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167章 聰明反自誤(4)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7章 聰明反自誤(4)

第167章 聰明反自誤(4)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法如仍然是那么的謙虛:“長老教導我們要勤力禪慧修習嘛。”

華清長老捋了捋長髯,拖長了聲調:“但是……”

法如的心一陣的緊抽:“但是什么呢”

華清長老一言中的:“但你的偈語尚未從佛慧的本性上洞悉禪慧之機。”

法如頭腦轟鳴,耳畔嗚嗚作響,冷汗又驀然涌出:“弟子愚迷,謹望長老開示。”

華清長老正色地:“慢慢地把迷惑拂拭,以達到原來所期望的領悟,你這種修煉的方法,只不過是因襲前人的‘漸悟’,毫無創新之意,只到達一個小山峰,卻還未達到禪慧至高無上的巔峰。加上,你寫好偈語后曾先后到過我室外十多次,是嗎”

法如的臉頰紅了起來:“是。”

華清長老略帶責問:“你既然已寫出了偈語,訴出了心聲,為什么不敢馬上呈與老衲呢”

法如惶恐地:“我恐此偈寫得有失,就……”

“就留有進退,以備左右回旋,是嗎”華清長老的雙目似箭般射著他。

法如的目光與華清長老的目光相碰,又惶然地閃開了,囁嚅著:“是……是……”

華清長老直言點穿:“這表明你心性未明,并無自信,又不敢直言感覺,直表本心。這種取巧試探的做法,實際上是患得患失、優柔寡斷,未明心性,離達至禪慧中四大皆空的忘我臻境尚有遙遠之路哩。”

“我……”法如的臉頰一陣紅一陣青,兩只耳朵嗡嗡作響。

華清長老嚴肅地:“我問你,你對六波羅蜜中的‘戒’、‘慧’、‘定’有何見解”

法如莊嚴地回答:“諸惡莫作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凈其意名為‘定’。”

華清長老探詢地問:“倘若以后由你執掌慧門,你會怎么做”

法如一本正經地:“倘若由我執掌,定然要肅整山門,嚴守寺規,要眾僧人清晨念佛,夜晚修禪,論經說法,勤修苦練。在禪定中尋找開悟的契機,由外進內,由淺入深,讓慧門成為天下第一名門。”

華清長老追問:“你說該如何作禪慧修習呢”

法如依循愣伽師傳統禪學作答:“就是要明解趣人禪境方便。遠離憒鬧,住閑靜處;調身調息。跏趺宴默,舌拄上腭,心住一境,這種禪定是啟發智慧的必由之路。”

華清長老坦言指出:“你如今修禪,是只到門外,未入門內。至高無上的佛慧之道,必須得當下認識自己的本心,看到自己的本性。在任何時候,于每一個念頭中都能認識到這一點。萬種法則是相通無阻無礙的,一樣真了,則樣樣都真。萬種境界,都相同如一。相同如一的本質,就是真實的。如果有這樣的認識,那就是至高無上的佛慧道本性。”

法如以顫抖的聲音問:“祈盼長老點化,如何才能進入門內來呢”

華清長老看了看法如,嘆了一口氣:“唉!從你這四句偈來看,你還沒有真正認識到佛慧性。這樣說吧,你只是到了禪慧的門口,還未真正進門,沒有窺見大道的堂奧。一般的修行人,如果照你的這首偈子去做,便不會墮落。但若以這樣的見解,想求得徹底的覺悟,是不可能的。好啦!你去給我泡杯茶,我再啟發啟發你。”

法如洗杯,泡茶,斟水,呈給長老。

華清長老接過杯茶,馬上呷了一口,說:“我太心急了,茶還沒有泡出味啊!”

法如知道長老不僅僅是在說茶。

華清長老慢條斯理、一字一句說道:“至高無上的佛慧之道,必須當下認識到本心,徹見自性。對于佛法的見解,必須是不做作,不思慮,沒一絲一毫的強求,自然而然從自性中流露出來。你要明白,自己的本性不生不滅。在任何時候,在每個念頭里,都要保持這種認識和體驗。要知道,世界上萬事萬物的本性原來是相通無礙的,它們的絕對本性只有一個,一通百通,一真皆真。以這種認識來看待萬物,才能離開它的表相,看到它真實的本質。”

華清長老重新端起那杯茶,一口氣喝完了杯中的茶。

法如剛想去添水,華清長老擺擺手,把玩著空杯說:“所謂的佛性,所謂的大徹大悟,只不過是人沒有煩惱、沒有妄念的本心。這心,就像這茶杯,佛陀、皇帝用它吃茶,它決不因此而生起一念歡喜之心;蟲鳥、貓狗用它喝水,它也不會因此而憤怒不滿。金銀寶石裝滿,它也不會貪愛;用它來裝污水,它也不會厭惡。像這樣,本心不為萬物所動,又不為萬物所役使,反而役使萬物,萬物就像具備在我心中一樣。如此才是大自由、真解脫。”

華清長老輕輕放下茶杯,閉目不語了。

法如輕輕拿起那只杯子,仔細觀看。

華清長老并未睜眼,輕輕說道:“自己的本心是看不見的,要去體驗。體會這心,即可打開你本來就具有的佛慧性之門。”

良久,華清長老這才睜開眼,見法如還呆呆立在那里。

華清長老嘆了口氣,道:“世間是學佛慧易,參禪慧難;參禪慧易,見性難呀!須知,修禪慧的至高境界靠的是自己的悟性,而并非可以靠人作點化。這樣吧,你回去照我說的這樣,再下一些功夫,好好體驗體驗,一兩天內重寫一首偈語,如果你新作的偈語能夠真正認識佛慧的本性,我就將衣缽傳授給你。”

“唔。”法如點頭應諾時,已是傷繃五內,骨架將散,眼眶里淚光瑩瑩。

法如咬緊牙關,好不容易才支撐起雙腳,當走出華清長老室后,雙腳已無法繼續再支持了,只好用手扶著南廊的墻壁,一步一步地艱難挪著,朝自己的僧房走回去。

華清長老站在方丈室的門檻望去,心如刀絞,唯有長嘆一聲,百般無奈地搖擺著腦袋。

不知走了多久,法如也不知道是怎樣回到自己僧房的。

法如精神恍惚地回到僧房內,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

這一晚,法如的心頭滴血,思潮亂涌,躺在床上的竹席,猶如躺在燒紅的鐵板之上。

“那偈語不行,那就再作一首出來吧。橫豎有一兩天的時間。”一連二天,法如絞盡腦汁,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人也消瘦了許多,但他無法將新的偈語想出來。

這并不奇怪,皆因南廊上所作的偈語已是他心跡的升華與悟性至高的表達了。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