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168章 開悟得道(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8章 開悟得道(1)

第168章 開悟得道(1)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這天早上,東禪寺后院碓房,張少飛正在專心篩著舂好的米。忽然,門外傳來清雅的童音:

身為禪慧樹,心如明月鏡。

時時勤照看,禪慧定生輝。

張少飛停下手中的活,聽著,聽著,身不由己走了出來。

啊,這清雅的童音,原來發自那個時常跟隨在法如身旁的小沙彌之口。

張少飛趨步上前,說:“小長老,你剛才誦讀的這首偈語,雖然做得很好,但是,還沒有真正見到佛慧性。”

小沙彌不屑地說:“你一個干粗活的,知道什么!這首偈語,是法如上座寫的,能不好?若是沒有見到佛慧性,怎么連長老都帶頭禮拜呢?你個狗屁不懂的下人,難道比二師兄還要高明不成?”

小沙彌說完,氣鼓鼓瞪著張少飛。

張少飛不與小沙彌一般見識,道歉道:“對不起,小長老,我不知道偈語是二師兄做的。可是,長老為什么要禮拜這首偈子呢?”

小沙彌頗為驕傲地說:“說你狗屁不懂,還是對你太客氣了!你連長老要傳衣缽的事都不知道,能懂什么!”

張少飛似乎有些吃驚,追問道:“長老真的要傳授衣缽?”

小沙彌一揚頭:“那當然!”接著,他把華清長老那晚所說的話,重復說了一遍給張少飛聽——凡是我們東禪寺的人,無論他已經出家為僧,還是尚未剃度的雜工俗人;也不論他如今在寺中的地位多么高,還是十分的低微;可以把自己修行多年領悟的心境,用禪的偈句寫出來。如果誰的偈語最能說出佛慧的本性,最符合禪慧的精義,所至境界最高,本長老就把禪慧法秘訣傳給他,這衣缽圣物也傳授給他。也就是說,以后,那個人將是宗師。

小沙彌把華清長老的原話說了一遍后,不無得意地看了一下張少飛,雙手插腰,樣子很是神氣地又說,“這首偈語,就是二師兄作的。他還是受我的啟發,才寫到南墻上的。”

張少飛向小沙彌合十行禮,說:“小長老,二師兄那偈語寫在什么地方?請你帶我去好不好?我也要去禮拜二師兄的偈子。”

小沙彌一撇嘴:“我才不帶你這個下人去呢,要去你自己去。”

張少飛懇求說:“小長老,我到寺里差不多八個月啦,一直在后院干活,沒怎么到過前邊,不認識路。煩請你領我過去吧。”說完,張少飛又行了一禮。

小沙彌見張少飛很誠懇,便說:“碰到你這個什么都不懂的下人,算我倒霉。走吧,我帶你去。”

張少飛跟在小沙彌后面,向東禪寺南廊走去。

南廊下,法如題偈的地方,依舊擺著香案,圍著不少僧俗,有的在此上香禮拜;有的對著墻壁上的偈語在指指劃劃,點評著。不過,大多數都是溢美之辭。

張少飛與小沙彌擠上前去,在人叢里聽著眾僧俗對墻壁上的偈語評價。

人群里有一位高瘦的人,穿著顏色鮮艷的官服,格外顯眼,與清一色的穿瓦灰色的和尚在一起,如同鶴立雞群一樣,默默念著墻上的偈子。

一位香客叫道:“哎呀,這不是王別駕嗎?您是俺們江州百姓的父母官,也來進香啊?”

在江州,除了刺史大人,就數他王別駕居士大了。他說:“我聽說,法如將以此偈得到華清長老衣缽。我雖然是朝廷命官,位鎮江山,但仍是佛門弟子,能不來恭賀?”

張少飛來到香案前,整整衣冠,虔誠地跪地三拜。起來后,又向王別駕行了一個禮,然后指著偈語旁邊的空白粉壁,說,“張大人,在下心中也有一偈,勞煩您替我寫在墻上好嗎?”

王別駕打量著張少飛,見他粗布黑衣,頭發蓬垢,乃屬寺里粗鄙的下人,以為他想偷懶,沒好氣地:“你自己有手有腳,大可以自己執筆來寫。寫幾個字這點兒小事,為什么還要麻煩別人呢”

張少飛無奈地:“我是迫不得已的呀!”

王別駕:“此言何解”

張少飛雙手一攤,坦言地說:“我沒進過學堂,不識字。”

這天早上,東禪寺后院碓房,張少飛正在專心篩著舂好的米。忽然,門外傳來清雅的童音:

身為禪慧樹,心如明月鏡。

時時勤照看,禪慧定生輝。

張少飛停下手中的活,聽著,聽著,身不由己走了出來。

啊,這清雅的童音,原來發自那個時常跟隨在法如身旁的小沙彌之口。

張少飛趨步上前,說:“小長老,你剛才誦讀的這首偈語,雖然作得很好,但是,還沒有真正見到佛慧性。”

小沙彌不屑地說:“你一個干粗活的,知道什么!這首偈語,是法如上座寫的,能不好?若是沒有見到佛慧性,怎么連長老都帶頭禮拜呢?你個狗屁不懂的下人,難道比二師兄還要高明不成?”

小沙彌說完,氣鼓鼓瞪著張少飛。

張少飛不與小沙彌一般見識,道歉道:“對不起,小長老,我不知道偈語是二師兄作的。可是,長老為什么要禮拜這首偈子呢?”

小沙彌頗為驕傲地說:“說你狗屁不懂,還是對你太客氣了!你連長老要傳衣缽的事都不知道,能懂什么!”

張少飛似乎有些吃驚,追問道:“長老真的要傳授衣缽?”

