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166章 聰明反自誤(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6章 聰明反自誤(3)

第166章 聰明反自誤(3)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眾僧人也隨著華清長老的話音,跟著吟誦起來。

隨后,華清長老指著墻壁上的那首偈語說:“你們聽著,從今天起,大家要把這首偈語牢記在心里,時時念誦。只要你們照這首偈語去修行,一定會獲得大利益。”

惠明問道:“長老,這偈語是誰寫的?竟然有這么大的功用!”

華清長老說:“誰寫的,我自然知道。弟子們也能從偈語的意境中體會到誰有這樣的修行境界。好啦,現在你去準備香案,讓我們禮敬這首偈。”

僧眾越集越多。惠明和法如抬來香案,擺到南廊正中。

華清長老點燃一支香,帶頭朝墻上的詩偈拜了下去。

眾僧見長老都如此恭敬虔誠,怎不崇拜有加?所有人都恭恭敬敬跪了下去。

于是,如同天籟一般動聽的梵唱贊誦起來……

禮拜結束后,惠明、影隱等十幾個中年禪僧,結伴向法如的房間走去。

途中,影隱忽然問道:“惠明師兄,那偈語真的是二師兄寫的嗎?”

惠明道:“那當然!試問,除了二師兄,全寺僧眾誰還能有這么高的境界?”

影隱似乎心有不甘,吸了一口涼氣說:“惠明師兄,您的修學成就并不差,為什么不也作一首偈子?我若是有你的本事,我就……”

惠明停住腳步,嚴肅地對他說:“影隱,你大概是每天接待燒香進供的人,被世俗的名利熏染了心性。佛門是清凈地,第一應當看破的,便是名與利!”

影隱合十,后退了半步。

惠明邊走邊說:“再說,你別把佛門偈子類同于世人所寫的詩詞,不能單從字面上去理解。偈子所表達的,是修證者的境界、明心見性的次第。你今后還是照二師兄的偈子好好修行吧。”

惠明無限崇敬地說:“連長老他老人家都禮拜法如二師兄的偈子,說明他真切領悟了佛慧大意,的確是真知灼見。”惠明高興地跳了起來:“哇,這就是說,二師兄就要成為宗師啦!”

影隱瞪了惠明一眼,不甘心低語:“長老并未當場表態,說明事情還有變數……”

眾人未聽清,所以無人理他。

一個禪僧說:“長老說的是讓呈偈,不知法如二師兄為何將偈子寫在了墻上?”

影隱“亨”了一聲,道:“這樣就公開了,逼著長老不得不表態。”

惠明大喝一聲,道:“影隱,你放屁!你是狗眼看人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影隱還想再說,此時,他們已到達法如的僧房前了。

惠明伸手敲門。

法如拉開門,把眾僧迎進室內。

惠明說:“恭喜二師兄。二師兄成了宗師,要首先度我呀!”

法如將惠明扶起,神情激動地說:“諸位師弟,佛道無上,慧海無邊,我們共同修學吧!”

正當他們在相互恭維,其樂融融之時,只見小沙彌推門跑了進來,邊跑邊嚷:“二師兄,快去,長老傳話,叫你到長老室去。”

法如一愣:“長老找我會有什么事呢?”

惠明說:“這個時候,還能有其他事?自然是大喜事啦!”

天曉得為什么,此時的法如,心里卻莫名其妙地忐忑起來。他并不是一個懵人,反而覺得今天華清長老對這偈如此快就表態,舉動又過于隆重,有悖常理。他眼前似乎彌漫著層層的迷霧。

法如神色不寧地走著,那顆心似有十五個吊桶在七上八落,穿過南廊時,涔涔冷汗,從額角直瀉眼瞼,再流落下巴。

他來到華清長老的室前,用袍袖使勁地抹去臉頰上的汗水。

剛推開華清長老室的門,那雙本已顫巍巍的腳再也支持不住,仆地往前倒下,他順勢趴在地面,施禮道:“長老有禮。”

夜已深,四周靜悄悄。

華清長老坐在蒲團上,早已聽到極其輕微的腳步聲在自己的室前戛然而止,如今見到進房來的法如臉上憋得通紅,袍袖又濕了一大片,知是剛剛抹過大汗,不禁在心底暗嘆,良久,才開腔道:“法如,你起來吧。”

要是往常,法如定然會馬上站立起來,眉飛色舞地侃侃而談,但這一回,他深知事關重大,加上雙腳還在發軟,故此,仍匍匐于地面,內心的激動使他的身軀在微微地顫栗:“弟子聆聽師訓,理應跪于地面。”

華清長老沒有馬上啟齒,只是望著匐伏在地面的這個弟子,此時此刻,確實是于心不忍呀!

華清長老知道法如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以為今晚招他獨自到來私囑,是將衣缽傳授與他。

說實話,華清長老是深知法如對于宗師無比的信奉崇敬,傾畢生之精力,參悟修禪,勤學苦練,平日,對長老,又是尊敬有加。

從個人感情上,華清長老極其不愿意將這個謎底揭穿,這會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但是,華清長老更加明白,要獨具慧眼,挑選英才,紹隆祖業,這事關禪慧的千秋大業,并非私人感情可以替代的。

華清長老小聲道:“你還是起來談吧。”

法如雙手支撐著地面,顫巍巍地站了起來,垂手而立。

華清長老示意法如在他的左邊坐了下來,緩聲地問:“法如,南廊墻壁上的那首偈語是你作的吧”

“這……這……”法如不置可否,謙謹地回答道:“弟子愚鈍,弟子之所以作此偈,并不敢以此妄求宗師之位,只是想得到長老的指點,看看弟子是不是有一些智慧,懂得了佛慧的大意沒有……請長老欽加點化。”

華清長老手捋白髯:“你這偈語文采飛揚,比喻貼切。如果是前往京城應試,定可才壓千人,昂首挺胸進入前三甲,即使是在金鑾殿對著圣上面試,也是無懈可擊。”

法如聽到華清長老的夸贊,心中高懸的大石驀地放了下來,代之一陣驚喜:“多謝長老的褒獎。”

華清長老繼續說:“這偈語的內涵頗深,一滴水珠可見陽光,這偈語反映出你對禪慧的領悟已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境界。”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