大乘菩薩畢竟空,不需要斷去無明。所以斷惑證真是小乘法門,大乘菩薩沒有講斷,非斷非常。無明沒有斷,而是轉無明而成真如,轉識成智。因為無明本身是空的,它不停留的,用不著斷它。

所以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所謂盡就是斷,不需要斷就空了。

《心經》這一帶一路悟到底,“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就是菩薩境界。

維摩居士這里也講:“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你這才會曉得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一念無明怎么樣緣起而來?它自性本空,不要你去空它的,本來不存在。

所以“緣起是道場”,十二因緣同無明,乃至最后老死皆無盡,不需要你去斷它,是它來空你。

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

小乘的修法是要斷一切煩惱,斷惑證真。

維摩居士說煩惱本身就是道場,因為煩惱本空嘛!煩惱是心態的相狀,你不被現象所束住,那個心態是本來清凈,本來是實相,你知道真實。

所以“煩惱即菩提”這句話,也在《維摩詰經》里。

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

他說,不用離開一切眾生,眾生主要指人類社會。

你要跳出紅塵,離開這個社會,你想躲到哪里去?

你說自己什么都不要了,只有青山綠水,自以為很解脫,但是都被這些顏色困住了,是更紅的紅塵。眾生世界本身就是道場,用不著逃避。

如果沒有眾生,也不需要成佛了。

既然沒有眾生,自然不需要度眾生了,何必成什么佛呢?有人感嘆這個世界太亂,我說就因為世界亂你才有事可做,世界不亂你還有屁用?

因為有眾生所以才要成佛度眾生嘛!沒有眾生你成佛干什么?沒有對象了嘛!

一切法是道場,如諸法空故。

一切法包括了魔法、外道法。如果魔法、外道法不在一切法之內,邏輯上這一切法就不能叫一切了。

善法、惡法、有為法、無為法……無法而不在內,才叫一切法,而一切法皆是道場,因為一切法自性本空。

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

學宗教的人都很迷信的,講有魔啊!有鬼啊!什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說得像真的一樣。實際上魔在哪里?

魔都在你心中,是自己搗鬼。

所以說起心動念就叫做天魔,如你硬壓下念頭,不起心動念就是陰魔。

或起不起,有時有念有時又好像無念,就是煩惱魔。

什么是或起不起?

就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有個文人,有天聽見雨打芭蕉,心緒凄迷,就在花園的芭蕉葉上寫了一個句子:

是誰多事種芭蕉?早也瀟瀟,晚也瀟瀟。

有位小姐看到了,就接著寫:

是君心緒太無聊,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其實,人生境界不管出家的在家的,都是種了芭蕉,又怨芭蕉,所以一切都是自造的。

《西游記》中描寫孫悟空頭上被觀世音戴了個金箍,最怕唐僧念緊箍咒,一念咒孫悟空就頭痛,只好聽話了。最后到了西天,唐僧也取了經了,孫悟空一想,頭上的金箍還沒取下,就跑去找如來佛,請佛幫他取下來。

佛就笑了,問他:“猴子,是誰給你戴上這個金箍啊?”

孫悟空答:“是觀世音啊!”

佛要他摸摸自己的頭上是否有個金箍,孫悟空一摸,真的,本來就沒有戴上。

這就是“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孫悟空因此大悟,猴子就成佛了。

人生這個頭痛的圈圈都是自己戴的,每個人沒事還要想個辦法,找個圈圈戴到頭上,戴上之后,頭痛極了,好煩惱啊!然后想盡辦法把這圈圈脫掉,還告訴人自己本事多大,能脫下這個圈圈。

脫掉了不到三天,頭不痛了,人就不舒服了,又來一個圈圈把頭套上去。

講回到降魔,哪里是魔?你以為打坐看到可怕的鬼是魔嗎?那些魔都不可怕,就算那個魔要吃你,你給它吃下肚,兩手一摳,不就摳了個窟窿出來了嗎?

孫悟空最是用這個辦法的,被吃下去,一捅就出來了。

被鬼弄死了也好嘛!死了找他變鬼跟他打一架。

這沒什么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自己心中之魔,煩惱魔。

唉!種了芭蕉,又怨芭蕉。這個很難辦。

所以維摩居士說“降魔是道場”,什么是真降魔?就是不動念,“不傾動故”。你不去種芭蕉,當然就不怨芭蕉了嘛!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

跳出三界,你去哪一界啊?是第四界、第五界,還是第六界?