小沙彌一揚頭:“那當然!”接著,他把華清長老那晚所說的話,重復說了一遍給張少飛聽——凡是我們東禪寺的人,無論他已經出家為僧,還是尚未剃度的雜工俗人;也不論他如今在寺中的地位多么高,還是十分的低微;可以把自己修行多年領悟的心境,用禪的偈句寫出來。如果誰的偈語最能說出佛慧的本性,最符合禪慧的精義,所至境界最高,本長老就把禪慧法秘訣傳給他,這衣缽圣物也傳授給他。也就是說,以后,那個人將是宗師。

小沙彌把華清長老的原話說了一遍后,不無得意地看了一下張少飛,雙手插腰,樣子很是神氣地又說,“這首偈語,就是二師兄作的。他還是受我的啟發,才寫到南墻上的。”

張少飛向小沙彌合十行禮,說:“小長老,二師兄那偈語寫在什么地方?請你帶我去好不好?我也要去禮拜禮拜二師兄的偈子。”

小沙彌一撇嘴:“我才不帶你這個下人去呢,要去你自己去。”

張少飛懇求說:“小長老,我到寺里差不多八個月啦,一直在后院干活,沒怎么到過前邊,不認識路。煩請你領我過去吧。”說完,張少飛又行了一禮。

小沙彌見張少飛很誠懇,便說:“碰到你這個什么都不懂的下人,算我倒霉。走吧,我帶你去。”

張少飛跟在小沙彌后面,向東禪寺南廊走去。

南廊下,法如題偈的地方,依舊擺著香案,圍著不少僧俗,有的在此上香禮拜;有的對著墻壁上的偈語在指指劃劃,點評著。不過,大多數都是溢美之辭。

張少飛與小沙彌擠上前去,在人叢里聽著眾僧俗對墻壁上的偈語評價。

人群里有一位高瘦的人,穿著顏色鮮艷的官服,格外顯眼,與清一色的穿瓦灰色的和尚在一起,如同鶴立雞群一樣,默默念著墻上的偈子。

一位香客叫道:“哎呀,這不是王別駕嗎?您是俺們江州百姓的父母官,也來進香啊?”

在江州,除了刺史大人,就數他王別駕居士大了。他說:“我聽說,法如將以此偈得到華清長老衣缽。我雖然是朝廷命官,位鎮江山,但仍是佛門弟子,能不來恭賀?”

張少飛來到香案前,一把蒼老的聲音如此這般地在耳邊響起……

他忙整整衣冠,虔誠地跪地三拜。起來后,又向王別駕行了一個禮,然后指著偈語旁邊的空白粉壁,說,“張大人,在下心中也有一偈,勞煩您替我寫在墻上好嗎?”

王別駕打量著張少飛,見他粗布黑衣,頭發蓬垢,乃屬寺里粗鄙的下人,以為他想偷懶,沒好氣地:“你自己有手有腳,大可以自己執筆來寫。寫幾個字這點兒小事,為什么還要麻煩別人呢”

張少飛無奈地:“我是迫不得已的呀!”

王別駕:“此言何解”

張少飛雙手一攤,坦言地說:“我沒進過學堂,不識字。”

王別駕輕蔑地說道:“你連字都不認識,還能作偈子?今天真是遇到了稀罕事,驢糞蛋子也想放光明。”

馮剛見張少飛要寫偈語,認為他是不知天高地厚,挖苦道:“這個人進東禪寺前聽說在家里是個打柴仔,來到這里是以干舂米為主的雜役。驢糞蛋子若是能放光明,人們還要那夜明珠干什么?你就算能說出幾句順口溜,恐怕也狗屁不通。張大居士貴為江州別駕,朝廷命官,無端被你的歪偈子,玷污了他的一手好書法。”

“啊,原來是這樣。”王別駕吐了一口氣,又道:“你也來作偈奇也,奇也!”

張少飛不與馮剛計較,不亢不卑地說:“張大人,您既然是居士,應該知道,佛經上說,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并無高下之分。一個人,若要覺悟到至高無上的大道,就不應輕視初學者。地位低賤的人,或許會有超常的智慧;而地位尊貴的人,也可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因其偏見而判斷失誤。學佛的人,如果輕視他人,就會有無量無邊的罪過。”

馮剛鄙視地說:“這是個下下人。”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張少飛理直氣壯地說。

王別駕聽到張少飛出言不凡,心中一怔,但仍感奇怪:“你不識字,如何作得出偈語來呢”

張少飛用食指抵住自己的心胸,答道:“您別見笑,我是用這來做的。”

王別駕:“你用心來作偈語的”

張少飛點頭:“正是。”

王別駕非常驚奇,上下打量著張少飛,說道:“喲,我看走眼啦!你看似平凡,卻談吐不凡!你既然辯才無礙,或許真已開悟得道啦。好吧,請你把偈子念出來,我給你寫在墻上。”

有一些愛看熱鬧的和尚見王別駕與張少飛這樣對話,心想:這一回張少飛在眾人面前一定要出大丑了,便出來慫恿:“王別駕,既然這個下人要作偈語你就替他寫在墻壁上吧。”

“這……”張少飛尚未啟齒,縱橫官場多年、見識廣博的王別駕已經感到東禪寺不久將會卷起一場狂風雷暴,就將手中的毛筆與硯墨放下了。

張少飛著急地問:“王別駕,您不替我寫了”

王別駕解釋道:“寫,寫,不過不是用毛筆蘸墨去寫,就先用灰去寫吧。”

張少飛心想;只要您能將我的偈語寫出來,讓大家知道,這便行了。

王別駕語帶含蓄:“好,你講吧。你如果得了佛法,先應該超度我,不要忘了我這句話。”

“嗯。”張少飛咽了一口氣,一字一音地念出了他心中的第一句偈語:“禪慧本無樹。”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