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477章 妙哉奇也(6)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7章 妙哉奇也(6)

第477章 妙哉奇也(6)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0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真相大白后,妙莊王氣得七竅生煙,因此又想起當初三皇姑妙音罵蘇宰相"磕一個頭放兩個屁,行善不如作惡多"的話,真是后悔莫及,立即下令將蘇宰相推出午門斬首。并沒收其全部家財,同時宣布上屆皇榜無效。

且不說妙莊王嚴懲奸臣之事,也不說上屆皇榜所錄之人員被罷免的詳情,卻說那五百秀才死后冤魂不散,化成五百飛蟲,一齊飛進宮中向妙莊王討還血債。

因為是文人所變之蟲,所以稱之為"文蟲"。后來有人在"文"字旁加了一個"蟲"字,寫作"蚊蟲"。

有趣的是直至清朝初四年,仍然發生過官府小姐撰寫《蚊吟》詩時,引用了"紅羅帳內一書生,卿卿我我至天明。細皮嫩肉任君采,何必枕邊說私情"等句,而被其父趕出家門的冤案。此事雖屬題外話,卻也說明后人同樣知道蚊蟲系文人所變之蟲的事兒。

有人說鬧了半天,原來是蚊蟲,"秀才造反三年",何必如此大驚小怪,到了夜晚燒一把稻草,點一堆蚊煙或做一床帳子,也就沒事了。就是不理睬它們,也不過如此而已,反正是既謀不了財,也害不了命。

列位有所不知,當年的五百蚊蟲與后來的那些蚊蟲完全不是一碼子事。與其說它們是一些吸血叮人的小蟲,不如說是一批尋仇贖命的冤鬼。

別說是蚊煙熏不走,蚊帳擋不住,就是關起門窗來,它們仍然能破門而入,穿窗而過啊!更厲害的是,因為它們的目的并非僅在于吸血,而是要妙莊王償命,所以在吸血之后,又特意將一些毒物排泄在妙莊王體內,數月后,必然全身腐爛而死。

妙莊王一聽這話,便"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真人救寡人一命,寡人若能起死回生,一定造寺廟做齋醮超度亡靈,建廟塑菩薩重換金身。"

瘋道人說:"并非山人不愿救萬歲之命。有道是,藥方易開,藥引難求啊!只怕是貧道開出方子,萬歲爺你求不到藥引子啊!"

"寡人乃一家之主,一國之君,別說真人要兩味藥引子,就是要龍肝鳳膽,也只需一句話便能辦到。真人只管開方無妨!"

瘋道人道:"如此說來,萬歲爺聽好了:"一不要龍肝,二不要風膽,只要親生骨肉的手和眼!"

妙莊王大惑不解地看向瘋道人,"手眼莫不是要砍我女兒雙手,挖我女兒雙眼不成"

瘋道人:"正是!"

"這......"妙莊王聽說定要砍下至親骨肉的雙手,挖下親骨肉的雙眼做藥引方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忍不住喊了一聲:"這個......"便低頭不語了。

對他來說,所謂至親骨肉眼下只有兩個——大女兒妙清、二女兒妙緣。年齡愈大愛子之心愈重,此乃人之常情。

結發之妻寶德娘娘仙逝之后,妙莊王便將自己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女兒們身上了,簡直視女兒為心肝;女兒們對他也更加孝敬。

妙莊王打心里想:無論如何也不能干這種割肉補瘡,損子利己的事兒啊!更何況自己已是半截入土的人了,哪能為了自己讓年紀輕輕的女兒變成手不能拿的殘廢,眼不能看的盲人呢虎毒不食子,牛老還舔兒,何況有七情六欲的人呢

妙莊王思前想后,還是不愿忍痛割愛,他寧可自己這把老骨頭入土,也不肯讓兩個年輕孝順的女兒缺手少眼。

瘋道人見妙莊王喊了一聲"這......"之后便沉默了,他忽而坐下,忽而立起,忽而來回踱步,忽而呆呆站立,卻只有行動沒有語言,便忍不住問道:"萬歲爺怎么成啞巴啦貧道說你辦不到,你卻硬要逼山人枉費口舌。"

妙莊王道:"不,別說是雙手雙眼,就是再加那么多,也會有人含笑敬上的,只是孤王不愿辦罷了!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豈能不丈夫,何必去殘害她們呢"

瘋道人:"不,萬歲爺,凡夫俗子都是為自己的,連你也不例外。你求兒是為了繼承王位,殺女是為了帝門家風,火燒雀庵是為了發泄積憤。"

妙莊王:"難道寡人不忍殘害自己的女兒而保全自己也是為己的么"

瘋道人:"不錯,這比你殺害三皇姑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你為了父女之私情竟拋開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而不顧!你死之后,文臣武將,各路諸侯勢必為爭權奪利而鬧得天下大亂,而首當其沖的正是你的女兒、女婿。你為了做一個有情的豪杰,不毒的丈夫,竟不顧百姓、女兒和女婿們的死活,這難道說不是為己么!"

妙莊王反問道:"凡夫俗子總有一死,王死后臣爭權罪亦在王,那么請教這天下大亂何以避免如果無法避免,則為王者始終是自私為己了。"

瘋道人說:"孤王當年選你為妙莊王,不是避免了天下大亂么你何苦要代代相傳呢"

瘋道人說完,一把扯去偽裝,露出童顏白發。妙莊王一看,正是當年進山修道的先王,連忙跪下向先王請教萬全之策。瘋道人說:"萬全之策倒有,只怕你不肯照辦。"

原來,這萬全之策的前提首先是要妙莊王甘心情愿地放棄皇位,其次要他拋棄父女之愛、君臣之義。

妙莊王愣了好半天,怎么也答不上來。他疑心這位"瘋道人"這會兒真犯了瘋癲,如若不然,怎么說起話來顛倒錯亂,前言不搭后語呢

瘋道人像是猜透了妙莊王的心思,沒等他開口便一針見血地說:"別以為貧道在說瘋話,有道是,千金難買回頭望。還是回頭看看你自己吧,三十年前,你如同一柄利劍,所向披靡,攻無不克,無堅不摧,初登皇位時,你像一塊有角有棱的巨石,借著那陡峭的山勢,滾滾而下,能沖決一切阻力,掃平一切障礙,順者昌,逆者亡。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過去了,如今你鋒已鈍,劍已銹,棱已圓,角已殘,恰似那巨石滾進了山谷,寶劍埋進了黃土,山間猛虎入樊籠,金角老龍困沙灘。猛虎入樊籠與病貓無異,老龍困沙灘欲待西江云雨也難。好漢不提當年勇,依山人之見,還是急流勇退為妙,如不急流勇退,勢必做出許多糊涂事來。若移權于女兒女婿,則更是禍國殃民。"

妙莊王聽到這里,又是一驚,心里說:治國安邦靠的是文韜武略,并不在乎是子婿還是外人啊!瘋道人并不管妙莊王想些什么,只顧一個勁地往下說。

可說出來的話卻句句能打動妙莊王的心:"文韜武略雖為治國安邦所必需,而愛民者是治國之本,女兒女婿看似孝敬,又有幾個肯為國捐軀,為民舍命你若不相信,可當面試其孝心,若有一個肯獻手眼以救國父性命,便稱得是真正的孝心。"

如果說,妙莊王年輕時最大安慰是自己不曾誤國誤民的話,那么,他終生引以驕傲的則是女兒對自己的一片孝心。

他覺得不用說要她們獻出手眼,就是讓她們投河、跳巖,她們也絕不會說半個不字,三女兒死不叫屈便是例證。

相關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