智不住三界,悲不入涅盤。已經跳出來的人自由自在,來去自由。

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懼。

諸佛菩薩說法如獅子之吼,獅子為百獸之王,獅子一吼,百獸都為之頭痛腦裂,所以常比喻諸佛菩薩的說法是獅子之吼,就是這個道理。

也就是說,諸佛菩薩說法說真理講正道都沒有恐懼。

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

佛有十力,四無畏,十八種不共法,都是道場,這些名詞前面已經講過了。

三明是道場,無余礙故。

成佛得道三明六通,六通前面講過了,三明是漏盡明、天眼明、宿命明。

明比通還厲害,通不過是打通了,像陰溝一樣通了;明像太陽出來,無所不照。三明是道場,沒有殘余的障礙。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

這就統統告訴了我們,什么叫真正的學佛。

道場不在山上也不在廟子,就在你心中。講了那么多,你隨便從哪一點悟道都真是道場了。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根本大徹大悟就是道場,到了這個境界,一切大智慧成就,成佛了。

維摩居士對光嚴童子一路棒子打下來,都打光了,掃光了一切。

他接著說:“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于佛法矣。”

他說,你應該悟到這些道理,懂了“如是”,也就是懂了前面所講的,一切學佛的人一定都懂了這個道理,應該依六波羅蜜教化一切眾生。

菩薩在世間所有作為,“舉足下足”,就是提得起放得下,像腳走路一樣,統統都是道場。

你哪里去找個清凈道場?菩薩道在世間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于佛法矣。”

佛法就在這里,哪里有道場?一念清凈,當下就是道場,你又何必“種了芭蕉,又怨芭蕉”?

維摩居士給光嚴童子說法,這位菩薩名光嚴,智慧光明的莊嚴,這一段法都是說智慧莊嚴。

“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維摩居士講完時,在場同時聽法的五百天人,都大徹大悟了,都懂了。所以光嚴童子也表示,自己沒有資格代表佛。

《維摩詰經》到這里,由十大小乘阿羅漢弟子開始,一直到大菩薩彌勒菩薩、光嚴童子都不敢當代表。

不是不敢去,如果你認為他們是不敢去見維摩居士,那同我們世間人一樣,何必學佛呢?

這一班人也太不偉大了。其實他們是不敢做佛的代表,可是求善知識問法是很愿意的,就是愿意當學生。

所以最后只有文殊菩薩去了。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一切佛都是他教出來的,只有靠他的智慧帶領大家一起去,這是《維摩詰經》的故事。

我們知道,《維摩詰經》這一品,講的是大乘菩薩境界,重點在每一位大乘菩薩的見地。

第一位彌勒菩薩所代表的見地是,如何是菩提,也就是如何是得道,大徹大悟,悟的是什么東西。

第二位光嚴童子所代表的見地是,如何是道場。道場是修道的地方,佛教中的顯教和密教將修道的地方都稱為道場,例如廟子、佛殿、佛堂等。

有稱庵或堂的,過去習慣將比丘尼所住的地方稱庵,在家女居士修行的地方稱堂。

稱寺的,就是叢林、大禪林。

稱廟的,普通把庵、堂、寺都稱為廟,但是近世大陸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很少稱廟的,廟代表了一切神廟。

道士們所住的地方不叫寺也不叫廟,而叫觀,讀音如灌。

這些都算是道場。佛堂是道場,大殿是道場,佛的塔廟是道場。

有時候在家人請法師們來念經或是放焰口,臨時搭個棚子,掛個佛像,那個地方就叫道場。

中國佛教的習慣,在念經做法事的地方,就叫作道場。今日的閩南語、廣東話大概還有的,說某某法師做道場去了。

中國的民俗觀念上,一個念經、修行、打坐的地方都叫道場,這是宗教形式上的觀念。

《維摩詰經》卻告訴我們,大乘佛法真正的道場在心,不在外形,不著相的。

他還講得客氣:“緣起是道場,無明是道場”。換句不客氣的話,廁所,天堂,不垢不凈。

只要心一念清凈了,當下就是道場,就是修道的場所。

順便告訴你們一個故事,現在東方的文化,尤其是禪、佛學,流通到外國,尤其美國,已經很久了。

當時在美國有一位中國的老教授,他沒有學過禪。

在美國當教授也很可憐,隨時要有新的東西補充,如果三五年沒有新的著作、新的報告發表,就落伍了。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